白沙名人录
李马二
  李马二(1715~1811),原籍儋州白马井竹古村。因他耳长及肩,似马耳朵,又因家中兄弟4人,他排行第二,故取名马二。因家境贫寒,幼年便承担起繁重的家务,从事劳作。雍正十年(1733年),他刚17岁,就随父亲挑盐到今白沙县打安乡南达村一带(当时属儋州管辖)换谷子,维持生活。南达村农民韦国丰看到他长相非凡,便招为女婿。翌年,他来到南达村入赘。有一天,他同村里的几位青年,挑着藤条、粽叶到儋州(今儋县中和镇)出售。州府有位官员见他耳长下垂,站着看是1个人,蹲下看象3个人(因其蹲下左右两膝过肩,状似3个人)急忙回府禀告州官。州官立即派人把他召来,见他确是长相非凡,便委任他为牙旺峒峒长,总管37条江河流
[] (17151811)
王公护
   王公护(1898~1943),黎族,元门乡暗村人。白沙起义前是元门峒著名的“奥雅”。白沙起义时是一区方面的组织者和领导者之一。他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由于家庭人口多,生活十分困难,只好分家居住。分家时,他除了得1亩地外,没有别的财产。24岁那年,父亲因病去世后,他定居暗村。在左邻右舍和亲人的帮助下,开垦3亩田地,从此起早摸黑,辛勤劳动成家立业。王公护为人忠诚老实,公道正派,热心公益事业。他曾集资选送较有才能的青少年进入到暗村小学学习,乡长王高形看重他,1932年任他为民防中队长。1942年乡长被害后,王公护接任元门乡长。他虽然是个黎族小首领,但经常遭受国民党辱骂和欺压。驻扎在元门乡志口村的国民
(18981943)
符桂森
  符桂森(1899~1970),黎族,白沙乡儋州村人。兄妹4人,他排行老大。7岁丧母,家境贫穷。父亲向地主王亚福借了6称(每称约50公斤)稻谷,限定3年还清,否则以一头水牛抵偿。他年仅7岁就被迫到王家放牛,一直干了3年零3个月。一年除夕,王亚福说他父亲还欠债,派两个家丁将他的父亲抓去毒打,并要他继续在王家当长工顶债。他的父亲回去不久便离开了人世。弟妹们生活无依无靠。亚福假惺惺地将他的大弟接去“照顾”,小弟和妹妹由外婆家接去抚养。就这样,哥俩都在王家当长工。又熬过了12年,哥俩才算还清了王家的6称稻谷的债。他把弟弟妹妹们接回家去共同生活。渐渐地,他的家境才开始好转起来,32岁时才成亲。他在苦水里泡
(18991970)
符桂刚
  符桂刚(1918~1944),黎族,白沙峒什空村(今和荣村)人,参加王国兴、王玉锦发动和领导的“白沙起义”,是白沙一区方面的领导人之一。1942年底,他和王亚福、符亚灵等召集白沙各峒头领符焕昌、巴美花、巴丰章、符力农等共商发动群众反抗国民党顽固派的事。他还亲自到霸王、南溪(今南开乡)等地和符亚青、符怕通配合,组织起一支有500余人参加的农民起义军。1943年2月,他从霸王、南溪回到白沙,立即和王亚福、符亚灵接头,召集各峒头领讨论作战计划,会上,大家推举他任作战总指挥。1943年农历6月14日,各峒头领以为起义时机已成熟,符桂刚立即去霸王、南开通知符亚青、符怕通把起义军带到什空苗村,王亚福负责去
(19181944)
官明华
  官明华(1934~1971),广东省始兴县隘仔公社沙桥大队人。1949年,她15岁就离开家庭,参加土改宣传队。1952年毕业于广州市第三医士学校,志愿到海南参加农垦建设。她先后在儋县木排农场、白沙龙江农场从事医务工作。1961年调到牙叉农场。在场医院任医士,曾先后3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她在牙叉农场医院期间,因医务人员较少她一人负责门诊工作。她服务态度诚恳,一心为病人着想,不管是不是上班时间,病号找她看病,她都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为病人解除痛苦。她经常利用空余时间阅读革命故事,深受刘胡兰、赵一曼等英雄人物事迹所感动,下决心向英雄人物学习,与坏人坏事作斗争。“文革”开始后,有一天,场部召开批判“三
革命烈士 (19341971)
王定江
  王定江(1911~1943),原名王伟汉,白沙县细水乡福门村人。祖籍临高县美良区博贤乡寸霞村。1878年,临高县美良区发生水灾,他的父亲王华古为了谋生,离乡别井,逃荒到细水乡福门村定居,与同村黎族姑娘王派并成亲。婚后生下2男1女,他排行第二。一家5口人靠父亲经营小生意养活。民国11年(1922年)仅11岁的王定江被送到牙叉墟临高村私塾念书。由于他勤奋好学,学习成绩很好。1926年转学到临高县南丰镇(今属儋县)读高小。从此,开始接受新文化新思想的影响,懂得一些革命道理。1928年高小毕业回家,他到各村发动群众办学,他轮流教书。学堂收费低廉,贫穷孩子免费入学。他利用课余时间向学生讲述儋县、临高等地
(19111943)
符尤相
  符尤相(1920~1986),黎族,细水乡黎班上树人。12岁时,父母双亡,被牙叉乡志针村符桂文收为养子。他自幼热爱劳动,喜欢打猎,为人正直,明辨是非,善于团结别人。青少年时代,他的言行就很受村中长辈的称赞,成为青少年们的“领袖”。1943年农历7月,“白沙起义”爆发。当时,他仅23岁,已是白沙一区方面的领导者之一。他机智勇敢,英勇善战,1943年7月11日(农历)他和符打彭带领300多名义军攻打驻向民村的国民党白沙县政府。7月17日,他和王亚福、王定江、符打农、符桂刚等带领起义军400多人攻打驻细水乡合口村的国民党军械厂和驻罗任村的国民党守备二团一个营部及国民党细水乡政府,后来又带兵攻打国民党
(19201986)
王亚福
  王亚福(1908~1944),黎族,白沙乡什奋村人。少年时代喜欢打抱不平,村中不论大人小孩发生什么争执,他都爱辩清是非,他的公正评理得到大人的赞扬。1940年4月,他和符尤相曾领导什阳人民投入驱逐国民党县长丘海云的斗争,取得了胜利。1943年上半年,红毛地区出现饥荒,王国兴、王玉锦乘外出买米之机来到什奋村,认识了“同宗兄弟”王亚福。王国兴认为王亚福这个青年有作为,于是,同他谈及“反顽”斗争的事。听到“反顽”两字,他立即举起双手表示支持,并自告奋勇要当好起义的带头人。王国兴交代他召集周围各村(包括牙炳、九架、那凡、探扭、南叉、细水等)的头人开会,进行宣传发动。会上群情激愤,一致推选他和王定江等为
(19081944)
符亚灵
  符亚灵(1895~1943),黎族,白沙乡召傲村人,白沙起义前曾任国民党团董、白沙乡乡长。他为人老实,见到国民党政府欺压群众,心里不忍,曾一度提出辞职,被县政府抓到牙叉墟处罚扫街几天,责令继续担任乡长。白沙起义失败后,他同起义群众一起上山坚持斗争。在山上,他听说国民党顽固派限令他3天之内下山自首,否则“召傲3斤以上不留头”,(即3斤重的小孩也不放过)。大家规劝他不要下山,但他甘愿牺牲自己的生命保住全村老少的安全,毅然下山去。他和弟弟符开农回到村里,向妻子和年幼的儿子告别说:“织布机藏在后山坡上,好好传下去。就这样,亚灵兄弟为救全村群众,于1943年12月31日坦然无畏地走向敌人的屠刀。国民党顽
(18951943)
符金元
  符金元(1915~1940),黎族,白沙乡海旺村人。1943年2月他到广州江村学校读书,受到进步思想的影响,憎恶国民党的压迫统治。1937年返回家乡自费创办私立小学1所,除自己任教外,还从儋县请来1名教师。免费招收附近各村黎族儿童100余名进校读书。他经常以学校为阵地向学生及群众宣传抗日救困的道理。1938年春,他目睹国民党团董符桂兴欺压群众,十分气愤。于是,暗中发动群众起来将作恶多端、任意奴役群众的黎族败类符桂兴枪毙,为民除害。他的造反行动给黎族群众以极大的鼓舞,受到群众的称赞。1940年4月29日,因叛徒李进文出卖被捕。敌人用铁钩钩在他的肩膀上,将他拖到牙叉墟,禁在一个不足1平方米宽的木笼
(19151940)
全部白沙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