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历史人物介绍6
龙中华
  龙中华(1912~1984),今漆树乡龙安人,出身雇农,小学文化,1952年参加龙安区供销合作社工作。1953年5月,被分派到万寿、秀加等偏僻山区挑货郎担。是年参加中国共产党。此后,不论严冬酷暑,不管风雨冰冻,天天坚持一担货物出门,一担土特产回店。1955年,龙中华货郎担完成的购销总额为3.69万元,相当于当年全区营业员人平均购销额的3倍。1956年春,龙被评为“全国供销合作社先进工作者”和“全国劳动模范”,2次受到毛泽东主席的亲切接见
(19121984)
周翊襄
  周翊襄(1910~1952),又名方正,今杨家滩镇金盆湾人。民国17年(1928),周考入湖南省地方自治训练所学习1年。毕业后,派为零陵地区自治筹备分处委员,负责《零陵自治旬刊》。民国19年调任湖南“剿共”宣传委员会宣传干事。民国21年1月,任省公路局特别党部筹委会组织干事,后任秘书干事。在此期间,办过《评论周报》、《自治周报》、《公路周刊》。民国23年加入“军统”特务组织。1年后又加入“中统”,并任小组长。领取两方津贴、向两方送发情报
(19101952)
肖作霖
  肖作霖(1908~1987),名克念,今茅塘乡涧溪人。民国15年(1926)2月,考入黄埔分校第六期,5月,加入中国国民党。“四·一二”-事变后,投入张发奎部教导团,任连指导员,参与东征讨蒋。逾年入南京中央军校黄埔系军官研究班。民国18年,肖任唐生智军总指挥部宣传科长。冬,唐在郑州通电反蒋,兵败。肖返南京,被中央军校禁闭十余日,后创办《南京晨报》。时仅3个月,因累债告罢。后任新编第二十师教导营副营长,保定行营少校参谋。“九·一八”事变后
(19081987)
李春莲
  李春莲(1907~1927),女,今山塘乡荷塘村人。7岁丧父,被送到枫树刘家当童养媳。至10岁,不忍婆母-,只身去长沙依附当伙夫的长兄。长兄亦仅糊其口,托人将她安置到一家公馆做工。3个月后,因不胜重活,被解雇回家。逾年再去长沙,在一家袜子店当学徒。店主嫌其年幼,2个月后又被辞退。回家后,于当地作坊赊米糖叫卖。民国14年,岁凶饥馑,从房叔李迪生去锡矿山,捡矿渣维生。次年10月,大革命风暴波及锡矿山,锡矿山工会负责人邹建武见她个子高大,胆识
(19071927)
梁建新
  梁建新(1907~1932),名益湘,今三甲乡三甲村人。民国12年(1923)秋,考入长郡中学师范部,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毕业后,任安化常安镇立小学教员。同年10月,任国民党安化县第五区党部宣传委员。“马日事变”后,奉命去三甲,组织农民拿起梭镖、鸟枪准备自卫。及许克祥部抵蓝田,度势不能敌,梁与第五区党部成员才疏散隐蔽。民国16年秋,成立中共蓝田特别支部,梁任书记。不久,梁为形势所迫,潜往长沙,先任家庭教师,后经梁竞魂介绍,在廖
(19071932)
梁翰周
  梁翰周(1906~1938),又名梁轶凡,今三甲乡三甲村人。民国14年(1925)毕业于安化县茶业中学,是年冬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15年,蓝田地区成立国民党安化县第五区党部,梁任党部农-动指导员,发动三甲农民成立马陵区农民协会,自任指导员。同时组织农民纠察队、妇女会、童子团等团体,进行减租退押,清查地主粮仓,办理平粜谷米,镇压恶霸地主。“马日事变”后,梁侥幸逃脱,改名梁屹,潜伏于桥头河附近,以教书为业。时国民党逮捕其弟梁辅光为人质,频繁
(19061938)
梁化中
  梁化中(1906~1985),名益怀,今三甲乡星燎村人。民国9年入三甲作新小学补习班读书3年。民国13年春,考入长郡中学。民国16年,入黄埔军官学校第七期学习。民国19年毕业后分配至陆军第十五师。民国24年由十五师师长王东原保送入中央军事科学研究院学习。民国27年分配到沅陵第十三补训处补充团任少校团长,次年调二00师任中校参谋长。民国29年,任重庆中央训练团少将参谋长。民国32年调任暂编第五师师长。民国35年任第七十三军十五师师长。下半
(19061985)
陈海泉
  陈海泉(1906~1942),号剑秋,今财溪乡财溪村人。民国18年(1929)2月,毕业于黄埔军校第六期工兵科。此后先后任连长、营长、中校团附、师干部训练班主任、中校副团长、上校团长等职。民国31年3月,日军攻占仰光,国民党为确保滇缅公路,决定以第五、六、六十六军,编为“中国远征军”,赴缅抗日,陈所在部队亦在派遣之列。同年4月27日,陈奉命率部进驻腊戌待命。是月30日,日军向古开推进,占领一处高山,山下即是滇缅公路。陈率八十七团迅速占领
(19061942)
吴颖才
  吴颖才(1906~1930),名光芹,号至德,别号香圃。今四古乡樟树村人。民国12年春,考入安化县甲种师范。中共党员卢天放任教该校,常在进步师生中宣传革命,吴深受启迪。越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待毕业,奉命回乡开展农-动。民国16年初,吴当选为樟溪区农民协会会长。不到3个月,发动农民清算豪绅及向富户募款、借粮,共得银洋3000余元,稻谷9000余石,全数贷放、救济、平粜给贫苦农民。同时,大力整治社会风气,牌赌、-一时销声匿迹。在“农会好
(19061930)
李萼
  李萼(1904~1934),字启贤,名锦禹,今伏口镇李家湾人。民国15年(1926)10月,国民革命军来桥头河招兵,李欣然前往应招,化名李萼,抛下妻儿别家而去。入伍后,编入唐生智部第三十五军第一师,参加北伐。民国17年,李随部进驻平江,参加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民国19年8月,独立五师改编为红十六军,下辖七、九2师,李萼任九师师长。同年冬至民国21年秋,国民党军向湘鄂赣苏区多次进行“围剿”,而该区反“围剿”主力是七、九2个师,敌军屡
(19041934)
刘琦松
  刘琦松(1903~1933),名新岧,号徐峰,今岛石乡浆江人。民国15年(1926)春,考入黄埔军校。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北伐战争中,先后任唐生智部排长、连长。勇敢善战,能辩会写,且能与部下同甘苦。武汉“七·一五”-事变后,在武汉被“清洗”出伍,并当即被捕下狱。未几逃脱,遂受通缉。民国17年春,潜回家乡。蓝田保安队屡派枪兵围捕,其高龄祖母及叔父刘自楚,几死杖下。是年5月,刘被捕解县,家人得知将判死刑,乃变卖田产,凑银洋三百余元,求人行
(19031933)
梁湘芸
  梁湘芸(1903~1927),女,今三甲乡人。父在宝庆经营土纸。16岁承父命出嫁,因夫-酗酒,不务正业,逾年离婚。民国12年(1923)春,考入宝庆爱莲女师,常以秋瑾自期。“女当如秋瑾,为革命而生,为革命而死”。民国15年初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4月12日宝庆五所中学联合声援北京女师大“三·一八”惨案风潮。宝庆县中校长刘长城为首压制学生,造成“四·一二”惨案,激起各界义愤和声援。梁代表女师参加各界声援会,担任财政委员,到处募捐筹款,支
(19031927)
陈文光
  陈文光(1901~1939),又名养吾,蓝田光明街人。善书、能诗、娴武技。民国14年(1925)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4月,任中共安化县地方执行委员会驻蓝田特派员。同年lo月,任国民党安化县五区党部工运委员。发动搬运工人,组织脚帮工会,开展-斗争。与此同时,又动员弟妇邓竹英、侄女陈菊英、长兄陈文容、侄儿陈国祥、前妻兄李义生,分别组织女子联合会、店员工会、儿童团及主持商会工作。因之,陈成了蓝田官、绅、商的眼中钉。“马日事变”后,更名东明、养
(19011939)
李道宗
  李道宗(1901~1928),字太和,名章保,号踏峨,今石陶乡排下村人。民国3年(1914),投考安化培英堂,名列第一,免费入学。民国5年,培英堂毕业,因家贫,辍学助耕。民国9年,房亲李秀仁资助八吊铜钱,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以勤敏过人,屡获优绩优遇。八吊铜钱读完一师,被乡人传为美谈。民国13年,任安化丰乐乡观澜学校教员。民国15年4月,弃教赴广州投入第六届农-动讲习所。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学习期间,始终任大会讲演记录。除详记毛泽东
(19011928)
陈浴新
  陈浴新(1890~1974),名世梅,字积发,号志壮,蓝田光明街人。不足12岁,设馆教蒙童。光绪廿九年(1903)秋,赴长沙入湖南游学预备科习德文、数学。光绪三十年,加入谭人凤等组织的会党——岳麓山道义堂。宣统元年(1909)湖南陆军小学毕业,考入湖北陆军第三中学。翌年冬,受焦达峰指示,深入新军四十九标第二、三营策变,为辛亥革命光复长沙作了重大贡献。长沙光复后,陈任湖南都督府参谋。民国2年(1913),陈任湖南讨袁军营长。兵败蒲圻,陈被
(18901974)
毛炳文
  毛炳文(1891~1970),又名秉文,字慈衡,今快溪乡芙蓉村人。16岁入长沙陆军小学,加入中国同盟会。辛亥革命后,转入武昌陆军军官预备学校。民国5年(1916),入保定军官学校第三期步兵科。毕业后,任湘西镇守副使署上尉参谋。民国7年任护法军第三路第二梯团中校团附。次年,任护法军湖南第五区司令部参谋长。民国9年兼任新化县知事。民国10年任湖南陆军第九旅参谋长兼湘西清乡督办署指挥官。民国11年,任沅陵镇守使署补充团团长。民国12年,任讨贼
(18911970)
李柏荣
  李柏荣(1893~1969),今孙家桥乡人。光绪三十三年(1907)举家迁往邵阳城南黄氏试馆。民国2年(1913),李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民国7年毕业后,先后任邵阳县小学教员、校长。民国13年,一师教师易培基出任北洋政府教育长,推荐柏荣担任清室善后委员会顾问,后改任点查事务所组务主任。在此工作期间,得睹故宫大量珍贵文物和历史档案,结识了不少学有专长的人物,眼界大开,为以后治学奠立了基础。民国15年,辞职南下,流落南京数年。民国21年,
(18931969)
吴觐光
  吴觐光(1894~1965),字仲吕,号养缺,又号养拙,今古塘乡白竹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毕业于安化县立培英堂,投考安化县立甲种师范,名列榜首。因家贫,未入学,任教于龙安龙氏巨富家校。次年复从当地名师吴步云学习经史,旁及子集。2年后应新化田坪康女生族校聘,声名甚好。此后20年,乡梓与新化各地争相厚聘,在两地之间,往来任教。民国23年(1934)秋,岁凶民困,学况萧条,只身去长沙谋业。适国民党军第四路军总指挥部要人某,见其《旅寓感
(18941965)
罗驭雄
  罗驭雄(1895~1983),号丹光,今伏口镇林家村人。民国2年(1913)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与毛泽东同年级。民国6年暑假期间,毛泽东以游学名义作社会调查,作客罗家,罗资助银洋40元。民国8年考入广东高等师范文史系。民国11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中国国民党。在校组织民权社,发行《民权》和《向导》。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大学史地研究班,在校组织教育革新社,抨击奴化教育。复又组织新华学会,针对“死读书”问题,展开大论战,一时校风大
(18951983)
罗宗翰
  罗宗翰(1897~1926),字耻迂,今伏口镇伏口村人。民国3年(1914)秋,考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深得校长易培基、老师杨昌济的器重。与毛泽东过从甚密,加入毛泽东发起的新民学会。民国8年夏,罗一师毕业。时湖南各界掀起驱逐督军张敬尧运动,罗与毛泽东并肩奔走。始则组织长沙学生-,继而在长沙成立“健学会”,发动老师罢教。是年冬,毛泽东率驱张代表团赴北京,罗是团员之一。抵京后,罗力助毛泽东联络湘籍各界人士,成立湖南旅京各界委员会,为驻京驱张机
(1897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