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历史人物介绍18
黄鹤
  黄鹤,字汉皋,新化县人。生卒年不详。清道光五年(1825)拔贡,任宁乡县教谕。鹤专经学,不分门房,溯源于经学注疏,兼采各家经解,互相参酌,形成己见。著有《四书异同商》。巡抚毛鸿宾赞为汉儒功臣,宋儒良友。黄鹤绝意仕进,两被举荐,皆不就,终老于学署。
[]
邓瑶
  邓瑶,字伯昭,昌鸟子,生于清嘉十七年(1812)。瑶自幼受其叔显鹤教养,鹤增辑《楚宝》时,瑶13岁,日侍左右,协助搜集资料,有时亦发表不同意见。其叔与文士交游,赋诗论学,瑶亦常在旁间与酬答。道光十七年(1837),邓瑶选拔贡生,后任麻阳县教谕,悉心清理古书,教学生以治学之道。甫任两月,丁母忧归。咸丰元年(1851),太平军起义事发,瑶应湖南巡抚骆秉章召,主讲宝庆濂溪书院,并办当地团防。九年,太平军围攻宝庆,瑶与同县罗瑜固守新化以抗义军,
[] (18121866)
邓显昌鸟
  邓显昌鸟,一作显鹃,字子振,号去衢,一作耘渠、云渠,县下渡村(今娘家乡梓木冲)人。清乾隆三十八年(1773)生。父长智,国子监生,赠宁乡训导。弟显鹤。兄弟兼一代文士,著述甚多,时称“二邓”。昌鸟幼好学。“初为学时,即一言一协必依礼。”乡人戏呼之为“道学先生”。少时,曾在其外祖靖州训导毛学古处读书,师事名宿茶陵谭声元,“闭门昼夜勤学”数年,博览群书,旁及阴阳卜筮之事,与弟显鹤先后隶县学,屡试未中,家贫,以授徒养亲。昌鸟居家数十年,关心邻里
[] (17731841)
欧阳辂
  欧阳辂,原名绍洛,字念祖,一字涧东,远近称其为“涧东诗老”。县青冈村(今炉观镇)人。清乾隆三十二年(1767)生。辂幼承家学,喜诗,9岁补弟子员。父早死,家境贫寒,靠佣力养母。平日踪迹无定,读书亦无常师,时与同里吴枟、杨兴植诸人唱和。又设馆于湘乡蒋湘垣家,蒋氏兄弟4人,素以文章名于湖湘间,而对绍洛倾心结纳,甘为之下。乾隆四十九年,辂中乡举,而屡与会试不第。乃决心游学四方。南走粤北,北游燕蓟,出山海关,所到之处,士大夫览其文,闻其议论,多
[] (17671841)
吴珊
  吴珊,女,字季瑚,县龙塘村四都(今四都乡)人。生卒年不详。清代名宿吴枟(兰柴)之女,知书能文,通晓古今舆地,其父晚年所著《地理今释》,珊为之编校。乾隆末年,嫁与罗洪村邹文苏为继室,生六子,汉纪、汉璜、汉勋、汉嘉、汉章、汉池。从幼时起,珊即对儿辈传授舆地之学,曾用灰盘画禹贡山川图教之。后六子均对舆地学造诣甚深,各有著述行世,实为新化邹氏舆地学之开创者。
[]
刘光南
  刘光南,字景衡,新化县人。生于清乾隆(1736~1795)年间,与谭爱莲同时,亦专精经学。著有《大学中庸训解》、《中庸图说》,曾与谭爱莲所著《周易经蕴汇解》及《翼传质疑》并呈督学卢文弨。文弨为之作序,称其书“平易切实”,“一本于自然。而初非私意小知之所能为也”。居家以授徒为业,老死时仍为诸生。所著《中庸图说》2卷传世。
[] (17361795)
罗楚望
  罗楚望,字汉侯,新化县人,清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历任岳州、永顺府教授。罗楚望博洽多闻,尤精于四子书文,当时视为罗文止。亦喜作诗,诗稿有《芷斋遗集》,著作有《四书汇义》、《稽古类编》等行世。
[]
孙起楠
  孙起楠,别号蘅皋,晚又号石溪,县冷水村(今燎原梅山田)人,起栋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优贡。曾任善化训导、湖北潜江教谕。楠学博才赡,长于诗,亦入“湘中七子”之列。有《经训堂诗集》4卷,无锡秦瀛称其“古色斑斓,如睹商周鼎彝”。孙起楠曾与侄孙镗往返万里,省其兄于山海关,互相唱和,积诗成帙。晚年尽弃少时旧作,务为僻古生涩之音。《沅湘耆旧集》收其诗68首。后编者又集其早年作品,与吴枟选篇合刻为《孙吴遗诗》。
[]
吴枟
  吴枟,字秀文,别号兰柴,思树弟。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拔贡。枟诗才横溢,被誉为“湘中七子”之一。尤长七言近体诗,学政褚廷章赞为“七字长城”。恃才傲物,睥睨同辈。除与同里周恭先、杨兴植等一二人有交往外,同欧阳绍洛交谊最深。因年长,故称绍洛为“小友”。绍洛对枟亦佩服不置。乡试科场不利,兼为监司某所辱,竟忧愤而卒。诗稿多散佚,《沅湘耆旧集》收其诗14首,《过许州》诗,时称佳作。
[]
吴思树
  吴思树,字尚松,一字建轩,县龙塘村(今四都乡)人。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进士。曾任岳州府学教授、山东新泰知县。树性情迂缓,拙于从政,知新泰三月,被议去职,赔累巨万,穷老以终。树为学强记精思,读书过目不忘,于经史之外,泛衍百家,旁及道藏佛经,尤精天官星算推步之法。当时,顺天大兴朱筠以古学倡天下,思树会试实出其门。朱筠知思树精于考据,自以为不及。思树主要著作有《通史》千卷,卷帙约当廿一史之半,费时数十年。欲将此书交由朱筠代上朝廷,不果,
[]
孙起栋
  孙起栋,字天擎,别号白沙老人。县冷水村(今燎原梅山田)人。清乾隆十八年(1753)拔贡,充正红旗官学教习。性刚介,负才尚气,不甘人下。乾隆二十四年科场案发,涉嫌“为人捉刀”(在考场代人作文),主事官重其才,以使认错,为之开脱。而起栋对簿时,词气傲岸,不肯降意,终谪戍临榆(山海关),居辽西40年。嘉庆三年(1798)获释回乡,无以为生。只身走广西,依一中表亲戚,不半载返回。中途遇盗,行李、诗稿俱被抢去。乃至东安,贫病交加,客死于旅舍。孙起
[]
段起玲
  段起玲,字百朋,别号松庐,县太阳三都鹅塘村人。清乾隆十五年(1750)岁贡。居家授徒以奉母,终身不仕。为人耿直刚毅,洁身自好,嫉恶如仇,时人称为“独行君子”。起玲研习宋、明理学数十年,有名于时。著《四书朱注疏》36卷。将朱熹集注疑难与众说悖谬不合之处,加以汇集,按《十三经注疏》体,阐明朱注原义。有《由衷言内外篇》、《松庐文集》、《澹凝斋释菜文》等传世。有挟私报复者诬其所著《由衷言》为谤书,几成大狱。后经审查,认为“书皆常语,实无他悖谬”
[]
杨可震
  杨可震,字又西,号畏庵,县北渡村(今北渡乡)人。少时拜新宁傅相高为师,博览群书,尤喜经学。为诸生时,每逢考试,辄冠同侪,先后11次名列第一,为宜兴储在文、邵阳王元复、车无咎所敬重。后屡因举场,乃开馆授徒,生徒众多,至学舍不能容纳,一时名士如毛学古辈,皆出其门下。清乾隆十一年(1746),以岁贡选茶陵州训导,因回避其子改绥宁县训导。著作有《易经证》、《书经省括》、《诗经的》、《春秋礼记备要》、《廿一史类编》、《太极析解》、《河洛要旨》、《
[] (?~1808)
陈锡周
  陈锡周,字歧阳,县北蒋坪村(今琅塘镇)人。清乾隆元年(1736)恩科第二名举人,官广东招收场盐大使。陈锡周早负才名,豪放不羁,操行耿介。喜用俚语写诗,格调新颖。有寄张键周绝句云:“家欠猪肝无宰惠,路穷羊角少人贤,相逢亦有邹长倩,不借东风吹上天”。寄段百朋(起玲)云:“捶壁早知遭邓笑,掷瓢仍怕见吴非,雁门无雁休相问,会载罗浮石筍归”。又有任所寄人诗云:“此后光阴少似前,别来一念一茫然,曩时谑浪消为水,竟日愁城起并天,断饮不离迁客梦,孤镫如
[]
李天任
  李天任,字子将,别号一峰,新化县人。清康熙初岁贡生。官辰溪训导,以吴三桂之变,仓皇罢职归里。工诗画,善琴,天怀洒落,志趣雅淡。其雨中念辰诸子诗云:“八省通衢邑,兵戈侥幸归,魂惊前日梦,泪在别时衣,通岁无消息,传言杂是非,三春风雨剧,聊为启柴扉”。归筑“弗过居”自居,年九十余始卒。著有《弗过居近稿》四卷。
[]
陈君宠
  陈君宠,字简之,号铁山,县横阳山岩边(今鹅塘乡)人。性诚笃,幼师事同县人谭昌期,执经问难,终日侍立,不命之退不敢退。既长,以文雄于时。明万历四十六年(1618)参加湖广乡试,取第一名。崇祯时,授四川罗江县知县,时义军四起,从兄陈调元劝其勿行,云:“休矣,时势如此,以身试险,毋宁老死横阳山耳。”宠叹云:“丈夫当烈烈轰轰,以身许国,兄回轮而弟叱驭,各行其志,毋相强也”。遂行,既抵罗江,值岁荒旱,设法赈济,民赖以活。初,罗江民众不知水利,旱则
[]
邹廷望
  邹廷望,字子建,又字建岳,县太阳四都野鹅塘(今洋溪镇寨边村)人。明嘉靖五年(1526)生。嘉靖三十八年乡试中举人,嘉靖四十一年中进士。同年六月,任河南新蔡知县,在职期间,减杂派,免浮征,为蔡人感服。隆庆元年(1567)三月,任户部山东清吏司主事,奉派治理临清钞关(税务机构),离任时不以一帕相随,人称廉洁。之后,出任陕西凤翔府知府,正值岁荒,野有饿殍,捐俸赈饥民,活者甚多。同时倡创书院。万历二年(1574)升任庄浪道兵备佥事,此乃重镇,旧
[] (15261606)
伍佐
  伍佐,字良臣,别号文锋,新化县人。明弘治二年(1489)举人。初任河南府通判,迁安宁州知州,转赣州同知。赣俗强悍难治,所属龙南尤多盗,时剽掠为民患,佐发卒掩捕,直捣贼巢,馘获无数。雨广总督潘蕃上其绩,擢佐知思南府。思南为黔西极边,野多虎患。佐至,卒民攘剔丛莽,纵火驱逐;劝农桑,教纺织,修学校,定婚嫁丧葬之礼,郡大治。佐性沉毅,有学识,以已行为民楷模,不尚威严,而民爱畏之。后以目痴乞休,思南人攀辕泣留者相属于道。佐居官廉介不苟,罢官至无以
[]
刘显
  刘显,字明卿,号独山,县石马三都株木村人。该地当时戍籍隶属五开卫,军瑶杂处,旦夕相望于道,容易滋事,刘家接近燕子岩,为逃亡者聚集之所。刘显赴南安县署随父读书后,旧宅尽毁于火。明景泰五年(1454)登进士返家时,无所栖止,假寓僧寮,匆匆构筑草屋数椽居之。旋授户部主事,改吏部稽勋司主事,转户部郎中。后出京任长芦都转盐运使,盐运多视为利薮,显秉性清介,廉洁自律,辞职归,两袖清风,旧时田宅,未增一亩一椽。晚节益自好,以厚谱终其身。好吟诗。所居之
[]
伍世杰
  伍世杰,新化县人,元顺帝惠宗至正年间(1341~1368)进士。先任潭州参赞,平章哑思兰茶政军务,继守全州,后殉节死于平江。其兄世仁归其丧,哀痛至甚,嘱后世子孙祭必合食。世仁亦官至大常寺会同馆译使。
[] (134113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