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历史人物介绍2
马文禄
  马文禄(?-1873)清末甘肃回民起义军领袖。本名马四,又名忠良。回族。甘肃河州(今临夏)人。初为清甘州 (今张掖)提督索文部下小军官。1865年春,陕甘各地的回民起义此伏彼起,他在肃州(今洒泉)领导回民起义,并把渭南、金积堡、河州、西宁等地被清军击散退却下来的陕甘回民起义军余部集中在肃州一带,共同抗清,使肃州成为回民起义的最后一个基地。1872年,左宗棠派徐占彪等率军进攻肃州城,次年(即 1873年)11月,起义军战败降清。他不久被清
[] (?~1873)
祁梅仙
  祁梅仙(?--1921),名魁元,字梅仙,永靖县白塔寺川札木池村(现没于刘家峡水库)人,清代庠生。关于他的生平,民国19年(1930年)成书的《和政县志》有如下记载:以故其文高古,不谐时尚,屡试秋闱,荐而未售。性喜作诗。无论古近体,随手拈来,都成妙谛。中年以后,兼习堪舆家学,旅览山川形势,爱南乡松鸣岩,遂移居焉。殁后,即寄葬之。与洮西八松庄胥贡灵峰交最厚,迩来灵峰裒其所作,捐资付印,题之曰《梅仙诗遗》。《梅仙诗遗》为胥灵峰、黄文中校订,
陈嘉谟
  陈嘉谟先生(1877年-1960年),字讠于川,号贫乐野人,晚年又号贫乐残叟,永靖县白塔川陈家村人。世代业农,家境贫寒。幼时聪明好学,孜孜矻矻,师从河州名儒李如兰先生,熟谙四书、五经及时文,精通诗词歌赋。及弱冠,参加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戊戌科举考试,以优异的成绩考中秀才。当时由科考书院送来翰苑先声泮水生香匾额两幅。先生一生敏于行而讷于言,安贫乐道,淡泊宁静,一切言行皆依圣人规范,坚信有德者必昌、积财不如积德之古训,终生置身教育,舌
河州北乡名师 (18771960)
裴建准
  裴建准,汉族,字孟威,号南谷山人,祖籍山西,本籍甘肃宁定县裴水家,今属临夏回族自治州广河县三甲集镇。后迁居渭源县南山乡。裴建准生于清光绪十年(1884年)九月,自幼喜好书画、武术,幼年就读于河州凤林书院。在书院期间,他学习刻苦,善于钻研,学业成绩优秀,颇受学院主讲祁解元(即祁酉源)重爱。裴建准通过努力,于光绪二年(1906年)进入甘肃武备学堂,学习军事。第二年进入了保定军官学校,继续深造。19世纪末20世纪初,强大的清王朝经过200多年
长略
  长略号结峰,长夕虎之子,生卒年不详。根据《甘肃新通志·职官志》的记载,明神宗万历八年(1580年),以世袭指挥同知任贵德所分守游击。当时套夷丙兔侵掠,边事孔亟,河套即莽剌川(今贵德南部及贵南一带)、捏工川(今同仁、泽库一带)的蒙古丙兔部大肆侵犯、掠夺贵德一带,长略极力安抚番部,体恤将士,与士兵同甘共苦,英勇抗击,使贵德城没有被攻破,贵德百姓的生命财产得以保全。万历十七年(1589年),蒙古火落赤部盘居暖泉,大肆猖獗,疯狂抢掠,长略率军民
[]
长夕虎
  长夕虎生卒年和生平事迹不详。但从其儿子在隆庆五年(1571年)立的神道碑中看,明嘉靖年间,长夕虎被朝廷封为镇国将军,协守凉州副总兵。他的儿子长略是以世袭指挥同知任职贵德所分守游击的,可以肯定他起码官至指挥同知,是一个从二品的官了。长夕虎的神道碑在今徐扈家乡五十里铺村长家坟社,很显然长家坟以长夕虎的坟而得名。碑中大书大明诰封镇国将军协守凉州副总兵长公神道,右书隆庆辛未仲□,左下书指挥长略。残碑至今犹存。
[]
长福
  长福生卒年不详,其父亲名叫长吉贴木。根据明嘉靖本《河州志》的记载,明英宗天顺年间(1457年~1464年)长福任河州卫中左所副千户,志书中说福善骑射,勇悍过人。在任上,他屡立军功,得到升迁,官至陕西都司(驻河州)都指挥佥事、游击将军,级别为正三品,这是有史记载的积石山籍人中任职级别较高的最早的官员。
[]
马廷贤
  马廷贤马安良第四子,马廷勷胞弟,字立汤,人称四少君。马廷贤原在马廷勷所统领的西军中任职,官至二十七师副师长。民国17年(1928年)5月,河湟地区发生了马仲英兵变。马仲英号称黑虎吸冯军,自任司令。马廷贤被马仲英任命为副司令。之后,马仲英变兵三围河州城,使国民军伤亡惨重,变兵气势日盛。6月,马仲英将变兵改称西北边防联盟军,自任司令,以马廷贤为副司令,继续同国民军战斗。11月,甘肃军务督办刘郁芬为了消弥兵变,从各地调集兵力,增援河州。共6个
马廷勷
  马廷勷字少翰,马占鳌之孙,马安良的第三子,人称三少君,生于1889年。1903年中秀才,1909年选拔为贡生。历任凉州镇总兵、凉州镇守使等职。民国15年(1926年),任国民军暂编第二十七师师长。冯玉祥在南口与奉军作战时,马廷勷派其弟马廷贤旅前往参战。此战冯军不利,马廷贤随国民军回甘。后马廷勷与马麒联合奉系张作霖反冯。张委马麒为甘肃督军,马廷勷为甘肃省省长。民国17年(1928年)马仲英在河州举旗反冯时,适值马廷勷为叔父马国良奔丧到大河
马麦素
  马麦素,生于1918年,保安族,大河家镇甘河滩人。马麦素16岁时,拜舅父、保安族刀匠马木洒为师,学习制刀工艺。当时保安族刀匠师徒一般是在家族、亲戚范围内,一些关键性的技术,历来是父传子、子传孙。学徒拜师学艺,一般需要三年时间。马麦素是一个勤奋、能吃苦、肯动脑子的青年,在舅父的精心传授、指导下,经过三年的苦学,他掌握了打坯成型、加钢淬火、打磨装饰、制做刀鞘等技术,学成出师,征得师傅同意,19岁时独立门户,开始了他艰辛、漫长的制刀生涯。为了
保安族 (19182001)
宋文明
   生于1921年11月,字照远,原籍甘肃永靖,现居台湾省台北中和市。1968年,刘家峡水库建成,其亲属迁居临夏县桥寺乡大刘家村。宋文明少读私塾,后入临夏私立兴华中学,毕业后外出,在苏州政治分校求学。1943年,任西安《青年日报》社,首次踏入新闻界,撰写时事评论,激励人们积极参加抗日活动。1949年去台,任台湾《联合报》《欧州日报》《世界论坛报》主笔。在五十余年的新闻工作中,他勤奋好学,刻苦工作,成绩卓著,颇有声望,被台湾报界誉为全中国最
马蓉瑛
  马蓉瑛生于1935年,回族,祖籍漠泥沟前川,系马步芳侄孙、马绍援之女。1949年随家人前往台湾,现定居沙特吉达市。马蓉瑛中年丧夫,她克服异国他乡的重重困难,独自抚养六个子女读书成才,其中三个子女留学英美等国,获博士学位。虽长期身居国外,但她多年来情系祖国,热爱故土。改革开放初期,饱尝思乡之苦的马蓉瑛在众多沙特临夏籍华侨中率先恢复与家乡亲友的联系,热情接待来自祖国特别是临夏、西宁赴沙特朝觐的哈智,帮助他们解决旅途中的各种困难。1992年,
马经武
  马经武生于1934年,回族,祖籍马集镇多木寺村。其父20世纪40年代中期曾任国民政府青海省财政厅厅长、建设厅厅长职务。1949年解放前夕,马经武随家人前往台湾,后侨居沙特阿拉伯塔伊夫。当祖国大陆改革开放,古老的神州焕发生机,敞开胸怀拥抱世界时,马经武率先通过各种途径千方百计和家乡亲友取得联系,本着爱教爱乡爱祖国精神,每年为中国朝觐哈智提供接待照顾,在语言、医疗、教义、购物等方面给予更多协助,关心备至。1997年,朝觐地米那发生火灾,部分
黄书田
   黄书田,生于1909年,号白石山人,坡头乡黄家窑村人,民国时迁居临夏市。少入私塾,读书五载,酷爱书法,在先生的精心授教下,学写大楷初见功力。后因贫辍学,在一杂货店做店员,他常在柜台上置一青砖,用红土练字,晚间回家后在废纸上写字揣摩,几十年如一日,临名家书帖,集各家之长,形成笔锋遒劲、善书大字的风格。时逢书法家封嘉勋先生指点,书艺大进,常应人之邀书写条幅,曾为马步青书写条屏,马步青装裱悬于客厅。解放后,黄书田继续从事商业工作,当时店少而
(19091980)
卢耀天
  卢曜天,1916年出生,韩集镇姚川村人,无党派人士。1935年,临夏中学初中毕业,获头名殊荣,当年赴省会考,名列前茅,一时传为佳话。1947年,当选临夏县参议会议员,曾为减轻农民税务负担、掩护中共地下党员等做了许多有益工作。1949年,国民党马家军韩起功部从姚川村抓兵5人,他冒险进城,以欢送乡邻子弟入伍招待吃饭为名,游说驻军团长批准,从陕山会馆新兵集中营领出王建国、蒲玉龙、卢尕成等5人,伺机逃脱。为避破孩,远走甘南,直到临夏解放才从藏区
(19161999)
马耀良
  马耀良,生于1929年,回族,临夏市人。少时家贫,随父到兰州谋生。在兰期间,得著名葫芦雕刻家李文斋指教,学会雕刻葫芦基本手艺,回临夏后租一间铺面以雕刻卖葫芦为生,细心揣摩,技艺纯熟。1964年被临夏市工艺美术社聘为技工至退休,一生从事葫芦雕刻,雕刻图案多取材于古典戏剧、神话故事、民间传说、乡俗民情及山水、花卉等,构思新颖、刀工细腻、动静结合,图案人物、花鸟无不栩栩如生,其代表作有《黛玉葬花》、《貂蝉拜月》、《八仙过海》、《牡丹芍药》等。
马步洲
   马步洲,生于1933年3月,回族,康乐县草滩乡草滩村人。1951年9月参加工作,1952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康乐县法院干事、州中级人民法院庭长。1963年,任康乐县副县长。1971年,任东乡族自治县革委会副主任、中共东乡县委副书记。1978年11月,任东乡族自治县革委会主任。1981年5月,任中共东乡县委书记。1983年10月,调任州委政法委员会书记。1987年6月,任州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在1990年5月召开的临夏州第九届人民
马玉如
  马玉如,生于1945年11月,回族,广河县城关镇人。1964年12月起在广河县城关镇、庄窠集小学任教,1976年2月,任广河县三中副校长(期间在中央民族干训部学习一年)。1979年5月,任广河县文教局副局长、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副主任。1983年10月,任广河县委办公室主人、县委常委、1985年10月,任康乐县委副书记。1989年11月,任康乐县委副书记、县长、1992年6月,任临夏州劳动人事局局长。1997年3月任临夏州人大常委副主任,
张佩兰
  甘肃省永靖县人,1942年生。永靖是著名的“花儿”之乡,因此她自幼便受到当地北乡花儿的熏陶,逐渐地成了一个热爱花儿并悉心钻研花儿歌唱技巧的有心人。1961年高中毕业后,她到广河县山村任教,在此期间,又接触到许多南乡花儿。十三年的山村教师生活,使她有机会接触到更多的民间歌手,她经常利用对学生进行家访或参加生产劳动之机向当地善唱花儿的妇女学习。这种主要从民间女歌手处学唱花儿的经历,对她以后形成委婉细腻的歌唱风格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976年
杨子荣
   杨子荣:男,回族,出生于1948年,和政县三十里铺乡阴山村人。 擅长河州花儿中的《河州三令》 、《尕马儿令》、《仓哪哪令》等曲目。 原名杨赛尔吉,因唱花儿扬名省内外,被人们用戏剧《智取威虎山》中的英雄人物的名字来称呼他,还有“钢嗓”、“太子山下的金琐呐”等誉称。杨子荣8岁开始放羊唱花儿,20岁时已成了当地有名的唱把式,近年来,连续在松鸣岩、莲花山等花儿会上夺魁,也多次在省、州、县的民歌演唱获奖, 1986年在“长风杯甘肃民歌广播邀请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