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历史人物介绍8
梁上雏
  梁上雏号天峰,洵阳县柳村铺人。清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自幼嗜学,手抄经史,后主讲洵阳敷文书院,教学有方,人才济济。平利知县司徒修闻其学名,聘他做二子司徒照、司徒煦家庭教师。因教学有方,司徒修二子后来皆中进士。司徒照升任陕西布政使后,还特意将梁上雏请到署衙居住,议政时常常向梁请教。梁上雏喜交名士,与安康谢玉珩、张鹏飞交往最笃。终年70余岁。
[]
张兴国
  张兴国洵阳县大岭铺人。清嘉庆初年白莲教起义军在洵阳开始活动后,张兴国接受义军主张,秘密在大岭铺一带动员群众入白莲教,进行反清活动。其行动不久被大岭寨寨长、同族人张兴顺察知,并以族兄名义,多次劝阻兴国,兴国置之不理。白莲教起义军攻打大岭寨时,张兴国组织人员,准备内应,为张兴顺发觉,报告官府,被斩首示众。
[]
董诏
  董诏(1743—1820)字驭臣,号朴园,出生于洵阳县城水磨湾。后寄籍安康县。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中举。其远祖董学诗,山东高唐州(今山东高唐县)人,明弘治年间以举人任洵阳县知县,卒于官署,家属遂家于洵阳。世代读书,至董诏“积学笃行,克光大其家门”,门生中人才辈出,以安康进士谢玉珩、举人张鹏飞最为著名。乾隆四十六年(1781),协洵阳知县邓梦琴修《洵阳县志》,撰分野、沿革、录史三章。乾隆五十年(1785),协邓梦琴纂成《宝鸡县志》。
[] (17431820)
钟仪杰
  钟仪杰字德万,号华锋,洵阳县柳村铺(今白柳乡)人。清康熙二年(1663)中陕西乡试第二名,第二年中进士,居三甲第一百一十四名,选任河南息县(今河南省息县)县令。上任之初,正值息县旱灾歉收,仪杰亲自“履亩勘赈,罔有遗漏”。不久调任吏部验封司主事,继升文选司郎中。文选司为“声华之场”,许多人都想通过打通文选司关节得到升迁,仪杰不染陋习,公事之余,独居室中,闭门谢客。因为官清廉,不久升任广州府知府。广州为“膏腴之地”,钟仪杰“洁己奉职,不避权
[]
南兆
  南兆山东濮州(治今河南省范县南)人,进士,明万历八年(1580)七月至万历十三年(1585)任洵阳县知县。上任后,见县内各业凋敝,吏治不明,即严明法纪,稽查吏蠹,“期年之内,威惠大行,贤声四著,奖檄交至”。万历九年(1581),与洵阳县人沈本泗撰修《洵阳县志》,是书为洵阳县第一部志书。
[]
沈本泗
  沈本泗字近桥,洵阳县蜀河里人,明嘉靖二十五年(1546)乡试中举,初任四川广元(今四川广元)知县,继调任四川成都知县,适值“妖人”蔡伯贯作乱,攻陷合州(治今四川省合川县,辖今合川、铜梁、武胜、大足等县),知州出缺,部议就近推补,吏部以沈本泗治理有方,晋升合州知州。任内“剿平厥乱,屡膺荐牍”,被封为奉直大夫,嘉靖帝所颁制书称曰:“尔四川重庆府合州知州沈本泗,擢颖乡书,筮仕严邑,治理有效,遂绾州符。乃奉益勤,持行弥洁,盖敭于荐牍者屡矣。兹授
[]
许中
  许中明洵阳县蒙恩里大棕溪人。正德九年(1501)乡试中举,十二年(1517)考进士,中三甲第一百九十五名,初供职行人司,官行人,继选山东道御史。任内忠于职守,“敢言,不避权要”,以参与著名的“大礼之狱”而闻名于世。正德十六年(1521)三月,武宗朱厚照卒,因乏嗣,经朝官公议,皇室宗子朱厚熜于四月即帝位,是为世宗。世宗一即帝位,便与众朝臣在追尊皇考一事上发生争执。因自明开国至于武宗,帝位均为父子相传,至世宗方有兄终而族弟及之这种特殊现象。
[]
张凤翔
  张凤翔(1475—1505),字光世,号伎陵子,明代洵阳县洵阳里义沟人。祖父张勉,山东巨野(今山东省巨野县)人,明正统年间任洵阳知县,勤政爱民,离任之日,百姓泣拥马首挽留,遂安家于洵阳。父张杰,贡生,直隶大宁卫经历。凤翔自幼患眼疾,白昼短视,暗处则反明(俗谓“羞光眼”),故书房窗户白天必用物遮障。他用左手写字,惯于横书,才思敏捷,落笔成章,时人誉为王勃、王延寿再世。弘治五年(1492)乡试中举,弘治十二年(1499)考进士,中第二甲第二
[] (14751505)
董学友
  董学友(1930~1990),平利县狮坪乡黄石村人,1951年参加工作,共产党员。70年代初,调任千家坪药材场场长。因兴药经济效益不好,连年亏损,1974年,县采纳董学友的意见,将药材场改为林场,易名千家坪林场,董任场长。他扎根深山,认真贯彻执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使林业生产迅速恢复和发展。1975~1990年,累计育苗720亩,出圃苗木5000多万株,营造用材林3.8万多亩,次生林改造3.4
(19301990)
田泽先
  田泽先(1945~1989),平利县清太乡水田河村人。1962年在平利初级师范学校毕业,因国家处于困难时期不作分配,他欣然返乡从事农业。1964年征兵时,他积极响应召唤,应征入伍,立志报国。入伍后,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恪尽职守,忘我工作,1966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荣立三等功,1974年以优秀干部提升为团副政委。1976年自己唯一的男孩患病,他为了工作拖延了医治时间,经抢救
(19451989)
王安友
   王安友(1958~1986),平利县张家乡鄢台村人,基于民兵。1986年10月8日,王安友、王安平、谢正学一同从镇坪县割漆结束回家,行至八仙乡双坪村第二组时,从河中传来呼救声。王安友奋勇当先奔向河边,发现一落水儿童正在拼命挣扎,他不顾个人安危,立即钻进潭中,奋力抢救。由于水急潭深,身僵力绝,英勇献身。1987年2月15日,平利县人民政府、平利县人民武装部决定:为舍已救人的基干民兵王安友追记三等功。
(19581986)
辜远祥
  辜远祥(1930~1985),平利县冲河乡人,共产党员。1952年参加工作,历任石牛供销社和金石分销店营业员、长安供销社主任。一贯勤勤恳恳为群众生产、生活服务。坚持早开门,晚下班,热情耐心,使顾主高兴而来,满意而去。青壮年时期,常送货下乡,登门收购,出去一挑,回来一担,不辞劳苦。曾被评为全省供销系统先进工作者,受到表彰。1985年病逝。
(19301985)
吴厚民
   吴厚民(1903~1985),名风淳,平利县女娲山乡忠义村人。少年饱学,熟读《四书》、《五经》,成年后,立志习医,刻苦钻研《内经》、《伤寒》等中医经典,自学成才。解放前,以务农为业,常应乡亲之请,义务治病。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安排他先后在老县、魏汝、女娲山卫生院从医。行医50余年,救治危重病人甚多。一小儿患肺病,西医使用链霉素治疗数日,高烧不退,他用“清营汤”化解,服一剂热退,三剂而愈。50年代初,被中国医学科学研究院聘为通
(19031985)
杨源
   杨源(1919~1983),山西沁县人。1938年4月,参加八路军,同日本侵略军作战时,负伤回家。1944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7年2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4纵12旅,先后任排长、副连长,随军南下,创建陕南革命根据地。1948年白河县第一次解放,他任中共白河县第二区区委书记。1949年5月,从郧阳出发,随军西进,平利解放后,任平利支前大队长,带领民兵奋勇支前,直至汉中解放后,才回到平利。此后一直担任中层领导干部。从1953年开始担
(19191983)
乔长春
   乔长春(1929~1982),安康市金川街人,民国3.7年(1948)在安康中学毕业。1949年11月参加工作,任安康西关小学教育主任。1951年9月,到西北大学理化专修科进修一年。1952年9月,被分配到安康师范学校任教师。他治学严谨,讲课深入浅出,成绩显著,1956年4月,被评为全国先进生产者,赴北京出席了全国先进生产者代表大会,受到表彰。是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为预备党员。1957年,被调到平利县工作,历任平利县中学副校长、
(19291982)
卢作炳
  卢作炳(1914~1981),平利县仁河公社五星大队(今仁河乡桃园村)人,历任第4生产队队长兼大队林特副队长。共产党员。1965年,在上级提出“两手抓,双丰收”(粮食、多种经营)方针指导下,他首先带领本生产队社员,用红薯种在牛王沟换回“大红袍”等优良漆根25公斤,自育自栽漆树3500多株,又动员和指导其他3个生产队育栽漆苗。1975年始见效益,收漆200公斤,鼓舞了“士气”,相继年年扩大漆林。1977~1980年,全大队植漆树2万多株,
(19141981)
苏坤政
  苏坤政(?~1975),平利县龙门乡龙门村人。共产党员。连任大队党支部书记。1971~1973年,带领全体共产党员和社员群众,大干3个冬春,改造山河,把姚家坪110多亩乱石坡修成层层石坎水平梯地,粮食产量连年稳产高产。他在病危时,多次嘱咐两个儿子:“我死后,不要把我埋在好地里,要埋在梯地石坎下面”。他逝世后,家属遵照了他的遗愿。县政府追授他“珍惜土地的模范,农田建设的先锋”称号。
范幼文
   范幼文(1917~1970),原名范友刚,平利县八仙乡人,在高级小学毕业。以务农兼营小商为生,曾任保长、国民党区分部委员等职。民国38年(1949)夏,国民党-肖贵隆自发组建一支武装,自命“八仙自卫大队”。肖任大队长,范幼文当参谋,该大队初持中立态度,后在恶霸地主贺少章的拉拢下,肖贵隆投靠了国民党平利县-政府及国民党在八仙地区的驻军140师。在关键时刻,范幼文当机立断,率第3中队,绕道奔赴秋坪解放 区宣布起义。嗣后历任八仙区副区长、县
(19171970)
郭德胜
   郭德胜(1925~1968),平利县长安乡人。民国30年(1941)被抓壮丁,在国民党部队当兵。民国36年(1947)在河南被解放并加入人民解放军,先后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松山支队战士,4野38军班长等职。1949年随部参加解放上海战斗,在战场上,冲锋在前,英勇杀敌,在火线上光荣入党。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战争,在一次夺取无名高地的战斗中,右腿被炮弹炸断,仍坚持到战斗胜利。被定为二等甲级残废,1955年荣获中华人民共和国-颁发“解放奖章”
(19251968)
蔡平
  蔡平(1911~1965),原名宝兴,字举之,平利县狮坪乡人。民国25年(1936)考入北京中山大学读书。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学校从事革命活动。民国27年(1938),日本侵略军步步逼近,北京危急。北京民国大学学生、堂兄蔡复之约他一同回家。他说:“没有国,就没有家”,“应坚持抗日救亡”,拒绝了堂兄的劝阻。毅然响应中共号召,离开北京,直赴边区,参加创建晋察冀抗日游击根据地。民国27~34年间(1938~1945),他一直在平西、平北
(1911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