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历史人物介绍7
王子范
  王子范(1879—1969) 原名王楷,扶风县法门镇官务村老堡人。清廪生,民国18年(1929)肄业于省立师范学堂。民国15~32年(1926~1943),曾任扶风县赈务委员、县政府一科科员、县财务委员会委员、书记员、扶风中学事务主任等职。子范精通文理,且以书法见长,常为地方书撰碑记。一生热心社会公益事业,民国18~21年(1929~1932)灾荒时,曾在法门寺设粥场赈救饥民,并积极参加华北慈善联合会重修法门寺塔的工程建设。民国2
(18791969)
雷星阶
  雷星阶(1891—1969) 原名雷运泰,岐山益店镇方家什字人。民国元年(1912)考入浙江省立蚕业专科学校。毕业后在紫阳、富平、西安等地职业学校任教。民国12年(1923),创办岐山职业学校。民国15年(1926)加入共产党,不久任岐山特支委员。民国16年(1927)初,按党的指示加入国民党,帮助建立岐山县党部,任主任委员。4月,受地下党的指示,出任岐山县教育局局长,清除教育界的渣滓,安插共产党员和进步人士任教。7月,根据党的决
(18911969)
李宏
  李宏(1936—1968) 太白县嘴头镇牛家沟门人,农民,初小文化程度。1955年任村团支部书记兼大队会计。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牛家沟门大队党支部书记至献身时。 李宏担任村干部后,常给群众排忧解难。五保户李忠居住山上,李宏问寒问暖,送油盐、送衣物,并为老人劈柴担水。生产队长高全患出血热病,李宏为其借款,安排住院治疗直至康复。 1968年4月13日晚,生产队饲养室突然起火,李宏组织群众先后两次从烈火中救
(19361968)
李静一
  李静一(1908—1968) 原名存贞,又名月凤,凤翔县杨家磨村人。民国16年(1927)毕业于西安省立女子师范学校,并留该校附小任教。民国17年(1928)8月回凤翔,筹建县城北街女子小学,任校长。民国23年(1934)去临潼任教。抗日战争爆发,返回凤翔。曾在谭家庄小学、敬诚小学、河南屯小学任教。新中国成立后在北大街、纸坊、西街等小学任校长。她为人忠厚,治学严谨,作风淳朴,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并为其奋斗一生,是凤翔县最早的小学女
(19081968)
王录
  王录(1890—1968) 眉县城关镇下河寨人。从小酷爱戏曲,因相貌丑(麻子脸),戏班拒收。20岁后,以打短工参加眉县下河寨道情班,始学唱道情。他天生一副好嗓音,又肯勤学苦练,后成为下河寨道情班领班长。主工渔鼓兼演唱。民国18年(1929),关中遭年馑,他卖艺乞粮,活动于秦岭山区及汉中一带约五年。后回原籍,仍坚持演唱,在北山演唱对桌(对台戏)被斗败。旋即重整班子,亲自教侄儿王天绪苦学道情,使下河寨道情得以延续下来。他主唱的戏目以韩
(18901968)
刘岐周
  刘岐周(1903—1968) 曾用名刘鼎,岐山县故郡乡刘家村人。任甲长时,因联合群众告发保长-之事,-离家。他联络张锦堂、刘兆汉、孟书彦等8人,组织武装,出没于西方涝川及前岭一带。民国33~35年(1944~1946),刘岐周多次组织武装力量向陕甘宁边区的驿马关、孟巴寺等地贩运物资,每次十七八人至二百人不等。运给边区棉花6000多斤,电话机15部,手枪90多支,步枪300多支,棉布900多匹,电话线900多公斤,铅丝2000多公斤
(19031968)
王伯直
  王伯直(1898—1968) 名侃,字伯直,宝鸡县周原乡南王村人。幼年受父启蒙,继就读于宝鸡县第一高等小学(今宝鸡市西街小学)、西安中学。民国12年(1923)考入北平民国大学法律系。因家庭经济拮据,为解决学习及生活方面的开支,经当时农商部次长刘治洲介绍,一边读书,一边在部里临时做事。民国16年(1927)毕业回陕,遂偕挚友杨联甲赴三原,在陕西靖国军岳西峰部田玉经师任副官。后岳部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南路军第五方面军,出关参加北伐,王随
(18981968)
李琦
  李琦(1904—1968) 又名伟哉、璘夫,岐山县枣林乡仝家寨人。民国12年(1923)入三原省立第三师范上学。民国14年(1925)加入共产党。民国15年(1926)暑期,受中共陕西省委指示,与同学曹永丰(共产党员)、张云锦(共青团员)回岐山,先在天足会作义务宣传员,后于县立职业中学、单级师范任教师、校长,在贫苦农民和知识分子中传播马列主义,宣传革命思想,发展党团员,使岐山开始了党的活动。同年7月,同曹永丰等建立岐山第一个党小组
(19041968)
杨子威
  杨子威(1905—1968) 宝鸡县陵原乡何家村人。 小时在本村只读了三年书,民国11年(1922)在宝鸡县城关兴成商号当店员。民国13年(1924)在天成德京货铺当店员,民国21年(1932)接任经理,由于经营有方,使濒于破产的企业有了积累。他还开设外庄,经营棉花,往来川陕,经营10年,资金由原2000元发展到88.4248万元。民国38年(1949)改天成德京货铺为同记布店。 解放后,热爱新中国,拥护党和政府对工商
(19051968)
邓云章
  邓云章(1894—1967) 名宗汉,宝鸡县晁峪乡人。18岁随祖父学医。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宝鸡县医院副院长、中医学校校长、宝鸡市中医院副院长。曾以猪苓汤治愈王子清“血尿症”,以炒黄连治愈魏某“便血症”。著有《医学日记》、《脉学心得》、《用药心得》、《医案》、《医语》、《验方实验录》、《肝病治疗总结》等。
(18941967)
张定明
  张定明(1934—1967)凤翔县横水乡九龙村人,小学文化程度。1950年3月,在平凉永丰药铺当店员。1953年7月在固原地区中级法院工作。1966年3月任泾源县人民法院副院长。1967年7月8日泾源县炮弹厂发生0,定明奔赴现场,冒着生命危险,在奋力抢救被炸伤工人及财物时牺牲。1975年经宁夏回族自治区革命委员会批准,追认张定明为革命烈士。
(19341967)
陈唯诚
  陈唯诚(1918—1966) 原名遐龄,凤翔县郭店乡三岔堡村人,毕业于山西大学。 唯诚在中学读书时,刻苦学习,追求真理。“七·七”事变后,由西安返回凤翔,组织同学参加抗日救亡宣传队,担任队长。筹资印刷宣传材料,到柳林、彪角等镇给群众讲演,教唱革命歌曲,进行抗日救亡活动。并经常资助地下革命工作。民国27年(1938)初,西安高中迁校陕南洋县,唯诚为坚持抗日-,和进步学生一起,与反动势力进行了尖锐激烈的斗争。翌年9月,三原中学分
(19181966)
李新纪
  李新纪(1918—1966) 秦腔名家,工小生,宝鸡县石羊庙乡水湾村人。解放前在旧班社演出,解放后参加“新声剧团”,演小生,唱做俱佳,文武并重,形神兼备,塑造了“吕蒙正”、“周瑜”等舞台形象。其主演的“卧薪尝胆”、“王佐断臂”分获一等奖和集体奖。1966年3月因病住院医治无效,于1966年9月逝世,时年48岁。
(19181966)
汤涤俗
  汤涤俗(1903—1966) 扶风县五泉乡(今杨陵区辖)汤家村人。12岁人易俗社学戏,工丑角。他酷爱秦腔戏剧艺术,又聪慧好学,在毕生丑角表演中,创造了众多诙谐、风趣的艺术形象,与苏牖民、马平民并称为三大名丑。扮演的成名角色有《新审判》中的判官、《柜中缘》中的淘气、《白丁修书》中的学究先生、《白先生看病》中的白先生、《双愚记》中的地主老财等,表演朴实无华,自然流畅,丑而不俗,观众赞其“天生异相,神奇古怪,自创一格,独具天才”。
(19031966)
郑骥
  郑骥 字子良,凤翔县城内军仓巷人。民国初年肄业于凤翔府八邑中学。先后任陕西柞水县政府禁烟科长、扶风县政府秘书等职。解放后,执教于凤翔中学,民盟盟员。 子良性格明敏,平生精研经史,集诸书及佛老、岐黄之学。对戏剧、曲艺造诣颇深,曾著有《爱国儿女英雄传》历史剧,演出多年。并著有民间小曲《陶渊明访菊》、《周敦颐玩莲》,迄今流传民间。他对诗词尤有深造,善音乐,工三弦,后辈青年请教诗词弹唱者甚多。
张和鸣
  张和鸣(1882—1965) 本名鹤鸣,原名鸾声。扶风县建和乡白龙张家村人。民国12年(1923)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 在北大求学期间,受李大钊、-等人进步思想的熏陶,参加了震憾世界的“五四”运动。他热爱中国共产党,赞助抗日救亡活动。民国35年(1946),中共地下工作人员韩象纬被捕入狱,他奔走周旋,终于获释。在扶中任教期间,曾与CC分子等反动势力作斗争。 他终生从事教育事业,先后在省立三中、西安女中、西安高中、西安
(18821965)
张懋德
  张懋德(1908—1964) 凤翔县人。民国8年(1919)起,在凤翔师范、虢镇省立二中等校上学。民国17年(1928)起,继父业为陇县邦盛振中药店经理。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团结教育与广大职工的帮助下,思想不断进步,政治表现较好。1953年起,历任陇县工商联委员、主任委员、公私合营国药业商店总经理、陕西省政协委员、陕西省工商联常委、陇县政协副主席、宝鸡市人民代表、陇县副县长等职。 1950年,他帮助凤翔县老家兄弟接受土
(19081964)
陈世业
  陈世业(1905—1964) 麟游县庙湾乡礼典村人。毕业于陕西省立二中。为人寡言有谋,不露锋芒,老实持重,勇于公战。上学时就对当局时政极度不满,把鲁迅“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儒子牛”句作为座右铭。并加入左翼学生集团,反对国民党的黑暗统治。后因故辍学,回家务农。目睹劣绅横行乡里,遂毅然追随赵伯经投身革命。民国20年(1931),在赵伯经部参与军事机要工作,利用老关系,多次冒险前往麟、永、乾边界活动的游散武装中,策动其首领魏含忠投诚
(19051964)
马鹏
  马鹏(1904—1963) 又名万九,道号圆通,宝鸡县石羊庙乡李家堡人。 马自幼聪明好学,思辨敏捷,厌弃名利,慕侠义行为,为人慷概善交。民国19年(1930),匪首王海山盘踞八鱼一带,常有众匪傍晚北渡底店、千河等地抢劫,致村民惶恐不宁。马知此事后,义愤填膺,只身携刀潜伏河滩,见零匪辄杀之,为民除害。后为王匪探知,派人屡捕,均为友好送讯方免于难。马知有家难归,遂离家出走,浪迹江湖。此期间,马穷困潦倒,万念俱灰。洞察世事,痛感身
(19041963)
高希齐
  高希齐(1878—1963) 又名高贤,宝鸡市金台区长寿乡司家原人。中国民主建国会会员。12岁随父在宝鸡县城内(今市区中山西路)经营永长合油店。民国8年(1919),任宝鸡县商会理事。民国16年(1927),任商会会长。民国31年(1942),加入中国国民党,兼任宝鸡县财务委员会副主席、宝鸡优抚出征抗敌军人家属委员会委员、陕西省直接税务局宝鸡分局评价委员会委员、航空建设协会陕西分会委员。民国33年(1944),商会改造后,任宝鸡县
(1878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