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历史人物介绍
杨昆山
  杨昆山,男,汉族,1916年出生,陕西省宜君县人。1935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历任陕甘边区革命军事委员会秘书处文书,陕甘省委军事部抗日支队政治处主任,军组织干事兼宣传队长,教导队政治指导员。带领部队在陕东韩城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参加了直罗镇、山城堡战斗和东征,为保卫和发展陕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贡献。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留守兵团团政治处股长,八路军第129师旅直属政治处主任,团政治处副主任、主任
(19162001)
王永宁
  王永宁,原名王盈祥,男,汉族,1929年7月生,陕西省宜君县偏桥镇(今彭镇)安子塬人。1940年3月参加八路军,1945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毛泽东青年干部学校陕甘宁边区警备第一旅分校学习。参加陕甘宁边区大生产运动。先后任部队学员、宣传员、分队长、组织干事、工作队队长、政治教导员、副科长,政治处副主任、主任,团政治委员、师政治部主任、师副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军政治部副主任、广州军区宣传部部长、军副政治委员、桂林陆军学院政
(19292006)
刘树林
  刘树林,男,汉族,1921年生,陕西宜君西云阳村人。1938年4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同年12月赴延安边区党校学习,毕业后分到陕甘宁边区政府财政厅工作。1941年9月,以财政厅税务总局视察员的身份到关中分区,先后任耀县税务局局长、分区税务局副局长。1945年日本投降后,任边区财政厅边区税务总局科长,1946年12月,去黄龙特委宜君工委工作先后任西区区委书记兼区长。建国后,历任青海省税务局局长,中共青海省委财贸部副部长,青海省商业局、财政局局
刘培植
  刘培植,男,汉族,1917年1月生,陕西宜君人。1932年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1933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并参加红军。1934年受党的委派返回家乡以学生身份秘密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创建了宜君县第1个党支部。1934年历任陕北红军关中游击队指导员、陕甘苏维埃政府经济建设委员会建设科科长、陕甘省委工作团副主任、陕北红军陕甘独立团政委、陕甘省委白区工作科科长兼中共宜君县委书记、陕甘苏维埃政府粮食部副部长、红29军政治部白区工作科科长、红1方面军
(19172006)
杨西林
  杨西林,曾用名杨锡麟、杨勿疑、杨乐民。1918年10月生,陕西宜君人。1936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高小文化。1937年1月任中共陕西省委秘书处文书。1937年4月在延安中共中央党校学习。1937年12月任陕甘宁边区中共宜君县委组织部部长。1938年3月任陕甘宁边区中共洛川特委组织部干事,黄龙工委书记、秘书。1942年1月任陕甘宁边区中共富县县委-部干事。1942年11月任中共洛川工委组织委员、副书记、书记。1946年8月任中共黄龙工委
(18101988)
吴平
  吴平,1922年3月出生,陕西省耀县人,1937年1月红二方面军独立师独立团入伍,同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8月至1942年8月任八路军120师七一五团二营通讯员、师司令部机要科股长,1942年11月至1944年9月在晋绥党校学习,1944年9月至1946年7月,历任绥蒙军区机要科科长、东北民主联军机要科科长、东北局机要处办公室主任,1946年7月至1949年1月,历任黑龙江省汤源县公安局局长、副县长、抚远县县委书记。1949年
(19222017)
张邦英
  张邦英(1910.05~2010.06),男,陕西省耀县人。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三、四、五届全国委员会常委,原中共中央顾问委员会委员,民政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部长级待遇)。党的第十三大、十四大、十五大、十六大、-特邀代表。物履历张邦英,陕西省耀县孙塬乡泥阳堡村人。小名考生,字杰丞,化名常方一。中共七大正式代表。1910
陕甘边革命根据地创始人之一 (19102010)
令孤绹
  次子绹(795~872),字子直,太和进士。宣宗时,白敏中为相,称其有宰相之器,荐召为考功郎中、知制诰,入翰林为学士。一次诏对皇宫,时至深夜,宣宗命以乘舆及金莲华炬送归,同僚以为天子驾临。累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连续当了十年宰相。懿宗时封凉国公、赵国公。卒后,赠太尉。绹为人平庸,忌贤妒能,曾因温廷筠讥讽他不读古书,而怀恨于心,乘机在宣宗面前诬筠“有才无行”,遂使筠不得及第。其父一手扶掖的李商隐也以“李党王茂元女婿”这一莫须有的罪名,将其
[] (795872)
令孤楚
  令孤楚 (766~837),字悫士,德棻后裔,贞元进士。幼年好学,5岁能写文章。累官中书舍人、翰林学士、门下侍郎、宣武节度使,吏部尚书兼太常卿,进左仆射、彭阳郡公、后多次上疏辞位,拜山南节度使,卒于任所。赠司空,谥号曰“文”。楚精于骈体章奏,尤善制令,对偶工整,词藻绚丽,每成一篇,人皆传咏。但他虚怀若谷,尊重人才,以培养后进为己任。任天平军节度使时,结识青年诗人李商隐,爱其才华出众,延入幕府,教以辞章,并让子绹与之交游。商隐本不善章奏文
[] (766937)
田德发
  田德发(1915.11.16—1985.3.8),陕西耀县(今耀州区)照金芋园村人。1932年正月入伍,参加李妙斋组织并领导的照金第一支游击队——芋园游击队(一支队),参与李妙斋、王金海等组织的照金薛家寨勘寨、建寨工作,是薛家寨的首批建设者,随一支队一直战斗在李妙斋身边。薛家寨失守后,和王金海等合力突围后,在台儿沟与张秀山领导的陕甘游击队总指挥部会合,遂北上华池与刘志丹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二十六军主力部队会合,后被编入保安的第二路游击队指
(19151985)
冯有才
  1914年10月8日出生于陕西省耀县冯家桥村一户雇农家庭,童年为地主放羊放牛。1932年冬参加刘志丹领导的陕北红军,1933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红军时期,历任班长、排长、少年先锋队队长、少锋连连长、少锋营营长等职,参加了红军打民团,打据点,打土豪,大大小小的战斗;参加了张洪镇、合水城、毛家沟门,一月之内取得三次大捷的战斗;参加了陕甘红军粉碎敌人多次围剿的战斗,西华战斗,三家塬战斗等,参加了红26军与红27军会合之后的吴家寨子战斗,马
贺诚
  贺诚(1925~1982),陕西宜君人。中师文化程度。1948年8月~1949年4月在延安大学学习。1949年5月分配到西安市第三区人民政府工作。1950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调至中共第三区区委宣传部任干事。1953年1月~1954年12月,历任中共第三区区委宣传部、-部干事和-部副部长。1955年1月~1968年7月任中共新城区委-部副部长、部长。“文革”中曾下放到工厂劳动。1971年1月~1977年12月,任西安市庆华电镀厂
(19251982)
成伯仁
  成伯仁(1888—1958),名日新,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成伯仁自幼刻苦读书,在耀州高等小学读书时,受到耀县早期革命党人任师竹爱国民主思想的熏陶。在三原宏道高等学堂上学时,加入孙中山领导的同盟会,后因进行反清活动被学校除名。辛亥革命爆发后,愤而投笔从戎,奔赴潼关前线参加对清保皇军作战。辛亥后,考入上海同济医工大学预科。民国4年(1915),毕业后回陕西,在省立第一中学任教。7年(1918),成伯仁应于右任之骋,任陕西靖国军驻沪代表。为保
(18881958)
杜玉铭
  杜玉铭(1919—1946),原名杜有学,曾用名杜治邦,化名章克华。市城区黄堡镇杜家原人。杜玉铭出身于贫苦农民家庭,深知读书不易,因此,学习非常刻苦用功。读完高小后,回村担任小学教员,一边教书,一边自学。民国26年(1937),抗日战争爆发后,杜玉铭毅然参加抗日救亡运动。27年(1938)春,他辞别父老乡亲,跟一些进步青年到达延安。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年后,奔赴抗日前线。29年(1940),党组织调他去苏北参加开辟敌后抗日根据地工作
(19191946)
高录顺
  高录顺(1907—1935),又名云汉,字雨亭。市郊区陈炉镇那坡村人。民国14年(1925),高录顺毕业于同官县第二高等小学。15年(1926)2月,进西安民立中学读书。17年(1928),在民立中学经张邦英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入党后,积极参加-,利用假期,在家乡民众中宣传只有打倒军阀,推翻剥削制度,工人才有工干,农民才有田种,人人才有饭吃的革命道理。19年(1930)冬,他从民立中学毕业后,于次年进入苏州体育专科学校学习。学习期间,坚
(19071935)
宋子岐
  宋子岐 (1910~1935),耀县城内西街人。幼年与刘林圃、张邦英同在本县第一高等小学上学,因发动-,林圃-退学,子岐也受到警告处分。民国二十一年(1932),子岐在本县加入中国共产党,任县委组织部部长,中山乡党支部书记。时因连年大旱,民不聊生,又苦于苛捐杂税,子岐与县委书记张仲良等,组织下高埝、楼村、小丘、寺沟一带贫苦农民千余人,发动“交农”斗争,包围县城,迫使官方不得不裁捐减税,减轻农民负担,取得农-动第一个胜利。翌年,王泰吉在县
(19101935)
左善楚
  左善楚 (1883~1933),耀县寺沟乡阿姑社村人。20岁毕业于三原宏道学堂,由井勿幕介绍加入同盟会。民国成立后,被送往日本学军事,袁世凯称帝,奉命回国,参加陕西护国军。张勋复辟,随宋向辰、樊灵山等东渡黄河,转战晋南。宋、樊殉难后,回到耀县,写有“河东独我还”的诗句。“护法之役”,又出任陕西靖国军总司令部参谋,参加二次东征,复因战事失利,再次回耀,适逢陕军师长冯子明用人心切,派人送他银元一驮,委以参谋之职,但他不去赴任,而以所收银元为
(18831933)
马骥德
  马骥德 (1897~1926),字守初,耀县孝义坊西坡人,毕业于陕西省立第一中学。21岁投笔从戎,在陕西靖国军任排长。民国八年(1919)参加驱逐奉军武功之役,以功升连长。十年(1921),驻防马栏、焦坪一带,配合国民军韩有禄团,击溃南窜股匪,救出被虏妇女七、八人。又在宜君生擒匪首王老九等,救出甘肃正宁县康大财家被掠妻女。十三年(1924),以高陵平叛、香山平乱有功,升任国民革命军第二军一师一旅一团团长。军长胡景翼就任河南省军务督办兼省
(18971926)
马效常
  马效常 (1869~1918),字伯眉(柏麋),景良族孙,耀县城内城隍庙巷人。幼年多病,研究医药。及长,医术大进,遐迩闻名。民国初年任国民革命军田毅民部医官。后辞官归里,潜心研究孙思邈医药著作,济世活人,于医学之外,又善丹青,凡山水、松竹、虫鱼、鸟兽、樵夫、仕女之属,无不精妙。本县书画名流段鼎臣,曾赞其“得画中三味”。效常亦擅书法,工金石篆刻。其传世作品今存秦篆、汉隶等各种书体木石印章10多方,功力深厚,不可多得。效常为人刚直,嗜酒善辩
(18691918)
胡定伯
  胡定伯 (1886~1913),名应文,耀县南街城隍庙巷人。青年时喜读政治书刊,钦慕孙中山先生之为人。与同学、朋友相处。则喜谈革命,痛斥封建。其父耀庭曾勉励他说:“中国太穷太弱,全由满清腐败所致,如不变革,就要-。我自叹年迈,力不从心,你肯为国效力,我很高兴;但当勇往直前,不要顾及身家性命!”定伯谨遵父命,意志更坚,旋经邑人宋向辰介绍,加入同盟会。此后即在城内开设“恒兴祥”商号为掩护,与南北党人相联络,并投身于“牧羊场”的创办工作。武昌
(1886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