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历史人物介绍4
封正宝
  封正宝 (1908~1975),耀县楼村乡上楼村人。幼年家贫,只上过两年学校,12岁就在家劳动。稍长,农闲时随乡邻出外赶脚,弥补家用。 民国二十二年(1933),正宝不堪国民党反动派剥削压迫之苦,毅然离家北上,参加红军第三路游击队。二十三年(1934)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游击队经理员、关中特区政府副主席兼内务部长、边区政府工作团副团长、淳耀县县长、县委书记等职。 正宝一生忠于革命,忠于人民,自始至终坚持党的政策和群众利益
(19081975)
成建寅
   成建寅 (1926~1980),耀县城内南街民权巷人,中共党员。幼年家贫,租种他人1亩水地,以务农及赶集卖菜为生。 1958年,中共耀光(南街)大队党支部,为了解放妇女劳动力,决定在东火壕创建一所幼儿园。东火壕位于城内东南角,垃圾垒垒,杂草丛生,是历史上的“炭碴壕”、“死娃坑”。时任青年突击队队长的成建寅,自告奋勇,挑起建园重担。经过18个春秋艰苦创业,终于建成一座花木茂盛,环境幽雅,设备齐全的幼儿园。开办以来,已使4500多名
(19261980)
任云章
   任云章 (1899~1982),名雯,一字湘天,耀县城内新民巷人。民国初年,入四川讲武堂学军事,毕业后参加陕西靖-杨虎城部,历任排、连、营、团、旅长。 云章戎马半生,爱国爱兵,指挥若定,屡建战功。民国十五年(1926),刘镇华围攻西安,云章率连作战,-皆捷。二十年(1931),奉杨虎城令率卫队营入甘肃,讨伐吴佩孚西北军,一举攻克定西县城,活捉敌酋陈国章,以战功升任97团团长。“西安事变”期间,云章率部开赴省城,驻防东关,密切注视
(18991982)
郭正喜
   郭正喜 (1932~1987),耀县阿子乡故贤村人。14岁参加地方游击队,15岁参加人民解放军。1952年10月,响应“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号召,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作战,担任爆破手。 1953年6月14日晚,朝鲜鱼隐山反击战开始,正喜迅速越过一道道铁丝网和火力-线,冲到敌堡,伸手抓住敌人机枪射筒,向外拽拉,被敌人用刺刀戳伤手腕,并抛出一颗手榴弹。正喜滚身避开手榴弹,同一个刚从地堡钻出的敌人扭打起来,乘机用冲锋枪顶住
(19321987)
杨振东
  杨振东 (1910~1983),耀县寺沟乡杨家河人。1932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1939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刘志丹领导的红二十六军三团任战士、排长、司务长。他意志坚强,作战勇敢,靖边攻城战斗中,带领全班担任主攻,英勇善战,亲打头阵,立下了战功。后担任关中分区保安司令部副官、军人合作社经理、运输队长、保安一团股长、副主任、关中分区保安纵队供给处主任、关中分区警一旅供给部副部长、部长、四军十师供给部部长、党委书记、四军后勤部部长等职。在
(19101983)
陈国栋
  陈国栋 (1903~1992),耀县寺沟乡阿姑社村人。自幼家境贫寒,不堪于地主的压迫剥削。十六岁就参加国民革命第二集团军,任战士、排长、连长,后因蒋介石背叛革命,于1928年回家务农。1931年中共耀县委员会在阿姑社成立党支部,他投身革命,参加耀县游击队,当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担任陕甘边区工农游击队第三路总指挥,中共陕甘边区特委南区委员会军事部长,关中军分区司令员,红二十六军第三团团长等职。抗日战争时期,红军改编为八路军,任八路军
(19031992)
张杰
   张杰 (1923~1993),耀县下高埝乡张家坡人,1937年1月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二方面军,193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二方面军政治部宣传员、八路军120师司令部警卫员、教导团区队长、政治部青年干事、组织干事,晋绥军区练兵团组织干事,东北干部队分队长、沈阳军区独立团组织股长、辽西保安旅连指导员、东北总后供给部政治部保卫股长、组织股长,东北军区后勤运输部政治部组织科长、后勤营房部政治主任,沈阳军区后勤部直属政治处主任、政治部组织
(19231993)
杨素蕴
   杨素蕴(1630~1689),字筠湄,号退庵,宜君县石堡村人。清顺治九年(1652)中进士,初任直隶大明府东明县(原属河北,现归山东管辖)知县。后历任四川道、川北道、湖广提学道、军务参议道、下荆南道(湖北境内)、山西提学道御史职务。继被举荐为通政司参议、都察院右副都循史,奉天(今沈阳)府丞,顺天府(今北京)府尹,安徽和湖北等省巡抚。 素蕴出生于农民家庭。其父杨清,为早年恩科贡士,性刚直,一贯痛恶官场丑行,隐居治家。他自幼受父亲的
[] (16301689)
杨铭源
  杨铭源(1878~1926),字西堂,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是辛亥革命陕西省的发起者和主要领导人之一。 他幼年时,在本村私塾念书,以后就读于三原宏道高等学堂。自幼聪明好学,才智过人,曾受到陕西省学使沈卫(淇泉)的赞赏。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陕西省派遣30名官费生到日本留学,其中从宏道学堂选拔的有杨铭源、张季鸾、宋相宸、李述膺等15名。到日本后,杨铭源被分配到早稻田大学就读。 当时,孙中山先生在东京团结各方革命力量,将光
(18781926)
韦秉绅
  韦秉绅(1883~1938),宜君县五里镇街地主,用剥削掠夺的方式占有大量土地,分布全县各地,外号“韦半县”。清乾隆二十五年(1760),其祖辈因生活贫困由陕西省韩城县西彭村来到五里镇定居。初时,靠开荒种地维持生活,几年后,买了五里镇背街一块地基,盖了三间厦房,正式安了家。此后,开始以剥削为生。清道光年间,已在县城、雷塬镇、五里镇等地开设当铺、百货、烧坊、染坊、粟店、药铺多处,并到处购买土地进行地租剥削。民国初期,其家已占有土地2500
(18831938)
胡树清
  胡树清(1890~1943),字松山,宜君县五里镇胡家塬村人。他为人侠义,赞助革命,对后代关心,是本县集资办学的名人之一。 树清童年时,家境贫寒,赁居佃耕。双目失明的父亲因遭年馑,无法养家糊口而服毒自尽。一家人哭离村庄,逃到五里镇街。母亲作针织度日月,讨豆渣作年食。年仅11岁的胡树清也-挑起了生活重担。他打柴、卖菜、拉短工,有时还挑起货郎担走村串户,以微薄收入奉母养家。但他人穷志坚,还刻苦自学文化,钻研中医学,逐渐成为颇有名气的中
(18901943)
田维平
  田维平(1908~1947),原名明儿。宜君县西村乡北文兴村人。出身农民家庭。8岁开始上学,在宜君县高级小学毕业后任小学教员,教书期间,阅读过一些进步书刊,初步接受了马列主义革命思想。1936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参加在石堡村召开的中共红宜县委员会的成立大会。 1936年末,“抗日义勇军独立第三团”组建时,他加入了这支队伍,并任四连指导员。后来这个连在洛川被打散,连长王彦春牺牲,他进入陕甘宁边区,在边区独立团工作。 193
(19081947)
杨植
  杨植(1915~1948)又名文昆,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 杨植少年时代就奋发上进,1934年以优良成绩毕业于宜君县立高小。1936年春赴陕甘宁边区参加了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参加革命后,先在中共关中地委宣传部工作,后任关中地委组织部人事科长、赤水县委宣传部长、淳化县委组织部长、淳耀县委书记、关中分区、民政科长等职。 1936年8月间,中共陕甘省委派杨植回乡,协助中共红宜县委作国民党地方武装的团结争取工作。经县委
(19151948)
强自刚
  强自刚(i914~1948),小名康柱,偏桥乡西云阳村人,他是宜君县马列主义最早传播者强自修的胞弟。 1937年自刚在家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2月,他和同村地下党员刘树林一同到陕甘宁边区党校学习。他文化程度不高,但学习刻苦认真,提高很快,深受学员和老师的赞誉。毕业后,曾在中共黄龙特委、富县-工作,后被派到国民党统治区搞地下工作。解放战争期间,他任雁门支队同富大队第八中队指导员,经常活动在国民党统治区的白水、宜君、黄陵和同官
(19141948)
张守愚
  张守愚(1915~?)又名义仓,宜君县西村乡云辉村人。他少年时就智勇超群,见义勇为。民国初期,本县东部洛河畔一带,常遭流窜黄龙山区的一些军阀残余分子的抢掠,百姓屡受侵扰。民国十五年春(1926)的一天,匪首杨谋子带三四十人窜到云辉村。年仅12岁的守愚正在学堂念书,听说来了土匪,就奋不顾身,在同学的扶持下,攀椽登上丈五高的房顶,又爬到垂在房顶的一棵树上潜出村外,一口气跑到相距十里的五里镇,叫来当地驻军赶跑了匪徒,夺回群众被抢的牲口、财物。
革命烈士 (19151945)
赵振南
   赵振南(1904~1951),宜君县焦坪街人,初中文化程度,是罪恶累累的国民党特务-分子,在1951年镇压-运动中被处决。民国十九至三十六年(1930~1947),赵历任宜君县焦坪区区长、-乡长、镇长、玉华中心小学校长、宜君县财务委员会委员、宜君县临时参议会议员、议长,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等职。民国二十八年(1939),由孙耀南介绍加入“青帮”。民国三十三年三月(1944),加入国民党CC组织,并任西安调统室特派焦坪情报员。 赵
(19041951)
杨培源
  杨培源(1912~1953),宜君县西村乡石堡村人,少时,在家乡学校就读,后来考入西安二中,193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并积极从事党的活动,1935年,在本村小学任教三四年级的语文老师时,给学生专门讲授一些革命小说,如:《女囚》(描写一位女共产党员在上海做党的地下工作时被逮捕入狱,在狱中和敌人进行顽强斗争的故事),使学生受到革命启蒙教育。对中国共产党有了初步的认识。 1936年7月进入陕北苏区。1938年为边区政府派住庆阳分区教育特
(19121953)
董玉凤
  董玉凤(1925~1956),原名董玉花,女,宜君县焦坪乡寺坪村人。自幼因家境贫困,没有进过学校门,帮助母亲操持家务。解放后,积极参加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组织的帮助教育下,工作吃苦,联系群众,曾先后被选为村妇女组长、乡妇女主任,宜君县第一个农业合作社、焦坪马武乡寺坪村农业社社长,县第一、二届人民代表、省人民代表。1956年6月因病逝世。
(19251956)
张致中
  张致中(1902~1957),字本初,宜君县五里镇榆舍村人。毕业于县立高等小学校,进入青年后,奋发自学,博览群书,为国为民严谨执教,是本县人民群众推崇的名流良师之一。 致中为人刚正,厌恶旧政,胆略过人。1931年,他与同窗好友杨兆荣在五里镇初级小学任教时发生了《九一八》事变。他两不顾当局禁令,带领学生与来镇宣传的中部(黄陵)县高小师生,组织反对日本侵略的-活动,影响宜君县城高小师生亦举行--。1932年起,他受红军革命思想影响,树
(19021957)
白俊亭
  白俊亭(1902~1967),又名怀德,宜君县偏桥乡东云阳村人。他青年时代投身到国民党井岳秀部下李相九(共产党员)营当兵,受李的影响,倾向革命,被李提升为连长。民国二十年回乡后,他先后任国民党偏桥区区长、联保主任、县财委会主任、县参议员等。其间,他和本县革命先驱、同窗挚友强自修及共产党员王生廉等秘密交往,加深了对革命的认识,便以其合法的政治身份,暗中主动支持资助革命。抗日战争初期,他遂被县的国共合作抗日-组织“抗敌后援会”推选兼任了偏桥
(190219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