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通历史人物介绍2
张开儒
  张开儒(1869—1935),字藻林、苏林。云南省巧家县蒙姑镇蒙姑村人,辛亥革命元老、护国军名将,对孙中山先生衷心拥护,在民国前期功勋卓著,深受孙中山敬重,但比较骄横,为各方所不喜。物年表1869年(清同治八年)6月1日生于一个小商贩家庭,张开儒十岁入私塾苦读,聪慧好学,学业优异,颇得先生及家人喜欢。1885年张开儒考中清朝秀才,在家乡设馆授课。1901年,张开儒受到当地地主甘氏家族的殴打-,-在亲友资助下背井离乡远赴昆明,得到五华书院
辛亥革命元老、护国军名将 (18691935)
李力
  李力(1937—1992):原名李成龙,彝族,昭通市洒渔乡巡龙村人。 1951年考入昭通中学短期师范班学习, 1958年考入昆明师范学院中文系。1965年至1985年,曾任昭通地区师范学校教师、教务主任、党支部副书记、书记、副校长、校长。为昭通的中小学培养了一批德才兼备的教育骨干,为昭通的教育发展作出了贡献。1985年调任云南民族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副教授。 1987年被评为教育学院副研究员,并先后任中国少数民族教育学
(19371992)
陇均府
  陇均府,原名君辅,字佐贤,镇雄小河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十月生于彝族富豪家庭。1906至1916年读私塾,1917至1919年闲居。1920年在云南省-教育训练所受训。1922年任镇雄中东团防队长。1927年任镇彝边防游击统部中队长。1929年任镇(雄)彝(良)游击大队副及参谋。1930年任黔边游击队长。1931年为该队参谋长。1933年任镇雄县常备大队长。1934年任云南省团务督练一处督练官。1935年参与安恩溥追堵红军长征
(18981958)
龙雨苍
  龙雨苍(1898—1935)原名龙泽溥,字雨苍,彝族,昭通市炎山乡松乐村人。在云南省立第一中学读书时,受五四运动民主思潮影响,思想言论较为激进,被省宪兵司令兼第一中学名誉校长郑开文开除学校。1920年,龙雨苍考入云南陆军讲武学校第十六期学习,毕业后在靖国联军第五军中任排长、连长、营长等职。1927年任国民革命军第五军第98师团长,后任滇越铁路-总局局长、云南陆军军械局局长。1928年任国民革命军第38军第3旅5团团长。1930年率部随同
(18981935)
陆崇仁
  陆崇仁(1887~1951)号子安,彝族,巧家县荞麦地人,担任云南省财政厅厅长。民国初在云南政法学校毕业后,任镇雄县承审员。1920年当选云南省议会议员。经袁昌荣介绍,与龙云相识,龙云任第5军军长,委陆崇仁任第5军军法处法官,后保荐出任寻甸县知事。1924年,陆任第5军军法处处长。1927年任富滇银行会办。龙云执掌云南政权后,陆崇仁代理云南财政厅厅长。因各处税收机关多为军人把持,财政收入减少,全省军、政费用无法应付,陆辞职回家。1930
(18871951)
陇生文
  陇生文(1907—1982)彝族,号应奎,云南省镇雄县塘房沟边人。安恩溥、安纯三的表弟。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3期毕业。生于1907年6月23日。1925考入云南讲武堂第19期步科,参加的“青年读书会”。1929年任九十八师特务连排长。次年加入国民党,此后相继在滇军中曾担任营长、副团长、团长、副旅长等职务。1945年11月,任暂编二十四师副师长,拒不接受蒋介石调遣整编,将所部遣散,被拘送南京军法处软禁。 1949年
(19071982)
龙泽汇
  龙泽汇(1910-1991),云南昭通人。1929年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七期学习。曾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中校参谋。抗日战争时期,随部队参加了台儿庄等战役。1943年后任国民革命军上校团长、少将补给司令。1945年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1946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93军少将师长、副军长、中将军长。1949年12月率部随卢汉起义。1991年因病逝世。龙泽汇,1930年5月南京中央军校第八期,陆军大学将官班乙级第一期毕业。1940年任第1集
抗日名将 (19101991)
罗占云
  罗占云,1910年出生于云南省大关县的一个贫苦农民家庭。8岁给地主放牛,10岁进地主作坊当童工,15岁毅然投身滇军,从此开始了他的戎马征程。怒潮澎湃,党旗飞舞,这是革命的黄埔!主义须贯彻,纪律莫放松,预备作奋斗的先锋!打条血路,引导被压迫民众。1926年7月,国民革命军高唱着黄埔军校校歌,从广东出师北伐。罗占云随军征战,于11月胜利抵达江西省南昌。年底,朱德根据中共-的指示,创办第三军军官教育团,罗占云应选入学深造。1927年6月,形势
(19101948)
殷禄才
  殷禄才 (1912-1947)殷禄才(又名殷国清,号殷骡子),出身农民家庭,幼年读过私塾,父亲早亡。在旧社会,由于遭受国民党区乡政权和地霸的00,逼迫多次搬家,不堪忍受,年满二十岁的殷禄才就有反抗斗争的勇气。1933年7月,殷禄才约几人将高田乡陈正杰的枪拖出六支,开始组织农民队伍。1935年2月,红军长征途径威信,留下一批干部,组建中共川滇黔边区特委和红军川滇黔边区游击纵队。在党和红军的宣传影响下,殷禄才三次找到红军游击纵队,纵队领导批
(19121947)
余泽华
  余泽华,1968年6月30日出生在云南省威信县旧城镇旧城村一个教师家庭。少年时期的余泽华,在教书育人的父亲和学校老师的培育下,逐步树立起“学好本领,报效祖国”的理想。在中学读书期间,教师每年都要组织学生到“扎西会议会址”、“扎西红军烈士陵园”、“两合岩天险”等场所,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传统教育,红军长征精神在余泽华的心灵中扎下了根。他学习认真刻苦,勤于钻研,不耻下问,经常夜深人静时挑灯读书,成绩一直名列前茅。1987年
(19681994)
安恩溥
  安恩溥(1894.5.14—1965.12.5),字恩溥,原名德鸿,更名德化,后名恩溥。彝族。云南省昭通市镇雄县花竹沟(今场坝乡麻塘村)人。著名爱国将领、爱国民主人士,毕业于云南陆军讲武堂第14期、重庆陆军大学特别班第7期。曾任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中将。求学时代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四月初十)5月14日生于彝族富豪家庭。自小就勤奋读书,崇尚练武。1900年进私塾读书,学习刻苦,读了不少经史著述。1907年母亲陇老夫人病故
(18941965)
卢汉
  卢汉(1895—1974),原名邦汉,字永衡,云南昭通人,彝族,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原国民党滇军高级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1949年12月9日在昆明率部起义,和平解放云南,1955年被授予一级解放勋章。历任云南军政委员会主席、西南军政委员会副主席、国家体委副主任、国防委员会委员、全国人大二、三届常委、全国政协二、三、四届常委。1974年5月13日因患肺癌,在北京病逝,终年79岁。彝族,原名邦汉,字永衡,著名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滇军
著名抗日爱国将领 (18951974)
潘朔端
  潘朔端(1901~1978),又名潘燮,字孝源,1901年10月19日生于云南省威信县长安乡潘家山。父亲 系清末秀才,母亲周氏。弟兄姐妹四人,潘朔端排行第三。黄埔军校第四期学员。1927年,“四·一二”政变后,因为有红色倾向,潘朔端被清洗出部队,流居上海。1929年回滇担任云南军官候补生队中队长,与大队长卢浚泉和大队副曾泽生一起编唱《吃饭歌》,还创办了《新武力》的校刊,以宣传“三大政策”和反帝反封建思想,以致遭到了蒋介石的以“异党”为罪
(19011978)
曾泽生
  曾泽生,1902年10月生于云南省永善县大兴镇。1922年12月考入云南唐继尧开办的建国机关枪军士队 。毕业后入云南讲武堂学习 。1925年入黄埔军校任第3期区队长,1927年1月入黄埔军校高级班学习。1929年1月应国民党云南省主席龙云之邀回滇,在昆明开办军官候补生队,任副队长。后任滇军第98师军士队队长,第3旅6团营长、第5团副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国民革命军第60军184师1085团团长,随军开赴抗日前线,1938年率部参加了台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021973)
卢浚泉
  卢浚泉(1899—1979),云南省昭通县人,彝族,1922年入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八期,1924年入黄埔军校轮训班,后留校任第三期学生队区队长、入伍生第一团第三营连长、营长。1927年回云南任第九十八师中校参谋、第十路军总指挥部军官候补生队大队长。1930年调任第九十八师第三旅第六团营长,1931年升任第十路军卫士大队大队长。1933年任云南补充大队大队长。1935年所部改编为近卫第一团,任团长。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率近卫第一旅守
(18991979)
刘自鸣
  刘自鸣 (1927.6—) 女,云南盐津人。擅长油画。 1946年北平 国立艺专肄业,1949年赴法国在巴黎大茅舍画院和国立高等美术学院学画。1956年回国在北京文联美术室工作。云南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作品有《有光影的瓶花》、《蓝色调的瓶花》、《迎春花》、《三塔村》等。《静物》获1957年第一届全国青年美展三等奖。
李长敏
  李长敏 (1942.2—)回族, 云南昭通人。擅长美术史论、油画。 1963年毕业于云南教育学院。现任昆明师专艺术系工艺设计及艺术史论副教授。作品有油 画《长城之歌——聂耳》、《婚前洗脚的苗族新娘》在全国首届风俗画展大奖赛获佳作奖。翻译出版艺术史论《在大时代前面》三部《辽奥纳多·达芬奇》、《拉斐尔·桑蒂》、《米 开朗基罗·邦内罗提》。
尹戎生
  尹戎生(1930.11—)云南绥江人。擅长油画、美术教育。195 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并留校任教, 历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84—1986年获法国政府奖学金留学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校。油画《夺取全国胜利——毛主席和老帅们在一 起》、《贺胜桥战役》、《烧地契》、《暴风骤雨》、《北上抗日》、《鞠躬尽瘁》、《诗 碑寄友情》、《金沙江畔》、《老战士》、《三峡》等十余幅作品为中国革命博物馆、军事 博物馆、中国美术馆等收藏。出版个人画集
刘少猷
  刘少猷(1902~1930),原名平楷,字履端,化名闻铃、朱潜(铨)、一飞等。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生,云南彝良人。中共早期党员,烈士。7岁进私塾,后相继入国立小学、昭通省立第二师范、昆明省立一中求学。“五四”运动时,在昆明参加云南爱国学生会活动。民国11年(1922年)改入国立北京美术专门学校,翌年秋转入国立北京世界语学校,年底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初,负责中共信阳党团支部宣传教育工作。后任中共信阳地
(19021930)
刘平楷
  刘平楷(1902-1930) 云南省彝良县人,字履端,又名少猷、少泓、少尤、绍猷,化名陈伯言、一飞、朱铨等。1902年10月9日生于彝良县角奎镇。1922年5月到北京,先后求学于国立北京美术专科学校、国立北京世界语专门学校。期间受李大钊、邓中夏等的革命熏陶,开始接触马克思列宁主义,并积极投入反帝爱国斗争。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转入中国共产党,以国民党信阳党部执行委员、国民党南京市党部执行委员等身份为掩护,从事地下工
(1902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