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历史人物介绍
黎又霖
  黎又霖(1895-1949)贵州黔西人.幼年入私塾,1911年在贵阳南明学校读书,1919年在北平法学院就读时,积极投身于“五四”运动,在主办《民声报》时,曾追随国民党元老黄季陆,经黄介绍加入国民党。1922年投笔从戎,在黔军袁祖铭部任秘书,因袁对于与孙中山合作犹豫观望,遂脱离袁部随李晓炎部参加北伐战争,此后又在国民革命军二师师长杨其昌部任参谋。蒋叛变革命后,黎离开军界到上海同济大学任教授。1933年11月,国民党十九路军李济深、蒋光鼎
革命烈士 (18951949)
邓峰林
  邓峰林(1920—1988),原名邓德定,中共党员,生于贵州省毕节市鸭池镇一地主家庭。1934年至1936年在读初中的时候,邓峰林就参加了毕节“草原艺术研究社”,直接受林青、邓止戈、邱在先、秦天真和徐健生等的领导和影响,并参加了迎接红二、六军团。受到红二、六军团在毕节建立“黔、大、毕”根据地(黔西北革命根据地)的熏陶和教育。1942年考入国立中央大学,在成立“中大贵州同学会”中,邓峰林热心服务、责任心强,因而被选为“中大贵州同学会”会长
(19201988)
谢云夫
  谢云夫,男,汉族,1923年1月出生于贵州省毕节县,1935年10月参加革命工作,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红军二方面军六军团工兵连勤务员、通信员,延安抗日大学警卫员,120师指挥部司号员,359旅司号员、司号长,晋绥军区独立二旅五团司号长、旅部通信连排长、九团骑兵营排长,绥蒙军区五分区骑兵支队排长、队长、政治指导员、连长,丰凉支队武工队队长、特务连连长、政治指导员,京包铁路西段管理处平地泉警务科政治指导员、公安所长,张家口铁路
(19232012)
左定超
  左定超,男,穿青人,1955年10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9年9月参加工作,民进会员,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项目管理硕士,主治医师。1976年9月至1979年9月,贵阳医学院织金分院医专班学习;1979年9月至1987年3月任贵州省织金县官寨乡卫生院、八步区卫生院、县医院、防疫站、中医院医生(其间:1983年5月至1983年11月,借调到织金县卫生局工作);1987年3月至1989年4月贵州省织金县职改办工作员;1989年4月至1993
任湘生
  任湘生,男,汉族,1960年3月出生,贵州大方人,1975年12月参加工作,1984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大学学历,公共管理硕士,副研究员。1975年12月至1980年9月贵州省大方县东风水电站工作员;1980年9月至1984年7月贵州财经学院工业经济系计划统计专业学习;1984年7月至1992年3月贵州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教师;1992年3月至1995年2月任贵州财经学院计划统计系副主任(其间:1992年7月至1995年2月,挂职任贵州
谌贻琴
  谌贻琴,女,白族,1959年12月出生,贵州织金人,1977年3月参加工作,198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央党校研究生学历,研究员。1977年03月至1978年04月,贵州省织金县供销知青队知青、任团支部书记;1978年04月至1982年01月,贵州大学历史系历史专业学习;1982年01月至1993年03月,先后任贵州省委党校党史党建教研室助教、讲师,党史教研室副主任(其间:1990年03月至1992年03月,挂职任贵州省织金县委副书
陇澄
  陇澄(公元?~1613年待考),彝族,原名安尧臣;水西人(今贵州毕节)。著名明朝朗岱土司。安尧臣为水西彝族土司。明神宗万历三十六年(公元1608年),水西彝族土司安疆臣去世,由弟弟安尧臣袭职。当时陇氏族人垂绝,安尧臣入赘陇氏,遂冒陇氏,称陇澄,后为贵州宣慰使。明万历四十一年(公元1613年),安尧臣去世。
[] (?~1613)
杨汉先
  杨汉先(1913—1998)副部级高级领导、著名学者。苗族,贵州威宁县石门坎人。小学和初中分别就读于威宁石门坎光华小学和云南昭通宣道中学;高中就读于成都华西协和高级中学。1933年考入华西协和大学社会学系,1934年因家庭困难休学,1935年返校,1938年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随后曾在贵阳大厦大学、华西协合大学、四川省博物馆、云南昭通明城中学、省立昭通女子师范学校、贵州大学等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1950年6月加入中国民主同盟会。1
著名学者 (19131998)
张超伦
  张超伦,苗族,1918年12月生,贵州省威宁县人,1949年11月参加工作,1949年6年加入中国民主同盟,1983年6月加入中国农工民主党。1935年9月至1936年7月贵州省威宁县中水区石门坎私立光华小学教员;1936年9月至1945年7月四川省成都市私立华西协和大学学习,获该校及美国纽约州立大学授予医学博士学位。1945年至1949年任云南省昭通福滇医院住院医师、主任医师,贵州省卫生处防疫大队及花溪卫生实验院主治医生、卫生处卫生专
著名社会活动家 (19182018)
李谦
  李谦(1975—)中国当代优秀青年科学家、工学博士,上海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苗族,贵州毕节地区纳雍县人。初中和高中均在纳雍县第二中学就读。1993年考入贵州工业大学,1997年本科毕业,考入该校攻读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再次考入北京科技大学,师从中国科学院院士周国治教授攻读博士学位,2004年毕业,其博士论文《镁基合金氢化反应的物理化学》获教育部“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奖。同年,进入上海大学冶金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合作导师为中国科
中国当代优秀青年科学家
朱厚泽
  朱厚泽是贵州织金人,1931年1月出生。194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同年3月任“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贵阳市领导小组组长。后历任共青团贵州省委文艺工作队队长,共青团贵阳市委少年工作部部长,共青团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团市委书记。1954年后,历任贵阳烟草工业公司经理、党委书记,贵阳市化工局局长、党委书记,贵阳市经委副主任,贵阳市委宣传部副部长、部长、市委常委。1978年10月后,历任贵阳市革委会秘书长、革委会副主
(19312010)
谌志笃
  谌志笃(1896-1971),号石僧,生于织金县城大东门一个书香门弟家庭。他一生主要从事教育工作,虽然没有加入共产党组织,却与党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是新民主主义革命初期较为活跃的政治活动家、知名人士,也是织金早期进步思想的启蒙传播先导,对党在织金的建立发展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谌志笃早年入贵阳私立南明中学读书,1916年考入天津工业专科学校机械科学习。在五四运动前夕,他以天津代表的身份赴北京向段祺瑞政府-,被选为京津学生联合会的主要负责
(18961971)
黄卫平
  黄卫平(1958-1992)1958年生于毕节县一个普通工人家庭,1976年到毕节六小,1981年转为正式教师。1992年4月4日9时,毕节六小组织近千名师生前往毕节烈士陵园扫墓,当扫墓队伍行至城郊到天河响水滩时,一辆满载石沙的盘式拖拉机因刹车拉杆断裂失灵,以每小时50公里的左右的车速从30度以上的坡上猛冲下来,师生队伍一片惊呼。在这千钧一发的危急关头,黄卫平老师不顾个人安危,一边向学生呼喊:快让开!大部分学生爬上了土堆,但一个学生黄波
(19581992)
安邦彦
  安邦彦(?-1629)明末贵州少数民族人。世职水西(今贵州省毕节县,位黔西北大力县西北)宣抚使。嘉宗初,宣慰使安尧臣死,子安位年幼,其母奢社辉代领其职。嘉宗天启元年(1621年),社辉兄四川永宁(今四川省叙永县)宣抚使奢崇明举兵反明,占重庆、遵义 (今贵州省遵义市)、泸州(今四川省泸州市)进围成都(今成都市),其势甚盛。挟安位举兵声援崇明,自称“四夷大长老”,俘杀巡抚王三善。明廷及以朱燮元为兵部尚书兼督贵州、云南、广西诸军,移镇遵义出兵
[] (?~1629)
高登才
  高登才(奶名满虎),男,彝族,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自治县盐仓区板底乡新寨人。1926年6月28日生。他5岁丧父,依靠母亲和同母异父的哥哥以及一个奶奶,过着苦磨的日子。他没有读过书,不识字,但记性好,悟性强,这成为他学歌的有利条件。他17岁才开始学彝族民歌,起初是随亲友长辈有名歌手李跑桂学歌,后投师王五十和赫章的著名歌手文金哥学到不少彝族结亲嫁女时唱的酒礼歌和祭祀祖人时唱的孝歌。常听高登才演唱的“酒礼”歌有:《勇敢的兄弟救出了在深渊
陆宗棠
  陆宗棠、小名寅发(1918、3、3―1950、4、23),彝族,威宁县四甫乡(今属雪山镇)高菅村人,中共党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滇桂黔边纵威宁游击团政治委员。1928年至1934年,他先后就读于家乡明德小学、云南昭通明诚中学、四川成都华西大学附中、云南省立昭通第二中学、贵阳乌当中学、贵州大学,读书期间,曾参加昭通“抗敌后援会”后改为“高级读书会”)、贵阳“战地服务团”等抗日救国组织,并参与了宣传抗战道理和前线战况及组织募捐、反对昭通贪脏枉法
(19181950)
卢峻
  卢峻,号嵩岚,1904年出生于威宁县四甫乡(今雪山镇灼甫管理区)的一个彝族农民家庭。卢嵩岚幼年读过私塾,青少年时代,曾在家乡的明德小学和昭通的宣道中学读书。卢嵩岚长于封建割据、军阀混战的年代。那时,社会极不安宁,兵结匪,匪连兵,横行霸道,无所不为。当时,农村的有钱人家,都纷纷购买枪弹,筑营盘建碉堡,以防卫兵害、匪患。现在,到处可见营盘、碉堡的痕迹,这就是过去动荡年月的历史见证。1916年,卢嵩岚的二哥卢世贤(卢盖凡),在贵阳读书期间,响
(19041953)
禄发奎
  禄发奎,别号浩月,1924年12月13日出生在今威宁县龙街区灼甫乡高营村一个彝族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勤奋好学,刚直不阿。七、八岁时,他就读于家乡的明德小学(今灼乐多小学)。尽管家境清寒,他还是在校坚持勤奋学习,刻苦攻读。1937年,他终于以优异成绩获得了高小毕业文凭,后因家庭实在无力继续供读,才-缀学务农。1942年,怀着强烈求知欲的禄发奎不畏路途遥远,毅然徒步前往榕江,考入了国立贵州榕江师范学校简师部(学制四年)。1944年,日本侵略
刘兴文
  刘兴文,苗族,1933年6月生于贵州省纳雍县原治昆区采凯箐村(今左鸠戛乡兴文村)一个穷苦的农民家里。在国民党统治时期,纳雍土匪为患,地主、恶霸、民团等地方势力横行乡里,坑害百姓。刘兴文的父亲刘玉顺长年佃种地主的土地,终年劳动,衣不遮体,食不裹腹。自刘兴文懂事起就给地主放牛、割草,一家人受尽了剥削和压迫。1950年11月1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南下部队解放了刘兴文的家乡纳雍。春风吹到了采凯箐村,刘兴文一家和各民族受苦受难的人民一起见到了
(19331952)
宋安平
  宋安平,1952年2月出生于贵州省纳雍县皀岭镇狮子山村。父亲宋国民在旧社会饱受地主阶级压迫,一年四季辛苦劳动,仍养不活家人。解放后,在共产党的英明领导下,经过土地改革,一家人才过上了安居乐业的幸福生活。宋安平上小学后,学习勤奋、刻苦,不懂就问,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他自觉遵守学校纪律,爱护公物,团结同学,尊敬师长,尤其是助人为乐。他从小喜爱看电影,特别是看战斗故事片,董存瑞、黄继光等英雄人物的事迹和形象激励着他,立志长大要当一名解放军。
(195219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