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市历史人物介绍12
李先复
   李先复(1650~1728),字子来,号曲江,进士李永登子,南部县枣儿乡人。清康熙十一年(1672)中举人,初任山东曹县知县,改补湖广大冶知县,以廉能行取。三十七年授陕西道御史,历通政司参议,奉天府丞、大理寺少卿、擢兵部侍郎。五十二年出使祭告嵩山,赏赉绿旗官兵,八月,任会试副考官。越二年,清军征策妄阿拉布坦,先复奉命督军粮,以功擢工部尚书,奉命赴两淮查审盐务,请以江南督抚各官规礼八万两,补商欠国课。雍正二年(1724),以原官致仕,囊
[] (16501728)
李鸣珂
  李鸣珂,化名李春华、钟鸣,1899年(清光绪二十五年)生,四川南部县人。1919年,李鸣珂考入四川高等蚕业学校读书。在“五四”爱国反帝运动的启迪下,开始学习马列主义,立志为拯救苦难的中国人民而奋斗。1922年,李鸣珂毕业回到南部县任实业所所长。他一面发展蚕桑,兴办实业,推行技术革新,一面宣传新文化和革命思想,组织进步团体——“青年义勇团”,发动群众同-污吏、土壕劣绅作斗争。这些革命行动引起土豪劣绅和当局的憎恨。1924年,李鸣珂被撤去实
(18991930)
李和鸣
  李和鸣(1898——1934)李鸣珂之妻,河东镇人,红军被服厂教导员。 李和鸣原为李鸣珂表姐,娘家姓赵,其父为清末秀才。李和鸣从小跟着父亲读过书,知书识礼,端庄贤淑,嫁到李家后,夫妻情深意笃,真可谓鸾凤和鸣。李鸣珂接受了革命思想,献身于革命事业,李和鸣受丈夫影响,也走上了革命道路。 1928年,李鸣珂回四川任省军委书记,省军委机构设在重庆。李鸣珂回家把大儿子寄养在岳父家,将妻子、二儿、女儿接到重庆,在顺城街租了一所民房居住。
(18981934)
魏时珍
  魏时珍(Wei Shizhen)(1895~1992),名嗣銮,字时珍,清光绪21年(1895年)出生于今四川省蓬安县金溪镇魏家坝村,德国哥廷根大学数学、物理学博士,四川大学教授。主要从事数理方程、偏微分方程、数学教育工作。1920年8月,魏时珍来到德国求学,4年后在著名的哥廷根大学取得博士学位,这既是四川省最早的数学博士,也是当时中国人在哥廷根大学获得的最高荣誉,比中国最早的数学博士胡明复只晚了7年;魏时珍写信给爱因斯坦,请求将相对论
四川第一位数学博士 (18951992)
奉崇权
  21年,他凭着一颗敬老爱老的赤子之心,对敬老院的老人生养死葬,再苦再累,也没有半句怨言;21年,他默默耕耘着敬老院的30多亩土地,把一个杂草丛生、乱石遍地的荒坡,改造成瓜果飘香、丰衣足食的“老人乐园”;21年,他坚守责任、甘于清贫,把无私的爱献给了老人,自己却痛失两个爱子。他叫奉崇权,是四川省蓬安县兴旺敬老院院长,一个有着35年党龄的老党员。 没有豪言壮语,只有艰辛付出,奉崇权把一个破旧的敬老院变成了一座生机勃勃的老人安享晚年的乐园 1
高彬
  一个普通的农民,一个伟大的英雄。他以39岁的年轻生命为代价,换来三位落水儿童的新生,谱写了一曲舍已救人、感天动地的壮丽乐章。高彬,男,牺牲时39岁,相如镇团包岭村村民。2008年6月的一天, 5名学生到清溪河边游泳。刚下水,3名少年就被湍急的暗流推向河中间。“救人啦,救人啦”正在地里劳动的高彬听到呼救声,拔腿就向出事地点飞奔。他跳进水中,首先抓住离自己最近的孩子并把他送到岸边,转身又向河中间游去。漩涡、激流、深水、低温,折磨得他喘不
万钧
  万钧(1890-1916),名功伟,又字禹诒,今蓬安金溪镇人。出生于书香之家,7岁发蒙,先后就读于金溪乡学、玉环书院,1906年(清光绪三十二年)考入顺庆联中校,以品学兼优为人称道。求学期间,他阅读新书,追求进步,萌发了强烈的民主革命思想。1910年(清宣统二年)春,万钧联中毕业,东渡日本,留学东京早稻田大学。他与革命人士过从甚密,是年秋加入同盟会,1911年夏被选任同盟会东京四川支部负责人之一。他果敢干练,深得孙中山先生器重,继又被选
(18901916)
肖成源
  肖成源(1887-1926),又名浚川,今巨龙镇肖家湾人。少年时先读私塾,后进金溪高等小学堂。1907年(清光绪三十三年)考入成都实业学校蚕桑班。肖学习刻苦,历经三年,掌握了一整套栽桑养蚕制种的新技术。1910年(清宣统二年)毕业回乡,任职蓬州劝业分扬,劝课农桑。1915年(民国4年)蓬安县蚕务局成立后,肖主持蚕务局工作,他建立苗圃,兴建蚕房,制备蚕具,举办培训班,开蓬安集中培训蚕桑技术骨干人才之先例。肖成源还身体力行,在其家肖家湾育桑
(18871926)
刘湘石
  刘湘石(1908-1973),名书泽,今蓬安县周口镇人。幼时在家读私塾。后去南充、成都等地就读,1927年(民国16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文学系。1932年毕业,回到蓬安任过中学教员、县督学、周口小学校长、蓬安县中学代理校长。在代理蓬安中学校长期间,他严厉禁止学生打牌、吸烟。他当众宣布:“哪个看到我打牌,只要抓到了,随你们怎样处罚我!“”他禁止体罚学生,努力改善学生伙食,提倡苦教励学。1943年,刘去成都,邀集同乡同学筹资,成立福康股份有
(19081973)
蒋建谊
  2008年度感动南充十大人物 蒋建谊 【事迹】 蓬安打工仔蒋建谊在外打拼多年,有了一些小积蓄,准备投资生意。这时,他得知四川老家发生特大地震,蓬安老家很多房屋倒塌,部分村民重建遭受挑战,生活困难。他立即赶回老家了解灾情,随后率领员工为家乡灾后重建捐出10万元巨款。“家乡灾情严重,我得回家看看!”汶川大地震后,蒋建谊有一个习惯,就是没事就看电视,主要收看四川电视台的抗震救灾专题报道。得知家乡遭受重创,蒋建谊再也沉不住气了,他立即买了
王云
  王云,蓬安县正源镇红豆村人,1980年至1992年曾就读于正源小学,现任上海明泉集团董事长。他历经多年艰苦奋斗,终于成就大业,闻名海内外,享有儒商之称。他虽致富于大上海,却始终心系家乡,情系教育。几年来,先后为正源小学、正源初中、巨龙职中捐资340万元改建校舍,添置设施设备。2006年8月,他出资100万元在我县设立了“王云奖励基金”,助贫寒中小学生续了求学梦,助贫寒大学生圆了大学梦。
王小兵
  他是一名独腿青年,但他身残志坚,自强不息,乐于助人;他是一名不幸的青年,但他用自己坚强的信念书写着快乐的人生——以奉献为荣,以助人为乐! 王小兵,男,河舒镇龙院村村民。7岁时,在一次车祸中他不幸失去了右腿,成了一个终身靠拐杖生活的残疾人。但他身残志坚,为了不让自己成为家庭和社会的累赘,他从小就勤学好问,学会了修理家电、维修线路等多种技术。多年来,残疾的他更是以一颗热情的心对待他人、对待社会。农忙时节,左邻右舍因缺少劳力,庄稼不能及时栽种
潘海林
  “毛坝子茅草屋,山大坡陡长峡谷” 偏远的落后山村、清贫的三尺讲台、34年的执着坚守他以校为家,爱生如子,这就是他朴实的人生追求。 潘海林,男,相如镇毛坝子村小学教师。地处相如镇、金甲乡、金溪镇交界的大山深处的毛坝子小学,交通闭塞,环境恶劣。1975年,潘海林担任了该村的代课教师。由于工作能力强,镇上几次要调他到镇政府任职,但面对乡亲的挽留,面对孩子们期盼的目光,他毅然选择了清贫孤苦的三尺讲台。34年来,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
杨坤
  “为了母亲的微笑,为了大地的丰收,危难之处显身手”特殊的职业,神圣的使命,心系群众安危,情牵社会稳定。 杨坤,男,蓬安县-大队副大队长。从警8年,担任过派出所民警,因为出色的工作,从一名普通民警被破格提拔为-大队副大队长。2003年4月的一天晚上,县城一手机店发生40部新款手机被盗案,一时间人心惶惶。为侦破此案,他连续7天7夜进行摸排走访,每天工作十七八个小时,调查群众400余名。天道酬勤,经过艰苦细致的工作,杨坤终于发现了
李定雄
  他身患绝症,心里却时刻装着纳税人的冷暖,他以自己的人格魅力和爱岗敬业精神,以自己坚韧的毅力和执着的追求,感动着每一个人。 李定雄,男,国税局罗家分局干部。他三十年如一日扎根基层一线,在平凡的岗位上作出了不平凡的业绩。2007年6月,他感到咽喉不适,就去药店买了点消炎药吃。一个多月后,病情更加严重了,在从医的妹妹的催促下,他才请了两天年休假到华西医院检查,被确诊为食管癌。在突如其来的病魔面前,他没有被击倒,仍然坚持在工作第一线。在
张海洲
  他是一名-,有着军人特有的率直和诚信;他白手起家,艰苦创业,走出一条“诚信为本,福泽万家”的商海新路。 张海洲,男,老兵惟信燃具公司负责人。2002年退伍以后,张海洲回到家乡,自立自强,艰苦创业,在县城开办起“老兵燃具店”。多年来,在企业经营管理中,他始终坚信“天道酬勤、商道酬信”,时刻做到守法经营、诚信经商。在经营过程中遇有产品质量问题,他坚持为用户更换新型号产品。部分厂家为片面追求利润,也为了让张海洲多赚钱,经常给他发来进货
章金泉
  从37岁到60岁,8000多个日日夜夜风风雨雨,他守候瘫痪在床的妻子23年,不离不弃、无怨无悔,诠释了一个伟大丈夫的崇高精神。 章金泉,男,县供电公司职工。1975年,经人介绍,章金泉与吕玉清结为了夫妻。婚后琴瑟合壁举案齐眉,丈夫工作勤恳任劳任怨,妻子勤俭持家侍奉公婆。然而,天有不测风云,1986年,妻子吕玉清突发左脑顶页占位压迫神经。为治好妻子的病,章金泉花光了所有积蓄并四处举债,背着妻子到全国各地大医院检查治疗。虽经全力救治,但妻子
龙世芬
  一个普通的农村妇女,一位66岁的老人,毫无怨言服侍与公公同父异母的哥哥32年,让如今112岁高龄的老人享受着晚年的幸福。 龙世芬,女,天成乡郑家寨村村民。今年112岁、无儿无女的-月,是丈夫郑心英父亲同父异母的哥哥, 1963年他们结婚后,就一直把老人当成自己的亲爹。当时丈夫在地质队工作很少回家,龙世芬不但要哺养三个孩子,还要照顾老人。1977年,老人突发重病,龙世芬不顾伯父的反对坚持让他住院治疗。她把年幼的儿女托付给邻居,90多天日夜
陈茂英
  “社区面貌日日新,好人好事数不清,居民人人伸拇指,齐夸书记陈茂英”。磨子西街群众自编的顺口溜,表达了对陈茂英的赞扬,表达了人民群众的心声。 陈茂英,女,相如镇磨子西街社区支部书记。多年以来,她怀着为群众服务的满腔热情,先后帮扶资助孤寡老人、病残儿童、困难家庭、辍学儿童,为下岗失业群众、离异夫妇找工作,发动群众为患病的孤儿捐款,关怀曾经吸毒人员和“两劳”释放人员。76岁的老人伍成达无儿无女,陈茂英随时都把她记在心上,定期前去看望老人,为老
段景芳
  72岁的退休老人,几十年如一日为群众做好事,省吃俭用数万元用于帮助困难群众,自己却过着节俭清贫的生活。 段景芳,男,福德镇退休干部。1992年退休后,先后资助当地段龙、李梦霞、朱浪等8名贫困学生完成初中、高中学业,帮助他们走进了大学校园。收留特困留守学生唐雪、唐端在自己家中生活达7年之久,每天辅导他们学习,教他们弹电子琴、拉二胡。60多岁的村民张永秀卧病在床,段景芳凭着在部队当过卫生员的经验,连续两个多月每天两次义务到老人家中打针送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