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安市历史人物介绍4
秦炳
  秦炳(1882~1911),原名昌恩,字燧生,又字炳烈,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龙台老街人,辛亥革命先驱,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一。秦炳在其短暂的29年人生岁月里,革命轨迹遍及四川、云南、香港、广东等地。1911年4月27日,参加广州起义(黄花岗起义)时不幸中弹牺牲。秦炳于1883年出生于四川省广安县龙台寺 ,现(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秦炳幼年上私塾时即聪敏好学,习作超人。稍长,进拳击、剑术,撰有“大地龙蛇堪起舞,普天夷狄应伐诛”的对联。继后,
[]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 (18821911)
刘远翔
  刘远翔(1904—1933)又名刘荣成、刘云程、刘源泉,化名袁湘、李伟仁、李蔚如。四川岳池人。全国总工会巡视员。1924年,刘远翔入重庆长安寺启文印刷厂当刻字工人。做工期间,受重庆早期马克思主义者萧楚女、杨 公等的影响,参加“平民学社”,后又参加“重庆劳工互助社”,从事工人运动。是重庆早期工人运动的领导人之一。1929年下半年被选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1931年10月任全国总工会巡视员。 1932年5月,以全总特派员的身份到山东工作,
(19041933)
梅绍静
  梅绍静 (1948~)笔名少敬、小婷。女。四川广安人。中共党员。1988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延安地区宜川壶口公社插队务农,后历任延安无线电厂工人,延安地区文艺创作室专业作家,延安地区作协副主席、《延安文学》副主编,《诗刊》,编审。197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兰珍子》、《唢呐声声》、《女娲的天空》、《莫望落叶风天》,散文集《月露之台》、《根》、《内心的丘陵》等。《她就是那个梅
张泽石
  张泽石 (1929~)四川广安人。中共党员。1947年在清华大学加入党组织,后从事地下学运、农运及敌后武装斗争。1951年参加抗美援朝不幸被俘,在战俘营参与领导对敌斗争,担任坚持回国志愿军战俘总代表。1954年归国后历任北京市中学教师、职工大学副校长、科学技术协会总工程师。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纪实文学《战俘手记》、《我的朝鲜战争》、《1949—我不在清华园》、《张露萍烈士传略》、《我从美军集中营归来》,主编《美军集中营亲
余新庆
  余新庆 (1949~)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1983年毕业于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1969年赴四川省资中县插队,1972年进入重钢工作,历任工会干事、宣传科长、新闻科长等职,现任《中国冶金报》重庆记者站站长。曾任重庆作协副秘书长。1978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发烫的土地》,报告文学集《钢铁城的风格》、《钢铁城的脊梁》、《钢铁城的跨越》四部。短篇小说《爱的权利》1985年获四川省文化厅职工业余创作优秀作品一等
杨益言
  杨益言(1925.11.18——2017.05.19)著名小说《红岩》的作者之一。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同济大学电机系。早年参加革命工作,1948年被捕,囚于重庆中美合作所渣滓洞集中营。1949年后历任重庆《团刊》、科长,共青团重庆市委常委、办公室主任,中共重庆市委《支部生活》总,专业作家。四川省第四、五届政协委员,全国文联第四届全委会委员,中国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及第五、六、七届名誉委员,四川省重庆市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195
(19252017)
杨本泉
  杨本泉 (1923~)笔名穆仁、艾白水。四川武胜人。中共党员。1947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1948年起从事新闻出版工作,历任、记者,重庆日报社副刊组长,重庆出版社副总,编审。现任重庆《微型诗》、《中国微型诗》社长,重庆《小诗原》诗刊主编。20世纪40年代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绿色小唱》、《穆仁诗选》等,诗论集《偶得诗话》、《微型诗话》,杂文集《故事新编百篇》,寓言集《雄鸡下海》,编有《微型诗500首
熊复
  熊复 (1915~1995)笔名傅容。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大学毕业。1936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民先队成都地方部队委员,延安抗大第三大队政治处宣传股长、政治部组长,重庆《新华日报》部主任、总,中共四川省委候补委员,《晋绥日报》副总,中央城工部四川干部工作队教育长,中央中原局、华中局和中南局宣传部副部长,中共郑州、武汉市委宣传部长,中原日报社社长,新华社中原、华中、中南总分社社长,中南文联主席,中南新闻出版局局长,中央宣传部秘书长,中央
(19151995)
肖云儒
  肖云儒 (1940~)四川广安人。1961年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陕西文联副主席。国家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研究员。兼任中国西部文艺研究会会长。被聘任为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建筑科大等七所大学的教授和研究生导师。1961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理论集《对视》书系(五卷本)、《雾山》书系(四卷本)、《八十年代文艺论》、《中国西部文艺论》、《民族文化结构论》、《独得之美》,散文随
邓榕
  邓榕 (1950~)又名萧榕,笔名毛毛。女。四川广安市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北京医学院。上世纪80年代起,历任中国驻美大使馆随员、三等秘书,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办公厅研究室副主任。曾任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第六届全国妇女联合会执行委员。现任中国国际友好联络会副会长,中俄和平友好与发展委员会副主席,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理事,宋庆龄基金会理事。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5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传记文学《在江西的日子里》、
何鲁
  何鲁(1894—1973),四川广安人,1904年十岁时免费入成都机械学堂,保送入南洋公学(上海交通大学前身)后转入复旦公学。1912年,官费留学法国里昂大学,获硕士学位。先后任东南大学、大同学校、第四中山大学、云南大学、安徽大学、重庆大学教授、教务长、校长等职。在重庆创办私立载英中学,在广安创办私立储英中学。建国后后任重大学校委会主任,西南文教委员副主任,四川省人民代表,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数学理事等职。并擅长书法和诗词。
(18941973)
吴锐
  吴锐 (1915~)笔名火流。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历任小学教师,18集团军护士队护士,抗日军政大学一分校学员,部队干事、科长、文化处长,云南省图书馆馆长兼党支部书记。中国图书馆学会第二届理事,云南省图书馆学会第二届理事长,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云南分会第一届理事、副会长,云南省文联第三届委员,省作协第二届理事。1951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情缘》、《南征北战二十年》(合作),短篇小说集《五天五夜》、《迎
魏继新
  魏继新 (1950~)笔名蓝荻。四川广安人。1986年毕业于鲁迅文学院创作系。当过知青、工人,后任会计、宣传干事、煤矿副矿长,《嘉陵江》杂志主编,南充市广播电视局副局长,市文联副主席、文化局调研员,市作协主席。1979年开始文学创作。198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小说集《燕儿窝之夜》、《铁梗襄荷》,笔记小说集《啼血鸟》,长篇小说《三个铁女人》、《崎岖路上的女性》,文化人类学著作《古今巫术》(海外版),六场话剧剧本《一路同行》,八场戏曲
王富强
  王富强 (1968~)笔名扶墙、天道酬善等。四川广安人。中共党员。先后毕业于南充教育学院中文专业、四川省委党校经济管理专业、西南师大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学历。1986年参加工作,先后在四川省镇、县、市、省四级党政机关供职,2002年调四川省文联工作。历任教师、、记者、报刊副主编、诗词学会副会长、作协副主席兼秘书长等。中国音协、中国音乐文学学会会员,四川、云南省青联委员兼四川省鲁迅研究会副秘书长。1981年开始发表作品
蒋可然
  蒋可然,原名蒋昌繁,化名蒋君甫、向远等,1915年2月18日出生在四川省武胜三溪乡长深沟一个农民家庭。兄弟姊妹六人,父亲早年去世,家境十分贫寒。蒋可然幼年在长深沟东王庙读私塾,1929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胜县第三小学(沿口小学)读高小。1931年秋,考入岳池县立初级中学,次年,转至遂宁省立第三师范学校学习,后因家庭困难辍学。1933年10月,考入重庆川江航务管理处第三期训练班。结业后被分配到重庆港口任督察员。在此期间,受中共秘密党员陈
(19151949)
王德成
  王德成 (1934~)笔名德成、歌今。四川岳池人。中共党员。1957年毕业于四川师范学院中文系。1950年参军,历任部队学员、教员,成都军区政治部创作室创作员,成都市文化局创作室、成都市歌舞团创作员,四川省作协副秘书长、创联部主任,专业作家。四川省作协第三、四届理事,四川省文联第三届委员。1958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文学创作二级。著有诗集《阿惹妞》,大型歌剧剧本《苦荞红了》,大型川剧剧本《锦江街》,另外发表组诗、
李昕
  李昕 (1952~)笔名庞冠、子夜。四川邻水人。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吉林省哲里木盟师范学校中文专业,1982年又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1969年赴洮安县瓦房公社插队务农,后历任哲里木盟教育局干事,人民文学出版社助理、文艺理论组副组长、当代文学第二室副主任、综合第一室主任、社长助理兼当代文学第二室主任,《中华散文》副主编,副编审。198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4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论文《文艺批评方法的互补与优化》、《模式的禁锢与
杨森
  杨森(1884年2月20日-1977年5月15日),字子惠,原名淑泽,又名伯坚,现四川广安市广安区龙台镇红日村人(原川东广安县龙台镇寺),川军著名将领。国民革命军陆军二级上将,贵州省主席。杨森与“水晶猴子”邓锡侯、“巴壁虎”刘湘、“多宝道人”刘文辉,“王灵官”王陵基并称川军五行。杨森颇具传奇色彩,历经辛亥革命、护国战争、军阀混战,抗日战争等历史时期,既有早年讨袁护国 。炮击英舰、保护朱德、陈毅、胡志明的正义之举,又有勾结吴佩孚破坏革命
(18841977)
谢金华
  谢金华 (1914~1987),原籍四川省岳池县白庙区杨柳乡人。民国29年(1940)来佛坪袁家庄老街定居。谢自幼家境贫寒,14岁在饭店当学徒,经勤学苦练,掌握了较高的烹调技术,长于川味菜肴。初来佛坪时在国民党县政府机关当炊事员。民国30年办起私人饭庄,接待官场职员。谢不满国民党的压榨欺凌,热爱共产党和进步人士。1949年佛坪解放前夕,曾对我解放军独立九团参谋张明三进行掩护,使张化险为夷。解放后对我解放军官兵及来佛党政工作人员热情接待。
(19141987)
陈明仙
  陈明仙 (1930~)笔名秦明。女。四川广安人。中共党员。1953年入中国人民大学外交系学习,1957年毕业于外交学院。1950年参加志愿军。后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对外宣传处、国务院外事办公室对外宣传组、中国人民对外友好协会综合处及欧洲处从事对外宣传和对外友好工作。1982—1990年任中国作协对外联络部副主任。中外文学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国汉俳学会理事。1979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白色郁金香》,译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