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历史人物介绍5
杨汝明
  杨汝明 [籍贯]眉州青神人 [朝代] 宋朝 [小传] 宋光宗绍熙四年(1193)进士。授成都观察推官。宁宗开禧二年(1206),吴曦叛乱,汝明拒不受其召。乱平,四川宣谕使吴猎荐于朝,遂召入,补官。嘉定四年(1211),除秘书郎。寻转著作郎。八年(1215),擢军器少监。十二年(1219),迁起居舍人。未几,除礼部侍郎,进工部尚书。平生治诗赋,能文。尝参与会编《成都文类》五十卷,收入《四库全书》。《宋代蜀文辑存》录其文三篇。《四川通
[]
游文璇
  游文璇 [籍贯]仁寿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后置业简西董家埂,遂入籍简州。乾隆二十一年(1756)举人。精制举业,以先正为宗。为学沈思解悟,每与门人讲论,明朗畅达,人人意有所得。晚年崇尚理学,于濂洛关闽之书,俱能析其奥。性坦率,待人从无疾言遽色。仁寿令俞公慕其文行,延主鳌峰书院十余年。及门之士入县学登贤书者三百余人。五十四年(1789)授邻水县教谕。五十九年(1794)解组归。卒于家。门人为立德教
[]
余青野
  余青野 [籍贯]青神人 [朝代] 明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明孝宗、武宗时在世。以举人荫锦衣卫百户。贵州都匀夷作乱,请自讨之,有功,加正千户世袭。历任指挥佥事、提督街道、指挥同知。忤权宦刘瑾,调南京,卒。著有《归田草》、《九边形势》。《四川通志》有传。
[]
余榀
  余榀 [生卒]1607-1685 [籍贯]青神县人 [朝代] 明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明大司马肃敏公后裔,世袭锦衣卫,指挥千户。明清易代之际,农民起义军席卷全川。谋结勋卫子弟兵杀义军,不克,黄冠羽衣,避难江南。参戎幕。复去之鄞,遂家四明。卖古文诗字以自给,筑小楼,署曰“借鉴”。楼临西湖,上结七子诗社,日与诸名士唱和其中。年最长,群奉为祭酒。当是时在湖上居者有观日堂、南轩、岁寒馆,与借
[] (16071685)
张景贤
  张景贤 [籍贯]眉州(今眉山县)人 [朝代] 明朝 [小传] 性豪爽,喜谈军事。曾备兵洞庭,解散群盗。倭寇犯境,景贤迎战于南通狼山,大捷。明世宗赐金帛,擢为右佥都御史。后得谤,卸职闲居。其书法绝妙。诗文亦佳,惜已散佚。《四川通志》有传。
[]
左纫兰
  [生卒]?-? [籍贯]眉山县人 [朝代] 清朝 [小传] 绍兰之弟。纫兰学成于兄,敦尚友爱。嘉庆十八年(1813)拔贡。□年兄逝,纫兰哭之甚哀。事嫂教侄,州里称颂。道光元年(1821)中乡榜亚元。大挑二等,历任南溪、安岳训导。升重庆府教授。所至从学成进士者十一人,中举人者三十余人。及告归,宦囊无余。年七十卒于家。与兄所著诗文合编为《半耕堂集》行世。《眉山县志》有传。
[]
王中枚
  [生卒]?-? [籍贯]眉山县人 [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乾隆二十七年(1762)举人。性至孝。见义勇为,北上赴京试还,同乡某卒于道,中枚为经纪后事,纡道从卫、汴、荆间买舟还,沿途乞济无倦容。而同乡某生前之华夸结好,酒食游戏者,竟无一人问其事。识者叹之。后考选新都县学博。丁母艰。服除。历任直隶曲阳、清丰(今属河南)、无极等县,多惠政。平反冤狱,有古循吏风。自奉清淡寒素,并以训其家人。大吏器重之。升延庆州(今
[]
吴慎
  [生卒]?-? [籍贯]眉山县人,后入夹江籍。[朝代] 清朝 [主要著作], [小传] 雍正九年(1731)举人。乾隆元年(1736)进士。授直隶涞水县知县,有善政。工诗古文词。其《咏李昌莒州殉难》、《咏李孔昭》诗,悲壮感人,传诵一时。著有《丰润县志》、《简去诗文集》行世。《眉山县志》有传。
[]
宋煇
   [生卒]?-? [籍贯]眉州眉山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宋宁宗庆元二年(1196)进士。自幼嗜古好学,以文墨议论为缙绅推重。尝以所学质疑于李壁、李?二人,名声益显。及壮,弃去科举,锐精典籍。遂摭采经传之纪述,研核同异,断以已见,著成《周鉴》一书,以古为鉴,有补时政。是书今佚。程公许《沧州尘缶编》有《周鉴序》。
[]
朱台符
  朱台符之父应举拔萃科,曾任度支判官,卒于殿中丞。朱台符小时聪明过人,10岁能写诗辞,曾作黄山楼记,认识他的人都交口称赞。长大一点后,善作词赋。当时太宗在廷试进士时,喜欢那些头脑敏捷、交卷较快的人。朱台符与同辈接受考试时,在很短的时间写成一赋。终登进士甲科,任过青州通判。召入直史馆,赐红色朝服,再迁秘书丞、浚仪知县。北宋真宗咸平元年(998),与杨砺、李若拙、梁颢同知贡举,又任太常博士、京西转运副使。时北方边境冲突不断,朱台符-言道:“臣
[]
田锡
  田锡(940~1004),字表圣,田锡初名继冲,后更名为锡。嘉州洪雅(今属四川眉山市)人,祖籍京兆(今西安),唐末避黄巢之乱定居四川眉州洪雅(今槽渔滩镇)。曾祖父、祖父均为当时洪雅之名士,太平兴国三年(975)进士,官至右谏议大夫。北宋初年政治家和著名作家,在宋初的政坛和文坛享有较高的声誉。深为宋初士大夫所景仰。 生于晋高祖天福五年,卒于宋真宗咸平六年,年64岁。田锡在政治上以敢言直谏著称,同时又是一位革陈推新,影响后世深远的文学家,被
[] (9401004)
汤恢
  汤恢恢字充之,号西邨,眉山人。或作杨恢,疑误。此从汲古阁抄本绝妙好词,花草粹编卷十一。
[]
程公许
  (?—1251) 南宋眉州眉山(今属 四川)人,一说叙州宣化(今四川宜宾西北)人。字季与,一字希颖,号沧州。嘉定进士。历官著作郎、起居郎,数论劾史嵩之。后迁中书舍人,进礼部侍郎,又论劾郑清之。屡遭排挤,官终权刑部尚书。有文才,今存《沧州尘缶编》。
[] (?~1251)
李从周
  李从周,中国人名,著名的有宋代的李从周,字肩吾(书史会要作李肩吾,字子我,号滨州),彭山(今四川彭山)人。博见疆志书名之学世亦鲜及之。为魏文靖公门人。能书,取隶楷之合于六书者,作字通行于世。《书史会要》、《鹤山集》。
[]
何令修
  何令修令修,淳熙间仁寿人。
[]
陈希亮
  陈希亮(1001—1064) 字公弼,四川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县)青神山人。宋仁宗天圣八年(1030)中进士。嘉祐二年(1057)知开封府推官,转任京西转运使、京东转运使,以年老要求辞职归家,不允,转知凤翔府。时凤翔常平仓库存粟可用12年,仓库主事者担心粮腐烂不可食,适值凤翔大旱,民饥无食,希亮主张开仓借粮,主事者以为无朝廷旨意,惧怕追究擅发之罪。希亮愿负全责,遂发12万石借于饥民,言明秋归还。是秋丰收,百姓以新粮还旧谷,官民皆便。
[] (10011064)
陈慥
  陈慥(生卒年不详),字季常,北宋眉州(今四川青神)人,一说永嘉(浙江今县)人,陈希亮第四子。居于黄州(今湖北黄冈市黄州区)之歧亭,常信佛,饱参禅学,自称龙丘先生,又曰方山子,与苏东坡是好友,常与苏轼论兵及古今成败,喜好宾客,蓄纳声记。人物生平眉州青神(四川眉山市青神县)人,字季常。生卒年不详。陈希亮第四子,少嗜酒好剑,用财如粪土。北宋时,常从两骑挟二矢与苏轼游,并论用兵及古今成败,自谓一世豪士。折节读书,终不遇。家钜富,洛阳园宅壮丽与公
[] 陈季常
王称
   王称,字季平,以前曾长期误作“王偁”,生卒年月不详。宋朝眉州(今四川眉山)人。生前事迹史载亦不多。南宋孝宗(赵昚)淳熙十四年(1187)以承议郎出知龙州(今四川江油以北平武县),南宋宁宗(赵扩)庆元间(1195—1200)为吏部郎中,最后官至直秘阁。
[]
王赏
   王称的父亲王赏,字望之,南宋宋高宗绍兴12、13年间(1142-1143)官任实录修撰,为人刚正不阿,实话实说,如实记载,绝不违心褒贬。王称具有良好的家学渊源,对北宋的历史十分感兴趣,父亲已经做了北宋历史的一些资料收集及长编草稿的工作,遂子继父志,致力于史学,搜集北宋9朝的事迹,加以整理、排比,成130卷的《东都事略》。
[]
杨文仲
  [生卒]1225-1279 [籍贯]眉州彭山人 [朝代] 宋朝 [主要著作] [小传] 杨栋从子。七岁归里,其母教以成立。宋理宗淳七年(1247),以胄试第一入太学。九年(1249),以公试第一升内舍。遇季冬雷震,首帅同舍诸生叩阍极言时事,有云:“天本不怒,人激之使怒;人本无言,雷激之使言。”一时争相传诵。宝元年(1253)进士。随从父栋守婺州。后罢归,寓居余杭(今属浙江),潜心研讨二程(颢、颐)理学,造诣日臻精纯。久之,
[] (12251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