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口历史人物介绍2
郑里铎
  郑里铎(1890~1952),字振春,海口长流镇那秫村人。出身书香门第。1912年毕业于琼崖中学,与陈继虞、郑开俅、王大辜志同道合,投身反军阀斗争。后赴日本早稻田大学攻读政治。回国后参加竞选广东省参议员,当选省参议长,极力主张女子参政。1930年,任江苏武进县县长。1932年,调任广东省东区绥靖公署政务处处长。1933年,任海丰县县长。1934年,任琼山县县长,后调任广东省民政厅视察员。抗战胜利后,回乡受聘首任长流中学校长。1952年病
(18901952)
李午天
  李午天(1897~1952),原名傅中,学名李雪,字性昭,号痛生,海口市秀英区长流镇新里村人。出生于农商之家,家境小康。自幼在家乡读书,中学毕业后,考入广东法政学堂(后并人国立中山大学),攻读法律专业。在穗期间,亲聆孙中山鼓吹的民主革命,接受-的主张,秘密加入同盟会。1911年4月,同盟会在广州组织的黄花岗起义失败后,返琼秘密参加琼崖同盟会支部。1921年,参加陈侠农领导的琼崖讨袁军。1921年,任陈继虞领导的广东讨逆军琼崖别动队支队司
(18971952)
王邦纶
  王邦纶(1907—1951),又名王霆宇,先后毕业于黄埔军校第七期工科、南京中央军校高级班和陆军大学正科十七期,陆军少将。海口市秀英区荣山乡龙头下村人。出生于农民家庭,世代既种田又兼营渔业,家境小康。7岁人村塾读书,初小毕业后人那流烈文小学就读。中学毕业后,1927年初,投笔从戎。同年秋,考入南京中央陆军军官学校第七期工科。1930年9月毕业后,随国民革命军北上参加中原大战,先后任见习排长、中尉连长。1930年、1931年先后两次参加“
(19071951)
郑传智
  郑传智(1927—1950),别名曾中英,海口新埠镇下村人,革命烈士。出生在城市贫民家庭,靠工读旁听自学高小课程。自幼生性刚毅、嫉恶如仇。曾当面嘲讽不得人心的乡长,为民众所称快。1945年秋,考入琼山中学,接触“五四”运动以来的进步书籍,萌发了反抗腐败社会的思想。1946年参加学联后转入琼崖纵队,曾任琼崖纵队营教导员。1947年,。与初中同学梁鸿志、吴坤养等,组建“鲸吞社”,读进步书籍,出墙报,登台演出《孔圣人偷食》等讽刺时弊的剧本,借
革命烈士 (19271950)
麦华西
  麦华西(?~1950),海口长流镇美德村人。1939年2月,海南沦陷后赴贵州遵义,任国民党陆军步兵学校政治教官。年底赴昆明,任中国国民党党史编纂委员会编纂员。抗战胜利后,任南京炮兵学校中校教官,编著《黑格尔辩证法》、《政治学研究》等书。国民党军在徐蚌会战失败后,返琼任海南特区行政长官公署秘书。1950年海南解放后,麦华西被人民政府逮捕-,因不服管教而被处决。
林兴强
  林兴强(1879~1950),海口长流镇道益村人。出身贫寒。幼年在家乡读书,青年时赴穗考入黄埔军校第七期。毕业后任少尉排长,参加第二次北伐。1930年,参加蒋、冯、阎中原大战,升上尉连长。1933年,随军第五次围剿中共苏区,升任副营长、营长。1937年8月13日,奉命随军参加淞沪会战,升任上校团长。随后奉命人陆军大学深造,结业后回广东,在余汉谋部任上校团长,不久调任台山团管区副司令,继而升少将司令。后又调任茂名团管区少将司令。1950年
(18791950)
邱沐
  邱沐(1921~1949),琼山甘蔗园村人。1946年,任海口市振东街小学校长。1948年8月,中共府海特区党委建立党的外围组织——府海地区民主协会。邱沐任振东街民协小组负责人。1949年7月12日,策反国民党驻琼山县东新乡自卫队长宁进铭起义失败,不幸被捕。在狱中,敌人严刑拷打,8月9日,在海口市红坎坡壮烈牺牲。解放后,海口市人民政府追认邱沐为革命烈土。
(19211949)
郑里镇
  郑里镇(1887~1949),字东壁,号匡元,海口长流镇那秫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琼崖中学毕业,后赴日留学,获庆应大学经济学学士。归国后受聘为上海法学院教授,著有《唯物史观之研究》、《国民经济学》等,翻译日本经济学家何上基博士的《农业经济之数学》。曾任广东省国民党党部干事、琼山县县长、海丰县县长、阳春县县长。抗战胜利后,受聘为岭南大学教授。1949年病逝。
(18871949)
王国中
  王国中(1904~1945),海口海秀乡苍西村人。大革命时期,参加中国共产党。1927年琼崖“四二二”-政变后,潜伏在屯昌教书,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28年初,在琼山县苏维埃政府工作。1931~1932年,任中共定安县委书记。1939年5月,受派在海口市郊苍东、苍西、坡崖、坡训、苍英一带村庄联络老党员,恢复发展党组织。1941年1月,任琼山一区抗日民主政府区长。深入龙塘、博楠山一带发动群众参军,组织群众破坏公路、桥洞,打击日军。1945
(19041945)
郑承翰
  郑承翰(1839~?),号老辉,海口新埠上村人。郑承翰幼年家贫如洗,三餐不继。在私塾读书时,常无午饭,放学后,回家转一转,便回塾中攻读。久而久之,同学将此事告诉老师,老师极其同情,便让郑承翰替他煮饭,并一道吃饭。他夜间读书,因没钱买灯油而效车胤囊萤夜读的故事,用玻璃瓶装着萤火虫来照明读书,郑承翰成绩经常是全班之冠。清光绪年间,郑承翰参加会试,主考官怜其老,奏准皇帝钦赐进士出身。他一生不作官,中举后在村里当塾师,当塾师后,怜爱孩子,发现学
[] (1839~?)
吴元猷
  吴元猷(1803~1871),字敬圃,琼山大林乡道群村人。清代名将。孩提时失去双亲,被同村的地主收养,当童养工。几年后,因不堪地主-而出走,在村里打短工度日。十一二岁时长得魁梧壮实,十五六岁便能自立。婚后有妻子料理家务,便腾出时间习武、无师自通,练就一身武艺。村中青年推其带头办起武馆,请来师傅传授武艺。仅两年功夫,练得身轻如燕,敏捷如猿,挥刀如闪电,猛如风卷。后在海口一位饭店女老板洪名芳的帮助下投军海口水师营,勤奋学习军事,一年后升任伍
[] (18031871)
唐冕
  唐冕生卒年不祥,字元瞻,琼山东厢(今海口攀丹村)人。少年诗人。幼游郡学,治举业,旁通诗辞,句多惊拔。叔父善继见他书桌上有《唐诗》,即指《过华清宫》、《漂母墓》二诗,责之和。冕援笔立就。善继大惊,称赞说:“写得-唐诗!”冕有《野水》、《春草》之作。年仅二十岁就去世。他的《和过清宫》诗:“塞风吹雨杂鸣鸾,日影西沉树色寒。歌舞不来春又尽,飞花无语过阑干。”《和漂母墓》诗:“千金酬一饭,古墓动高秋。秋色山村外,江声日夜流。楚碑春露泣,荆水暮鸦愁
[]
柯树丰
  柯树丰(1937~1986)琼山县灵山乡人。出生于贫农家庭,中师文化程度。1956年参加工作,195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澄迈县人民印刷厂统计员、业务员。澄迈县委政法委员会干事、澄迈县公安局秘书股长。1969年任澄迈县革命委员会保卫组副组长,1973年调任澄迈县公安局教导员,1978年10月任澄迈县检察院代检察长,1981年12月,在澄迈县第六次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当选为澄迈县人民检察长。1984年6月在县七次人代会上被选为澄迈县
(19371986)
吴一清
  吴一清(生卒年月不详)又名吴一青。海南琼山县人(一说定安县人)。1927年与冯平一起来到澄迈,指导开展建党建政和武装斗争等工作。同年8月(一说7月),与冯平等人创建了中共澄迈县委(一说中共琼崖西路县委),任中共澄迈县委第一任书记。不久成立澄迈讨逆革命军,后称琼崖讨逆革命军第二路军,任-表。同年11月,任琼崖工农革命军西路总指挥部政治部主任。1928年4月,赴香港向广东省委汇报工作。此后情况不详。
温洋
  温洋男,1955年2月出生,海南海口人,汉族。1988年加入九三学社。现任九三学社广东省第七届委员会副主委。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九三学社第十三届中央委员会委员。广东省第十一届政协常委。广东省中华职业教育社副社长。1972年参加工作。1978年至1982年就读于华南热带作物学院,获学士学位。1983年至1986年在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学专业攻读研究生,获硕士学位。1986年至1989年任华南农业大学农业生态教研室讲师。1989年至今
李向群
  李向群(1978-1998)海南省琼山市人,中国人民解放军广州军区某部战士,上等兵军衔。1996年入伍。先后荣获3次嘉奖,荣立三等功一次。被评为“优秀士兵”。1998年8月随部队赴湖北参加抗洪抢险,并火线入党。后因劳累过度病倒在大堤上。经抢救医治无效逝世。原部队党委追记他一等功。广州军区授予他“抗洪勇士”荣誉称号,命名他生前所在班为“李向群班”;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追授他“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央军委授予他“新时期英雄战士”荣誉称号。
(19781998)
陈得平
  陈得平(1884~1925),原名昌祺,字瑶林,号耀南,海南省琼山县红旗镇海岛村人。幼年丧母,在乡间社学读书,后考入琼州府中学堂,其间受进步思想影响。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加入中国同盟会,后赴穗考入军校,与同乡冯济民、冯熙周等同盟会员发起组建“新民社”,宣传民主革命思想。宣统元年(1909年)冬,该社由广州迁回琼山县金墩市(墟)。后因泄密,“新民社”被当局强令解散。二年,受孙中山派遣,赴南洋宣传革命,筹措经费。三年(1911年)
(18841925)
陈继虞
  陈继虞(1890~1925),字昭尧,海南省琼山县谭文镇蛟头村人。出生农民家庭。17岁考上设在府城的琼崖中学(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体育成绩突出,多次比赛获奖。清宣统三年(1911年)初,加入中国同盟会,参加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革命活动。10月亲赴广东省惠州参加武装起义。后回琼任琼崖东路宣慰员。1912年8月粤同盟会改组为国民党,被选为粤支部琼崖分部部长。次年初,当选为广东省府议员,并因此而结识孙中山,被委任副官之职,追随孙中山左右。1
革命烈士 (18901925)
杨启安
  杨启安(1912~1941),原名杨来泰,海南省琼山县演丰镇塘内村人。出生贫苦家庭,在早年参加革命的六叔影响下,少年时期就同情革命,参加传送情报、散发传单等活动。1928年冬到泰国,1929年下半年回国。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经常往返琼山县、儋县以及海南岛西南等地传递信件。1933年4月,联络琼山县瑶城、塘内等村的党员,成立中共瑶城党支部。1934年春参加红军。1935年5月,任中共儋县工作委员会书记。1936年1月,任中共儋县委员
(19121941)
林天生
  林天生(1922~1949),海南省琼山县演丰乡福创村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入伍,在澄迈县美合抗日根据地琼崖公学学习。同年12月美合事变后,被分配到昌江县工作,不久调到琼崖抗日独立总队第四支队任中队政治指导员。1945年7月,调任挺进支队组织股长。1947年任挺进支队政治处主任。同年10月,任琼崖纵队第一总队第一支队政治委员。1949年调任第一总队政治部主任。同年5月,总队围攻儋县那大镇外围的和庆桥头据点时,身先士卒,
(192219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