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昌历史人物介绍2
陈克文
   陈克文(1905~1973),海南省文昌县清澜镇陈家村人。1926年到新加坡谋生。1929年成为共产党党员。1931年在琼崖参加共产党地下联络工作。1933年后,历任中共琼定县琼中区委员会书记,中共琼定县委员会常务委员、组织部长,中共琼文县委员会书记,中共琼崖西南临时委员会委员兼组织部长,中共琼崖西南临时委员会书记,中共琼崖南区地方委员会副书记,中共琼崖少数民族自治区工作委员会书记兼行政委员会主任,中共琼崖区委员会委员等职。海南解放后
(19051973)
林英
   林英(1897~1972),字赞谟,号雅斋,海南省文昌县重兴镇忠厚岭村人。先后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及陆军大学特别班第四期、日本陆军步兵专门学校读书,后在何应钦部历任排、连、营、团长。1929年任旅长。1930年去日本留学。1937年5月27日,晋任国民革命军陆军少将。抗日战争期间任荣誉第一师师长。1941年任第十四补训处处长、第五十二师师长。1942年4月,任第七十六军副军长。1943年4月,任第二十七军副军长,后升任中将军长。抗
(18971972)
陈常健
   陈常健(1902~1971),原名陈运章,别号佩双,字去病,海南省文昌县东郊镇桥头村人。青年时曾赴南洋谋生,当过工人、教师。1924年回国考入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三期学习,同时加入中国国民党。军校毕业后留校当教官。参加东征和北伐战争,北伐结束后,由李济深等人保荐,1928年进入陆军大学特别班第一期学习,1931年10月毕业。1933年参加李济深、蔡廷锴等人在福建建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反对蒋介石的活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国民革命
(19021971)
符昭骞
  符昭骞(1901~1968),字孟腾,海南省文昌县重兴镇上鲤塘村人。少年时随父旅居英属马来亚(今属新加坡一带),1916年回国。云南陆军讲武堂第十二期、陆军大学正则班第九期毕业,历任驻粤滇军排长、连长、少将副官。1925年任黄埔陆军军官学校第一期区队长、国民革命军东征军右翼独立团连长、团参谋长。1927年任第一军司令部交通处长、第十七师第五十团副团长兼参谋长。1931年10月陆军大学毕业后,任第八十三师参谋处长。1934年任第七十八师第
(19011968)
孟敏
   孟敏(1889~1968),原名贤儒,海南省文昌县会文镇孟昌村人。琼崖中学(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曾当小学教师,后去南洋,在英属马来西(今属新加坡)华侨学校教书。不久回国入云南讲武堂学习,1915年毕业,参加倒袁(世凯)运动。先在各种军队中任低级军官,后在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任教官,嗣后参加北伐战争,历任国民革命军连长、营长、上校团长、上校参谋长等职,1931年在张发奎部任高级参谋。抗日战争时期在上海参加抗击日军战斗负伤,伤愈后,
(18891968)
韩槐准
   韩槐准(1892~1970),字位三,海南省文昌县昌洒镇凤鸣村人。1931年文昌县蔚文学堂毕业。1915年到英属马来亚(今属新加坡一带),当过橡胶工人和药房店员。1917年投资经营药房生意,在长期制药和配药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化学知识和药物学知识,为后来以现代科学方法研究和鉴定古代文物奠定了基础。1934年第一次用化学方法鉴定古瓷盘获得成功,在考古学上有科学性的突破,成为南洋一带公认的鉴定和研究陶瓷器的权威。先后撰写了许多重要的学术专
(18921970)
简锦婆
   简锦婆(1873~1961),女,海南省文昌县抱罗镇昌锦村人。出身贫苦,为人和蔼可亲,乐于助人,在村中颇有威信。夫家姓王,但往来她家的革命同志却习惯叫她“简锦婆”。大革命时期,年过半百的简锦婆,带头参加妇女协会,发动妇女上识字班,为中共组织传递情报,藏匿0弹药,接济和掩护革命干部。1927年四一二-事变后,共产党转入秘密活动,在艰苦岁月里,只要听到“妈呀!侬回来了”的暗号,不管白天黑夜,阴晴寒暑,都机警地接待,拿出饭菜给同志充饥,并带
(18731961)
符林英
  符林英,祖籍海南省文昌县抱罗镇湖龙村。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在越南开设咖啡店、华南商行、中南酒店等,抗日战争爆发后在越南华侨中发起献金救国,鼓励青年回国从军,组织救护队回家乡服务,响应义卖等运动。抗战胜利后,历任越南华侨总商会第二届理事长、华侨救济总会主席、华侨调剂会董事长,曾多次被越南政府委派出席国际会议。
吴勤文
  吴勤文(1911~1989),海南省文昌县公坡镇丹山村人。幼承家学,酷爱中医。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今海南省琼台师范学校)毕业后从事教学,授课之余刻苦自学中医药古籍,兼做校医。1955年加入文昌潭牛健-合诊所,1957年任文昌县人民医院中医师,1959年任海南中医院中医师。期间曾在广东中医进修学校师资班、北京中医学院《黄帝内经》教学班进修。1962年晋升为中医主治医师。在海南中医院任主治医师近20年,除负责临床医疗工作外,还兼任海南卫生
(19111989)
符气合
  符气合(1920~1981)符气合,广东文昌(今海南省)人,出生于泰国。幼年丧父丧母,民国22年(1933)跟随伯父符和连回国,与伯父一起干农活度日。新中国成立后,参加互助组、合作社,日日夜夜在海边捞石灰石、烧石灰。1964年,参加民兵组织,任民兵排长。1965年,美国在亚洲加紧扩大侵略战争。4月,美国飞机多架侵入海南岛上空;7月,美国飞机侵入云南河口上空;9月20日上午,美国飞机F~104型战斗机一架(机号八三号)从海南岛以西侵入我领
(19201981)
黄珍吾
  黄珍吾(1900~1969)黄珍吾,字静山,原名宝循,广东文昌(今海南省)人。早年就读于该县明治高等学堂,民国10年(1921)赴南洋,任吉隆坡《益群报》驻马六甲记者,翌年创办华南学校并任校长,同年加入中国国民党,参与筹饷等工作。陈炯明部叛乱时他回国参加平乱,旋返南洋从事宣传和筹饷工作,因为当地政府所不容,适逢广州黄埔军校成立,遂回国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在校与贺衷寒等共同发起组织“孙文主义学会”。民国14年毕业,任蒋介石的护卫队长,随军东
(19001969)
陈凤伍
  陈凤伍,海南文昌县人,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出生,家世务农。凤伍在高中读书时,便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由党组织介绍到军队里工作。民国15年(1926),参加北伐战争,任排长。16年“4.12”事件后,凤伍回海南家乡,组织武装力量,抓土豪,斗恶霸,被当局下令缉捕,后由中共广东省委介绍到福建。民国21年(1932)1月,中共厦门市委分配凤伍到安溪领导游击队。凤伍来安溪后,向队员讲明游击队的宗旨任务,教唱《红军纪律歌》、《工农兵联合革命
谢飞
  谢飞,女,汉族,原名谢琼香,曾用名阿香,谢明明。1913年2月3日出生于广东省文昌县(今海南省文昌市)湖山乡茶园村。1924年考取海南公学。1926年9月考入广东省立第六师范学校读书。192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文昌县湖山区团支部书记,溪尾、湖山联区妇女协会主任。同年6月参加湖山区农民赤卫队。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担任中共文昌县溪尾、湖山联区区委委员兼区委妇委书记,县妇女协会委员。1928年10月在中共
(19132013)
郑心穗
  郑心穗,男,汉族,1949年3月生,海南文昌人。大学学历,高级工程师。    1999年3月加入民革。    1969年6月至1973年9月,云南景洪农场知青。    1973年9月至1976年8月,昆明工学院金属学及热处理专业学习。    1976年9月至1985年9月,先后任武汉钢铁公司硅钢厂技术员、助理工程师、厂
齐见龙
  齐见龙,海南文昌人,汉族,全日制大学学历,理学学士学位,副教授,1973年9月参加工作,1984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的主要职务有:海南教育学院生化系副主任、党支部副书记,教务处处长,海南师范学院科研设备处处长、外事侨务处处长,琼州大学党委委员、副书记、常务副校长、校长,琼州学院院长(副厅级)、党委委员、副书记。现任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党委书记。
陈绕光
  陈绕光(1935.5—)   海南文昌人。擅长版画、油画。1959年湖北艺术学院毕业。后到云南艺术学院任教。云南艺术学院美术系教授,曾任油画专业教研室副主任、主任 。作品有《苦聪山寨》、《寒林》(山水系列)、《中甸月夜》、《依香》(版画)等。合作 版画《五月》为中国美术馆收藏。《祥云》获第十届全国版画展铜奖。
林日雄
  林日雄 (1939—) 海南文昌人,擅长油画。1961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历任《河北美术》、《河北画报》,河北美术出版社编审。作品有《矿山新貌》、《南滚龙沟组画》等。主编《中国水彩画》,《当代中国油画》曾获美术图书黄河金牛一等奖,《当代油画家丛书》获河北省优秀图书一等奖。发表有《毕加索青少年时期的绘画》、 《一位使西方人感到吃惊的中国油画家》、《浓郁的乡情·黄土的芳香》等。
许如梅
  许如梅烈士,1919年生于海南文昌县一个知识分子家庭。父亲是当地有名的律师。许如梅从小聪明伶俐,是父母掌上明珠。父母在她身上倾注无限的爱和心血,从小给予精心培养。除在校学习,父亲还在家里给她讲授中国古典文学等。由于家庭环境的熏陶,促成她从少年起便具有较丰富的知识,敏捷的思维,以及对事物爱憎分明的高尚品德。 许如梅的中学时期,中国正处于内忧外患、困难当头之际。国家民族的险恶形势,促使这位思想早熟的女性在政治上的早熟,她的脉膊与时代的
(19191943)
陈志明
  陈志明早年在马来亚加入共产党组织,归国后历任中共文昌县文南区委宣传委员、文西区委书记、中共澄迈县委书记。1943年12月被国民党杀害。 陈志明又名德富,1908年出生于海南文昌县南阳镇南顶村。少年时,家庭贫苦,度日艰辛,一家人只好各奔西东谋求生计。父亲陈元亨萍飘至南洋,起初在槟城埠贫困潦倒,后交上一位马来亚女人,在她资助下开了一间名为“享利”的小咖啡店,经济上有所好转。志明的母亲方金英,像文昌侨乡多数妇女一样,忍受着单身无助的辛酸
(19081940)
朱明
  朱明又名朱兴汉,是文昌县东郊乡文林村人。家庭侨居泰国曼谷。父亲朱修和,是一位爱国华侨、建筑承包商。养育5个男儿,朱明排行第二。父亲常对朱明说:“我们是中国人,祖先在海南岛,侨居外国是生活所迫,当前我的职业、地位都过得去,但身居异国,寄人篱下,总觉得不是滋味。希望你们青年人远走高飞,为我们的祖国争光”。父亲炽热的爱国心,对他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他立志:“要做一个真正的中国人!做一个维护祖国的尊严,为祖国的独立、自由而斗争的人。” 19
(19201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