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东名人录
林吉典
  林吉典(1912—1945)  林吉典,革命烈士。1912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四区球尾灶村(现海南省乐东县利国镇球港村)一个盐民家庭。  1935年,他中学毕业后,曾任球尾灶村初级小学校长。他擅长书法和写作,抗战初期,他积极参加宣传和发动群众抗日救国活动。他手抄了毛泽东的《新民主主义论》、《论持久战》等文章用于抗日宣传,他组织学生演进步戏。  1939年2月,日军侵占崖县后,他弃教从戎,投身抗日活动。l940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他和林志超等同志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出入敌战区进行抗日宣传,张贴标语、散发传单,唤起群众觉醒,激发中华民族义愤,抗日运动蓬勃发展。这期间,崖县委书记叶云夫和县委常委罗家仁等
革命烈士 (19121945)
陈世德
  陈世德  (1908—1941)  陈世德,1908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五区莺歌海村(现属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一个渔民家庭。父亲捕渔,母亲做小生意。他是长子,有胞弟陈世泽(曾参加革命,在中共感恩县委工作,被敌人杀害)。他9岁时,在本村小学读书。毕业后,由于家庭贫困,无法继续升学,只好辍学在家帮助父亲捕鱼。他自小生性耿直,好打抱不平。村中穷人家的孩子受欺凌时,他总是挺身而出主持公道。因此,深受村中群众的称赞,在青年人中享有一定的威信。1928年,反动县长王鸣亚利用盐税、渔税、船税等各种不合理的名目征税,剥削莺歌海人民群众,同时还勾结莺歌海的渔霸、渔栏,用大秤买入小秤卖出的手段来欺诈、0广大渔民
(19081941)
李大和
  李大和(1918—1944)  李大和是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曾任中共崖县区委委员兼组织部长。l944年初在新丰村被日军包围,与日军作战壮烈牺牲。在战争岁月里,他的1个妹妹和2个弟弟都参加革命,被敌人杀害。李大和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为革命英勇献身的精神永存,人民将永远怀念他。  李大和在入党时更名为李实,1918年出生于海南岛崖县五区莺歌海村(进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莺歌海镇)一个渔民家庭。祖辈以捕鱼为业,父亲李开策,为人老实厚道,勤俭持家。李大和排行第三,生相魁梧英俊,父母极为疼爱。他9岁时,到崖四区高小读书。他在学校刻苦用功,深受师生们的爱戴。1928年,由于他成绩优秀,从一年级跳到三年级读书
(19181944)
邢定纶
  邢定纶(1859~1909年),字仲丹、号佛泉,黄流佛老村人,拔贡生。聪明好学,17岁就善诗能文,饮誉一时。弱冠之年,与胞兄同升博士员,不久转为廪生,因成绩优异被送到琼台书院读书,颇得院长邱对欣的器重。光绪十一年(1885)选拔贡生,次年选试列二等,分到高州署石城县任训导。他才思敏捷,会写骈体文章,每成篇,乡人就争相传读,故散失不存。在诗歌创作上,学习渔洋山人(清王士祯别号)、简斋(南宋陈与义别号)二人的作品和技巧,深得其义。在高州任职期间,常和当地士人唱和。曾题《官士寺》古风一篇,洋洋千言,一挥而就,读者为之折服。他不但诗文名噪当时,而且书法刚劲有力,远近闻名。感恩县令慕其名,请到县署写书,
[] (18591909)
吕那改
  吕那改(?~1900) 又名吕那够。崖州多港峒(今海南省乐东黎族自治县大安乡)人。身材高大,体力过人,又善枪法,在乡里颇有威望。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年),美国传教士冶基善在崖州乐罗村(今乐东黎族自治县乐罗镇)设基督教堂。同年八月,教徒陈庆昌仗着“洋主子”的威势,到抱赖村替汉族商人包收“烂帐”(0),在债户家中毁床烧饭,杀鸡喝酒,夜间强迫黎族姑娘侍候,离村时还抢走2头耕牛,被忍无可忍的黎族村民杀死。美国基督教教堂乘机讹诈,0“偿命”钱,并向崖州府“告状”。州官派乐安(乐东县前身)把总何秉钺前往查处陈庆昌被杀案。何秉钺乘查案之机,派兵到多港峒行劫,把正在田里劳动的农民李亚发的妹妹抓走,关进牢狱
[] (?~1900)
孙元度
  孙元度(1824~1856年),字玉臣,黄流村人,岁贡生。天资聪明,勤奋好学,16岁为秀才,20岁以品学兼优升为廪生,22岁被选送琼台书院读书。时琼州知州林仙龄、判军黄仙槎、巡道方伯、江国霖,曾先后到琼台书院视学。查到课卷,皆称赞是有为之士。琼台书院毕业后在崖州鳌山书院当助教。在此期间,饱览家乡的名胜古迹,吟诗作文,曾自选《玉臣诗文集》(今已佚散),现传世的诗文有《鳌山探胜记》、《黄孝子传并序》、《崖州八景诗》。咸丰年间,林则徐广东禁烟,他积极支持,出资购买药品,发给乡人服戒。还制订乡规民约,不许吸毒,凡发现抽鸦片者,抓到关公庙禁闭,并负责伙食,直到烟瘾戒绝后才释放回家。此外,还捐银数百两,设
[] (18241856)
陈垂斌
  陈垂斌乐罗村1900—1933.1922年,陈垂斌考入南京高师,认真学习俄国十月革命理论,寻求救国救民的道理。1924年,陈垂斌进入上海求学,成为中国共产党秘密领导下的上海大学社会学系的学生。不久参加了中国共产党主义青年团,接着又加入了中国共产党。遵照党的批示他和王文明等把在上海的琼籍党、团员和进步青年组织起来,成立了“琼崖青年旅沪社”。并出版《琼崖青年》,后改为《革命青年》月刊,垂斌的撰著最多。在上海大学,陈垂斌是学生会领导人之一,也是上海学生联合会领导人之一。1926年1月,“国民革命军”第二师渡海南讨伐琼崖军阀邓本殷,陈垂斌随军南下。1926年6月在海口竹林村举行琼崖党的第一次代表大会,
(19001933)
张开芳
  张开芳(1917—1945)    1937年7月,他崖县中学(今三亚一中)毕业后,经史丹推荐,赴广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学习。结业后,任崖县第四高小(莺歌海小学)童子军教员。他一边教书,一边进行革命活动。  1937年秋末,他和李大和等人发起并组织成立“莺歌海抗日救亡会”,他任会长,郑文泽负责组织工作。在他们的领导下,莺歌海地区的抗日救亡运动蓬勃发展。同年10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  1938年夏秋间,史丹到莺歌海组织抗日宣传活动。他与李大和带领青年学生何如愚、周东豪、邢福民等分别在莺歌海、新村、香山村、丰塘村、老孔村等地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发动青年参军参战,并在这些村庄建立“青抗会”、“妇救
(19171945)
陈峻琚
  陈峻琚(1712~1791年),字国华,佛罗村人,岁贡。出身书香门第,少年天资聪颖,生性好学,才华出众,被送琼州府(琼台书院)读书,极受书院掌教的器重,于乾隆年间到潮州府饶平县任训导。由于教绩显著,升为教谕,再升为候选知县。因母亲病重,未能赴任,回乡讲学。他博学多才,精于诗赋,通晓经史,书法也有较高的造诣,有“琼南冠冕”之誉,著有《得其树记》、《森宝书集》,现已散佚。他关心人民疾苦,家乡旱情严重,便跋山涉水勘察测量,查明水文,带领农民开通增银沟、老郑村沟、老蓝田沟十余公里,引白沙溪、溪子水灌田三千余亩。这些沟渠直到今天仍被使用。《感恩县志》有传。
[] (17121791)
吉章简
  吉章简冲坡村1901—1993.黄埔军校二期学员。1936年起任上海市保安总团总团长。抗日战争爆发后,任新一军七十八师警备旅长,第二十九军预备六师师长,中央军校第七分校总队长,福州汀漳师管区司令,甘肃省保安处长,第八十军中将副军长,新编第七军代军长,第三集团军总部参谋长,军事委员会交通巡察处处长。先后参加淞沪抗战、武汉会战、湘北会战诸役。1945年2月授陆军少将,任交通部交警总局局长。1947年当选-代表。1949年任第二十一兵团副司令官兼广州警察局长。1949年底到海南岛,任-救-总指挥。1950年到台湾,任国民党第十三届中央评议委员,-第六届会议主席团主席,台湾海南同乡会理事长。著有《海南
(19011993)
罗步云
  罗步云(1898~1925年),又名赢洲,出生在冲坡抱岁村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聪慧好学,1916年考上单级师范学校,1919年“五四”-影响,罗步云与众学友积极响应,开展抑制日货的斗争,成为-的骨干。1920年毕业返里,经常阅读《琼崖青年》等进步刊物,参加各种进步活动。与原在师范学校读书的陈炳钦、陈利鉴、苏桂新、林成文、林成体等同学以集资合伙做生意为名,到红五、抱告、多港、多建峒联系当地黎族奥雅,发动群众反帝反封。1923年冬,罗步云离开多港等地返回故乡,和陈炳钦等人会合,继续开展斗争。因他与国民党崖县县长王鸣亚有同学关系,被派回原地当征收员。他接受任务回来后不是向市场小商贩收税,而是由陈
(18981925)
郑邦鉴
  郑邦鉴(1902~),原国民党陆军将领。字灼南。1902年农历9月21日生,冲坡老郑村人。邦鉴出生于书香书第,自幼随父习读,勤勉好学。1919年肆业于崖县第一高等小学学业成绩名列前茅。1924年,负笈广州,入广州私立智用中学初中部,第一学期期终考试,成绩第一,获免缴学费奖励,越级插班,1926年夏毕业。当时,广州已成为中国国民革命运动中心,革命风潮汹涌澎湃。郑深受影响,乃于同年秋,考入广州黄埔军校第六期入伍生总队,经过训练考试,以数理化成绩优秀获准编入炮科。1929年春毕业后,分派在陆军五十四师炮兵营见习,驻扎北平西郊圆明园故址。1930年,蒋、冯、阎中原大战爆发,五十四师调动频繁,由北平而郑
周克光
  周克光(1912—1943)    崖县沦陷前夕,陈国风、林吉进等人奉命回崖四区开展抗日活动,他们在乐罗村向广大青年宣传共产党的团结抗日的政治主张——“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周克光深受启发与鼓舞,感到“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是每个青年应有的爱国之情。  1939年,日本帝国主义侵占崖县。农历2月18日深夜,日军突然出动重兵包围乐罗村,人们在熟睡中蓦地听到急剧的枪声,惊恐之下纷纷往村外跑,日军疯狂地向涌出的群众开枪扫射,近200人惨死在敌人的枪口之下。日军在村里的残酷暴行,激起他怒火心中烧,他置家庭利益于不顾,毅然投身抗日救国运动。他跟随陈明纲、颜斌奔波各地进行抗日宣传,组织少年儿童及学生宣传队在闹
(19121943)
黎绍祥
  黎绍祥(1896~1966年),字兆麟。其父世恒,字尚文,榜名克参,明经进士,昔之教育家,里中人士多出其门;祖辈皆国学士,职拜登仕郎。黎聪明过人,博闻强记,过目成诵,少时人称“神童”。老年抄写一遍上万言的《望楼河》民歌能背诵如流一字不漏!他善诗能文,忠贞爱国。1939年日本侵占海南,实行“三光”政策,他义愤填膺,写了下抗日救亡诗:“七七倭寇侵中华,茶炭生灵乱如麻;敌忾同仇共抗日,岂容国破家亡矣”。他发动群众不买日货、不使日币,号召青年奔赴抗日前线。几次被伪兵带领日军追捕,均机智走脱。次年,乐东县长王鸣亚在抱善建立政府,愿意和共产党合作,成立抗日游击指挥部,无奈军粮缺乏,寸步难移。黎常常拿出家藏
(18961966)
邢诒壮
  邢诒壮(1918~1943年),黄流镇佛老村人。1936年,考上崖县师范学校,在校读书期间,品学兼优,深受教师的器重和同学的爱戴。1937年“七七事变”后,爱国志士奋起抗日。当时崖县中学在共产党员林庆墀等老师的领导下,御侮救亡运动如火如荼。诒壮为表达他爱国的热情和抗敌的决心,连续在学校的墙报上发表了《祖国呀,我的母亲》和《有血气的青年,到前线去!》等文章,并和陈国风一起,带领学校宣传队,深入到群众中去,宣传发动和进行募捐。1939年2月,海南沦陷。他抱着“执干戈以卫社稷”的豪情壮志,和林葆杰等变卖家产,筹措枪械,组织了崖县抗日游击队第二中队,任政治指导员。游击队与日军周旋,时而偷袭,时而截击,
(19181943)
林毓豪
  林毓豪(1940~1997年),著名雕塑家。1940年9月5日出生于黄流镇,家境贫寒。1964年广州美术学院毕业,同年分配到广东省工艺美术研究所工作。1970年调往广州雕塑院从事专业创作,为国家高级美术师。曾任广东省六届人大代表,并当选为主席团成员。是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雕塑学会会员,广东美术家协会理事,广州粤海书画研究会副会长,广州海日书画研究会顾问,广州市文联委员,广州城市雕塑艺委会委员,海南大学客座教授。1981~1990年举办过四次个人作品展和两次联展。至今已有百多件作品分别参加国内外各类型美术作品展。分别获省市及全国性大奖20多次,多件作品被国内外收购和收藏。根据不完全统计,已在
(19401997)
唐天祥
  唐天祥(1900~1939年),九所落马村人。出生于黎族农民家庭,初中毕业后,为使家乡人民安居乐业,动员和组织群众制定乡规民约,维护乡村治安。其时,部分村民因生活所迫,夜间结队抢劫崖县梅东村10多头耕牛。他得知后,劝阻,教育村民把10多头牛交还梅东村,受到群众拥戴。1930年,九所区十所村大地主孟述桂,胡作非为,声称罗浩地区的田地是他家的祖田,强迫耕户按时向他交租,不按时交租者,就抢割成熟的稻谷,罗浩地区的黎族同胞叫苦连天。唐天祥十分气愤,立即发动和组织群众起来反抢割、抗缴租。孟述桂十分恼火,立即进行报复,指使其爪牙烧毁群众茅屋10多间,唐天祥就向国民党崖县政府告状,县政府派出司法人员到现村子
(19001939)
龙敏
  龙敏 (1951~)黎族。海南乐东人。中共党员。1966年毕业于本县中学。1978年参加工作。历任镇文化站干事,县文化馆副馆长,县文化局副局长,县文联副主席,县文体局主任科员,文化馆员。第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广东省政协委员,第一、二届海南省政协委员、常委,海南省作协理事。197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黎山魂》,中篇小说《黎乡月》,短篇小说集《青山情》、《黎族民间故事集》。 短篇小说《年头夜雨》获1983年度广东作协新人新作奖和第二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二等奖,《黎山魂》获海南省优秀精神产品奖。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先进个人、全国自学成才优秀
李尚棻
  李尚棻(1895~1943年),黄流村人。父亲是乡村私塾教师,尚菜自幼聪明,5岁时,跟随父亲口诵唐诗,10岁时以平仄学作诗联,12岁能巧对楹联。1920年初,以第一名的成绩考入黄流高等小学。下半年,又以好的成绩考入县立单级师范学校。在单级师范就读期间,学习成绩名列前茅,深受师生的赞誉。毕业后,在崖县下村园初级小学当教师。其时,海南军阀龙济光和邓本殷互相争夺地盘,孙中山先生委任王鸣亚返琼组织兵力讨伐,因兵力不足,退住月川村。是时李经林瑞川、王启友向王鸣亚推荐,被任命为随军参谋,从此投笔从戎。1927年至1939年,李先后任崖县、儋县、乐东县县长秘书。1939年受命带自卫队到黄流、冲坡一带宣传发动
(18951943)
全部乐东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