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色历史人物介绍2
张朝笏
  张朝笏(1914—1937),号晋臣,县街人,自小认真攻读,一丝不苟,执着追求上进。在县立高小求学时,是品学兼优的学生。他曾在镇边县立第一小学校及百南乡上隆小学任教。由于平易近人,教学有方,深得学生及地方父老的爱戴。民国22年(1933年),他从龙州广西农林学校毕业回县后,即被政府委任为县农林试验场技术指导员。次年,农林学校迁往南宁茅桥。朝笏亦被召回茅桥农场任技佐,他工作勤恳,任劳任怨,擅长研究嫁接技术,特别是培育西瓜更为拿手,他培育出
(19141937)
张朝玺
  张朝玺(1918~1953),字子封,县城大街人,于晚清从龙州陆军讲武堂毕业后,即追随蔡锷参加孙中山先生领导的民主主义革命。光绪末年(1906—1908年),蔡锷兼任广西陆军小学总办时,张在陆军小学任教官。在反袁护国中,蔡锷在云南发动起义,张追随蔡讨袁。民国14年(1925年),张带陆军少将官衔先后任镇边、上林、柳城等县县长。16年,蒋介石背叛孙中山先生“联俄、联共、扶助工农”的主张,排除国民党党内的左派,张亦被排斥之列,因而参与了众多
(19181953)
许克襄
  许克襄(生卒年无考),号蓂阶,别号季赞,云南宜良县人,附生,系清末滇中名士。其书法圆柔秀丽,潇洒大方,文学造诣颇深。一向在广西从政,曾任巡检、象州知州、明江厅同知。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任镇边县知事,到任伊始,时值盗贼频仍,民不安生,克襄防剿兼施,居民得以安宁。因此,屡获清廷传令嘉奖。不久,他又发起筹捐建筑县城城垣,经三年建筑竣工,治安赖有保障。在任还重视兴办义学,创办县立师范传习所,培育师资,使镇边县教育得到逐步发展,学风日盛。对
[]
谢有道
  谢有道(1814—1891),号玉田,百都街人,保举文职,咸丰六年(1856年)任六蓬西乡团团总。次年(1857)年八月,黄方贵、谢四,集众数千攻西乡团(今百都),谢有道尽职保乡,率团抵御,不能取胜,群众逃入观音岩躲避。黄方贵仗着人多势强,日夜围攻,岩破,百姓受害不少。 谢有道及吴玉贵2人,冒险潜至县城,向军功简超类求救,调集县城附近各乡团练前去解围,自秋至冬-数月,互有重大伤亡,最后得胜,擒获黄方贵、谢四等头目,就地处决,余众逃散,西
[] (18141891)
李德飞
  李德飞(1955—1979),城厢镇永靖村上弄力屯人,农民家庭出身。1974年应征入伍,在中国人民解放军, 53561部队服役,任战士、班长。李德飞在任班长期间,对班上战士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努力掌握杀敌过硬本领,并教育战士服从命令听指挥,热爱祖国,热爱人民, 为保卫祖国贡献自己的一切。1979年2月17日,在对越自卫还击作战中,李德飞全班奉命坚守14号高地。当敌人疯狂进攻时,李德飞率领全班战士沉着应战,多次打退敌人的进攻,压住敌人的嚣
(19551979)
李才英
  李才英(1928—1949),平孟乡弄获屯人。1946年在本地方参加民主革命斗争,194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 曾任滇桂黔边区纵队富宁县独立营政治指导员。1949年5月,在云南富宁县剥隘区与国民党地方残余武装的战斗中,身先士卒,英勇作战而牺牲。
(19281949)
邓心洋
  邓心洋(1917—1949),原名林宗峦,广西博白县东平镇合江村人,出身于破落地主家庭。1938年投身革命,他以担任博白县政府合作指导员的身份,进行秘密革命活动。194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年,广西发生“1.15”事件,邓心洋在自己家乡与其他12名青年,被国民党逮捕入狱,后经党组织营救越狱,脱离虎口。1944年夏,中共广西省工委把他派到靖镇地区的桂滇边特支,不久,又派他到云南省富宁县与广西镇边县交界的七村九弄工作。他克服了人生地不
(19171949)
黄保成
   黄保成(1903—1934),原名黄保存,平孟乡孟达村人。出身贫寒家庭,初小文化。曾投师于“刀仔梁六”(龙州人)学练武术,技艺精湛,功夫过人。民国20年(1931年),镇边县边境的平孟、百南、十蓬一带,有黄鹏、韦高振等绿林武装交替驻扎,黄保成加入了黄鹏所部,不久开到镇边县城驻扎,为时一个月左右,听说韦高振部要开进县城,黄保成随黄鹏部转移滇边富州的皈朝与另一支绿林武装梁超武(又名梁振标)部汇合。 此时,黄保成在该部任连长。1933年5月
革命烈士 (19031934)
李妙美
  李妙美 女。壮族。1956年10月生于洞靖乡西平村于一个农民家庭。祖孙三代都是山歌手。李妙美从小受到山歌熏陶,酷爱唱山歌。1978年她在歌圩上与百色昔仁村的三位老歌手对歌, 对唱几昼夜,战胜对方,众人赞口不绝,从而崭露头角。1984~1988年她连续4年在田阳最大的歌圩一桥业歌圩对歌赛中荣获第一名;在1985~1987年桥业春节歌赛中名列榜首;1986~1987年两次应邀参加坡洪镇古美农历二月初二抢花炮节,在山歌比赛中均获冠军,捧回《
曾如阜
  曾如阜(1916~1992年) 壮族。出生于奉议县田州镇。曾如阜自幼聪明好学,13岁时随父母定居广州,先后在广州培正中学读初中,广州广雅中学读高中。1939年于广东省文理学院数理化系毕业,年底与同学麦兆娴结为伉俪。时值抗日烽火熊熊燃烧,国难当头之际,曾如阜夫妇俩随抗战的师生队伍辗转于广西桂林,广东的连县、罗定,贵州的安顺等地,为抗战中缺员的中学担任数学教师。他在桂林逸仙中学任教时,受到中共地下党员救国爱国思想和抗日英雄行为的影响,形成
(19161992)
李春芬
  李春芬(1914~1987年) 壮族。田州镇那塘村晚史屯人。1979年加入广西民间文艺家协会,任百色地区文联民间文学组副组长。李春芬热衷于民间文学搜集工作,不顾身体病弱,哪里有对歌,他都到场,搜集民歌素材, 创作各种山歌品种。土改后党的历次运动,他都写山歌积极宣传。1975年8月,他的民歌《高歌向太阳》、《跟党好比线跟针》、《党支部好比火车头》、《多给革命作贡献》等作品,载人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民歌集《高歌向太阳》中;1977年他的《
(19141987)
李治平
   李治平(1906~1983年) 壮族。百育乡四那村那毕屯人。民国16年(1927年)3月他参加黄治峰领导的奉议县农-动,加入农民自卫军队伍。8月8日二都-时,他随农军在仑圩行动。当农民自卫军战士冲向赌摊准备活捉土豪黄锦升时,黄锦升企图拔出手枪,被农军战士拦腰抱住,夺下手枪。李治平眼疾手快拔出尖刀往黄锦升脸上捅一刀,黄锦升脸部鲜血直流,软瘫在一条臭水沟里,束手就擒。百色起义后,他参加红七军,随部队北上。1933年在江西永新县加入中国共产
(19061983)
卢璞卿
  卢璞卿(1910~1977年) 那坡镇上新街人。他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政治系,内政部警察总队官长训练班第一期毕业, 中央训练团社会工作人员训练班第八期结业。 民国22年(1933年) 6月在上海加入中国国民党组织。35年10月任-青年团广西支团田阳分团团部筹备处主任;次年当选国大代表;37年他任田阳县党部副书记长,同年赠给那坡镇表证中心校图书馆《万有文库》全套书籍。曾任上海侨尧中学教导主任,行政院水陆运输联合委员会课员兼站长, 中央
(19101977)
覃延年
  覃延年(1907~1960年) 壮族。田阳县百育乡九合村渌浓屯人。他在学生时代就参加农-动。民国18年(1929年)12月百色起义后,他任奉议县苏维埃政府宣传科长,随后参加中国工农红军第七军。 19年10月,随红军远征江西中央苏区。20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赣南特委会秘书长。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历任中共热河隆化地委秘书长、长春市人民政府秘书长。广西解放后,覃延年历任百色专员公署专员、广西省林业厅副厅长兼森工局局长、自治区人民
(19071960)
黄奕勋
  黄奕勋(1893~) 祖籍邕宁县。父亲是恩阳县(今田阳县)那坡镇大商号黄恒栈的老板。黄奕勋于上海复旦中学毕业,考取南京金陵大学商学系。大学毕业后,他承父业,因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四,人称“四老板”。黄恒栈专门经营烟丝、茴油、桐油等土特产和日用百货。民国15年(1926年)黄奕勋扩大营业范围,与南宁恒信行合股购置“公平”、“靖波”两艘电船,航行于百色至南宁,销售土特产。17年购置刨烟机、机动切烟机、印刷机、发动机等,创办烟厂,日产烟丝10
韦义英
  韦义英(1889~1951年) 坡洪镇古美村人。 曾任古眉乡(今古美村)乡长。民国19年(1930年) 2月任奉议县长,历任百色区民团副总司令、县民团司令、洪帮头子。手下爪牙打手成群,堪称南部山区一霸。韦义英在古眉一带霸占圩场,强收租款,拦路收费,威胁群众交枪交粮,逼得许多农民背井离乡,到处流浪。兴达村村民农开胜被诬告,不得不长期上山躲藏。民国19年2月4日,奉议县苏维埃政府为打击境内豪绅土匪,派遣赤卫军两个连进剿盘踞在五村一带的韦义英
(18891951)
黄梅
  黄梅(1922~1951年) 又名黄文坚。那坡镇新民街人。曾任国民党某部营长、县民团司令、青洪帮头子。民国38年(1949年)10月,滇黔桂边纵队路经田阳县坡洪境内,国民党田阳县县长辛升粹率总队长黄梅和县民众自卫队队长黄大有等人, 带领120余人枪到坡洪攻打滇黔桂游击队, 打死游击队员9人,抓走2人。12月初,解放军进驻田阳,黄梅带300多人枪离开县城向坡一带山村潜逃。田州中学进步教师黄祖荫写信动员黄梅投诚。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12
(19221951)
崔伯温
  崔伯温(1896~1950年) 壮族。五村乡五村街人。建国前,他曾任五村乡乡长、区长。当时,从天保的足荣、那甲、东凌至田阳县的坡洪、洞靖一带,只要五村崔伯温一声号令,随时可以召集千把武装,可谓南部山区“地头蛇”。民国23年崔伯温私开金矿,被国民党政府通缉后,跑上云南富宁,结识共产党人黄庆金。经黄庆金教育引导,崔伯温对革命有了一定的认识,表示愿意投靠共产党,不惜出钱出力。24年夏,右江下游革命委员会利用崔伯温与国民党的矛盾,作崔的-工作。
(18961950)
何庚辛
  何庚辛(? ~1950年) 壮族。那满镇大同街人。父亲何宗秀靠-起家。何家开当铺、榨油房。霸占2007亩田地,雇佃农耕种,年收租30万斤谷。放0,重利盘剥。何庚辛先后娶4个老婆,生活荒淫奢逸。70岁那年娶一个16岁的少女作小老婆。雇有长工4人,家奴8人,早晚服侍他和太太小姐少爷们。甚至让丫头帮他们洗澡,丫头年纪稍大就被卖掉,换回年轻的丫头。何庚辛规定雇农收获的农产品都要交50%的租,还得把粮食弄干净送进他家仓库。农户的农副产品不许自由出
曾伯龙
  曾伯龙(? ~1930年) 壮族。原名曾如松,号伯龙。奉议县田州镇人。出身于豪绅门庭,父亲曾象贤曾任田州丙等小学校长,广西省参议员。曾伯龙早年就读于广西省立第五中学(今百色中学),没到毕业就被开除。民国5年(1916年)任县立第二小学校长。13年6月任县知事,将县署从那赖村(今田州镇兴城村)迁到田州镇(今盐业公司内)。曾家在田州街开什货店、“公益”当铺,仗势霸占街上良田鱼塘。曾伯龙生性奸诈,残暴毒辣。任知事后,更横行乡里。他不但铲除异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