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历史人物介绍6
黄君钜
  黄君钜(1818—1888),字仲尊,号丹崖,初号剑堂。壮族。城厢乡夏黄村人。自幼秉乘家学,刻苦用功。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乡试中举,历任云南省浪穹(1913年改洱源县)、富民、易门等县知县。同治三年,(1864年)升任潞南知州。同治四年五月,署广宁直隶州知州。九年,任督办澄江行营总粮台,旋改任澄江府知府。十年,署武定直隶州知州。十二年,署宾川州知州。光绪三年(1877年),加三品衔。光绪七年,办理云南省城南关厘金。光绪八年,告老还
[] (18181888)
覃海安
  覃海安(1822—1868),原名覃永贞,字墨波。壮族。双桥乡苏宫村人。青年时代,同韦丰华为挚友。旧志载,他“少有清才,落浇自负,不与庸人为伍”。25岁中举,此后,几次会试不第。曾在东兰一带设馆任教,后又在衡阳花药寺收授生徒以维持生活,穷困终身,47岁时客死书馆。覃生前写过许多诗,但大半散失,除了方志略有所录外,韦丰华在《今是山房吟余琐记》中收辑其诗,并反复表述仰慕之意,称覃为一代诗才,为粤西所少见。海安诗作今存30余首,大都是七言律体
[] (18221868)
黄彦坊
  黄彦坊(生卒年不详),字言可,号鹤潭。城厢乡夏黄村人。壮族。嘉庆十八年(1813年)以拔贡出任雒容县(今广西鹿寨县境)教谕。还乡后较留意地方掌故,接触平民百姓,观察社会生活。他的诗文,以叙事记俗为主。一方面针砭时弊,对时事提出了较切合实际的见解;另一方面,热情地歌咏了人民的劳动和生活,给后人对当时的社会生活、生产条件、时令农时、生活习俗等都得到较为广泛的了解。如《婚姻纪俗诗十六首》、《岭山农事纪候咏十二首》、《捕蝗记》、《戒年掳牛说》、
[]
张苗泉
  张苗泉(生卒年不详),女。壮族。武缘县止戈平地团人(今罗波乡境)。其父张廷献,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举人,先后任阳朔县教谕、云南楚雄知县和广西新宁州学正等职,年近古稀离任还乡隐居。苗泉自幼在其父的训教下,“生性聪慧,博览群书,过目不忘,且喜好诗咏”。嘉庆元年(1796年),当其父亲任阳朔县教谕时,跟随父母至宦所居住。成年后,嫁给当地的“官族”苏家为妇,生有一子。不幸中年丧夫,生活清贫忧郁,40岁时携幼子回武缘止戈平地娘家。时父母均
[]
韦丰华
  韦丰华(1821—1905),字剑城,别号大明山散人。为韦天宝“遗腹子”。幼年入私塾及被县令招入县署教读,后到桂林秀峰书院就读。书院中的教员多为其父同仁,对他比较看重,学习进步很快。回乡准备参加科举考试,正值太平天国起义,县内民众“拜台习洪教”,组织堂会持械攻打府、县。韦丰华则在家乡组织团练“捍卫桑梓”。清咸丰三年(1853年)三月,奉县署令率团练到陆斡豆俎山(今陆斡村那豆屯)围剿堂会陆九成部,团练被击毙29人而溃败。咸丰九年,奉思恩府
[] (18211905)
韦天宝
   韦天宝(1786—1821),字介圭,号絅斋。罗波乡凤林村韦静屯人。少年入私塾,19岁补弟子员后就读于桂林秀峰书院, 其“刻苦自励, 寒暑不间”,学问日益长进,时人赞为“粤才之隽”。清嘉庆十五年(1810年)考取举人,与其父韦有纲(嘉庆举人)成为县内父子同朝举人。韦天宝中举后,更加用功博览先儒理学诸书,旧方志称其“向义日广,文章日醇”。凤山土州(今属凤山县)土司慕其才华和名气,以优厚报酬聘为幕僚。他赴凤山土司,邀聘时沿途见土州辖区内的
[] (17861821)
刘定逌
  刘定逌(1720—1806),字叙臣、叔达,号灵溪。壮族。太平乡葛阳村人。自幼聪颖好学,博闻强记。清雍正二十年(1734年)应县试,考取案首(第一名),进入学宫,继续攻读。乾隆六年(1741年)考选贡生。乾隆九年,参加广西乡试中解元(第一名)。乾隆十三年上京参加殿试,赐进士及第,授翰林院编修。因刘定逌不肯为当时乾隆皇帝的宠臣、大学士、翰林院掌院的和珅捧场,不像其他翰林那样常给和珅叩头,而只行拱手礼,因而触怒了和珅。和珅“寻即诬以大考论事
[] (17201806)
李璧
  李璧(1473—1525),字白夫。壮族。陆斡镇覃李村人。自幼思维敏捷,勤奋好学。明弘治八年(1495)以乙榜乡试中举人。弘治十五年起,任浙江金华府兰溪县教谕,聘为南京同考;正德元年(1506年)起,任浙江杭州府仁和县(今属杭州市)教谕,并聘为福建主考。在仁和县任职期间,爱护学生,救济窘急,对在校诸生因家境贫穷不能自养的,他都毫不吝惜地拿出自己的薪俸资助他们。离开仁和县后在金陵(今南京市)讲学,在讲学中进行学术研究,了《三礼经注疏》考证
[] (14731525)
陶梦武
  陶梦武(1926—1950),壮族。两江乡培群村大陶屯人。民国31年(1942年)在省立武鸣初中读书。1947年积极参加“反饥饿、反内战、反破孩”的-,并参加中共地下党在学校组织的“读书会”。1947年下半年,陶梦武按照中共地下党的安排,回县东区开展革命活动,在东区小陆乡组织进步青年建立“革命同盟”小组,发动群众进行武装斗争。1949年春任中共领导的游击队第六大队第二中队指导员,在东区一带开展游击斗争。1949年8月,受武鸣人民抗征团及
(19261950)
阮集群
  阮集群(1919—1949),化名方智、阮道强。壮族。双桥乡伊岭村人。民国25年(1936年) 在省立南宁高中读书。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3月担任中共南宁高中党支部书记,领导学校的中共党员及进步师生进行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举办中共党员训练班,并讲授《抗日民族统一战线》、《论持久战》以及党的建设、群众运动等,以提高党员的思想觉悟。 在担任南宁高中党支部书记期间, 先后发展中共党员22人,壮大了党组织的队伍。1939年11月,
革命烈士 (19191949)
苏启宽
  苏启宽(1903—1949),原籍广西都安县地苏乡才江村。壮族。青年时,到新桂系梁朝玑部当兵。后升任连长。民国22年,该部调龙州“围剿”中共领导下的农-动。苏启宽不愿参与对贫苦农民的-,毅然带着妻女,离队到武鸣县锣圩乡那珠屯,投奔姐姐和姐夫,靠姐夫分给的1亩多田和开荒地种玉米、 木薯维持生活。 1938年,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一三五师四0三团驻扎锣圩, 苏启宽受聘为副连长,协助该团训练新兵,为桂南抗日会战作准备。 后该团开往前线,苏
革命烈士 (19031949)
何兆迎
  何兆迎(1926—1949) ,壮族。上江乡都太村周四屯人。生于贫寒的农民家庭。9岁时父母先后去世, 靠大哥何兆球抚养长大,高小毕业后-辍学。1948年2月,何兆迎参加中共领导下的反“三征”斗争,在周四屯带头反抗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同年秋,国民党上江乡乡长、若太村村长带着乡丁来到周四屯,要抓何兆迎等五位青年去当国民党兵。何兆迎当即挺身而出, 质问乡长:我们周四屯只有10户人家,就要5个人去当兵。你身为乡长,家有5个兄弟,有几个去当兵
(19261949)
黄和日
  黄和日(1921—1949),壮族。太平乡庆乐村人。1939年秋,日军占领南宁时,他初中未毕业,即加入广西学生军,到广西十万大山等地区发动和组织抗日活动,为桂南会战的胜利做了许多工作。后因广西当局认为学生军受共产党“-”,悍然解散学生军,黄和日-返家务农。1944年秋,日军再次侵占武鸣。黄和日与黄英宝等共同组织抗日宣传队,到太平乡各村屯宣传抗日救国。抗日战争胜利后, 国民党当局为内战需要,疯狂进行征兵、征粮、征税。1948年3月,黄和日
革命烈士 (19211949)
陆明才
  陆明才(1915—1948),原名陆启通,曾用名陆健英,别名蓝歌。壮族。双桥乡八桥村人。1936年11月就读于南宁高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春,考入柳州农业技术训练班,任农训班中共党支部委员并积极组织读书会,发展三名进步青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暑假期间,陆明才突然遭到广西-逮捕,解送南宁关押,不久释放。出狱后与中共组织失去联系。1938年春,在县城厢小学任教。同年冬考入广西地方建设干部学校第一期学习。1940年春毕业后,由
(19151948)
王利元
  王利元(1917—1948) ,字捷之。壮族。双桥乡杨李村人。1937年5月,在省立九中读书时参加抗日同盟会。同年秋,初中毕业,到广西中学生集训总队受训,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冬,经中共广西地下党组织批准,参加广西学生军,任第三团第六中队中士班长,先后在南宁、 宾阳、武鸣、果德等地进行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40年5月,学生军整编,被派到广西军民合作站双桥分站任总干事,组织宣传队,以歌咏、演戏等形式向人民群众进行抗日救国宣传。10月下
(19171948)
黄寿云
  黄寿云(1918—1948),壮族,太平乡庆乐村人;王仙玉(1928—1948),女,壮族,马山县人,因家境贫寒,被卖到武鸣邓广一财主家为婢,受尽-。1946年秋,黄寿云与王仙玉结为夫妻。1948年春,中共武鸣地下组织在庆乐村活动,组织游击队,发动群众进行反对国民党征兵、征粮、征税的斗争。黄寿云积极参加游击队的活动。游击队多次在他们家召开秘密会议,王仙玉从中受到启发教育,思想觉悟得到提高,不久也毅然投身到革命工作中去。为便于与外地联系和
(19181948)
苏明
  苏明(1919—1947) , 原名苏武杰,曾用名苏陈明。壮族。马头乡全苏村苏乐屯人。1939年在南宁高中读书时, 积极投入抗日救亡活动。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秋,转桂林高中读书。 1941年冬毕业后在桂林市西路小学任教,从事中共的秘密工作。1942年7月,在桂林“七·九”事件发生后,由中共党组织安排,转到武鸣、横县等地继续进行革命活动。1944年冬,在马头乡清江村举办补习学社,教育和团结进步青年,在武鸣沦陷区积极投入武装斗
革命烈士 (19191947)
梁祖纯
  梁祖纯(1921—1945),又名梁华。城厢镇人。1937年在初级中学念书时参加抗日同盟会。同年秋,在广西中学生军训总队(驻武鸣标营)受训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总队高中部的中共支部书记。1938年秋,梁祖纯到南宁高中读书。冬,受中共地下党派遣参加广西学生军,编入第二团第三中队任班长。1939年春,率领全班随第五中队驻扎在玉林县城及福绵乡,开展抗日救亡宣传工作。为广泛发动群众,队员分散住在群众家,帮助住户劳动和解决各种困难,得到了群众的
革命烈士 (19211945)
李敏才
  李敏才(1893—1928),又名达臣、翠山、超群。原宁武乡(今武鸣华侨农场宁武分场)岜晚屯人。幼年在私塾念书,后考入县立师范学校,毕业后回村任初级小学教师。1925年,在县城岭山堂(全县性的兴办教育事业组织)工作。同年9月,加入中国国民党。1926年2月,被选为国民党县党部执委,积极宣传国民党左派的主张,公开宣布拥护孙中山的“联俄、联共、 扶助农工”三大政策,深受群众拥护。同年7月,被任命为县农民协会办事处主任,积极领导全县农-动工作
(18931928)
程家智
  程家智(1890~1973),壮族,城厢镇新街人。程家智经营米粉摊生意40余年,其店名“美一馆”。他蒸制的米粉,皮薄软韧,切粉久煮不烂,卷筒粉折而不断。菜肴加工精致,有炖、炒、烤、炸等种,色、味、香俱金;调味粉式有汤粉、凉拌粉、卷筒粉。他做的汤粉,注重汤水质量,从早到晚其味清香不变;拌凉粉讲究配料,酸甜可口;卷筒粉馅料上乘,酱卤得法,味道别具一格。程家智自1915年开始经营“美一馆”,至1955年停业。这期间,到过隆安县城的人,多慕名前
(1890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