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历史人物介绍8
王高峰
  王高峰(1916年~1946年) 南乐县近德固乡王村人。性刚强倔强,高小毕业后在家务农。 1938年春,王高峰参加四支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南乐县抗日民主政府建立后,王高峰任四区青年主任。1941年,王高峰任南乐县青年游击队队长。1942年4月,南乐县抗日武装大队在罗疃、后林家和罗村之间遭日伪军铁壁合围,王高峰率青年游击队英勇奋战,冲破合围,保存了抗日实力。10月,王高峰带领一个排巧扮宪兵,拿下袁庄炮楼,俘敌30余人
(19161946)
牛万里
  牛万里(1914年~1999年) 濮阳县渠村乡安邱村人。1936年在北平中国大学读书。1937年10月,先后任濮阳、滑县、东明县抗日救国会会长,1938年4月任中共直南特委秘书长,1939年9月为冀鲁豫随营学校教导员,1940年后任清西办事处主任、顿丘县县长。1944年,任晋冀鲁豫边区抗日第三中学校长,1948年1月后历任中共冀鲁豫区委宣传部副部长,中共平原省委党校副教育长、副书记。 1953年1月,牛万里任华北行政委员会秘书室
(19141999)
刘峰生
  刘峰生 (1907年~1976年) 又名刘万年,清丰县王什乡坟台头村人。出身雇农家庭。1929年,由于生活所追,自卖自身到冯玉祥部当兵。 1930年1月,刘峰生在江西随部队起义参加红军,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部队先后任班长、排长、连长等职,连续参加4次反围剿战斗。1934年,随红军部队参加长征,任军团警卫连长。1935年11月至1937年4月,任-警卫连长。1937年至1938年两次在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留校工作,
(19071976)
董永信
   董永信 (1906年~1964年) 清丰县马村乡董家村人。董派坠子代表人物董桂芝胞兄,全国著名琴师。自幼酷爱曲艺,初习琴书,18岁拜新乡周教银为师改习坠子。为生计所迫,与父母妹妹四处流浪卖艺糊口,后在开封、洛阳、郑州、石家庄唱红。1930年入北平(北京)、天津说唱,董永信坠琴伴奏造诣殊深,与妹妹桂芝同在曲坛享誉。 1950年后,董永信在北京新艺曲艺团工作,1960年调吉林省四平市曲艺团并任团长,1964年病逝。伴奏的代表曲段
(19061964)
张望之
   张望之 (1905年~1985年) 清丰县-子村人。自幼读书,于1923年考入大名直隶省立第七师范,后辍学返乡任教。未几,弃教学医,拜濮州名医赵化龙为师。抗日战争时期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曾任清丰县抗日民主政府司法科代理科长。 1952年,张望之参加清丰县联合诊所,任二区(六塔)卫生协会主任。1955年赴开封深造,结业后分到郑州市纺织管理局医院工作。1958年,张望之调河南中医学院,任伤寒湿病教研室主任,1961年任眼喉科教研室
(19051985)
李茂林
  李茂林 (1904年~1941年) 又名李培竹,清丰县铁炉庄人。1927年毕业于大名第十一中学。是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为清丰县早期共产党员之一。 李茂林主持建立了清丰县农村早期中共基层组织铁炉庄党支部,并任支部书记。1929年5月,李茂林任中共清丰县委委员,以体育教员身份,在巩营高小发展党的组织,开展革命工作。1930年3月,李茂林主持建立了中共巩营高小支部,10月建立巩营中心支部,促进反帝会、农民协会等革命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19041941)
康元林
  康元林 (1900年~1965年) 小名瓦碴。濮阳市康小丘人。全国著名琴师。自幼习坠琴,曾为著名坠子演员李玉凤伴奏。1927年应乔清秀之邀为其伴奏,当发现自己的演奏风格更适宜乔派艺术时,即留下跟随乔清秀伴琴。从乔清秀成名直至病逝,两个人忠实合作,从来没有离开过。 康元林演奏的坠弦音质纯净,绚丽柔和,淳朴简洁,圆润清晰,模仿性、伴和性均强,无论过门、拖腔还是助声、造势,都与乔派唱腔绿叶红花,水0融。两个人唱拉宾主分明,相得益彰,
(19001965)
路际平
  路际平 (1898年~1977年) 号万和,清丰县瓦屋头乡霍子寨村人。自幼读书,早年当过乡村教师。1916年开始攻读医学,从师于江南眼科名医宋连青,深得其秘授;继而取百家之长,在眼科医坛上名噪一方。1945年,参加革命工作,在武强镇抗日民主政府人民医院任中医眼科医师,1956年调清丰县人民医院任中医师。系河南省卫生厅1964年备案的99位名老中医之一,专长中医眼科,兼治中医内科、妇科病。 路际平医德高尚,医风谨严,用药精细平稳
(18981977)
沈广训
  沈广训 (1898年~1945年) 字迪生,绰号沈大鼻子。寿张县孙口村(今属台前县孙口乡)人。早年曾任军阀营长。1939年,日本侵略军占领寿张城后,沈广训历任伪维持会长、警备大队副队长和伪县长等职。沈广训效忠日本侵略军,网罗兵痞、土匪和社会流氓,扩充汉奸武装,组建警备大队,多时辖17个中队。到处构筑碉堡,布设伪据点,配合日军政人员,杀害共产党员、革命干部和抗日群众多人。1940年3月,沈广训带领伪军到玄桥、王堂、姜庄及马楼一带清乡,
(18981945)
吴书升
  吴书升 (1892年~1930年) 南乐县佛善村人。自幼家贫,历尽寒馁。性刚强坚毅,恤孤怜贫,无视权贵,人称吴铁头。 1927年,在共产党员刘大风的影响教育下,吴书升加入中国共产党,以货郎担为掩护,走村串巷,宣传革命,争取群众。1928年初,任中共佛善村支部书记,带领贫苦农民向地主阶级作斗争。 1930年,吴书升兼任中共南乐县委委员。春夏之交,中共直南特委主要负责人受党内左倾路线影响,盲目决定在佛善村举行麦收-。吴书升是
(18921930)
张裕元
  张裕元 (1885年~1944年) 又名张国春,清丰县张田楼村人。自幼好吃懒做,早年开过染房、卖过油。1936年去天津,0旧兵痞来清丰招兵买马,拉地方武装,自任所谓民团团长、民团总指挥;1938年改行做生意。1939年,张裕元参加抗日救国会,未几被日本侵略军(简称日军)抓去,旋屈膝投降,充当汉奸。1940年,任日伪清丰县警备队队长,1943年升任伪警备团副团长。期间,张裕元为虎作伥,带领伪军四出掳掠、烧杀、-,无恶不作。1943年2
(18851944)
陈纯修
   陈纯修 (1884年~1967年) 字笃之,清丰县双庙乡单拐村人。于1913年考入天津陆军军医学院,毕业后曾留校任教。学生时代,他接受反帝反封思想,主张妇女放脚、男女婚姻自由、创办新学等。1915年,陈纯修冒着劣绅反对的风险,在本村创办小学。1918年,陈纯修被选为民国国会第二届众议院议员。1923年,曹锟贿选总统时,陈纯修受贿5000元投了曹的票。此事为邑人所不容,被斥为猪仔议员。1933年,陈纯修任保定高级农业师范农学系主任、
(18841967)
乔尚贤
  乔尚贤 (?~1933年) 字俊亭,寿张县清水河村(今属台前县清水河乡)人。生年不详。清代廪生,受业游庠训学。宣统年间,黄河溃决,乔尚贤深怀故乡洋困之险,组织乡民,筑堤修坝,栉风沐雨,不辞劳苦,修筑了一条横贯范县、阳谷、寿张三县土地的民埝。后,民埝于罗家坟、汪家庄等三处溃决,苦难堵合,乔尚贤遂倡导乡民,昼夜奋争,悉力堵复。1916年,潘集一带民埝坍塌,乔率众又筑草坝13道,使黄河在此地带数年安澜,境内物阜民康。社会各界感念其治水功德
范书田
  范书田 (1871年~1925年) 字耘耕,寿张县王鳌村(今属台前县后方乡)人。出身行伍,清末官授海军总兵、天津兼开平镇守使。后晋为将军府军门,且赏戴花翎,正二品,为清朝重臣。民国初期,范书田授为上将军衔。 范书田出身贫家,心地善良,后居官而忧民,曾二三次返故里,遇人施舍钱物,救助贫苦乡民,又不惜重金在阳谷城(今属山东省)四门建桥、铺路,出资兴办崇实小学,德惠一方。
(18711925)
李东璧
  李东璧 字焕文,濮阳县卫庄人。生卒年不详。民国元年(1912年),任国会众议院议员。是力主将濮阳沿黄民埝变为官办官守者。 任书藏所创沿黄民埝,虽使濮阳民众幸免黄泛之苦,然每次河决耗资甚巨,费工惊人。李东璧当选议员后,屡向国会提案陈述南岸黄堤官办官守,北岸民埝民自为守,于情不合、于理不公的道理。民国2年(1913年),濮阳县习城乡双合岭决口时,李东璧又邀同濮阳县各段民埝首事者,亲赴北平(今北京市)-上言。黄河北岸民埝始
[]
徐莲峰
  徐莲峰 字藕艇,开州干城(今属濮阳市区)人。生卒年不详。清末秀才。一生热心教育,曾设塾馆,启迪后学。因执教有方,文章诗赋俱佳,颇负盛名。 清廷废私塾兴学堂时,徐莲峰被(开)州官委为学务总办。一月未出,徐莲峰便办起一所高级小学。接着,徐莲峰被派往日本考察学务,归国后任开州劝学董事。一年时间,于州境创办起两级小学5处、初级小学300余所以及师范讲习所和单级模范小学等。当时守旧势力不断对他进行攻击,徐莲峰不顾非议,积极从事新兴的教
[]
李鸿儒
  李鸿儒 字筱林,开州城内城隍庙街(今濮阳县城)人。生卒年不详。清末开州书法家。他通五经,晓六艺,尤精于书法,娴熟颜、柳、欧、赵四家。其书真、草、隶、篆诸体俱臻妙境,闻于当时。民国时期,开州(濮阳)石印局所精印其字帖,风行冀南,对当时各级学校影响颇大。今濮阳县城御井街丁树本(曾任国民政府濮阳县县长)所树《回銮碑》碑文即为其晚年遗笔。浚县大侄山有其摩崖石刻一幅。
[]
任书藏
   任书藏 字蕴玉,濮阳县文留镇文留集人。生卒年不详。濮阳沿黄大堤(原民埝)修筑的首倡者和经办人。 清代,山东、河南沿黄两岸筑堤防患工程皆由国家出资,派员督办,惟至濮阳境,借有金堤之故,无人问津。咸丰五年(1855年),黄河自铜瓦厢北决,金堤以南尽成泽国,村庄陷落,禾苗荡尽,人、畜伤亡数以万计。任书藏目睹残景,忧民生,遂生倡导救生之念,筑埝阻水之策。于是,遭灾民众共推任书藏主事,筑埝阻束黄河之水。由于他施工善事,民众求生用心,
[]
李多助
  李多助(1851年~1924年) 字顺之,号菱溪。开州后李寨村(今属濮阳县)人,清末开州书法家。善长文章诗赋,更精于书法。将颜、柳、欧三家融为一体,独创李氏风格,被州人誉为书法名家。时,开州城商贾字号匾额、碑文,多出于李多助手迹,其家中书卷、卷轴珍藏不少,惜真迹多毁于战乱。其书城内《清真寺》匾额保留至今。
(18511924)
武勋朝
  武勋朝 (1832年~1903年) 字常卿,南乐县赵璨固村人。自幼刻苦致学,却久试不第,仍不懈不馁,发愤图强,于清光绪九年(时年51岁)考中进士,授刑部主事。 武勋朝重学轻仕,无意宦海,辞官还乡,专事教育,教书育人于广平书院17年。其为师性行端方,勤于讲课,不拘旧规,致力创新。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秋,世态-,武勋朝欲教不得,于是返回故里。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春,南乐知县施有方聘其总纂《南乐县志》。武勋朝邀集乡贤,悉
[] (183219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