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市历史人物介绍20
陈孤零
  陈孤零 (1902—?)原名锡鸿,罗山县山店陈楼人。中共罗山县委第一任书记。陈孤零自幼读私塾,民国十二年(1922年)考入信阳三师,开始投入-。民国十四年(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春与刘绍猷等人组建CY支部,领导信阳工、农、兵、学运动。“五卅”惨案发生后,信阳各学校联合成立上海“五卅”运动信阳后援会,陈孤零任秘书,参与组织学生宣传队,分赴工厂、农村宣传;发动群众抵制“仇货”(日货),打击走狗0商;开展募捐,资助上海工人-斗争。
中共罗山县委第一任书记 (19021931)
徐立德
  徐立德 男,1931年8月出生,罗山县城关镇人,中国-党员。台湾中兴大学行政系毕业。台湾政治大学政治研究所硕士,美国哈佛大学公共行政研究所硕士。-“国防研究所”第11期“革命实践研究院”国建班第1期结业。1972年任国际经济合作委员会副执行秘书,同年任行政院秘书处第5组组长;1976年任财政部常务次长,并兼任-中央财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亚洲开发银行副理事,政治大学及辅仁大学兼职副教授、教授。1978年6月至1987年11月任台湾省0
尚钺
  尚钺 (1902—1982)号健庵,原名宗武,罗山县城关镇人。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尚钺出身于破落的地主家庭,民国六年(1917年)进开封二中学习,“五四”运动后为河南-的主要负责人之一。民国九年(1920年)假期回罗山组织青年学社,传播进步文化,宣传反帝反封建思想。民国十年(1921年)考入燕京大学(今北京大学)英国文学系预科。次年利用假期返回罗山,组织青年学社创办《三日报》。此后,追随鲁迅先生从事进步文学创作活动,为《莽原》周刊撰稿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家 (19021982)
张轸
  张轸 (1894—1981)字翼三,罗山县竹竿乡河口寨人。-队爱国将领。张轸幼年读乡塾。清宣统元年(1909年)夏进开封陆军小学学习。民国二年(1913年)考入南京陆军第三中学。在校参加黄兴领导的讨伐袁世凯的运动,后被军阀0通缉,-秦洛地区三年之久。民国四年(1915年)张轸进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学习。民国七年(1918年)考入保定军官学校。次年被选送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培训班。民国十一年(1922年)夏回国,先后在陕西刘镇华的镇嵩军
爱国起义将领 (18941981)
桂干生
  桂干生 (1911年—1945年)原名桂本宏,罗山县周党乡桂店村人。桂干生出身于贫苦的农民家庭。幼年仅上学3个月,民国十六年(1927年)受熊少山、郑新民的影响,举家投身革命,成为罗南山区农-动的骨干。民国十九年(1930年)11月桂干生与父亲、兄弟一起在家乡组织农民-,其父与兄弟遇难,桂干生带领30余名赤卫队员突围后参加红军。是年加入中国0。民国二十一年(1932年)10月红四方面军由鄂豫皖根据地向川陕一带转移,行到鄂北枣阳与敌遭遇,
罗山农民运动的骨干 (19111945)
黎世序
  黎世序 (1772—1824年)字景和,号湛溪,初名承德,罗山县人,清嘉庆、道光年间治河名臣。黎世序幼年家贫,嘉庆元年(1796年)中进士,同年任江西星子知县,不久调任南昌知县。南昌县境内彭蠡湖(今鄱阳湖)富仓、安乐等圩连年决口,四乡农田常常颗粒无收。黎世序到任后微服简从,实地勘查,了解水情,制订开河、筑圩、泄洪、浚淤方案,带头捐款筑堤。嘉庆十三年(1808年)黎世序任镇江知府。镇江丹阳练湖(旧名曲阿后湖)年久失修,积淤成田,汛期即成
[] 清代治河名臣 (17721824)
尚伯华
   尚伯华  尚伯华 (1901—1937年)原名尚炜,化名吕盘铭,罗山县城关镇人。  尚伯华出身于小市民家庭,幼年读私塾,后进县蚕桑传习所学习。民国七年(1918年)考入信阳三师,开始接受民主爱国思想,投入反帝、反封建斗争。民国九年(1920年)暑期与尚钺共同组建罗山青年学社,尚伯华被推为理事,青年学社开办之日,尚伯华为学社书写对联:“抛大好头颅改造这万恶社会,洒满腔热血唤醒我大梦国民”。  民国十二年(1923年)尚伯华考入武昌师范大
(19011937)
吴焕先
  吴焕先(1907-1935) 男,汉族,河南省信阳市新县人。中共党员。吴焕先1923年考入麻城乙种蚕业学校,开始接受革命思想。192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回家乡组织农民协会,建立农民武装。他一家六口惨遭国民党地方民团杀害。1927年11月率紫云区农民武装参加黄麻起义。后带领部分武装在黄麻地区和光山南部坚持武装斗争,为开辟鄂豫边苏区创造了条件。后任鄂豫边革命委员会土地委员会主席、中共鄂豫皖特委委员、黄安县委书记、中国工农红军第4军12师政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071935)
叶成焕
  叶成焕(1914-1938) 男,汉族,河南省新县人,中共党员。叶成焕1929年参加革命,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参加鄂豫皖红军,屡建战功。抗日战争爆发后,任八路军第129师386旅772团团长,率部先后参加了长生口、神头岭、响堂铺等著名战斗,为129师在抗战初期的“三战三捷”做出了重大贡献。1938年4月初,日军调集3万余人的兵力分9路向晋东南大举进犯。4月15日,侵占武乡县城的日军3000余人,沿浊漳河东撤。根据129师师长刘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141938)
张池明
  张池明(1917-1997年),曾用名张赤民。新县人。1928年参加农民协会,任赤色童子团中队长,光山县东区赤色童子团大队长、县赤色童子团总队长。1929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1年调任少共鄂豫皖中央分局儿童局委员。1932年曾任第二十七军第二团和红二十八军第二四六团少共团委书记。翌年4月在“左”倾“肃反”中遭关押,获释后任红二十五军军长吴焕先的秘书。在此期间参加了鄂豫皖根据地第四、五次反“围剿”。1934年11月随红二十五军参
中国人民解放军开国中将 (19171997)
童世明
  童世明(1912—1943) 新四军第3师8旅兼苏北军区盐阜军分区22团副团长童世明是新四军三师八旅22团副团长,1943年3月19日在阜宁县单家港战斗中,不幸为国捐躯。童世明,河南省商城县人,1912年12月出生在一个贫苦的农民家庭,兄弟五人,他排行老四。童年时,由于家庭人口多,父母终日辛劳,全家仍过着衣不遮体、食不果腹的苦难生活。为了生存,年幼的世明时常随着祖母背井离乡,沿门乞讨,饱尝了旧社会的辛酸。1929年,童世明17岁时,热情
(19121943)
息夫人
  息夫人,春秋陈国 (今淮阳)国君之次女,嫁给息国国君做夫人,人称“息夫人”。因妫姓,也叫“息妫”。息夫人面如桃花,又称其为“桃花夫人”。周庄王十三年 (公元前684年)三月,息侯娶妫氏,路过蔡国。蔡哀侯献舞道: “我小姨路过此地,岂可不一相见?”遂使人请息妫至宫款待。蔡侯不礼敬,戏息妫,息妫大怒而去。 息侯闻蔡侯戏其妻,非常恼怒,遂即派人密告楚文王,假伐息,实攻蔡,以此报复蔡侯。九月,楚文王兴兵伐息,息侯求救于蔡,蔡侯亲来救息。蔡军安营
陈希成
   陈希成 (1941— ),包信乡陈庄村人。1958年8月,参加工作。1959年11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济南坦克乘员教导团当学员。结业后,调陆军第七师坦克自行火炮二一二团坦克营任炮长。1962年任车长,同年加入中国0。1964年3月,就读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坦克学校学员队。1965年毕业后,在陆军第七师坦克自行火炮二一二团坦克营一连任排长。1966年10月,升任副连长。1967年5月,调团司令部任军务参谋。1969年12月,任坦
李年海
   李年海 (1951— ),岗李店乡方老庄人。1969年参军,1973年加入中国0。在部队期间,两次立三等功,四次受到嘉奖。1975年复员返乡,在生产队任民兵排长。1979年任大队党支部委员、团支部-。农村实行联产后,李坚持学科学,用科学,创造出亩产皮棉165斤的新成绩。带领群众走学科学致富的道路,被团中央命为“新长征突击手”。1980年12月,出席省农村青年学科学经验交流会。1982年任大队民兵营长。1983年3月,当选为省六届人大代
赵浩生
   赵浩生,息县城关人,生于1920年,1962年加入美国籍。任美国耶鲁大学教授,中国郑州大学、暨南大学名誉教授,信阳师范名誉校长、美国赵氏公司董事长。 赵浩生是中华的儿子,美国的公民,日本的女婿,通晓中、英、日三国文字。他9岁离家到开封求学。1938年回息县任教,后选择了记者职业,是专门采访国共两党和平谈判的新闻记者、专栏作家。1948年去日本,1952年到美国留学获博士学位后受聘于耶鲁大学,1960年任该校东亚语言文学教授。1973年
柳兰芳
  柳兰芳 (1935— ),息县城关人。河南省豫剧院三团演员,0河南省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四届、五届省政协委员。柳兰芳自幼酷爱文艺,能歌善舞,12岁登台演出《小放牛》,获县儿童文艺演出奖。1950年,被招收到潢川专区文工团。1952年,调省歌剧团。1956年,省豫剧院建立,歌剧团改为豫剧院三团。由于多年的刻苦钻研,勤于探索,对艺术严肃认真,精益求精,终于成为一名善演豫剧现代戏的表演艺术家。三十多年的舞台艺术实践中,成功地塑造了十多个现代农
李若星
  李若星,字紫垣,息县在城里(今息县城关)人。 若星自幼勤学,明万历三十二年 (1604年)中进士,授知枣强县 (今河北枣强县),迁知真定府 (今河北正定县),以廉洁品德和超群才干,被朝野所器重。三十八年 (1610年)提升为朝廷侍御史。在朝议事,明智而不失大体,并能详细考查当时朝中存在的不利于宫廷,不利于民众的一切弊政。通过详细核实,首先-南京兵部尚书黄克纟赞贪赃受贿,枉法害民的罪行,后亲自查点国库中收藏物资,逐条表奏内廷宦官侵吞库款
[]
顿福之
  顿福之(1832—1873),字子元,号祉缘,别号祗园,息县城关人。福之自幼勤学,才华出众,于清咸丰六年(1856年)举进士而后钦典翰林院庶吉士,授翰林院检讨。咸丰九年,加授京都国史馆修撰,并于故里立“太史第”直匾一方,故称“太史公”。后在礼部监习领尚书衔。 咸丰十年(1860年),英法联军侵入广东,又以舟师北至天津,攻陷北京,焚圆明园,文宗帝奔热河避难,清廷上下恐惧不安。此时,国难当头,福之激于不容洋人欺凌和爱国义愤。冒然向文宗帝陈述
[] (18321873)
夏述唐
  夏述唐(1888—1920),原名夏鸿逵,又名绍虞,字述唐,息县白土店乡夏寨人。述唐自幼聪慧,听邻塾儿童读书,仿诵,不遗只字,塾师奇之。清光绪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入县立小学,曾立下:“大丈夫当奔走四方,为国家服务”之志。1906年,步行至开封考入陆军小学。后以成绩最优升保定军官学校速成班学习。毕业时,考取公费留日,入日本士官学校骑兵科学习。其间,加入同盟会,为孙中山所倚重。 1911年,辛亥武昌起义后,孙中山电催东京同盟会,请留
(18881920)
周达吾
  周达吾(1907—1929),原名周世昌,字达吾,息县城郊乡三里井村何庄人。1926年,在开封一中上学时加入中国0。同年12月,受党组织派遣,从开封回息县,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年底,与0党员王鸿业(字静辉,息县新里人,今属淮滨县,黄埔军校四期学员)、谷正芳(字兰华)、殷仲筑、陆永昌在县城墙东北角炮楼召开党员会议,建立0息县第一个党小组。根据分工,周在县城开展工运工作。1927年5月,在县城禹王宫组织建立息县木匠工会,发展会员30多人。是年
(1907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