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昌市历史人物介绍4
王述古
  王述古,明代禹州人,字信甫。万历十六年(1586)举人,十七年(1587)连登进士,授富阳知县,调任繁县、崇德知县,升任户部主事,因母去世归乡。服丧期满,补刑部湖广司员外。这时荆州乡居同知胡化患癫狂症,为妖书事前往京师诬告大学士沈鲤和礼部侍郎郭正域等人。述古尽力为之辩白冤情,被株连入狱。后得旨:按照顾耆硕(年高有德望的人)、温淳(和善有实学的人)的条例释放出狱。出任为常州知府,升阳和兵备副使,后加任山西布政使,病故于任所。著述有《律历》
[]
董九叙
  董九叙,明代禹州人。董九贡之兄。幼年父亲去世,家境贫寒,同弟九贡刻苦读书,喜爱阅读古文诗词;他对《通鉴长编》详加标点并尽力改正。九叙生性孤高,不同流俗,非分的财物决不去取。他严肃端庄,待人接物彬彬有礼,使人肃然起敬。万历十年(1582)中举后,任西乡县令,刚一个月便因母去世归里,服孝满期,补阳催科(即催征租税),卒于官。送归的行装仅有图书数卷,别无他物。
[]
连标
  连标,明代禹州人,字孟准。连格的胞弟。中万历十年(1582)举人,连登(1583)进士,授任行人(掌传旨册封的事)。选升山东道御史。任职后,上 书请立太子,几乎犯下意想不到的大罪,他却不以为然,仍是铁面无私。权贵们因怕他而互相告诫:不要冒犯山东御史。连标首先弹劾武定知府的罪恶,使一些-污吏闻风而惊,遂解印弃官而去。后他又掌河南道,由中州人提任河南道是自标开始的。升副都御史时,曾修补边墙(长城)千余里,置墩台若干座。标虽居显位,不忘乡里,
[]
董九贡
  董九贡(1559—?)明代禹州人,字君需。董九叙之胞弟,少年时与兄立志读书。20岁时,中万历七年(1579)举人,名列第一。中举后,仍坚持不懈,生活自甘淡薄,精研苦读古文词,历时16载,登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初任户部主事,升任郎中,因母去世返里。后起用为大司农(主管钱粮田赋),又经-渚推荐并上 书奏准他管崇文门税。到任后,他清谨自守,惩治-,扫除积弊。先后在户部廿年。升任山西参政,巡察冀南道。年70余卒。九贡善写文章,有人请著
[] (1559~?)
董世彦
  董世彦(1526—?)明代钧州(今禹州)人,字子才。22岁时考中嘉靖二十五年(1546)举人。嘉靖三十二年(1533)登进士。初授浚县知县,为政有“和乐简易”的声誉。历任户部主事员外、郎中、山西副使、浙江参政、山西按察使。后升任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巡抚陕西,曾带兵平沙麻之乱,即修筑长城千余里、敌台墩堡360余座,招抚生熟番71族,使边境平定。又升任兵部右侍郎,总督三边军务。当时蒙古鞑靼部落首领俺答率众往西海(今青海)迎佛经,突然进入甘肃境
[] (1526~?)
王嘉孝
  王嘉孝(1488—1558)明代钧州(今禹州)人。字体曾。五十二岁时中嘉靖十四年(1540)举人,连登进士。初授任兖州府推官,因理案认真,平雪冤狱,升任南兵部主事。历任兵部员外、郎中。后调任襄阳府知府。年70岁辞官归里,卒于家。
[] (14881558)
马文麟
  马文麟明初钧州(今禹州)人,字见图。吏部尚书马文升的堂兄,岁贡出身。初任江浦县知县。未满三年,因母亲去世而辞职。守孝三年后,补任江阴县知县。江浦县便有“可惜洛阳川上月,不照江浦照江阴”的民谣来称颂他。他在江阴任职三年,后奉调赴京,行至临清病故,行李空无一物,闻信的人,无不称其廉洁。提学石公为他立坊题字:“云霄星凤”,并作墓志记其事。
[]
赵琏
  赵琏,元末大臣。钧州(今禹州)人,赵宏伟之孙,字伯器。至治元年(1321),累官杭州路总管。杭州地大民多,州吏多不称职。琏刚毅聪敏,做事有超人精力,治杭有政绩。至治二年(1322)征召任吏部侍郎,杭人思念德政,将其政绩刻碑留念。后授任礼部尚书。当任淮南江北行省参知政事时,移镇泰州。农民起义军领袖张士诚降元,得知泰州琏军无备,重举义旗,夜四鼓,纵火登城,琏提佩刀上马,在街巷战死。
[]
李叔允
  李叔允,明初钧州(今禹州)人。洪武三年(1370),由儒士任职国子博士。洪武六年(1373)叔允接受诏命与夏原吉等共同搜集撰写《历代诸王事实》二卷;尚书陶凯等亦修是书一卷。此三卷定名为《诏鉴录》。以后叔允升翰林修撰,兼修国史。再接受诏命与宋濂等-《洪武正韵》等书。叔允曾上 书议定丧礼孝服的制度。叔允辞官归里时,帝赐白金、绸缎若干。诸王子及宋潜溪、刘伯温等皆有临别赠言,以资留念。
[]
赵宏伟
  赵宏伟(?—1326)字子英。元初颍川阳翟(今禹州)人。至元十三年(1276),元兵攻宋,宏伟在元军中请见主帅宋都歹。宋重其才,派他带兵占吉州,并命代理吉州参佐。十七年(1280)改调衡州路总管府,时值境内饥荒,群盗四起。宏伟计地兴办屯田,发展农业,人民足食,盗亦乐为农业,境内得安。大德五年(1301),宏伟被起用为佥浙西道廉访司事,免去百姓赋税九万余石。因大风海水暴涨,润、常、江阴等州房屋多被淹没,民不得食。宏伟开仓赈济,得全活的有十
[] (?~1326)
崔鷃
  崔鷃,宋代大臣,阳翟(今禹州)人。字德符。举进士后,任筠州推官。宋徽宗时,就任相州教授,他上 书议论司马光、章的忠佞。丞相蔡京查上 书的人,认为是错误的,被免官。后闲居郏城,治田百亩,建婆娑园,居住十余年,人无贵贱皆尊为师。靖康年间又被起用,任殿中侍御史。又同右正言上 书论蔡京、冯罪恶,就任龙图阁直学士。后辞归,卒于家,善写文章,尤精于诗,其诗清雅峭拔,雄浑淳厚。晁补之曾赞言:“有-之风”。著有《婆娑集》。困无子,其婿卫昂搜集遗文共三
[]
燕瑛
  燕瑛,北宋末颍昌阳翟(今禹州)人。燕肃之孙,字仁叔。因先辈有功,赐官瑕邱县尉,后任开封府少尹、广东转运判官,又授户部侍郎。宋徽宗曾赐书“仁人义士之家”表彰他,并赐进士出身,调任开封尹,兼侍读。徽宗准备重用他,因御史进言而免职,任为龙图阁直学士。未数月,任户部尚书。靖康初年(1126),以龙图阁学士任河阳县令。金兵入侵,瑛不能固守,弃城出奔,为乱兵所杀,终年50岁。
[]
鲜于绰
  鲜于绰,生卒未详,宋阳翟(今禹州市)人,与陈恬、崔齐名,号称“阳城三士”。三士居涧上村(今禹州城西南13.5公里,鸿畅镇涧头河村),因号“涧上丈人”。
[]
陈恬
  陈恬,北宋末颍昌阳翟(今禹州)人,字叔易,是陈尧叟的后代,学识渊博,素有大志,隐身阳翟,务农为业,居住涧上村,因号涧上丈人。恬与当时的鲜于绰、崔齐名,号“阳城三士”,当时晁以道辞官居嵩山,与恬住宅邻近,二人交往甚密,情感很好。大观(1107—1110)中,恬征召赴京,官拜校书郎,不久,辞官还山。建炎初年(1127),高宗再次征召,恬不应召,避居桂岭。官终朝奉郎直阁,卒年74岁。恬善作诗,诗句豪健。尝作《古别离》,纪靖康之难,传颂一时。又
[]
张克公
  张克公,北宋大臣。颍昌阳翟人,字介仲。进士出身。大观年间(1107—1110),初任殿中侍御史,后调升右谏议大夫。任职中不畏权势,直言敢谏。蔡京再次拜相时,克公同石弼上 书指责其罪行,蔡京罢去相职。张商英拜相时,克公授任御史中丞,又上 书论其十大罪状,商英也罢相职。以后,蔡京又复相位,衔恨克公,耿耿于怀。徽宗知情后,调任克公为吏部尚书。
[]
程坦
  程坦,宋代阳翟(今禹州)人,字坦然。一生精研《春秋》三家学(左氏、公羊、谷梁)。善绘画,松竹颇佳,人物稍逊色。
[]
孟通
  孟通,宋代阳翟(今禹州)人。任武功知县,在任期间,修建城郭、官署,兴办学校。为政尚宽,不刑一人,号称“得体”。官至谏议大夫。
[]
张升
  张升(991—1077)宋代大臣。阳翟(今禹州)人。字杲卿。中进士后,任楚邱县主簿,连任度支员外郎。夏竦经略陕西,使任泾原、秦、凤三州安抚都监,不久,因母老求归。仁宗时,以龙图阁直学士出任秦州。至和二年(1055)兼侍读。御史中丞刘沅初任相位时,御史范师道、赵抃,曾揭发刘沅的罪恶,刘沅便暗谋排挤范师道、赵二人。张升极力上 书,为范、赵力争,刘沅被罢官。嘉祐三年(1058),张升擢任枢密院副使,参知政事。后宋英宗继位,他因年老辞官,退居阳
[] (9911077)
孙甫
  孙甫(991—1057)宋代阳翟(今禹州)人,少年好学,日诵数千言。登进士后,出任华州推官,后调升太常博士。丞相杜祁公等荐其才能,拔任秘阁校理,以右正言的身份入谏院。孙甫遇事直言进谏,明正议论,大部被宋仁宗采纳。后任邓州知州。官终天章阁待制河北都转运使。嘉佑二年(1057)卒于家,终年66岁,赠谏议大夫。孙甫留世文集七卷,并著有《唐史论断》七十五卷九十二篇。甫卒,宋仁宗下诏,将其著作藏在秘府。大文学家欧阳修为其作了墓志铭。
[] (9911057)
燕肃
  燕肃(?—1040)宋代阳翟(今禹州)人,字穆之。少孤贫,勤奋好学。登进士后,初任凤翔府推官,由寇准推荐改任临邛(qióng琼)县。因丁谓排挤,他出任越州知州,后任明州知州。由于当地民性强悍好斗,他下令首先治罪寻畔的人,好斗之风才得平息,后又调升左谏议大夫、兼大理寺。官终尚书礼部侍郎。辞官归里后,于康定元年(1040)卒。燕肃善诗,又精于画。他的画与所藏古笔百卷,皆为妙品,俱取入帝宫。因此,其画稀世罕见。
[] (?~10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