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历史人物介绍20
张衍孔
  张衍孔(1906~1986),字少尼,今烟庄乡义村人,家境富裕。自幼上学,1927年于济南北园中学高中毕业,并加入国民党。后任冠县第一高小校长。1928年后,任国民党冠县县党部监察委员、国民党直属冠县区执行委员会执行委员。1937年“七?七”事变后,曾任绿林武装书记官。后在家积极发展国民党组织,组织红枪会,与共产党抗衡。1942年后,历任冠县民政科长、齐子修匪部军法官、国民党冠县党部书记长。1943年7月,到安徽临泉县一私立中学任教员、
(19061986)
康乐三
  康乐三(1904~1986),名毓英,乐三为其字,今梁堂乡康寺地村人,国民党军将军。5岁丧母,由祖母抚养成人。在县立高小毕业后,17岁考入省立二中,不久转北平四存中学,亦工亦读。学业未成弃文就武,入东北军事教导队,后任铁路守备队司令部少校监察处长。1927年8月,考入东北讲武堂修步兵科,中途曾任13师少校参谋,后返校继续学习。1928年冬毕业后入军士教导队深造班,任第六队少校队长,后调任东北讲武堂少校副队长、队长。“九?一八”事变、东北
(19041986)
宋洪勋
  宋洪勋(1918~1986),今贾镇李榆林头人,祖辈均为勤恳忠厚的农民。少时勤奋好学,高小毕业后被录用为小学教员,在张史村教书。后考入寿张第八乡师,1936年5月在校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七?七”事变后,回家乡进行抗日救国宣传,组建了中共李榆林头党支部。1938年2月,参加山东第六区抗日游击司令部第五支队,曾任连指导员。1941年后,先后任中共冠县第五区区委书记、县委候补委员、第十二区、第八区区委书记。鲁西北地委曾对其做过“工作有
(19181986)
赵克胜
  赵克胜(1936~1986),今兰沃乡大曲村人。具有口快、心直、说干就干、雷厉风行的性格。从1946年起,先后任村儿童团长、生产队长、治保主任、党支部书记等职。1974年后,曾任中共兰沃公社党委副书记、聊城地区文化教育办公室主任。1978年转为国家干部后,任冠县革命委员会副主任、副县长、县人大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等职。1986年6月8日晚,在参加大曲村党支部会议时因突发脑溢血逝世。大曲村原是个吃饭靠统销的穷村,他任村党支部书记后,带领群众艰
(19361986)
李鸿翰
  李鸿翰(1942~1986),今定远寨乡李海子村人。1960年6月参军入伍,在部队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在海军某部任职,后任海军驻云南西南曙光机械厂副团职军代表。1986年3月28日,为保护人民生命安全和国家财产,在灭火中壮烈牺牲。为此被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司令员-、政委李耀文签署通令追记二等功,并经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追认为革命烈士。
(19421986)
吕月军
  吕月军(1965~1986),今烟庄乡王村人。1984年12月应征入伍,不久,随所在部队参加对越防御战。初为老山前线某营通讯员,后调该营五连当架线兵,担负“A”高地线路维护任务。不足1个月的时间,先后放线2万余米,往返查线43次,接断头80余次,穿破胶鞋3双。198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86年1月27日越军反扑时,将通往“A”高地的电话线和迂回线路击断。他不顾生命安危,冒着炮火接线。胸部、腹部受伤,仍咬紧牙关坚持作业。当去接最后
(19651986)
蒋霞波
  蒋霞波(1922~1987),今冠城镇王庄子村人。1938年2月参加革命工作,1940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抗日政府办事员、冀南第四专署财政科员、鲁西北第一专署行政科员、冠县粮财科长、第四区区长、中共第三区区委书记、县硝磺局长等职,不畏艰险,积极发动群众进行斗争,1946年被授予甲等模范区长称号。1949年2月随军南下后,历任湘乡县财委副主任兼银行行长,中国人民银行湖南省分行人事科长,长沙机床厂供销科长、党委组织部长、副厂长,
(19221987)
赵建国
  赵建国(1959~1988),今冠城镇南街人。1977年12月参加工作。历任冠县马车社工人、解放军某部战士、冠县运输公司一队驾驶员、副队长、代理队长。1988年6月15日下午,他帮助油料保管员向地下油库卸油。当地下油罐装满油还未盖好罐口时,他发现由于天气炎热,刚卸入罐内的汽油和罐内原有轻质汽油混合后,打着旋在罐内剧烈翻腾,油分子遇热急剧挥发,充满烟状油气。若不及时采取措施,随时都有发生0的可能,罐内23吨汽油和近旁20吨柴油一旦0起火,
(19591988)
杨恒一
  杨恒一(1912~1989),曾用名杨成勋,山东莘县大杨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莘县文化界抗日救国会干事、主任,中共莘县县委秘书、宣传部长,莘县抗日完小校长,朝城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长。自1942年7月起,先后担任朝城、朝北、冠县、聊堂、武训县-长。1949年2月,调任冠县县长。1952年6月,调任中共高唐县委书记。1954年6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委员、公安处长。1956年5月,任中共聊城地委委员、政法部长。1958年3月,为
(19121989)
邢帮典
  邢帮典(1918~1989),今万善乡北田平村人。出生于一个贫苦的农家。1937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8年4月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1938年7月后,到区抗日救国会和抗日游击队工作。1942年,任区游击队长。1943年后,历任鲁西北军分区敌工科干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野战军二纵留守处直属队指导员、华北军区教导团指导员、北京市人事处理委员会安置队指导员等职。1949年7月南下后,历任湖南省军区军官教导团第二大队教导员、零陵文化
(19181989)
孔华轩
  孔华轩(1921~1989),原名繁楹,曾用名陈润玉,山东省长清县前燕村(今属齐河县)人。曾任小学教师。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长清县河西工委秘书。1940年7月后,历任中共河西县委组织部副部长、冀鲁豫区党委党校组织干事、中共范县第四区区委书记、县委组织部副部长、河西县工商局监委和泰运专署兴隆商店人事部主任、运东专署工商分局干部科科长、博平县工商局长。1948年,任运东专署工商分局长、聊城城关区区长。1951年3月,任博平县
(19211989)
姚汝林
  姚汝林(1921~1989),今冠城镇北关人。1935年毕业于冠县第一高等小学。1938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冠县第一区青救会主任、青委副书记、鲁西北地区青救会武装部长、冀鲁豫第七分区青年抗日先锋队区队长兼教导主任。其间,在各区、村建立救亡组织和抗日武装,开展对日游击战争,参与领导反对顽固分子、减租减息的-。1943年5月后,任冀鲁豫第七分区武委会军事部长、冀南第一分区武委会青年部长等职,积极发动群众,组建民兵联防队,在配合正规军攻
(19211989)
孙乐然
  孙乐然(1923~1989),曾用名孙殿芳,今孙疃乡唐寺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自幼读书。1938年9月,入馆陶县抗日干部训练班学习,结业后任小学教员。1940年3月,到县武委会工作,先后任教导员、副部长、部长。194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冀南军区炸弹厂厂长、冀南区武委会秘书、军分区武装参谋等职。1949年2月,随军南下到湖南,任湖南省商业厅食品公司经理。1960年3月,任省商业厅副厅长。1961年,任湖南省供销社副主任。1969年
(19231989)
张其隆
  张其隆(1928~1989),今清水镇锡华村人。幼时读书务农。1945年2月参军入伍,先任八路军、解放军某部战士、班长、警卫员。1949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因作战勇敢,两次被评为团模范。1949年12月,任郑州军分区政治部保卫科侦察员。后在军分区文化速成学校学习半年。1952年,任河南省军区军政干校指导员。1955年3月,入郑州第四炮校学习1年,毕业后先后任40军120师400炮团榴弹营教导员、营口市站前区武装部第二政委。1976年
(19281989)
张桂兰
  张桂兰(1936~1989),女,今白塔集乡白塔集北街人。1969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白塔集北街村副大队长、革委主任、党总支副书记、妇代会主任、白塔集三街联合大队副大队长等职。1960年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称号。
(19361989)
王玉道
  王玉道(1940~1989),今杨召乡田坡村人。1989年10月16日下午,一歹徒从四川省泸州市流窜到田坡村,光天化日之下在3户村民院内放火。在人民财产受到严重威胁的情况下,他奋不顾身地扑过去与歹徒搏斗,被击伤头部,扔入火堆。因伤势过重,抢救无效,光荣献身。1989年11月14日,县委、县政府做出了《向王玉道同志学习的决定》。
(19401989)
魏春荣
  魏春荣(1908~1990),今东古城镇尹固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在红军野战总部任内卫班长,担负中央-的警卫工作。抗日战争时期,抗日军政大学学习结业后,在八路军115师先后任排长、连长、副营长等职,参加了山西侯马埋伏战、芦上攻坚战等多次战斗,为开辟和巩固山西、山东抗日根据地做出了一定贡献。解放战争时期,先后在滨海军区、山东军区任招待所所长、独立营营长、县大队长。在困难的条件下,他认真做好伤员调转接待工作
(19081990)
于龙
  于龙(1915~1990),原名于树森,今烟庄乡王村人。幼年丧母。读过2年私塾后于1932年考入冠县第一高小,在校参加了“读书会”,接受了一些新思想。因在反对反动校长的-斗争中为骨干,被校方开除学籍,转入莘县续读。1934年,高小毕业后任小学教师。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参与组建了冠县第一个基层党组织——王村支部,任组织委员。1936年6月,任中共冠县特别支部委员。1937年10月,参与建立冠县抗日游击队,积极发动群众参加抗日斗争。是
(19151990)
周增禄
  周增禄(1926~1990),今莘县位庄乡焦庄人。1947年7月参加工作,先后在临清专署公义货栈、河北省邯郸农工轧花厂工作。1951年8月起,历任冠县城关棉厂加工股股长、保全工、县棉麻公司加工科科长。1953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城关棉厂工作期间,由于工作积极,成绩突出,1960年出席了山东省工业、交通、运输、基本建设、财贸方面先进集体和先进工作者代表会议,被授予“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大众日报》两次报道其先进事迹。
(19261990)
王宗约
  王宗约(1905~1991),原名王博文,河北省威县潘固村人。幼年在乡读书,后入南宫中学、邢台第四师范学校学习。1924年后,到河北威县一带教书,曾与王亚平、革非等人创办进步刊物《友声》,出版过《贫非罪》等革命小册子,受到当地反动军阀的镇压。嗣后开始流浪生活,在邢台、威县、泰安、冠县等地教书。1937年“七?七”事变后,与地下共产党人范若一、廖中符等人先后组织抗敌救援会和八路军抗日游击独立二师,在河北威县一带开辟抗日根据地,建立抗日政府
(190519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