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历史人物介绍13
张种玉
  张种玉(1908—1980)原名张立田。新泰县(今新泰市)汶南杨家洼村人。1926年后,先后考入省立第一师范、曲阜省立第二师范。1931年后,在新泰、济阳县任教师和校长。 1938年8月,任新泰县抗日救国动委会总务部副部长,并参加县独立营,负责供给工作。193 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0月当选为新泰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5年10月后,历任鲁中行署战勤科科长、鲁中支前司令部秘书兼人力部部长、鲁中行署民政处处长、华东支前委员会秘书处长
(19081980)
张仁庵
  张仁庵(1908—1980)原名房兆麟。泰安市省庄羊楼村人。1930年泰安县师范讲习所毕业后, 任小学教师。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后,历任泰安县一区文教助理员、副区长、区长。1944年后,历任泰安县抗日民主政府文教科科长、秘书,泰山区民工团团长兼政委,泰山专署文教科科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山东分局干部学校一部主任兼党总支书记、山东省教育厅行政科科长、复旦大学人事处副处长、上海虹口区区长、虹口区政协主席、区政府顾问等职。19
(19081980)
李树德
  李树德(1917—1980)曾用名李容善。新泰市羊村人。国家财政部副部长。抗日战争爆发后,积极从事抗日救亡运动。1937年11月,到沂水参加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游击队。1938年5月,回乡参加新泰县二区(翟镇区) 的抗日工作,担任区-干事。 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受党组织的委派,到国民党第六十九军做-工作。 1938年12月, 参加八路军抗日游击第四支队,任连政治指导员。1940年3月转入地方工作。抗日战争胜利后,先后担任山东
(19171980)
刘殿岭
  刘殿岭(1918—1980)泰安市人。中共党员。1948年参加工作。历任济南面粉厂工人、保管员。1956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1980年去世。
(19181980)
董少羲
  董少羲(1885—1979)名永和,字少羲。新泰市北寨村人。清末中秀才,后到文登县任教。早年加入同盟会,曾参加同盟会组织的烟台起义。1912年后回新泰。1918年,参与组织当地农民武装“黑旗会”,抗击土匪骚扰。1928年任新泰县教育局局长兼第一高等小学校长, 并任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是年5月,组织青年学生及广大群众,到城外迎接国民军北伐部队,并在城里举行欢迎仪式。1933年,国民党县党部内各派系间互相倾轧,被撤销国民党县党部执行委员、
(18851979)
姚良臣
  姚良臣(1902—1979)字子栋,号性真。东平县老湖镇北郭楼村人。1922年后,在东北军历任排长、中队长、营长、团长、上校支队长。1928年后,任国民革命军第七军四师副师长。1940年加入国民党。1945年后历任青岛保安第二师师长、山东第二绥靖区少将高参、浙江第二区保安副司令兼会稽山区指挥所主任等职。1950年任国民党第八军170师少将副师长。 同年2月6日,在云南省镇源县千铁街率整个师向中国人民解放军投诚。1952年10月,回乡务农
(19021979)
肖富洪
  肖富洪,1952年10月出生于山东省肥城县农村。因家中人口多,生活困难,他自幼就跟着二奶奶过日子。二奶奶对他体贴入微,他也十分孝敬二奶奶。逢年过节,家中做些好吃,他总是让给老人吃。平时积攒点钱,一分也舍不得花,留到过年时给二奶奶买件新衣服。肖富洪在家是个好孩子,在校也是个好学生。从8岁上学,到15岁初中毕业,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1967年肖富洪初中毕业后,回到生产队参加劳动,不久大队派他到莱芜县学习养蚕技术,学习结束回来后就让他负责
(19521979)
李庆海
  李庆海 (1947—1979)肥城县仪阳石坞东村人。 战斗英雄。出生农民家庭。1955年入学。1961年考入初中,曾多次被评为“三好”学生。1964年参加农业生产,热爱集体,积极劳动,经常帮助军属、五保户挑水扫院,运粮运柴。1965年12月加入共青团。1969年3月, 他应征入伍,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1月任中国人民解放军53013部队排长。1974年任副连长。1979年初,任师警卫连连长。他以身作则,严以律己,带领连队出色
(19471979)
郑小隐
  郑小隐(1898—1977)原名郑墩坡,字笑吾。东平县人。1938年6月,任国民党蒙阴县县长。期间,杀害共产党员、抗日家属和开明绅士80余人。1941年10月,任山东省第三区(临沂)行政督察专员兼保安司令,积极-。1947年后,调任浙江省第二区专员兼保安司令,继续残杀中共党政军干部及革命群众。1949年逃往台湾。1977年去世。
(18981977)
武静安
  武静安(1913—1977)原名武化寅。肥城县(今肥城市)汶阳武新村人。1933年曲阜省立第二师范学校毕业,后在济南郊区任教。“七七”事变后,弃教回乡,协助共产党员武麟轩组织起170多人的抗日队伍。1938年1月,该队伍编入山东西区人民抗敌自卫团。 是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泰安县东五乡分区区委书记,后调中共泰安(西)县委工作。他带动母亲、妻子、两个妹妹及11岁的女儿都参加了抗日工作, 时有“抗日家庭”之称。1942年1月,中共泰
(19131977)
杜云庐
  杜云庐(1905—1977)曾用名杜广洙,字润鲁。东平县腰庄村人。抗日战争爆发后,参加宋哲元第一集团军。后赴四川白沙大学任教。抗战胜利后,他以行政院善后救济总署鲁青分署简任视察兼秘书主任职到青岛, 做支援解放区的工作。 1948年,在济南省立第三中学任教。1950年后,历任山东省民革筹委会常委、民革山东省委秘书处处长兼济南市政协秘书长、济南市人民政府委员。多次被选为济南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77年病逝。
(19051977)
田烈
  田烈(1910—1977)原名田数炎。肥城县东穆家河村人。电影演员。出身于富裕之家。自幼酷爱文艺,多次到泰安、济南等地戏园、书场打短工,有时扮演小角色,出台帮场。1928年考入山东省立民众剧场,开始演员生涯。后转入山东省立第一剧院学习。毕业后,他去过徐州、南京等城市,在上海曾与赵丹同台演出。后到天津、北京、沈阳、长春等地谋生。抗日战争胜利后,参加了人民文艺队伍,成为东北电影制片厂 (今长春电影制片厂) 最早的演员之一。他擅演反面人物,先
(19101977)
王迫悟
  王迫悟(1914—1977)原名王学荣。新泰县(今新泰市)人。193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后任中共新泰城关支部书记。1932年任城区工委书记。1936年7月,任中共新泰县委委员。后任小学教师,以教学为掩护开展抗日活动。1937年11月任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新泰县队长。 1938年1月,参加了徂徕山抗日武装起义,先后任指导员、分区区委书记、县委委员、县委军事部长、县大队队长、县独立营营长、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副团长等职。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南京
(19141977)
马希圣
  马希圣(1918—1977)新泰县车庄村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十六军政委。童年在家乡读书,后在济南乡村师范和泰安育英中学学习,并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山东省立第一高中。1937年底,日军侵占济南,马希圣到汉口。此时,阎锡山以抗日名义在汉口招收“山西民族解放大学”学员,他考入该校。1938年9月马希圣奔赴延安, 在抗日军政大学第四期学习。同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9年抗大毕业后,曾留校做秘书工作。后赴抗日前线,历任科长、教导员、 县大队副
(19181977)
马守愚
  马守愚(1908—1977)又名马励明、马云亭。泰安市人。1924年在山东省立第一师范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社会主义青年团济南地方执行委员会委员, 省立第一师范党支部委员、书记。1925年8月,回泰安从事党的地下工作。 1926年3月建立中共泰安支部。1927年8月建立中共泰安县委,同年9月建立泰(安)莱(芜)新(泰)区委。先后任泰安、曲阜第二师范党支部书记,中共泰安县委书记、中共泰莱新区委书记、青岛团市委书记等职
(19081977)
曹一鸣
  曹一鸣(1922—1976)泰安市人。中共党员。平阴第三中学校长。1941年参加工作。历任小学教员、中学教员、中学副校长、平阴第三中学校长等职。1960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生产者。1976年去世。
(19221976)
辛晓村
  辛晓村(1921—1975)肥城县(今肥城市)东辛庄村人。1936年8月考入泰安育英中学。1939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5年5月后,历任中共阳谷县委委员、抗联主任、-部长、县委副书记。1947年后,历任徐翼县委书记,冀鲁豫第六(运东)地委、 聊城地委办公室主任。1956年6月后,任中共聊城地委常委、财贸部部长、地委副书记、地委书记。1966年4月后,调任中共惠民地委副书记。1968年2月任惠民地革委副主任。1971年6月,任中共惠
(19211975)
刘太东
  刘太东(1922—1975)肥城县(今肥城市)王庄孝堂峪村人。少时家贫仅读过两年小学。1939年任县儿童团团长。后到齐禹、平阴县工作,受到泰西地委的嘉奖。1946年后,历任平阴县四区区委书记、平阴县委社会部部长兼-局长。1949年4月任中共平阴县委书记。新中国成立后,先后任泰安县县长、中共泰安县委书记、肥城县委-、泰安专署副专员等职。1961年后,历任中共泰安地委-书记兼组织部长、 地委副书记、泰安地革委常委。1972年5月,调任中共莱
(19221975)
翟教寅
  翟教寅(1896—1974)宁阳县坡庄人。山东渔鼓艺人。自幼以行乞卖唱为生。13岁拜曲阜张合法为师,学唱山东渔鼓。他的演唱嗓音宏亮而细腻,唱腔婉转而含蓄,且吐词清晰,动作洒脱,鼓板配合讲究。人们称之为“三好” (即:行腔坐韵好,鼓板节奏好,身法表演好)。山东渔鼓风格各异。因翟教寅经常活动于临沂、济宁一带,与王永田等代表了寒腔渔鼓。他演唱过的几百套曲目中,尤以《陈三两爬堂》《刘镛坐南京》《乾隆私访》 《四龙传》《杨家将》等最受群众欢迎。1
(18961974)
段广钧
  段广钧(1898—1974)东平县段庄村人。出身贫农家庭。幼年读私塾,后辍学务农。1947年被选为翻身委员。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50年,他送两个儿子赴朝鲜参加抗美援朝,被评为模范军属。1952年,在本村创办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任社长。该社成绩显著,成为全县的先进典型。1954年,带领群众科学种田,获得丰产,被评为县农业劳动模范。1955—1957年,创办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当选为社长,任村党支部书记。先后出席了山东省第一至第三
(189819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