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历史人物介绍2
欧阳地余
  西汉学官。字长宾。千乘(今山东高青东)人。欧阳高之孙,世传今文尚书“欧阳学”。宣帝时,以太子中庶子授太子,后为博士,参加石渠阁经学会议。元帝即位,为侍中,至少府。曾以廉洁戒其子:“我死,官属即送汝财物,慎毋受。汝九卿儒者子孙,以廉洁著,可以自成。”(《汉书·欧阳地余传》)子政为王莽讲学大夫,由是《尚书》世有欧阳氏学。
[]
欧阳高
  欧阳高,字子阳,是欧阳生的曾孙,西汉千乘郡(今广饶县)人;传授欧阳《尚书》,被立为博士,成为太学的学官。从此《尚书》欧阳学进入了鼎盛时期。欧阳高桃李满园,有名弟子夏侯建,是今文《尚书》小夏侯学的开创者,汉宣帝时被立为博士,官至太子少傅。他的另一位高徒叫林尊,五经博士,官至太子太傅。林尊的弟子平陵平当、梁陈翁生,他们也都世传欧阳《尚书》,并有所发挥,于是又派生了“欧阳平陈之学”。今广饶县城西南有欧阳八博士墓。
[]
欧阳歙
  欧阳歙,字正思,乐安千乘(今山东省高青县)人。东汉政治家。为人廉恭礼让,以祖传“伏生尚书”任博士。王莽时任长社宰,后投更始帝刘玄任原武令。东汉建立后任河南尹,封鄱阳侯,后又迁升汝南太守。在汝南任官九年,教书育人,任用贤才,颇有政绩。东汉光武帝建武十六年(公元40年)拜相,任大司徒。虽然颇有名声,但欧阳歙为人不知自爱,依靠自己的权位,贪得无厌。一次,光武帝派遣谒者清查二千石以上官吏的土地,结果查出欧阳歙在汝南郡长任内,测量田亩作弊,-千余
[] 东汉政治家
欧阳生
  欧阳生,字和伯,西汉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汉文帝时为掌故,受《尚书》于伏生,后传给同郡的倪宽。倪宽又传授给欧阳生的儿子,世世相传至欧阳生的曾孙欧阳高。高字子阳,为博士。当时以治《尚书》著称的林长宾、夏侯建(世称小夏侯)等人都出自欧阳高门下。欧阳高的孙子欧阳地余,汉宣帝时,以中庶子授太子经,后为博士。太子(即元帝)即位后,欧阳地余升为少府。欧阳地余的少子欧阳政为王莽讲学大夫。东汉初年,裔孙欧阳歙复因传《尚书》显名,在郡教授数百人
[]
綦公直
  綦公直,字世美,县城北綦许庄(今广饶镇綦许村)人。自幼聪明刚毅,胆智过人,十七八岁即为县吏,20岁参加行伍,活动于江浙一带。不数年,晋为马步诸军镇抚、都弹压,掌管城壁、楼橹、战舰等守御器具。后因病闲居六七年。忽必烈至元五年(1268年),起用为益都劝农官。这期间曾制定种桑养蚕之法,当地百姓多获其利。至元九年(1272年)綦公直升为沂、莒、胶、密、宁海五州都城池所千户。至元十年(1273年),綦公直奉命赴高丽(今朝鲜)督造战舰,不久封荆南
[] 元朝辅国上将军 (?~1286)
李舜臣
  李舜臣(1499~1559),字懋钦,一字梦虞,号愚谷,又号未村居士,县城西南李鹊庄(今李鹊乡李鹊村)人。李舜臣稳重文雅,气度甚伟。自幼好学,“读书若渴”,尤喜古文。明嘉靖二年(1523年),以会试第一名(会元)成进士。初授吏部文选司主事,因反对佞臣张聪“兴大礼”,得罪皇帝,受廷杖,被罢免。后被起用,封员外郎,继又出任江西省提学佥事,升南京国子司业,晋为太仆寺卿,不久,引病归里。从此,不谋政事,专致力于学。李舜臣才识渊博,尤精经学。对汉
[] 明代著名学者 (14991559)
倪宽
  倪宽(?—公元前103年)西汉官员,字仲文,千乘(今山东广饶县)人。自幼勤奋好学,但因家境贫寒,无力供读,靠给学生做饭和为人佣工维持耕读生活。每下地劳动,总将《五经》挂于锄钩,休息即读。“带经而锄”的故事广为流传。倪宽学识渊博,对《尚书》深有研究,被郡国选为博士。先后受业于同郡欧阳生(今文《尚书》欧阳学的开创者)和著名经学博士孔安国。后经考试对策,任掌故之职。继而补为廷尉文学卒史,以撰写奏疏闻名,为廷尉张汤所器重,被提为奏谳掾。张汤升为
[] (?~前103)
王林
  王林,曾用名王淑孔、王景明。1919年3月出生于山东省广饶县城坞村的一个农民家庭。1938年5月,王林参加李人凤等领导的临淄抗日武装三大队(7月,改编为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十团),任二营四-士。同年8月,到三支队第一期教导队学习。同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学习结束后,任八路军山东抗日游击第三支队十团政治处干事。同年12月,任中共广饶县委青年部长。1939年5月,任广饶县委组织部长。其间,他积极联系地下党员和积极分子,建立党的组织,
(19191990)
高安礼
  高安礼(1901—1973),东营区北高村人。师承谭明伦,与薛金田是师兄弟,师满后组建高家班。薛金田、郭福山、田寿山、李同山等都曾是高家班的主要演员。高安礼在演唱上多承师传,唱腔委婉悦耳,表演真挚细腻,在当地很有名气。他所领导的高家班人才济济,久负盛名。
(19011973)
时秀章
  时秀章(1905—1991),东营区时家村人,与时秀礼是叔伯兄弟,师承时殿元,攻花旦,后改学坠琴,曾是时家班的琴师。1940年后,时秀章加入济南义和班。济南解放前夕回故乡,并开始收徒传艺,其徒弟主要有时清举、禹兴卫等人。1956年,他和时秀礼、商业兴、时清举等人组建广饶县吕剧团。该团解散后,时秀章回乡务农,多年来积极参加村内的业余演出活动,直到80高龄还登台演出,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
(19051991)
张荣重
  张荣重(1902—1986),东营区牛庄镇东张村人。幼习京剧,后师谭明伦学唱化妆扬琴,主攻青衣、小生。他功底深厚扎实,唱做俱佳,嗓音俏拨响亮,调门高、音域宽,索有“小谭明伦”之称。张荣重的戏路子很宽,青农、花旦、小生、老生皆通。他一生演戏甚多,代表剧目主要有《小姑贤》、《坐楼》、《水漫金山寺》、《秦雪梅吊孝》等。在本地及博兴、临淄、张店、博山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19021986)
侯振南
  侯振南(1911—1981),山东垦利县侯家村人。他自幼学唱山东琴书等民间艺术,18岁时拜师学唱化妆扬琴。后与侯茂贵等人在本村组建化妆扬琴戏班,经常活动在淄博、济南、胶东一带。侯振南嗓音纯厚,表演生动细腻,在当地享有一定声誉。40年代末,他在济南加入义和班,1953年济南市吕剧团成立后,他曾任该团副团长。“文革”期间遭受破孩回原籍,1981年病逝于家乡,享年70岁。
(19111981)
郭福山
  郭福山(1900-1960),东营区史口镇于林村人。在艺术上有很多“绝活”,享有“大将郭福山”之美誉。郭福山改唱化妆扬琴后,善博采众家之长,将所学的京剧、琴书与化妆扬琴融会贯通,形成独特风格。他的嗓音高亢有力,音韵讲究。吐词清晰,板头灵活多变,新鲜别致。他扮相俊秀,表演挺拔潇洒,生动逼真,在《秦雪梅观画》剧中扮演的商林真实动人,有“活商林”之称。郭福山不仅在演唱艺术上有较深造诣,而且还精通三弦、琵琶、坠琴、扬琴、二胡、板胡等多种乐器,特
(19001960)
薛金田
  薛金田(1901--1973),东营区北薛村人。师承谭明伦,攻花且、青衣尽得其传,师满后首次登台,艺惊四坐,被称为“小谭明伦”,少年成名。薛金田扮相俊美,表演细腻,嗓音清脆圆润、高低兼备,唱腔委婉悦耳,伶俏甜美,吐字清晰流畅,独具特色。他主演的《兰瑞莲打水》、《小姑贤》、《王天宝下苏州》、《双锁柜》、《秦雪梅观画》、《三打四劝》等剧目,情切意浓,脍炙人口,他每到一地演出,四乡八里的群众,扶老携幼争相观看。“听到旺相唱,饼子贴到门框上”,
(19011973)
崔宝善
  崔宝善(1884一1960),广饶县斗柯村人。早期演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学唱化妆扬琴,主攻老生,是共和班的主要演员。共和班解体后创建前秦班。他功底深厚,唱做俱佳,嗓音洪亮,唱功非凡.能连演数十场戏嗓音响亮如初,故有“铁嗓子”之称。在广饶、博兴、淄博、潍县、惠民一带享有较高声誉。
(18841960)
宋立修
  宋立修(1883一1960),广饶县陈官乡燕儿口村人。早期演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功老生、小生。宋立修唱功精湛,曾和著名琴书艺人王聚奎、盖太江齐名,在群众中有较大影响。在共和班中他主演老生,唱腔浑厚挺拔,表演质朴大方,生活气息浓郁。他曾在《潘金莲拾麦子》剧中扮演武大郎,其“矮子功”堪称一绝,博得观众齐声喝彩,使该戏连演三天而不衰,在群众中负有盛名。
(18831960)
武春田
  武春田(1869—1946),东营区牛庄镇小武村人。初唱琴书,后以时殿元为师演唱化妆扬琴,精通坠琴、扬琴等乐器。在首演化妆扬琴时操琴伴奏,是吕剧创始人之一。曾在同乐班、共和班担任琴师。共和班解体后,创建车李班、范杆班等化妆扬琴班社。武春田曾对谭明伦等改革和创设吕剧唱腔,给予了很大帮助。
(18691946)
崔心庆
  崔心庆(1866—1944),东营区谭家村人,系崔心悦之胞弟。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打扬琴参加伴奏,是吕剧创始人之一。崔心庆青少年时以演唱民间小曲和琴书为主,精通四胡、扬琴、坠琴等乐器,尤以演奏扬琴为最精.曾在同乐班、共和班等早期吕戏班社中任琴师,对吕剧唱腔的革新和发展做出过较大贡献。
(18661944)
崔心悦
  崔心悦(1864—1946),东营区谭家村人。自幼习唱民间小曲,后唱琴书。与时殿元是姑表兄弟,曾随时殿元到鲁西南一带学唱扬琴。清光绪二十五年(1900)冬.在首演化妆扬琴《王小赶脚》时,饰演二姑娘,成为吕剧创始人之一。是同乐班、共和班的主要演员,功青衣、花旦。崔心悦嗓音婉转柔美,表演质朴细腻、性格鲜明,曾在广饶、博兴、潍县、淄博、胶东等地名噪一时。
(18641946)
谭明伦
  谭明伦(1880—1960),东营区潭家村人,是吕剧创始人之一。谭明伦嗓音纯正甜美,唱腔清晰明亮、珠圆玉润,扮相俊美,表演自然细腻。他的演出深受观众喜爱,“听说谭明伦上了台,顾不得穿那袜子鞋”,在群众中享有极高的声誉。谭明伦勤于用功,善于钻研,不断对化妆扬琴进行改进和发展,与时殿元等人共同创设出四平腔,又将四平腔改为闪板中眼起唱,为吕剧唱腔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此后在琴书“垛子板”的基础上发展形成二板唱腔,为吕剧早期的传播和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吕剧创始人之一 (188019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