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州历史人物介绍7
冯基民
  冯基民(1906—1950)原名肇元,化名颜亦英。沾化县明家村人。1927年入山东大学预科。1929年夏考入北平师范大学历史系。1935年师大毕业,赴日本东京留学,修铁道专业。1936年冬,在日本东京加入中国共产党,并任党支部组织委员;联络山东留日学生,组织读书会、同乡会,研读马列主义,宣传抗日救国。1937年夏, 回到北平筹办刊物,是年10月,受中共北方局派遣,偕同平津150名学生奔赴山东聊城,协助专员范筑先开展抗日工作,任政治部组织
(19061950)
王炳
  王炳 (1880—1950)字谢陈。沾化县王见南村人。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考入山东大学堂,以后加入同盟会。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冬,创立棣州公学,首任公学监督(后改称校长)。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任山东省视学。1911年冬,当选为临时国会议员。 1914年初,出任临淄县知事,后改务实业。1919年4月,任山东黄河上游分局长, 写成《治黄刍议》一书,1924年辞职。1925年秋,黄河于濮阳李升屯决堤, 殃及鲁西8县数百万民众
(18801950)
刘天祥
  刘天祥(1919—1949)无棣县陈庄子人。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参加第31游击支队任三路军少先队指导员。1943年调商(河) 惠(民) 独立营任教导员。1946年任团长。1949年,代理第三野战军84师副师长,率第一梯队参加金门岛登陆作战,由于缺乏经验,潮汐下降,后续梯队不能登陆,他率部孤军作战,与敌激战三昼夜,因寡不敌众,重伤被俘,被押送台湾杀害。
(19191949)
魏玉峰
  魏玉峰 (1927—1948)阳信县魏家集人。194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9月,任渤海军区特务2团9连3班班长, 在攻打邹平城的战斗中,成功地突破东门防线,所在班被命名为“战斗模范班”。1948年11月,任华东野战军85团3营9连指导员,在淮海战役徐中阻击战中, 他指挥9连击退敌军发起的数次猛烈攻击,中弹阵亡。被华东军区追授“华东一级人民英雄”称号。
(19271948)
郭本道
  郭本道(1901—1948)沾化县刚家村人。1928年北平燕京大学毕业后又研究神学,获神学硕士学位。1934年他编写的由世界书局出版的《黑格尔》,被英国牛津大学列为教学参考书,由此知名。曾任山东大学文学系代主任兼东方宗教研究所所长,获博士学位。抗日战争爆发后,曾在四川任华西大学教授,在青城山佛寺中研究佛经与哲学。抗战胜利后,先后任金陵大学、山东师范学院教授。1948年病逝。
(19011948)
张香山
  张香山(1914—1948)沾化县人。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受党组织派遣,打入敌伪武装部队作-工作。1940年任伪县警备队训练队长、中队长、代理副大队长职务。他积极开展-工作,终于策反成功,于1944年3月4日晚率伪警备队500余人起义,被改编为沾阳棣独立团,被任命为团长。是年6月,企图率部叛逃投敌,被渤海四分区党委及军分区解除武装,撤销其团长职务,开除其党籍、军籍。后经过教育,在解放战争中,积极报名带领民工支援前线,并任支前
(19141948)
劳之常
  劳之常 (1873—1948)字逊五。阳信县小劳村人。1917年3月任山东河务总局总办,步行考察了山东段黄河治理情况,著《治黄管见》,提出了“裁弯取直,束水攻沙”的主张。1922年11月任交通部次长。1924年11月,任交通警察总司令兼京汉铁路局局长。1926年7月,复任交通部次长兼京汉铁路局局长。1948年12月病故。
(18731948)
信伟民
  信伟民(1922—1947)女。邹平县人。1939年初参加革命,任中共邹长中心县委妇委会干事。在抗日战争中,她确保了伤员的及时护理和安全转移。1940年,她被敌伪抓捕,可她竟用早已备好的一张真币裹着一卷废纸的“钱卷”,骗取伪军把她悄悄放走。1944年2月至1945年9月任渤海区第六地委妇委会书记。1947年在高青县因难产去世。
(19221947)
于守祝
  于守祝(1882—1945)字华三。惠民县人。幼年曾读私塾,后入济南山东省优级师范。1915年在省立第四中学任理化教员。自幼擅长书法,工汉隶及晋唐楷书,后改写魏碑。作品俊秀洒脱,别具一格。
(18821945)
丁洪泽
  丁洪泽 (1913—1945)字润生。无棣县小马家村人。1937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8月,任商河县首任县委书记。1938年9月,任庆云县委书记。1939年初任沧县县长。 1943年8月,任商惠县县委书记,兼独立营政委。1944年10月,任商惠济三边县县委书记、县大队政委。1945年2月2日在率县大队进攻李茂庄日伪军时牺牲。
(19131945)
孙清野
  孙清野 (1919—1944)原名孙泉祥。阳信县小孙村人。1937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1月,任阳信县委书记。他积极发展党员,建立党的基层组织。1939年5月以后,历任鲁北地委青年部长、阳信县工委书记(东部)、中共沾阳县委书记、中共冀鲁边区三地委宣传部长、中共商河县委书记、中共商惠县委书记兼县武装大队政委等职。他冒着生命危险,深入敌穴做瓦解伪军的工作,促使伪军一个中队起义。1944年1月27日在王高村被日伪军包围,在激战中牺
(19191944)
刘绍堂
  刘绍堂(1900—1944)字化南。无棣县刘风台村人。至1929年,在国民党军阎锡山部先后任营长、 团长、少将旅长兼包头市城防司令等职。1937年底任第205旅少将旅长, 1939年任第38师少将师长。1940年任第19军中将军长。1944年9月患脑溢血病逝。
(19001944)
徐尚武
  徐尚武,原名徐荣耀,无棣县人。1933年,于无棣师范毕业后,任教员。在教学期间,工作积极,思想进步,接受了党的教育,参加了创建“友谊读书会”、“救亡会”等进步团体组织。“七七”事变后,他参加了冀鲁边区第三十一游击支队,1938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在革命队伍中,历任庆云县战争动员委员会宣传部长、锄奸部长,临邑县县长和冀鲁边区第二军分区副司令员职务。1943年1月,在临邑县王家楼战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1岁。
(19121943)
张方胜
  张方胜(1916—1943)邹平县大由村人。1940年参加抗日游击队,任长山县大队二中队中队长。1943年9月某日凌晨,日伪军“围剿”长白山抗日根据地(今邹平县境内) 。他率部驻西董乡马庄村,发现敌情后,立即组织反击。天亮以后,长白山各个山头均发现敌情,他率部转移至鹤伴山西口,挺进南浔沟东山坡,抢占风门山顶,欲奔大玉皇顶制高点突围,但已处于敌人的四面重兵包围之中。他指挥战士顽强抗击,继而展开肉搏激战,敌人死伤满坡。最后二中队终因寡不敌众
(19161943)
马函三
  马函三 (1902—1943)名立元。邹平县由家河滩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月,带领抗日游击队参加了山东抗日救国第5军。整编后,任八路军山东人民抗日游击第3支队7团3营营长。 1940年, 被选为长山县抗日民主政府县长。1943年11月11日在反“扫荡”战斗中牺牲。1944年,长山八区曾改名为“函三区”,以志纪念。
(19021943)
阎登三
  阎登三(1908—1942)原名阎东瀛,化名邓小舟、张延年。阳信县人。1929年考入阳信师范,在学校受到进步思想的熏陶。1932年毕业后,到银高村教学。阎登三对穷人的子女充满阶级感情,他经常给学生讲时事,揭露国民党政府祸国殃民的罪行,教育学生积极行动起来抗日救国。1937年,阎登三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 阎登三根据党的指示, 以开中药铺为掩护,组成了党的组织和联络站。1938年11月, 任阳信县委组织部长,1941年9月调任庆云
(19081942)
李寿岭
  李寿岭(1918—1942)邹平县旧口村人。1937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任八路军驻邹长办事处主要负责人。 1939年5月,任邹长中心县委书记,后任清西办事处主任、 寿光县委书记、清东地委组织部长等。1942年1月24日在寿光县朱鹿战斗中牺牲。
(19181942)
石景芳
  石景芳(1912—1942),八路军冀鲁边军区第一军分区司令员。原名石玉琮,1912 年1 月出生于山东省无棣县刘丰台村一个知识分子家庭,从小熟读史书,立志做一个有益于国家和民族的人。1933 年秋,考入北平宏达学校。在北平抗日救国-的影响下,受到进步思想的启迪,为日后踏上革命征途奠定了思想基础。1935 年6 月10 日,国民党政府与日寇签订《何梅协定》,祖国沦亡危在旦夕。同年秋,石景芳弃学回乡,先后秘密成立“友谊读书会”和“山东各界
(19141942)
于慎德
  于慎德 (1907-1942)又名于敬庵,沾化县下洼镇于家村人。出身贫困农家,8岁入本村私塾,是品学兼优的学生。1927年,考入无棣县立第一高小。在校期间,曾参加-,初步受到革命思想的熏陶。1930年,考入山东省立第四中学(即惠民中学)。1933年,省立四中毕业后,考入北京师范专科学校。1937年“七·七”事变后,返回家乡,投笔从戎。同年9月,由关星甫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先后发展王振民、于寿山、于守刚入党。山东沾化党组织
(19071942)
吴匡五
  吴匡五 (1914—1941)原名吴观志。阳信县后吴家店村人。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春赴乐陵县参加八路军东进抗日挺进纵队训练班。1939年7月任陵县抗日民主政府第一任县长。1941年9月7日,在与日伪作战中负重伤去世。1943年冀鲁边区行政委员会曾将陵县更名为匡五县以作纪念。
(191419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