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历史人物介绍18
聂敦琚
  聂敦琚(1897—1970)高密市聂家庄人。彩绘泥塑艺人。在祖传手工捏制的基础上,推陈出新,运用模具制作,并仿效木版年画的鲜艳色彩,创作彩绘泥塑。作品造型优美,色彩艳丽。代表作有泥娃娃、罗汉、仕女等几十种。
(18971970)
王福溢
  王福溢(1911—1970)安丘县大尚庄村人。自幼好学。1928年考入济南齐鲁大学医学院,1934年毕业获医学博士学位,留校任病理系及内科助教,后去邹平县代理县卫生院院长。他深感中国寄生虫病患者之多,山东又为黑热病高发地区,故立志钻研寄生虫学。1942年赴印度加尔各答学习疟疾防治。1944年又到美国约翰霍布金斯大学公共卫生研究院进修,取得公共卫生学硕士学位。1945年回国后,从事公共卫生行政及教育工作, 并任南京国民党政府卫生部技正。1
(19111970)
赵寄舟
  赵寄舟(1911—1969)又名赵继周。寿光市人。1934年因参加-被开除学籍并遭逮捕。 193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蔡家栏子抗日武装起义,任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第七支队中队长兼指导员,同年10月任中共寿光县委军事委员,后任八路军寿光独立营营长、寿光独立团团长。1943年当选寿光县参议会副议长、寿光县代县长,昌潍独立团团长,清东军分区司令员兼清东独立团团长、渤海军区第三军分区司令员兼警备七旅旅长等职。1947年后曾任山东省
(19111969)
侯多能
  侯多能(1901—1969)寿光县北洋头村人。194 0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3—1944年任寿光县战时邮局发行员, 先后完成300余次传递任务而无失误。历任齐东县战时邮局发行主任、 齐东县二区区委副书记、县农委副主任等职。1945年被授予“渤海战邮模范邮务员”、“渤海战邮英雄”称号。
(19011969)
李金山
  李金山(1906—1969)益都(今青州市)人。生于鼓书世家。幼失明,颇聪慧,9岁开始随父学艺, 先学三弦,伴奏梨铧大鼓。在演唱和表演上逐渐由原来唱“北口”琴书转向唱“东路”琴书。后在青岛撂地串巷演唱琴书。1953年,他偕妻去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广播文工团说唱团工作,除担任山东琴书演员兼伴奏外,还任山东琴书艺术指导。为说唱团第一届艺术委员会成员、中国曲艺工作者协会会员和北京盲人协会会员。他经常演出的传统曲目有《鸿鸾禧》《梁祝下山》《鲁达除霸
(19061969)
刘永诚
  刘永诚 (1908—1969)寿光县人。9岁随伯父逃荒到东北,13岁到本溪炼铁厂当童工。1948年任本溪钢铁公司二铁厂技师。1957年后调任济南铁厂技师、车间副主任。1959年后任济南铁厂副厂长、工程师、副总工程师。1959年被授予全国工交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1960年获山东省先进工作者称号。
(19081969)
蒯仰山
  蒯仰山(1905—1968)字洪涛。潍城区城里人。他师承家学,其曾祖、祖父均系潍城儿科名医,至仰山已是三世医。他19岁悬壶行医,专治婴幼儿症。因攻有专长,疗效显著,年轻时人称“小蒯先生”。1935年,他任潍县中医公会副会长。建国后, 他拥护共产党的领导,响应人民政府号召,联系中医界同仁,于1951年1月组织新生医药合作社并任社长。 6月兼任中医进修班副主任。1954年任潍坊市消费合作社医药部主任兼儿科医师。1955年参与筹建市中医院,任
(19051968)
扈梅村
  扈梅村 (1906—1968)原名扈本尧,化名胡笳。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 人。1926年春加入中国共产党。 同年6月,任中共潍县地方执行委员会组织委员。1928年考入北平燕京大学。抗日战争爆发后,他由北平回到潍县。1938年初,他参加了党领导的八路军鲁东游击队。同年,党组织送其去延安,在边区政府建设厅工作。北平和平解放以后,先后任北京市企业局、工业局、公用局、化工局副局长,皮革工业科学技术研究所副所长等职。
(19061968)
赵传真
  赵传真 (1914—1968)又名赵清如,化名李亚洲。寿光市人。1931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7年10月参加八路军鲁东抗日游击队第八支队,历任副中队长、连政治指导员、八支队政治部干事、营政治教导员,县敌工部长兼武工队长、大队长兼政治委员。解放战争时期,历任胶东军区政治部联络部副部长、保卫部副部长。新中国建立后,历任山东军区情报处副处长,广州情报站站长,济南军区情报处处长、军区三局政治委员、军区政治部联络部部长等职。
(19141968)
赵太侔
   赵太侔(1889-1968),又名赵畸,山东益都人。1909年毕业于烟台实益学馆。辛亥革命后,曾任烟-政府科员、临淄县小学教员等职。1914年考入北京大学英语系,1918年毕业后任济南一中教员。1919年又考取官费留美,入哥伦比亚大学攻读西洋文学,继入该校研究院专攻西洋戏剧。曾和当时留学美国的余上沅、闻一多、梁实秋等交往甚密,共同组织中国京剧在美公演,自任服装道具和舞台布置。1925年研究院结业回国,历任北京大学讲师,北京艺术专门
(18891968)
张国锋
  张国锋(1917—1968)原名张可封。寿光市胡营乡小张家庄人。1937年入伍,1938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鲁南沂蒙办事处锄奸科长、泰南专署-长、鲁中南军区保卫部部长、山东省公安厅厅长等职。战争年代多次立功。1978年山东省民政厅追认为革命烈士。
(19171968)
李宇超
  李宇超(1906—1968)原名李城超。诸城人。1924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1925年2月, 当选为共青团济南地委候补委员。10月,参加了中共中央军事部在上海举办的军事训练班,转为中共党员。结业后,被派任山东军事特派员,赴济南开展兵运工作。1929年春,参加中共中央训练班。中共六届二中全会后,调全国总工会宣传部工作。1931年起,先后任中共中央内部交通主任、广海中央局秘书长、延安交际处秘书、河南区党委城工部长、豫西地委委员兼宣传部
(19061968)
陈少卿
  陈少卿(1913—1968)原名陈华章。寿光市台头镇北台头村人。1929年加入共青团, 1931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2年6月,任寿光县团县委书记。1936年任中共寿光县工委书记县委书记。1937年任八路军山东纵队第八支队大队政委。1942年任一一五师团政治处主任。1944年后,历任山东省政府工委副书记、山东省人民检察署秘书长、中共山东省委副秘书长等职。
(19131968)
牟汉华
  牟汉华(1912—1968)原名牟翰华,又名张新华。潍县(今潍坊市寒亭区)人。1937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了由中共鲁东工委领导的潍北蔡家栏子武装起义,担任了国民革命军鲁东游击队第七支队特务队队长。后任中共潍县县委政治交通员, 潍县县委、临时县委委员,县委组织部长、县委副书记。1941年6月,去中共山东分局党校学习。1942年12月,任中共潍南县委副书记兼组织部长。1945年9月后, 任中共潍县县委委员、 县长, 潍
(19121968)
刘善本
  刘善本(1915—1968)昌乐县泊庄人。1932年考入北京大学附中。1935年,考入杭州笕桥航空学校,毕业后被分配到国民党空军第八大队任作战参谋。1943年,他被送往美国学习。1945年春,取道印度,绕道卡拉奇“就地待命”。日本投降后,才准予回国。 1946年6月26日,他利用由昆明往成都运送军火的机会,驾机起义,飞抵延安。毛泽东、朱德亲临欢迎大会,朱总司令还把他请到自己窑洞里作客。他是国民党空军中第一个驾机起义的。 在他的影响下,国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51968)
胡景朱
  胡景朱(1895—1967)字次陶。潍城区东关人。著名风筝艺人。他13岁开始扎风筝,他扎的风筝式样多,形态美,工艺精巧,彩绘鲜明。尤其擅长“龙头蜈蚣”的扎绘。他富有风筝的放飞经验,善于适应风向风力,放飞成功。
(18951967)
张公制
   张公制(1876-1966),原名介礼,字公制。山东安丘县城里人。光绪二年(1876)生,出身书香门第。其先祖张贞,为明末清初名儒。两位兄长张介湘(字竹溪)、张介垣(字省三)都是进士。光绪二十八年(1902),乡试中举人。光绪三十二年(1906),安丘县成立劝学所,出任劝学所首任总董事,主持全县教育事务。宣统元年(1909)7月,当选为山东省咨议局议员。宣统二年(1910),莱阳县遭受旱灾,山东巡抚孙宝琦派兵镇压抗捐抗税的农民,造成“
(18761966)
何国威
  何国威,流体力学家。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1963年3月出生于上海市,籍贯湖北省沙市。1983年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1991年在西北工业大学获博士学位。主要从事湍流和计算流体力学的研究。在湍流的统计理论方面,提出了时空关联的EA模型,揭示了湍流的涡传播和畸变的耦合机制,预测了时空关联的自相似衰减性质并被实验证实。在此基础上,建立了拉格朗日速度和可压缩湍流的时空关联模型;在计算流体力学方面,提出了大涡模拟的“时空关联方法”,克服了能
王大彤
  王大彤(1916—1966)笔名陈叔哲。潍坊人。1932年在济南高中读书时,领导济南中学生向南京国民党政府-,因此被学校开除。1933年考入北平中国大学政治经济系,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中国左翼作家联盟。后又与北平文艺青年救亡协会刘曼生(谷牧)、魏东明、刘御、鲁方明(余修)等人组建北方“左联”,出版刊物,成为北平学联负责人之一,参与领导了“一二·九”-。1936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之后,调任中共北平市东城区委组织委员、区委书记。同年
(19161966)
贾玉铭
  贾玉铭(1880—1964)字惺吾。安丘县人。中国基督教著名神学教育家、神学家。1904年毕业于美国北长老会在山东登州(今蓬莱)开办的文会馆,按立为牧师。1915年在金陵神学院任教。1919年担任华北神学院副院长。20年代创办《灵光报》双月刊, 30年代在南京负责灵光报社工作。1930年任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1936年金陵神学院和金陵女子神学院合并,他辞去金陵女子神学院院长职,在南京创办中国基督教-学院。抗战期间,中国基督教-学院几经转
(1880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