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历史人物介绍8
高登之
  高登之(1913.3~1940.4) 曾用名高中良。泽头镇大洼村人。毕业于高等小学,学习医术,曾设诊所于铺集、郭格庄及本村。1934年5月入共产党,1938年8月西上入伍,曾任八路军牙山留守处秘书。1939年任东海区司令部参谋兼侦察科长。林村战斗被捕,英勇不屈。全国解放后于原籍设衣冠冢。1971年,移葬于泽头镇花山烈士陵园。
(19131940)
张德福
  张德福,1928年出生于文登葛家镇英山前村,1944年参加八路军,历任班长、排长、连长、团长、师长、军长、新疆军区副司令员、成都军区副司令员,1982年、1983年分别当选为中共十二大代表、第六届全国人大代表,1988年9月被授予中将军衔。张德福自小家境贫寒,16岁那年,正在放牛的张德福遇到了一支八路军部队,排长问他想不想当兵打鬼子,他二话没说就跟上了队伍。参军第三天,张德福就随队伍与日军打了一场恶仗。由于作战勇敢,他很快就当上了东海独
(19281991)
高厚福
  高厚福,高登之烈士之子,泽头镇大洼村人,1945年7月入伍,原空军政治部副主任,1988年晋升少将军衔。高厚福说,他整个家庭和传奇英雄于得水乃至胶东抗日战争结下了不解之缘。高厚福说,于得水是老革命、老共产党,过去好打不平,只要欺负人就不干,就要帮你,再加上他爸爸是学生,知识分子,那于得水作为共产党的老一辈要扩大党的力量,就选择了他们。高厚福的父亲高登之当时是个医生,利用这个行业的便利,曾化名高中良、高国安等,为党的各项活动的开展而奔走联
刘兰藩
  刘兰藩,1923年1月出生于侯家镇二马村一个农民家庭,1943年参加八路军,194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智勇双全,是出色的侦察员。1947年南麻战役前,担任侦察排长的刘兰藩,奉命率8名战士深入敌后侦察。经过一夜行军,越过敌人数道-线,在太平山下活捉2名敌人,又机智地捕获敌人上士和文书各一名。押返途中,不幸与敌人巡逻班遭遇。刘兰藩当机立断,让战友押走俘虏,自己和1名战士化装成敌军上士和文书与敌人周旋。当被识破时,他抢先开枪,击毙敌人3名。
乔聚会
  乔聚会,1928年生于大水泊镇栏杆河村。他3岁丧父,5岁丧母,5个哥哥都当了雇工。1944年,乔聚会参加了革命队伍,当上了华东野战军第九纵队的一名通信员。在一次战斗中,营长钟平武负伤,他冒着密集的炮火,将营长背下火线,辗转10余里,终于摆脱了敌人,找到了部队。1947年8月,乔聚会被调到东海军分区,先后担任东海独立团一营营部通信班班长、一营三连五班班长。1947年11月17日,一营三连在威海古陌岭前沿阵地担任阻击任务。乔聚会带领全班战士
林一山
  在战火纷飞的年代,无数胶东儿女一往无前,倒在了杀敌的战场上。而在和平时期,参加天福山起义的英雄们同样为社会主义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毛泽东主席称为“红色水利专家”的林一山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林一山1911年6月出生于泽头镇林村,1931年考入济南高中。这期间,社会动荡混乱,林一山在迷茫中逐步坚定了共产主义理想。1935年在北平师范大学读书时,他参加了“一二·九”运动。“七七”事变后,他毅然脱掉长衫,踏上了抗日救国的道路。1937年,林
(19112007)
俞宽增
  俞宽增(1878-1959),文登区葛家镇林子西村人,著名革命烈士邹恒禄的母亲。其丈夫邹连群因病失聪,靠她支撑贫苦的家庭。她为人宽厚善良,深明大义,在残酷的对敌斗争中,炼就坚毅顽强、不屈不挠的性格。大儿子邹恒禄是文登早期共产党员之一。凭着朴素的阶级觉悟,她很快就理解并支持党的事业。中共文登县委和胶东特委多次在其家中开会、接头,她主动担负放哨望风、秘密传送情报的任务。1933年秋,她又支持第三个儿子邹恒德参加中共地下活动。为此,三儿媳被封
(18781959)
高传翰
  高传翰(1892-1974),文登区泽头镇大洼村人。高家在离村半里多的野外住,为看家护院,自己修了个小岗楼。老人一家非常支持革命,小岗楼成了于得水的一个秘密联络点。为防不测,岗楼墙上挂有土枪和一个个用罐头盒做成的土手榴弹。他的大儿子高登之高小毕业后,学习医术,曾在铺集、郭格庄及本村开设诊所。高登之1934年5月加入共产党,以行医为掩护进行革命活动;1938年8月西上入伍,曾任八路军牙山留守处秘书;1939年任东海区司令部参谋兼侦察科长:
(18921974)
张玉华
  张玉华,山东省文登县人, 1916年出生。县立第1小学毕业后,16岁考入荣成师范 ,毕业后小学任教4年。193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张玉华是天福山起义的领导人之一,起义部队后被编为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一大队,张玉华任一中 队指导员。袭击牟平县城后,第一大队在雷神庙被日军包围,张玉华在战斗中受伤的情况下,仍然背着身负重伤的胶东党组织负责人理琪突出包围。1964年晋升少将,二级独立自由勋章、二级解放勋章、一级红星功勋荣誉章。2012年他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2017)
刘汉
  刘汉,原名刘慕蕃,1916年出生于文登城区考院街一个衰落的书香门第。他6岁上小学,8岁丧父,小学毕业后读了三年私塾,家道破落,无力继续读书。多亏亲戚朋友的资助,才念完小学升至中学,1934年考入山东省济南师范学校。中学时刘汉就受进步思想的影响,读师范后他积极参加抗日救亡活动。由于有出口成章的能力,有“文登才子”之称。1937年,刘汉回到文登,在县立第一小学教学。刘纪胜告诉记者,卢沟桥事变以后,全国人民奋起抗击日本侵略者,他父亲作为一个知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62008)
李静
  李静,女,出生于1954年,山东省乳山人,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教授,主任医师,解放军女少将。1983年毕业于第三军医大学医疗系,历任第二军医大学长征医院医教部副主任、主任、副院长,1998年7月任第二军医大学训练部副部长,2002年3月起任长海医院院长。2009年7月晋升专业技术少将军衔。
解放军女少将
李耀文
  李耀文,原名张锡绅,1918年5月生,山东荣成人,1937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1月参加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解放军高等军事学院速成系专业毕业,大专学历。开国少将(1955),长期从事军队政治工作。 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山东省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一路指挥部政治委员、第三军政治处主任,胶东掖县抗日游击第三支队政治委员,第三军二十一旅政治委员,八路军山东纵队第五支队政治部副主任,第五旅政治部副主任,鲁中军区第四军分区副政治委员兼警备第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82018)
张怀忠
  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党组成员,中国食品和包装机械协会会长。张怀忠1917年8月31日出生在山东省荣成县一个贫农家庭,1937年7月参加革命,193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山东文登黄山区抗日救国会军事科长,招远县三十二大队政委,胶东独立营营长,胶东一支队政委,胶东五支队副团长,胶东南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胶东东海军分区司令部参谋长,胶东四旅司令部参谋长,胶东军区第六师参谋长,胶东北海军分区司令员兼烟台警备区司令员,第三野战军十三纵
中国人民解放军少将 (19171993)
黄象和
  黄象和(1919~1975年),山东省文登县人。出生于贫苦农民家庭。民国29年(1940)参加八路军。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里,他出生入死,屡立战功。先后被评为“一英八模”,获华东军区一级人民英雄奖章。1950年,光荣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大会。1960年4月,调任寿宁县人民武装部第二政委。和平时期的黄象和虽身居领导职位,却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他勤俭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热爱群众,热爱劳动。当时,寿宁县大多数乡村尚无公路,但他经常
(19191975)
李孟祥
  李孟祥,1930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今文登市)汪疃镇西梁格庄村一个农民家庭。全家人租种着几亩薄地,终日劳作,依旧是吃不饱穿不暖。1945年,全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艰苦的浴血奋战,终于打败了日本帝国主义。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又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和武装下,悍然发动了-反人民的内战,大举进攻我山东解放区。刚刚享受到人民当家做主,过上幸福生活的李孟祥,又看到许多共产党人被捕,无辜群众惨遭杀害。-再次笼罩了胶东大地,地主、豪
(19301948)
刘兰蕃
  刘兰蕃,1924年2月生于山东省文登市侯家镇二马村一个农民家庭里。自幼家境贫寒,没能上学读书,16岁时就给地主家当长工。社会的不平和地主老财的残酷盘剥,在年轻的刘兰蕃心里烙下深深地印记。压迫越深其反抗精神越强,刘兰蕃在东村地主刘子法家当长工时,就曾积极组织伙计同地主进行增资增粮和改善雇工生活条件的斗争。因他常领伙计“闹事”,被刘子法视为眼中钉,不久便被辞退。他又到麾艮村地主刘栓家扛长活。刘栓对他的所作所为已有所闻,想采取软硬兼施的手段迫
(19241951)
宋同仁
  宋同仁,1928年11月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今文登市)铺集镇姚家庄村一个贫农家庭里。父亲除扛活还租种地主四亩薄地;母亲常年讨饭。兄妹五人,他是老大,为维持全家七口人的生活,六七岁起,就拾草挖菜,并随母亲沿街乞讨。幼年时期经历的两件事使他终身难忘:一件是他10岁那年去地主家讨饭,地主不仅不给,还放恶狗咬人,他瘦小的身体被狗拖咬出几丈远,浑身是血,母亲抱着他整整哭了一夜。再一件是他11岁的秋天,因灾年歉收,他家只收打了八升粮食,而地主收租时
(19281948)
王连清
  王连清,又名王增,1918年2月出生在山东省文登县(今文登市)小观镇垒子村的一个贫苦农民家里。兄妹四人,他为老大。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了四年书。刚满14岁,他就给邻村地主打短工贴补家里生计,少年时期的王连清受尽了地主的打骂和欺凌,饱尝了人间的辛酸苦辣。在幼小的心灵里积满了仇恨和不平。从小在苦水里泡大的王连清,既从父辈身上学到了勤劳、朴实,又在压迫中养成了勇敢、倔犟的性格。1940年,他不甘愿忍受地主的压迫和剥削,更为养家糊口,只身一人到
(19181948)
王道廉
  王道廉,1923年生于山东省文登县天福山镇西北岔村一户农家。在王道廉年幼时,他的父亲因操劳过度,无钱医疾,过早去世。家计全靠母亲一人竭力支撑,原本清贫的家境,日子过得愈发艰难。王道廉生性聪慧,从小懂得体贴母亲的辛酸,六七岁时就开始上山拾柴,帮助母亲干些零活。母亲看他是颗好苗苗,千方百计节衣缩食,借钱供他上学,希望他将来能够出人头地。家庭的不幸遭遇和清贫的生活,使王道廉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德和倔强不屈的性格。有一次在学校里,富家子弟寻衅
(19231946)
夏云超
  夏云超(1917—1942),国民革命第八路军胶东军区卫生部政治委员。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桥头镇观里西村(今属威海市环翠区)。1935 年,在北平宏达高级中学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北平大学医学院。1937 年“七七事变”爆发,学校南迁。他回到故乡,从事小学教育工作,并很快与当地的中共党组织负责人取得了联系,秘密传递信件,掩护党的地下工作者。1938 年4 月,加入中国共产党,7 月,参加了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第三路,任卫生处主任。后
(1917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