萍乡市历史人物介绍3
肖保璜
  肖保璜(1904—1931)号棘父,化名昌年、长玲、陈玄。江西萍乡人。1924年考入北京大学,1926年因病弃学回家,任萍乡中学教员,参加革命团体“互助社”,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任中共萍乡特别支部委员,并受党的委派,担任国民党萍乡县党部常委、宣传部长,创办《萍乡工农》报。1927年2月,被选为县农协委员,组织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清仓平粜、打倒土豪劣绅的斗争。大革命失败后,参加“八一”南昌起义。1928年4月到上海,任上海总工会秘书,
(19041931)
林瑞笙
  林瑞笙(1908—1935)字焕然,号一新、益醒,江西萍乡市人。1922年秋考入萍乡中学,1923年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后弃学到安源煤矿当工人。不久,担任安源工人俱乐部工人夜校教员。1925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安源“九月惨案”后,去广州国民政治讲习班学习,后参加北伐。1927年参加“八一”南昌起义,尔后赴苏联学习。1930年秋回国,任中央局巡视员,后任湘赣省临时省委组织部长兼政治保卫处长。1932年3月任湘鄂赣临时省委书记。中央红
(19081935)
刘燕玉
  刘燕玉(1907—1936)江西莲花县人。1927年参加革命,192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7月,先后任区苏维埃政府主席、县雇农委员会主席。1931年任莲花县苏维埃政府主席、县委常委。1932年10月,在中共湘赣省第二次代表大会上选为省委常委。1933年在省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上,当选为湘赣省苏维埃政府副主席。1934年湘赣主力红军突围西征后,奉命留在湘赣边区坚持斗争。1936年初,他指挥将湘赣省苏维埃造币厂的财产转移到莲花五里山一带,因叛
(19071936)
汤晶媚
  汤晶媚,出生于江西省萍乡市,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表演系,中国大陆女演员。2010年出演青春军旅剧《我是特种兵》 ,自此开始演艺事业。2012年参演草根抗战喜剧《民兵葛二蛋》。2013年出演近代革命剧《十送红军》 ,同年主演校园青春电影《我的青春蜜友》。2014年参演年代战争剧《少帅》 。2016年参演古装玄幻剧《青云志》 。
中国大陆女演员
杨斌圣
  杨斌圣 江西省芦溪县宣风镇副镇长、首席人民调解员、法律服务所所长,1957年3月出生,1979年3月入党,高中文化。杨斌圣同志1983年从部队退伍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人民调解工作。他始终恪守“一心为百姓解忧难”的工作准则,30年来,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3600余起,调解成功率98%以上;代理民事诉讼及非诉讼案件500余件,解答群众法律咨询2万余次;其中有效地防止和处理了恶性案件、群体性、突发-件320件,防止因矛盾纠纷非正常死亡100
黄爱堂
  黄爱堂(1843-1909),今湘东区下埠镇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贡生。光绪年间,任江苏东台县知县四年,离任后民众为其立德政碑,续任职江苏泰州、通州,政声远播。光绪十八年(1892),任上海知县达七年,政绩卓著,深得民心,尤其是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坚持主权,维护国格,保护民众,富于气节。离任后,市民撰文记其政绩,并将一条街道命名为“爱堂路”。后任四川盐茶道、按察使、布政使。
[] (18431909)
颜培天
  颜培天(1748-1804),字念纯,号庶轩,今湘东区老关镇人。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进士。曾任河南主考,官至福建道监察御史,诰封朝议大夫。为官三十余年,政绩卓著,政声颇佳。曾受乾隆皇帝奖励。颜培天逝世后,嘉庆皇帝御赐一块正堂匾,题曰“清廉正直,两袖清风”。
[] (17481804)
刘元卿
  刘元卿(1544-1609),号泸潇,今莲花县坊楼乡人。明代理学名士,被称为江西“四君子”之一。人称为“正学先生”。后人称其理学为“泸潇理学”。《明史》为其立传。他不仅是理学家、教育家又是文学家,著有《刘聘君全集》等8种,寓言集《贤奕编》流传于世。
[] (15441609)
释惟则
  (1263-?),元代高僧,俗名谭天如,今莲花县坪里人。14岁入佛门-,云游各处拜师参道。后潜心研究佛典,编著《楞严会解》、《净土或问》、《精要语录》、《十戒图说》等书行世。他晚年的住所“狮子林”,至今为苏州游览胜地。后人将其诗文作品编成《狮子林别录》、《天如集》。
[] (1263~?)
文公直
  1898年生,号萍水若翁,江西萍乡人,同盟会之健者,民初曾任军职,参加过“讨袁”、“护法”诸役,官拜陆军少将。1922年被诬入狱,得阅描述于谦故事的《千古奇冤》深受感动。获就出狱后受聘《太平洋午报》。1928年赋闲执笔《碧血丹心大侠传》,于1930年出版,至1933年,又相继出版《碧血丹心于公传》、《碧血丹心平藩传》。计划中尚有《碧血丹心卫国传》未能完成。文公直家学渊源深湛,五岁开始就读经史。其母博古通今,曾注《道德经》,著《明史正误》
喻兆蕃
  喻兆蕃(1862-1920),字庶三,今上栗县福田镇清溪村人。光绪十五年(1889)进士,翰林院庶吉士。先后任宁波、杭州知府,宁绍台海防兵备道,浙江布政使等职。二品顶戴。光绪二十一年,萍乡遭逢百年大旱,饥民遍野,他与在上海任知县的黄爱堂筹来巨款和谷米,在萍乡设筹荒局,数十万居民得以活命,惠及浏阳、醴陵等地。光绪二十九年,在宁波知府任内,他围海造田、发展海运,创办学校。离任时,百姓为其立“去思碑”。
(18621920)
黄钟杰
  黄钟杰(1882-1910),今湘东区湘东镇人。早年加入黄兴领导的华兴会,后转入中国同盟会,任中国同盟会湘赣外务委员。他奔走四方,宣传革命,发动民众,发展会员。1910年2月被捕,坚贞不屈,慷慨捐躯。1912年冬,黄兴来萍乡,为其题“光昭吴楚”匾额,举行追悼会。后建立黄钟杰烈士墓,黄兴题墓名,墓联:“一死结成新世界;万山罗拜此英魂”。
[] (18821910)
汤增壁
  汤增壁(1881—1948),字公介,号朗卿,湘东区东桥镇人。1902年考入南京两江师范学堂即今南京大学,次年以官费保送日本早稻田大学。1905年,孙中山、黄兴等人在东京组建中国同盟会,汤增壁旋即入会,为该会骨干成员。次年,汤增壁参与同盟会创办的刊物《民报》工作,阐明孙中山的“-”,宣传革命理论,与保皇党的《新民丛报》为代表的改良主义展开激烈的论战。1908年,他主办的《江西》杂志在日本发行,卷首刊有同盟会会员章太炎题字和苏曼殊画作。同
革命烈士 (18811948)
柳斌
  柳斌,江西萍乡市上栗县人,汉族,1937年2月出生。1957年考入北京师范大学中文系。1961年毕业后留校。1969年调回家乡江西,任萍乡二中教师、副校长。1974年调到该市中学教材编写组任组长、教育局教研室主任。1978年任该市教育局副局长、局长。1982年当选为该市副市长。1983年任江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当选为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1985年国家教育委员会成立伊始任副主任,分管全国基础教育、师范教育、体育卫生艺术、纪检监察、审计
钟涵
  1963年,油画《延河边上》在中国美术馆展出和首都各大报刊发表后,引起了中国画坛的好评如潮,也引起了国人的广泛关注。这幅油画画的是毛泽东在延安时与一个老农并肩散步的背景,画的背景为四围山色和坦平原野,构思新颖,手法别致,气氛朴素和畅。此画被列为六十年代中国油画的代表作之一。油画作者是从萍乡走出去的钟涵。钟涵,原名宋华沐,1929年8月出生在萍乡城郊五陂下。自幼喜好绘画且具天赋,乡村老屋的墙上曾有过他用木炭涂抹图画的稚气痕迹,上小学时他按
蔡正雅
  蔡正雅,男。汉族,1948年12月生,江西省莲花县人。1970年参加工作,1990年任江西天河煤矿副矿长,1995年调任江西工业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工会主席。所作诗词刊于《当代诗词》、《当代诗词600家》、《当代诗词精萃》、《李杜杯诗词大赛》等多家报刊,获当代最具影响诗人称号。国画山水《苍山如海》、《黄洋界》、《珠砂冲》、《云蒸霞蔚》等参加江西省美展,《幽壑》等参加煤炭部美展,《群山如屏》入选文化部“群星奖”,多幅作品获金奖、银奖。书法作品
刘洪彪
  刘洪彪,字后夷,号逆坂斋。1954年生于江西萍乡。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草书委员会秘书长,书法培训中心教授,第二炮兵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书法创作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为中国书协首届德艺双馨会员。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诸多高规格大展并获奖。曾举办二人书法联展、两次在中国美术馆举办《四十岁墨迹展》、《五十岁墨迹展》。参加2005年中国美术馆首届当代书法名家提名展。先后出任全国第一、二届电视书法大赛和全国第二届行草书法大展、首届青年书法家作品展、第五届中
肖增烈
  肖增烈,1938年生于江西萍乡,现代中国指掌画创始人,中国手指画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四十余年的美术生涯中,创作出大量深受各界人士喜爱的优秀作品,在参加全国性重大艺术活动中多次获奖,作品被国家文博单位收藏。代表作有《万里长江图》、《万里黄河图》等。出版有《肖增烈指掌画》系列。其传略刊于《中国美术家》、《世界名人录》、《世界美术集》等许多典籍。被艺坛内外誉为“神指妙掌”、“中国一绝”。
甘远龙
  甘远龙,1956年生,江西萍乡人。1979年毕业于赣南师院艺术系,受水彩画家何啓陶教授的启蒙教育,后师从于著名水彩画家黄铁山门下。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萍乡市美术家协会主席、市政协委员、萍乡高专客座副教授,多次被省美协、省水彩画研究会聘为评委。作品《赶集归来》、《回家的小路》获省美展金奖;《山寨乡情》入选第九届全国美展;《晨露》入选中国青年水彩画大展并被举办单位收藏;《山区水坝》入选全国小幅水彩画展。上述作品分别被江苏美术出版社、吉林
黎传哲
  黎传哲,1936年腊月生于萍乡南路的一个小山冲里。小学毕业后,在家务农两年。1957年毕业于萍乡师范学校,当了半年孩子王,然后当写匠至今。历任萍乡广播站、萍乡日报、萍乡人民广播电台记者、市委宣传部干事。经受两年史无前例的大革命之后,自愿赴武功山下劳动两年半,并担任大队革委会副主任,后调芦溪区委办公室,宣传部工作,继续吃笔墨饭。1981年调萍乡市文联《乡风》部给别人作嫁衣裳。曾任部副主任、主任、《乡风》主编、萍乡市作家协会主席、市文联副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