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历史人物介绍4
刘清之
  刘清之(1133-1189)刘清之,字子澄,号静春,是新余荻斜(今属樟树)刘式第四子刘立德的元孙,南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进士。历任万安、高安县丞、宜黄知县、太常寺主簿、鄂州通判、衡州知州等职。他关心百姓的生产与生活,抵制官场阿谀行贿,反对迷信,博得百姓好评。他提出用人4条主张:一曰辨贤否,二曰正名实,三曰使才能,四曰听换授。其主旨是,一要辨别贤否,防止奸妄之徒0大权,以售其奸,祸国殃名;二是官吏要忠于职守,责任分明,不能在其位不谋
[] (11331189)
刘式
  刘式(949—997),字叔度,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墨庄刘家人。南唐末进士。式少有志操,好学问。年十八、九辞家居庐山,假书以读,五、六年不归。其业精出,文献独得唐遗风。礼部取士,难其人甚,张洎主文,独放式一人。谓南唐进士第一人。公元975年,宋统一南唐,其学识才干得宋主重用,任大理丞出监通州丰仓入判三司都磨勘司。时财赋充斥,无所稽核。式创主辖支收司,令在三司下设都磨勘司,奸吏畏服,为朝廷财税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法谓之“三年磨勘之法”,人
[] (949997)
刘立之
  刘立之字斯立,刘式三子,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进士。历官福州连江尉、睦州清溪薄、宣州南陵令,改大理寺丞,通判常州,知高邮,军累迁殿中丞国子博士尚书虞部北员外郎,知润州,皆有政绩。立之少孤自立,沉敏少言笑,与人寡合而喜荐士。所荐者多为贤达之士,或转运盐、铁或掌财赋。立之以才为明约束止侵欺。广西、湖南诸蛮叛乱,立之率部辰州,蛮闻之自平息无事。立之于民为先,民不重费。吏守官不为势牵,不为利夺。宋庆历八年
[]
刘攽
  刘攽(bān,1023~1089):北宋史学家。刘敞之弟。字贡夫,一作贡父、赣父,号公非。江西省樟树市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庆历进士,历任曹州、兖州、亳州、蔡州知州,官至中书舍人。一生潜心史学,治学严谨。助司马光纂修《资治通鉴》,充任副主编,负责汉史部分,著有《东汉刊误》等刘攽生于宋真宗乾兴元年,卒于哲宗元祐三年,年六十七岁。出自诗书世家,祖父刘式,南唐时举进士,入宋后,官至刑部郎中。父亲刘立之与叔伯四人俱举进士。刘攽与兄敞同举仁宗庆
[] 北宋史学家 (10231089)
刘奉世
  刘奉世(1041-1113),字仲冯,樟树黄土岗镇荻斜墨庄刘家人,天资简重,有法度。中进士第。熙宁三年,初置枢密院诸房检详文字,以太子中允居吏房。宋朝著名的政治家和学者,属于元祐党人之一,传见《宋史》卷319。与北宋江南西路临江军新喻的刘敞、刘攽并称新喻三刘。北宋史学家、经学家、散文家刘敞的儿子。刘敞有4个儿子:刘定国、刘奉世、刘当时、刘安上。其中,长子刘定国早死,三子刘当时官任大理评事,四子刘安上官任太常寺太祝,而第二次子刘奉世则在4
[] (10411113)
廖昶
  廖昶,1966年6月出生,江西樟树人,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总经理。主要事迹1988年参加工作后,他先后在樟树市机关多个部门工作过;1998年进入四特酒有限责任公司,任副总经理;2002年担任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上任伊始,他审时度势,制定出“立足省内,面向全国,张弛有度,突出重点”的整体规划,提高产品的高中低端市场占有率;2005年7月,顺利完成了公司改制,转变了经营机制,提升了公司核心竞争能力。他带头加强学习,亲自带领员工搞科研,
杨文龙
  杨文龙性别:男民族:汉族籍贯:江西出生日期:1962年02月政治面貌:民主党派毕业院校:长江商学院最高学历:硕士杨文龙,江西宜春丰城人,工商硕士、中药师、高级经济师,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民建中央委员、民建江西省委副主任委员、江西省工商联(总商会)常委、宜春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樟树市政协副主席、樟树市工商联(总商会)主席。人物履历杨文龙仁和感冒药1982年至1987年,在樟树经营中药材市场营销;1998年,杨
仁和(集团)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
杨廷麟
  杨廷麟(1598-1646年)明末抗清英雄。字伯祥,一字机部,晚年自号兼山,意在效法文天祥(号文山)、谢枋得(号叠山)这两山气节。崇祯进士,南都陷,唐王加兵部尚书,攻复吉安,旋失,退保赣州,清兵陷城,投水殉国。杨廷麟,崇祯四年(1631)进士。其性勤学好古,闻名翰林,充讲官兼直经筵,与黄道周、倪鸿宝并以文章节义名天下,称为“三翰林”。当时清兵之患正炽,杨廷麟力争主战,曾上疏痛斥朝廷中主和的大臣。杨嗣昌忌恨他,谎称杨廷麟通晓兵法,改授兵部
[] 明末抗清英雄 (15981646)
章世纯
  章世纯(1575~1644)字大力,明临川箭港(今属江西省丰城市)人。明末古文家。与陈际泰、罗万藻、艾南英结“豫章社”,推崇唐宋,力抵王世贞、李攀龙的秦汉派,与张溥的“复社”分庭抗礼,并称“临川四大才子”。天启元年(1621),他乡试中举,授翰林孔目。明熹宗闻其才,下旨召见。他推辞不往,但上疏陈言:边境不宜派遣贵戚充任,不宜召募客兵,应当派遣得力将士,加强演练、自筹粮饷,才能抵御清兵南侵,巩固边防,并著有《治平要略》,其中分论、议、疏、
[] (15751644)
罗纯臣
  罗纯臣(1012~1048),字公权,出生于铜鼓西向富豪人家。“年初奇嶷,长而好学,善记诵,通音律,能词赋,深明事理。”仁宗天圣初年,远去汴梁会试,考中恩科进士,首获铜鼓书生金榜题名的殊荣。依据《战国策·魏策》说法,铜鼓县境远古居民系“三苗之居也,左洞庭之水,右彭蠡之滨。”纯臣先祖德缘,非出中原罗氏受姓世系,其源亦属此部族。古时只有民族语言,但无完整文字,因何以罗为姓,乃是“织网罟以事渔猎”的图腾象征。西晋中叶开始,中原汉族陆续徙铜
[] (10121048)
胡敬方
  胡敬方(1241~1275),字中立,号云坡居士,出生于铜鼓带溪一书香世家。曾祖思齐任太和州判、吉州发运使;祖国器任筠州(高安)税使;父超俊,博学广识,隐居乡里,日授敬方通读经史子籍,科举课艺。敬方英俊倜傥,敏慧超群,得益良好家教,学业神速精进。度宗咸淳元年(1265)殿试钦点进士,敕授临江道佥判(文秩从五品,襄理府治政务),“明察果断,剖决如流,民感其惠,士怀其德”。恭宗德祐元年(1275)秋月,元世祖忽必烈驱使宋军叛将张宏范统军进逼
[] (12411275)
帅治谟
  帅治谟(1639~1681),铜鼓排埠人。西晋年间,太原帅姓鉴公支系族众,避乱南迁至此,落户定居。后嗣繁衍成为世居旺族。迨至明朝末叶,政乱捐苛,兵连祸结,游骑散勇,时出剽掠。因应护卫身家安全需要,帅姓居民,练拳术,习骑射,蔚成崇尚武勇风气。帅治谟,出身武艺门阀,幼读经书史籍,苦学少林。及至年长,双手十指犹似铁钩,砖墙泥壁,竟能轻快攀缘腾跃;脚着鸡毛草鞋,穿堂入室,行走如飞,毫无声息;身站高屋飞檐,两腋各挟箬笠,纵身即可自由滑翔落地。轻功
[] (16391681)
袁珥
  袁珥,字挥简,别名念圃,铜鼓三都人。乾隆三十五年(1770)举于乡,四十六年(1781)大挑一等,签发湖南以知县试用。珥聪强练达,刚柔兼济。署岳州、长沙同知,有政声。转署醴陵县时,旧令病故,厚赠其妻孥,舆梓以归。复署乾州同知,乾地苗俗犷悍,有小忿,辄聚众刃斗。珥至,开诚化导,苗皆蛰伏。题补邵县,奸民多假命狱以诈财,珥治以刑威,刁风顿息。旋以宽纵狱囚,挂吏议揭参。奉旨送部引见,仍发湖南以知县用,寻补永兴县。乾隆六十年(1795)春,苗民蠢
[]
帅家乾
  帅家乾(1741~1823),字仲衡,铜鼓排埠人。出生于一个多子女贫寒农家,父母无钱送其入学,八岁时开始参加生产劳动,每天放牛路过距家一箭之地的私塾,总爱伫立门道,听书声,看写字,满脸渴慕表情,恋栈不愿离去,有时还带根和笔一样长短的芒秆,坐在书堂门槛上,模仿学童执笔、,蘸墨、写字动作,稚气十足,怡然自乐。蒙馆先生初见甚觉诧异,久而知情,深感怜惜,慨然赠其《增广贤文》《四言杂字》《千字文》之类启蒙书籍,间或教其念读,指点写字笔顺。帅家乾天
[] (17411823)
胡浚源
  胡浚源(1748~1824),字甫渊,号乙灯,铜鼓带溪人。清乾隆四十二年(1777)中举。三年后赴京会试,首场散文得到主考官赞赏,二场因越出官韵而遭落第。胡浚源毫不气馁,再埋头勤读诗文数年,兼攻书画。清乾隆五十二年(1787)又参加会试,吏部大挑知县,浚源中选,先后在河南商水、考城、新郑等县任知县八年。胡浚源任知县期间,以“重道爱民”为本。处理案件,迅速果断,公正清廉。末任新郑,为不加重民众负担,胡浚源按照自己所说的“宁毁家,毋累民”,
[] (17481824)
钟光维
  钟光维(1762~1855),号省斋,出生于铜鼓三都一自耕农家。自幼聪颖好学,能言善辩,获得族长赏识,资助其熟读经史与科考课艺。曾经两次赴宁州参加州试,皆因书写行款失格而落榜。第三次虽得中庠生,因其未先礼谒主考,放榜时其名竟被删掉,只得满怀怨愤回乡。正当其感到前途未卜、意志消沉、形神沮丧之际,偶然遇见一名谪迁典史的原任知府途中罹病,盘缠告罄,进退维谷,光维同情其境遇,邀至家中疗养。官员感激,知其多舛遭遇,劝导改学刑名。光维从教,勤读大清
[] (17621855)
萧公显
  萧公显(1772~1856),字烈光,号文谦,铜鼓古桥相见湾人。萧公显家系祖传中医,青年时向往仕途,三赴科场落第后,决意随父从医,前后50余年,医术颇有造诣,名扬周边数县,时人称之“古董郎中”。因其性格古怪,经常赤脚草鞋出入病家,对豪门富户索价昂贵,而对贫苦百姓则不计酬金,慷慨大方,这在当时社会难以为人理解。更重要的是,他有一套出奇制胜的医术,正方、偏方运用灵活:能用针灸起死回生;能用草药根治在人们看来难治的顽症;还可以不用药诊治“似病
[] (17721856)
陈文凤
  陈文凤(1819~1897),字范锡,号鸣冈,祖籍广东嘉应(梅县)州,出生于铜鼓梅洞客家书香门第。文凤天性聪颖,勤奋好学,年方十五,熟读经史子集,入州考第一名,弱冠补廪。清咸丰元年(1851)恩科以优增生中举人,清同治四年(1865)赴京会考,经殿试中选崇绮榜进士。太平军兴,文凤应诏组织团练,随官军连克铜鼓营、义宁州两城,-擢任金溪教谕加同知衔,未就回乡潜心修业。举进士后,钦点知县,派往福建,至而主办省会环局,明能断狱、平反冤案甚众。清
[] (18191897)
吴凤笙
  吴凤笙(1823~1879)号纯治,字蟹谷,铜鼓东门口人。其少怀大志,决意效仿卫青、马援、霍去病驰骋疆场,建功立业。因而精读兵法,苦练武术,待机从戎报国。太平军兴,吴凤笙响应朝廷号令,招募乡勇,组建刚毅团练,协助清军征战修河流域,屡操胜券,清廷授其府经略衔,并将刚毅团练编入绿旗正营,调往河南项城,反击太平军苗沛霖部。绿旗正营与刚锐、毅继等营协同作战,苗部顽强抵抗,久攻不下。凤笙即挑选500名精壮,冒雨奔袭敌营,奋勇拼杀获胜。中丞严渭椿奏
[] (18231879)
黄华宽
  黄华宽(1823~1905),派啟惠,字祥发,号春圃,永宁坪田人。十二岁习武,逾三年,套路初成。铜鼓营千总见其招势灵活,有问必答,甚为喜爱,曰:“此儿了得,若再加造就,必成大器”。于是常领华宽入营,倾其所学,悉心传授。华宽勤学苦练,武艺日精。华宽年轻时,体形健硕,性情豪迈,加入地方团练,为扫地勇。清道光三十年(1850)赴京赶考,得中武科进士。清咸丰三年(1853),调处江南军务,随湘-战赣、皖、苏三省,至清同治二年(1863)七月,南
[] (18231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