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州市历史人物介绍2
虞槃
  虞槃(生卒不详),字仲常,号侦白,虞集之弟,二都(今石庄乡)人,曾经与虞集一起拜吴澄为师,潜心理学,是“草庐学派”重要弟子之一。延祐五年(1318)进士,授吉安、永丰县丞,丁父忧,曾任湘广行省龙阳州儒学正,全州清湘书院山长,辰州路儒学教授。《道园学古录》记载:虞槃“每与吴公(吴澄)论其学,必为所许可,读吴公所著经说,他人或未足尽知之,而仲常(虞槃)辄得其旨趣。”虞槃崇尚理学,为官清正廉明,执法公正不阿。在他担任湘乡州判官期间,有某富绅杀
[]
谢廷恩
  谢廷恩(1765—1841),字德清,人称“西老爷”,本县段家谢村人(今属河上镇)。幼时家贫,常拾柴或替人赶牛车灌田,赚些钱贴补家用。长成后,从事经商,往来于福建、广东等地经营苎麻生意,不到二十年,家资积累钜万,成为本县的巨富。谢氏家道丰裕后,并不置田产以图享乐,而常广散家财,周济乡里及为地方兴办公益事业,颇得社会的赞誉。并受到清政府议叙巡检加3级的奖励。今选记其为世人传颂的二三事,以飨读者。创办义仓旧时,本县乡间虽设有义仓积谷,然而规
[] (17651841)
袁鰲
  袁鰲,字巨卿(约公元923-999年),江西临川崇仁(相山镇)山斜鲁滸人,世住袁州府宜春县。登后周世宗显德三年(956年)进士,官拜长沙府尹、吉州刺史。1068年其长子袁鹏任兵部尚书加太子少保,宋神宗追赠为枢密使,南宋高宗建炎二年(1128年)加敕特赠枢密院正卿护国佑民大夫。曾住崇仁五十二都白茅畲三龙岗、三十七都山家源。卒于宋真宗咸平二年,后夫妇合葬于本邑五十一都柏陂袁家坑(今江西崇仁县相山镇鲁滸村百陂油柞坑)。妻陈氏,生九子一女。长子
[] (923999)
吴曾
  吴曾,字虎臣,抚州崇仁(今属江西)人。高宗绍兴十一年(一一四一),献所著《左氏发挥》,以布衣特补右迪功郎。二十二年,充敕令所删定官(《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四○、一六三)。二十三年,改奉常主簿,为玉牒所检讨官(《能改斋漫录后序》)。三十年,试太常丞,兼权吏部郎官,被劾,领在外宫观(《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一八四、一八七)。久之,除知靖州、全州、严州,遂退居乡里。有《得闲文集》、《君臣论》、《负暄策》、《南北事类》等近二百卷,均佚,惟《能改
[]
鲁易
  鲁易(1897~1932),原名其昌,字蕙孙,号绳武,黎川县中田人。幼随父旅居湖南常德,常德高中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19年回国,1920年赴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与李立三、赵世炎等发起成立劳动学会,参与了留法勤工俭学生进占里昂中法大学的斗争,被法国当局拘捕,同蔡和森、陈毅等104名学生一道被押送回国。鲁易回国后,在海南琼山第六师范任教,兼任由徐成章等人创办的《琼崖旬报》的。1922年,经陈公培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与陈公培、罗汉、徐
(18971932)
聂显书
  聂显书(1897~1976),原名聂火生,资溪县乌石镇桐埠村范家山人。出生于雇农家庭,10岁时为抵父债,给地主扛长工达18年之久。1929年10月,在中共信江特委派来资溪开展革命工作的吴先民的启迪引导下,投身农民运动,加入中国共产党。1930年任资溪、黎川边界特委民运部长和茶山、乌石、桐埠党总支书记。参与和领导了捣毁杉关盐卡、打开金溪县长何伯嘉家谷仓分粮给农民、组织茶山纸厂工人暴-动等三次斗争,均取得胜利。1932年后,历任金南特区三分
(18971976)
周如玉
  周如玉(女,1914~1984),资溪县南山村人。3岁时被送给双山李姓做童养媳,13岁帮地主做苦工。1931年春,经彭启龙、廖东海介绍秘密参加革命组织,并经周振华介绍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任团小组长。她以学武术为名,到张家、南山、瑶坊一带活动,动员亲属和贫苦乡亲投身革命。1932年1月17日,游击队和南山的党团员在中共信南特委的领导下,准备攻打瑶坊纸行,派她打入纸行老板姚道春家中做内应。她扮成卖花线的姑娘,溜进姚府花园,待到姚府上下入
(19141984)
涂宗德
  涂宗德(1915~1988),黎川县日峰镇下桥村人。少年时家境贫苦,在家种田和到烟栈当学徒。1931年6月,红军首次来到黎川,即毅然投身革命,被编入闽粤赣游击队任通讯员,后任闽粤赣独立团班长。1933年7月,到瑞金中央彭扬步兵学校学习,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步校结业后,调红7军团警卫连任排长、连党支部委员,参加了中央苏区第四、五次反“围剿”战斗,数次负伤。1934年11月,编入红5军。1935年春,红军长征到达贵州后,参加了攻打遵义、娄山
(19151988)
徐奋鹏
  徐奋鹏(约1560年-1642年)字自溟,别号笔峒先生。江西临川云山巷口徐村人。明代著名学者、文史学家。父国墀,嘉靖间明经选。奋鹏自幼才华过人,博览群书,通晓六艺。18岁时参加县、府考试,皆列榜首。其同乡--著名戏剧家汤显祖所素重其才,为之延誉,两人为莫逆之交,时以诗文相切磋。徐奋鹏常与之研讨戏剧创作问题,对汤氏《临川四梦》的创作和修改提了很多中肯的意见。徐奋鹏为人正直,淡泊名利。当他初露头角时,正值明朝晚期,政治黑暗,-污吏为所欲为,
[] 明代著名学者、文史学家 (15601642)
罗必元
  罗必元(1175—1265),离亨父,号北谷,隆兴进贤(今东乡县杨桥殿)人。嘉定十年进士。调咸宁尉,抚州司法参军,崇仁丞,复摄司法。郡士曾极题金陵行宫龙屏,迕丞相史弥远,谪道州,解吏窘极甚。必元释其缚,使之善达。真德秀入参大政,必元移书曰:“老医尝云,伤寒坏证,惟独参汤可救之,然其活者十无二三。先生其今之独参汤乎?”调福州观察推官。有势家李遇夺民荔支园,必元直之;遇为言官,以私憾罢之”知余干县。赵福王府骄横,前后宰贰多为挤陷,至是以汝愚
[] (11751265)
黄大受
  黄大受,字德容,号露香居士,南丰(今属江西)人。一生未仕。能诗,以诗游士大夫间。其子伯厚于理宗淳祐元年为其遗著作序,有《露香拾稿》。
[] 南宋江西籍诗人
何异
  何异(1129-1209)字同叔,江西省崇仁县巴山镇人。绍兴二十四年(1154)进士,初授石城县主簿,历两任调为萍乡知县,有政绩,经丞相周必大推荐,迁国子监、丞。在朝应对时,颇称帝意,升为监察御史,调任右正言。绍熙四年(1193),朝廷大臣对光宗屡屡借口自己有病,长期不探询年老多病的太上皇颇有微辞。何异上疏进谏,劝光宗应前往探视,光宗不予理睬。何异请求外任,调为湖南转运判官,兼管军事。绍熙五年,辰州(今湖南沅陵县)瑶族首领攻打邵阳,何异
[] (11291209)
何坦
  何坦,字少平,号西畴。江西广昌县旴江镇人。南宋提刑。何坦为明代名臣、学者、诗人何文渊的先祖。淳佑十一年(1251)进士。历靖州、江陵府教授,初任宜黄县尉,因揭露县令臧某暴敛,忤郡守被罢官。后起用,知将乐县,擢知连州,所到之处,以善治闻名。累迁宝谟阁学士、广东提刑。精于吏治,处事严格,弹劾-,不徇私舞弊,以“廉平之行,为岭南首称”闻名。卒谥文定。其有名言曰:“交朋必择胜己者,讲贯切磋,益也。”著有《西畴常言》(又名《西畴老人常言》)1卷,
[]
杜耒
  杜耒lěi(?——1225),南宋诗人。字子野,号小山,南城(今属江西)人。尝官主簿,后入山阳帅幕,理宗宝庆三年死于军乱。其事迹见于《续资治通鉴》卷一0。
[] 南宋诗人 (?~1225)
董居谊
  董居谊生于南宋绍兴27年(1157)卒于端平2年(1235),孝宗淳熙辛丑科(1181)进士,曾任州通判,太常博士,国史编修,实录院检讨,秘书丞,右正言,起居舍人,工部侍郎,累官任至四川制置使,金兵南下,军士作乱,居谊遁,被夺五官职,嘉定12年(1219)流居湖南永州,后返乡,卒葬戚姑山附近的明水山。因朝庭问罪董居谊,居住在后昌源的董氏纷纷逃离,或入赘别村他姓,至使后昌源破落,无董姓居住。
[] (11571235)
陈元晋
  陈元晋[约公元一二二五年前后在世],字明父,本蜀人,侨居崇仁(今属江西)。生卒年均不详,约宋理宗宝庆初前后在世。性嗜学,好义。登嘉定四年(公元一二一一年)进士。初授雩都尉,迁知福州、融州。累官邕管安抚使。元晋著有渔墅类稿十卷,《国史经籍志》传于世。
[]
陈郁
  陈郁(1184-1275)字仲文,号藏一。江西临川人。陈世崇之父。并称“临川二陈”。南宋著名诗人。文学优异。应宋理宗命记天竺华严阁受赏识,特旨以布衣充辑熙殿应制。景定间为东宫讲学堂(太子上学之处)掌书兼撰述。始末略见其子世崇《随隐漫录》中。世崇载度宗尝赞郁像,有文窥西汉、诗到盛唐之语,宠奖甚至。岳珂序称其闭户终日,穷讨编籍,足不蹈毁誉之域,身不登权势之门。然刘埙《隐居通议》有度宗御札跋,惜其下访陈郁父子之卑陋(语详《隐居通议》条下)。又
[] (11841275)
陈世崇
  陈世崇,临川(今属江西)人。居抚州崇仁。陈郁子。并称“临川二陈”。宋末元初诗人。随父入宫禁,理宗景定四年(1263),充东宫讲堂掌书,兼两宫撰述。度宗咸淳元年(1265),任皇城司检法。因其父有词讽贾似道专权误国,为贾似道忌,遂归乡。入元不仕,专心著述。元至大元年(1308)十二月卒,年六十四。幼随父习诗文,思维敏异,作品清丽,为时人称道。著有《随隐漫录》12卷,多记同时人诗话,南宋故事言之尤详,皆为珍贵资料,收入《四库全书》。今传本仅
[]
蔡冠卿
  蔡冠卿,字元辅,南城(今属江西)人。仁宗庆厉六年(一○四六)进士(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四九),为原武主簿,迁知下邳、鄢陵。入为大理少卿,又出知饶州。清雍正《江西通志》卷八三有传。今录诗二首。
[]
艾性夫
  艾性夫(《四库全书》据《江西通志》作艾性,并谓疑传刻脱一夫字)字天谓。江西东乡(今属江西抚州)人。元朝讲学家、诗人。与其叔艾可叔、艾可翁齐名,人称“临川三艾先生”。生卒年均不详,约元世祖至元中前后在世。艾性夫宋末曾应科举,曾否入仕不详。以能诗与叔可(无可)、宪可(元德)并称“抚州三艾”。宋亡,浪游各地,与遗民耆老多有结交,斥仕元者为“兽心犹办死报主,人面却甘生事仇”(《义马冢》),挽谢枋得诗称“千古六经俱扫地,独公一柱肯擎天”。咸淳贡生
[] 临川三艾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