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历史人物介绍9
吴坤英
  吴坤英(1917-1942),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人。1937年11月参加革命,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一营三连二排副班长。1942年3月在安徽省和含抗日根据地反“清乡”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171942)
张海外
  张海外(1915-1941),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车圩村人。1937年10月参加革命,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战士,新四军和含游击纵队一营三-士。1941年8月在安徽省含山县反“清乡”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151941)
方开春
  方开春(1919-1941),又名方进清,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孙坑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斗争,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班长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曾任新四军江北游击纵队新七团三营七连副连长。1941年5月在安徽省下南庄与日军作战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191941)
吴清流
  吴清流(1918-1939),福建省云霄县下河乡曲溪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开创闽南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历任闽南红军独立三团战士、班长、排长。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北上抗日,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二营排长。1939年在安徽反“清乡”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181939)
蔡和尚
  蔡和尚(1910-1943),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白塔村人。1935年参加革命,在闽南游击区参加了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二支队,于1938年初北上皖南参加抗日战争,任新四军二支队四团老三连副连长。1943年在安徽土地庙截缴敌人枪弹的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101943)
周乌来
  周乌来(1913-1941),福建省云霄县东厦镇荷中村人。1933年参加革命,参加了开创闽南饶和浦(饶平、平和、大浦)游击区的斗争。中央红军主力长征后,留在闽南游击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随红三团编入新四军二支队,于1938年初北上抗日,任江北游击纵队侦察连连长。1941年在安徽省南陵、繁昌交界处的战斗中牺牲。
新四军战士 (19131941)
李羡椿
  李羡椿(?-1939),福建省南靖县书洋乡版寮村人。1936年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任独立第9团战士、班长,参加闽西南地区三年游击战争。抗日战争爆发后,闽西南红军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北上抗日。李羡椿随所在部队开赴苏皖抗日前线,历任新四军二支队三团三营三连侦察班长,三营侦察排长,经常化装到南京等敌占城市侦察敌情、袭击日伪军。1939年10月在小丹阳战斗中,李羡椿带领一个侦察班袭击日军指挥部,在战斗中头部、手部中弹负伤。完成任务后,带伤率领战士们
新四军战士
陈琼华
  陈琼华(1918~1995) 药学专家。福建漳州人。早年曾就读于厦门大学化学系和国立师范学院化学系。1963年调至南京药学院。历任中国药学会理事,全国生物化学药物学会主任委员,江苏省科协委员和江苏省药学会理事。陈琼华长期从事教学与科研工作,先后开展中药大黄的系统生物化学研究,天花粉、前列腺素、银耳等10多种抗生药物研究,及植物、真菌和动物多糖的药品和保健品研究,发表论文120多篇。主编《生物化学》教材,获全国科学大会奖及卫生部、江苏省和
(19181995)
沈斗平
  沈斗平,笔名学璟。福建诏安人。专长国画,主攻花鸟。系福建省直机关青年书画协会会长,青年书画家协会副会长,福建省闽海艺社社长。1993年由中国国际文化出版公司出版《沈斗平画集》。
高克正
  高克正(生卒年未详),字朝宪。明海澄县人。8岁即能作文;12岁时,督学胡定来县考诸生,拔置第一。自此,岁考辄居榜首。万历二十年(1592年)中进士,选为翰林院庶吉士。每遇庶常馆考试,又是成绩最优者,授职翰林院检讨,纂修国史。国史馆同事疏请册立其所撰稿文。高克正天性笃孝,突接双亲相继逝世的讣信,擗踊号哭,悲哀几绝。上疏请求服丧6年,诏许加2年,“以展孝思”。万历三十一年(1603年),高克正主持浙江乡试,选取的都是才俊之士。却有人嫉妒,蜚
[]
戴燿
  戴燿(1542~1628年),字德辉,号凤岐。明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儒塘坂(今侍郎坂)人。自幼勤奋好学,从不怠惰嬉戏。26岁考中举人,27岁考中进士。戴燿初任江西新建县(在南昌西面)知县,主持兴修水利、节用减税,穷县经济得以稍苏。3年任满,调补户部主事,转任户部郎中。奉命往密云县(在北京东北面、潮白河上游)督运军粮,力主改陆运为水运,以便加速运输、降低运费。隆庆六年(1572年)疏河完工,漕船畅行。早先因滞送军粮而被长期囚禁的10多
[] (15421628)
蔡宗禹
  蔡宗禹(生卒年未详),字宝元,号震湖。明漳浦县人。万历年间(1573年至1619年)为太学生,首辅叶向高许为天下士。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蔡宗禹考中进士,授镇江府理刑。他执法公平,不偏不倚。府丞某某-又残忍,每藉故肆意害人。宗禹依法力争,遂同此人发生严重矛盾。此人正在代理知府职,而上级又下公文令宗禹权代知府,此人更妒恨入骨,千方百计找岔子向上级诬告。宗禹被构陷去官,不久此人也失势。宗禹上京辟诬,朝廷将此案交吏部诠选司办理,延迟不决,
[]
戴时宗
  戴时宗(1494~1558年),字宗道。明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戴瞭村人。正德九年(1514年)中进士,授刑部主事。戴时宗为人持正不阿,嫉恶如仇。当时有锦衣卫卒肆意杀人,刑部尚书慑于权势,意欲包庇罪犯;时宗坚持执法,自己前往尚书府,像囚犯一样长跪不起,尚书慌忙下跪还礼。时宗语意双关地对尚书说:“这是执法的场所,怎么可以对罪犯以礼相待呢?”时宗因此而忤逆上司的意图,被调往吏部任考功主事,时值正德皇帝荒唐地准备南巡。他与同舍郎张衍庆等上疏
[] 为政清廉的明朝都察御史 (14941558)
林雍
  林雍(生卒年未详),字万容。明龙溪县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授职行人。因母亲年老多病,请求归家赡养;及母病逝,服丧完毕,才就行人职。成化元年(1465年),林雍上疏劝宪宗修德格天,亲贤讲学,以图长治久安之计。旋升任行人司司正。又上疏说:周敦颐、程颢、程颐、朱熹,其学说皆大中至正,纯粹至善,可以兴起斯文,而当道统之传,应该并列于颜渊、曾参、孔伋、孟轲,当为文庙的“八配”。又建议:陈淳德行道术纯正无疵,有卫道之功,宜“从(配)祀两庑
[]
郑深道
  郑深道(生卒年未详),名文玄,以字“深道”行。明龙溪县人。洪武二十年(1387年)郑深道乡试中举,次年入京参加会试落第,暂任两浙盐运司视狱官。深道得知狱中有数人受屈,报告上级给他们开释。事后还乡时,有人带白银追上深道乘坐的船送给他,表示感谢。深道坚辞拒收。后任程乡县(治所在今广东梅县)教谕,升宁波府教授,并曾受聘参加主持顺天、湖广、江西、广东乡试。永乐末年,郑深道升司经局校书。时仁宗皇帝尚为皇太子,每有谕问,深道回答称旨,奉召入侍经筵读
[]
黄元渊
  黄元渊(生卒年未详),字君翌。元龙溪县人(其先南靖人,入元迁居龙溪)。科试未第,遂为隐士。后因捐资重建龙江书院有功,被荐为漳州、泉州二路学官。早在宋绍熙元年(1190年)朱熹任漳州知州时,就计划把登高山(今芝山)临漳台建为书室,未果;至宋嘉定十六年(1223年)漳州知州危稹始建成龙江书院,用以聚徒讲学。后知州方来又在书院左侧建祠祀朱熹。元时,龙江书院被佛教徒占据,遂中止讲学。黄元渊有心发展教育,遂与漳州路博士冯灏翁、龙溪县教谕郭元发共相
[]
陈耆公
  陈耆公(1195~1264年),宋长泰县彰信里(今陈巷镇)双芹社人。他家祖业富有,平生乐善好施,素为里人敬重。嘉定末年至宝庆初年,长泰旱涝更迭,尤其彰信、人和(今武安镇)两里,处于丛山环抱的盆地中心,水利年久失修,大片田园成为“看天田”,无雨龟裂,遇雨汪洋,年成不好,民难谋生。其时,陈耆公正当盛年,决心为乡里倡修水利,遂将自家田地240多亩与他处田地相交换,以便连片兴修水利设施。还聘请水利名师,亲自陪同勘测地势,足迹遍及旌孝、石铭、彰信
[] (11951264)
颜颐仲
  颜颐仲(约1184~1258年),字景正,颜彻子,颜耆仲弟。福建漳州龙溪人。。颜师鲁孙,以祖荫补官。初任宁化县尉转西安县丞、西安县知事,任内皆有美政。遭母丧,服满调衡山知县,尚未到任,委转运司干办公事。继迁临安府通判。宋端平元年(1234年)颜颐仲升将作监主簿,出任严州知州。政府规定农民所纳的田赋,开始实行钱银、楮币(即纸币)各半的缴纳制度。对此,经办官员和民众大为震惊,认为难办。颐仲就同朝廷主管部门争论,说:“州县收入全用楮币,而缴纳
[] (11841258)
孙叔谨
  孙叔谨(生卒年未详),字信之。宋龙溪县人。是当时倡言“攘外必先安内”的朝议大夫孙昭先之子。孙叔谨自幼刻志问学,长成后以父功补官,初任广东揭阳县尉。揭阳税重民苦,叔谨力言于知州减税以便民。次年,转任大理寺评事,持法公正,朝中称美。他在轮对时说:当前旱灾、蝗灾严重,作物歉收,盗贼蜂起。朝廷对地方长官,应责成其办好赈恤实政;对守土军人,应责令其着实防御盗寇。嘉定十年(1217年),孙叔谨登进士第,受任莆田知县,公务剖决明允,属下员吏不敢扰民,
[]
丁知几
  丁知几(生卒年未详),字潜仲。宋龙溪县人,唐丁儒后裔。庆元五年(1199年),丁知几以特奏名授广东潮阳县主簿,任内有政绩。后因母丧归里。自此不再从仕。在此之前,曾经致力于家乡水利建设,倡修一条由官方主办、规模较大的人工港道,后人称为“官港”。丁知几家乡龙溪县二十八、二十九都一带村庄,唐代以前原是海滩地带,旧称海壖。自唐中叶漳州迁治龙溪以后,九龙江下游靠海地段逐渐围垦海滩,建村辟地。至宋,由江东南行里许,上自文甲、官埭,下至石美,都是海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