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平市历史人物介绍9
黄李生
  黄李生黄李生,又名理生,浦城石陂小雪村人。民国4年(1915)生。民国23年,因地主逼债出逃而投奔红军,半年后回家探亲,向家里人传播革命道理,从此其家成为红军秘密联络站。后来国民党几度到家搜捕,放火烧屋,全家只得搬到坵元破庙栖身。民国27年,李生任游击队队长。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5月,出席中共建松政特委首次代表会议。民国30年,国民党省保安处保安队向建松政地区进攻,将李生的父亲、妻子、弟弟和孩子抓走,要李生抵赎。家人虽遭酷刑,均不屈
(19151943)
黄炳松
  黄炳松黄炳松,又名杰才,浦城水南下铺村人。民国3年(1914)生,只念3年私塾,就跟其父务农。民国23年经人介绍到设在水南飞机场的国民党空军九十八场当兵。民国31年空军九十八场迁离浦城,即回家从事农业生产。1950年任水南乡农民协会主席,参与领导全乡土地改革,积极参加抗美援朝活动。1952年带头成立农业生产互助组并任组长。1953年在互助组的基础上,扩大成立曙光初级农业生产合作社,此后,该社连续6年被评为县农业生产先进单位,多次获得省、
(19141982)
朱建民
  朱建民,浦城莲塘乡溪洲北山村人。民国3年(1914)生,原姓徐,因排行第六,而名老六,参加红军后改名朱建民。家境清贫,靠帮工挣钱糊口。民国20年在溪源的撑源岭纸厂做工时,受到共产党的教育。同年7月参加工农红军,后加入中国共产党。在红军中任副班长,在崇安、浦城一带坚持游击战争。民国27年2月,闽北红军改编为抗日义勇军开赴抗日前线,朱建民任三支队五团一营排副。改编新四军后任师教导队排长。民国31年4月任三支队挺进团游击队政治指导员。次年3月
(19141970)
李光
  李光,原名李声,浦城山下黄柏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生。民国16年(1927),考入县立南浦初级中学,他勤奋好学,初中各科成绩优良,爱好体育,在全县体育运动会上获总分第一。次年夏,福安扆山初级中学教师季永绥回浦城,看到李光的作业,认为大可造就,动员李光转学扆中。民国18年在扆中毕业,考入福州鹤龄英华书院。这是一所教会办的学校,收费昂贵,又实行奴化教育,李光当年就离开英华书院,转学福州乌石山师范学校。当时,这所师范学校已有中国共产党支
(19091930)
郭三妹
  郭三妹,浦城裴墩村杨山头人。清光绪三十四年(1908)生,出身贫苦,做香菇营生。少年时代有侠士气魄,常为穷人打抱不平。民国24年(1935)初,郭三妹在松溪路桥村参加共产党领导的游击队。他工作积极,立场坚定,斗争性强,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民国26年春,任中共浦城县渡头区委书记。同年9月,任中共浦城中心区委书记。同年11月,在水北桥亭碗窑与国民党乡长进行“国共合作”谈判,达成共同抗日的协议。民国27年2月,中共浦城中心区委改为中共浦南特
(19081941)
周绍高
  周绍高周绍高,字子季,浦城城关人。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十二月生。民国13年(1924)浦城中学毕业后,到上海闸北搪瓷厂当学徒。不久,转到海道测量局学习无线电收发技术,因成绩优异,到上海宝山县吴淞口海岸电台实习。民国16年,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交通处在上海创设无线电训练班,绍高被录取受训。同年秋毕业,派往南京国民革命军总司令部电台工作。民国18年升任中校台长。在这期间,电台失火被毁,绍高为责任者,将受重处,经同乡伍诚仁等营救,得从轻处
(19051985)
姚若愚
  姚若愚姚若愚,原名质馄,字耀如,浦城城关人。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生,民国8年(1919),在县立第一高等小学高年级读书时,北京爆发五四运动,浦城学生组织国货维持会、学生联合会,姚均被推选为会长,他率领同学上街-,散发传单,在闹市演讲。同年,他考入设在建瓯的福建省立第五中学体育专科,毕业后,应聘为浦城私立树人小学教员。他酷爱读书,特别喜读《学生杂志》,被徐警青8人的作品所吸引,为寻求良师和益友,与徐等保持通讯联系。民国15年,在莫斯
(19011973)
张航声
  张航声张航声,原名嘉谷,又名狮眉,化名王德才,浦城富岭横山下人。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生。民国4年(1915)县立高等小学堂毕业后,回东乡际下教村塾。民国5年与其父张启瑞在楮林创办国民学校。民国6年俄国十月革命成功,张航声于次年到福州、上海、广州,寻找真理。在广州找到孙中山,受到革命教育。民国9年改名狮眉,到南洋苏门答腊的棉兰小学(华侨办的学校)任教。同年创办《心报》,宣传共产主义学说,在华侨中颇有影响。《心报》石印,编、写均由航声
(18981927)
伍诚仁
  伍诚仁伍诚仁,字克斋,又名宝瑜,浦城城关苏处衕人。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生,民国4年(1915)县立第一高级小学堂毕业后,赴广东加入粤军第一师,民国12年入广东西江陆军讲武堂。次年5月5日,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任第三队分队长。毕业后,曾任教导团第三连见习官、代理排长,第四军补充团二营营副兼五连连长、黄埔军校步兵军官团八连连长等职。民国15年参加北伐战争,同年6月任第一补充团一团二营营长,10月升任第二团中校团副。民国16年7月,任国
(18951970)
叶珍珠
  叶珍珠叶珍珠,女,浦城忠信纳岱村人。清光绪二十年(1894)生,毛洋村韦财旺妻,以经营饭店糊口。民国23年(1934)起,毛洋村饭店常有红军、游击队投宿,财旺任红军交通员,经常在浙江龙泉高山、西坑及浦城马迹一带联络。珍珠先是揽下饭店的一切事务,支持丈夫参加革命工作。后来,自己也为红军游击队站岗放哨、传送情报、洗衣缝补,有伤病员,就安置在山洞里,采草药治疗。民国26年初,国民党军1个营驻毛洋村,饭店里住满军队。一天,她把国民党军队遗忘在草
(18941937)
真尧恭
  真尧恭真尧恭,浦城富岭镇员盘村人。清光绪十九年(1893)生,家境清贫。10岁时,由西山祠租产补助,入县城明伦堂小学读书。高小毕业后,考进公费的福建陆军小学,3年后升入南京陆军第四中学,加入武昌起义行列。民国元年(1912)秋,就读于北京清河陆军第一预备学校,次年,南下参加讨袁和护国护法运动,先后任征闽靖国军的排长和福建护法军少校参谋。民国13年,在永春加入中国国民党。在参加北伐泉州战斗中,被军阀周荫人部俘虏,直到北伐军攻占泉州,才获释
(18931979)
锺新秀
  锺新秀锺新秀,女,浦城石陂梨岭村人。生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嫁小雪村黄陈妹为妻,家境贫寒。民国23年(1934),因农业歉收,欠下地主8担租谷,仅两年时间,利滚利要还40多担。一天地主登门逼债,家无力还清,地主便要将他儿子李生卖壮丁抵债,新秀无奈,让李生寻找红军。半年后,李生回家,宣传革命道理。嗣后新秀家就成为红军秘密联络站,全家人经常给红军游击队烧水做饭,缝洗衣服,送信、送粮、传递消息。红军在她家开会,她担任放哨。国民党当局获悉
(18911977)
吴明英
  吴明英吴明英,乳名维岩,字人伟,号光秋,浦城富岭镇双田村人。清光绪十四年(1888)生,父母早丧,由姐抚养成长。宣统元年(1909)毕业于浦城县城东高等小学堂。宣统二年创办桑田初等小学校,任校长兼教员。由于公款不敷,他向亲友借贷、变卖妻子的首饰共得银元700余元,全捐给学校,购置风琴、时钟、地球仪、图书等教学设备。民国2年(1913),学校经费无着,他义务教学半年,同时走家串户与学生家长商量办法,使学校得以继办。民国26年,在东乡长滩小
(18881977)
孙竹斋
  孙竹斋孙竹斋,生于清光绪二十三年(1897),原籍浙江萧山县泾化乡,后定居浦城城关江山街(今交通路)。民国16年(1927)在萧山县义桥镇投资,开设春记染坊和新华袜厂,因军阀孙传芳部抢劫而破产。民国20年就业于上海三友实业社、大同橡胶厂。民国22年任福建省运输公司南昌办事处主任、福建省运输公司浦城站站长。后调任福建省物产公司驻浦城办事处主任、浦城公沽局经理等职。民国27年,竹斋依靠上海工程技术人员的帮助,赴浙江省龙泉、庆元等县考察采脂和
(18971983)
王德有
  王德有王德有,浦城岱后村人。清光绪三年(1877)生,家有纸槽和几十亩田。民国15年(1926)4月,土匪马云龙率300多人,到新兴七一带(今枫溪乡)打家劫舍,4月14日,王德有为首组织群众1000多人自卫,将马匪打败。次年6、7月间,崇安岭根农民自发起来杀死捐棍,抗捐抗税,军阀卢兴邦派兵去镇压,王德有又率民众去支援。此后,王德有成为新兴七地区的联首。民国16年7月下旬,中共崇安特别支部成立简称“特支”,特支书记徐履峻于同年9月到岱后开
(18771951)
房建子
  房建子房建子,字炳辰,浦城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三年(1887),民国3年(1914)毕业于福建师范完全科,民国5年受聘浦城私立中学为义务教员。私立中学停办后,转入小学任教。民国10年县立初级中学创办后,在中学任教。民国18年被聘县立清华女子学校毕业班义务教师,因他教学得法,16名毕业生成绩优异,均被中学全部录取。次年,浦城县政府委任为教育局局长,因他热心教学,仅任3个月,即辞去局长职务,仍回中学担任教员。建子一生献身教育事业,担任理科教
(18871972)
张楷
  张楷张楷,浦城城关人。生于清光绪十一年(1885),家境贫寒,自幼勤奋好学,清末生员。从20岁起,以教书为业。他教学认真,严于律己,重于身教,闻名于城乡。他善于解释字义,对学生逐字逐句讲解《幼学琼林》、《古文观止》、“四书五经”等,由浅入深,还亲手抄录书本授课,因人施教。并注意培养学生写作能力,与学生共同批改作业。每年有中、小学教师利用寒暑假请他补习古文。凡受过他教育的人,都感受很深,长进很快。张楷还擅长中医,工书法。他一生献身教育事业
(18851958)
汤绍宗
  汤绍宗汤绍宗,字炳均,浦城人。清光绪十年(1884)生,幼年由英国传教士安巴乐带往福州,在圣教医院学习西医6年,学成回浦,开设同仁医院。民国15年(1926)3月,在国民革命军任军医,后为卫生队长。次年7月,脱离部队,偕弟汤绍明在福州开设世杰医院。不久回乡,在红十字会办的中西医院任医生,后又自设同仁医院。民国21年9月,红十军攻克浦城,他接受方志敏的邀请,到崇安闽北红军医院任医生。民国23年春,升任医务主任。次年春,在江西铅山石垄新塘区
(18841935)
黄永章
  黄永章黄永章,别号永平,浦城西乡永平人。清同治十三年(1874)生。光绪二十六年(1900)与同乡李桂林到建宁府当兵,后转到福建总督衙门任警卫班长。宣统三年(1911)闽省起义,成立攻打“将军衙门”的冲锋敢死队,永章、桂林均参加,永章被任命为陆军第五标第三营冲锋敢死队队长,他竭力领部冲杀,获闽都督孙道仁颁给一等奖章、二等勋章各1枚。永章将奖金悉数捐充军饷,孙中山特赐给他银质助饷名誉奖章。后随部队开赴广东汕头、潮州及福建晋江一带。民国16
[] (1874~?)
吴肇周
  吴肇周吴肇周,字基西,浦城城关人。清同治八年(1869)生。光绪三十一年(1905)正月,在南浦书院创办城东两等小学。经费由绅董捐助,肇周自任校长兼任主课,讲得精详,深入浅出。宣统元年(1909),因经费告乏,学校停办,肇周迁居福州。福建光复时,都督孙道仁任他为秘书官,旋任永春知州。后赴广州,参加北伐战争,继在北京任参议院文书科科员兼财政部科员。民国15年将出任北京道尹时,病故。
[] (186919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