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历史人物介绍10
徐卫国
  徐卫国(1959~1982年),出生于将乐,原籍浙江省衢州市安仁乡欧塘村,牺牲前系福建省池塘水力发电厂职工。1975年7月,徐卫国于将乐一中高中毕业,到高唐公社会石大队耕山队插队劳动。1977年,加入共青团。1978年11月,他被招工进池塘水力发电厂,先后担任运行工、电焊工。他干一行,爱一行,勤学苦练,工作认真。每次检修发电机组,他都抢先钻进水涡轮管道,在浓重的潮气霉味中,不顾电焊烟雾的刺鼻呛人,不顾手臂烫伤起泡,坚持到检修结束。有一次
(19591982)
徐花狗
  徐花狗(1911~1934年),将乐县水南人。1911年10月,徐花狗出生在距将乐城关仅一河之隔的将乐水南三班村一佃农家庭,其父徐乃寿靠租种地主几亩薄田养家糊口,生活十分贫苦。徐花狗是家中独子,年幼时机灵好动,活泼可爱,父母视他如心肝宝贝。少年时,徐花狗便迷上了将乐当地的民间小调,尤其对吹奏唢呐十分感兴趣,每遇到村里有人迎亲嫁娶或举行游佛迎神活动时,他总是跟在唢呐手身边,边听边学。后来在民间艺人的传授下,他吹奏唢呐的技艺大进,十五岁就成
(19111934)
郑友金
  郑友金(1909~1985年),出生于福州市洪山乡黎明村。他9岁在福州机器厂从师学艺。民国27年(1938年),日军入侵福州,郑一家避难迁到将乐,他以维修机械为生。解放初,他为解放军修理枪械,支持剿匪反霸斗争。1952年,他到县玉华电厂工作,负责发电机操作与维修。1953年,成为县内第一位工人技师。1958年,调任县机器厂副厂长兼技师。1959年4月,他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2月至1964年,任县北门钢铁厂厂长。他始终保持劳动者本色
(19091985)
黄祖华
  黄祖华,1907年8月8月出生于将乐县安仁乡福山村一中医家庭。1930年,23岁地黄祖华为逃避国民党抓壮丁,经熟人介绍,他到万安区公所任文书,因不满国民党官吏鱼肉乡民,横行乡里的暴行,一年后便辞职返乡,在家协助胞兄生产蜡烛销售。将乐县安仁、大源等北部乡镇曾经是红军闽北独立师活动最频繁的游击区之一。1934年,安仁乡福山村贫农肖庆华认识了黄立贵师长、邱子明团长等,并和当地农会建立起地下联络关系。不久,有一位战士患伤寒感冒,高烧不退,地下交
(19071937)
杨根荣
  杨根荣(1907~1934年),将乐县水南人,出生佃农家庭。杨少年时,父亲早逝,家庭贫苦,从小勤劳朴实,17岁成为种田能手。他性格刚强,为人正直,热心助人,乡亲们称赞他是“好后生”。民国20年(1931年)6月,红军解放将乐,他告别守寡的母亲和年幼的弟弟,报名参加红军游击队。在游击队中,杨英勇善战。他任队长后,带头并教育游击队员严守红军纪律。他和队员时常受冻挨饿,但对百姓秋毫无犯。每到一个驻地,他与队员经常为贫穷农户挑水劈柴,镇压欺压百
(19071934)
邱长康
  邱长康(1900~1960年),字寿亭,将乐县城关人,出生于商人家庭。父亲邱作霖开明通达,经商有道,母亲周氏治家有方。邱长康7岁就读私塾。8~18岁,他先后在将乐古镛小学、省立邵武中学读书。民国7年(1918年),他中学毕业,回家复习功课。民国8年8月,进北京朝阳大学预科班学习。民国10年12月,邱出国到德国易北林业专业学校、汉堡大学哲学院人类学系深造。留学期间,他先在汉堡大学哲学院中文部兼教中国语言,后在柏林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赚钱
(19001960)
张其涵
  张其涵(生卒不详),字海如,清朝将乐县人。他年轻时辛勤务农,中年家境渐富,生平乐善好施。县东五岐岭古道峻陡曲折,艰险难行,挑夫、行人视为畏途,张招募工匠拓宽整平。三涧渡口原有浮桥,毁坏近百年无人修复。他不惜千金,独力鼎建,使新浮桥重接两岸。官府闻知他的事迹,屡次予以表彰。张去世后,其子继承父志,捐资置渡船,建天后宫,修复古佛堂路亭。
[]
吴殿龄
  吴殿龄(生卒不详),字梦九,号更庵,清朝将乐县人。他祖辈对《尚书》颇有研究,并以此传家。吴幼年时,其父给他授家学。他成人后,继承父志,整理先人研究成果,还融会诸家学者见识之长,对《尚书》中上古字词的语音、含义进行考释,将难读难懂之语改为通畅易懂之言,《书经广注庭训》一书并作序,在家塾传授。福建学使孔自殊对他的才学十分器重,欲出让职位给他,不久任命他编纂《延平府志》。在修志中,因囿于明清两朝成见,同事对明末太守王士和守卫延平府殉职的史实是
[]
熊攀桂
  熊攀桂(1802~1852年),字圣期,号云台,将乐县上衢都增源村人。他幼年进私塾读书,18岁操觚笔墨,颇通文理,19岁开始习武,22岁在武举乡试中案元(第一名)。清道光二年(1822年),科中式第四名守府经魁。清道光四年,熊攀桂遵祖父遗嘱,学习中医,为人治病,但仍坚持习练武艺。他臂力过人,使用的铁制长柄大刀,长3.1米,重80公斤(现保存县博物馆)。道光六年,熊任督标。道光九年,补授泉州陆路提标中营二司厅。道光十七年,调任台湾南路下淡
[] (18021852)
梁□
  梁□(1778~1845年),字维韬,号月山,将乐县竹舟都良地村人。他幼年进私塾就学,青年时闭门读书,无所不读,读必详细分析它的源流,分辨及于毫芒。梁认为,读书不应以制艺科名而满足,对学问应在道德养成上下功夫。他对理学研究较深,对“心性”之学的研究尤为独到,曾作《洗心图》,对人的心理和体状进行描摹、分析,提倡“洗心克己”,以求达到义心纯精、仁心成熟、私欲净尽、天理浑全的境地。他提出洗心要做到持敬、穷理、省察、克己、扩充。他一边读书,一边
[] (17781845)
黄锷
  黄锷(生卒不详),字剑友,将乐县人。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中举,授四川省双流县知县。当时,该县农田大多缺水,一遇干旱,田地龟裂,收成无望。黄上任后,筹划兴建蓄水、排灌工程,使不少农田有水灌溉。他振兴人文,整肃社会风气,捐修义学堂,修纂县志。他亲自纂写劝戒12条,说理明晰,语气恳切,淳淳如告诫儿女。上司对黄锷廉洁、务实的作风颇为赏识,训示部属以黄为榜样,并推荐他为华州知府。黄一上任,所辖金川县发生兵事。混乱的局势,纷繁的军政事务,他
[]
章儒球
  章儒球(生卒不详),字文玉,将乐县城人。他筹资建造县南陈大坑桥,在桥两头用砖石铺砌道路,长达数里。清康熙五十二年(1713年),县城北郊龙池桥被洪水冲垮,他筹集银钱数千两,砌墩修桥,桥面宽2丈4尺,并在桥西建一座石亭,让行人歇息。该桥修好后,每逢夏日,他在亭中备有茶水,供行人饮用。知县邓颖蒙将他的善举上报,督学使车鼎晋题字表彰。乡亲们也在亭边为他竖碑纪绩。
[]
廖腾奎
  廖腾奎(1641~1716年),字占五,号莲山,将乐县人。清康熙八年(1669年)中举。历任知县、府尹、监察御史、太常寺少卿、光禄寺正卿、左右通政史司、通政使丁、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户部侍郎等职。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廖出任徽州休宁知县,针对当地时弊,集中力量打击扰乱治安的“斗杀”者,宣布对其家属亲友不“连坐”。接着,招抚外流百姓,健全保甲制度,减轻百姓负担,禁止锢婢,禁侵墓田,“使生者得所,死者以安”。他升任浙江道监察御史后,有
[] (16411716)
余思复
  余思复(1614~1693年),字不远,晚年号中屯,将乐县余源村人。他少年学习勤奋,每次借到书,抄毕还挑灯夜读,反复琢磨。余特别喜欢韩愈之作。有一次得到考亭旧本,反复吟诵,废寝忘食。余埋头理学研究,探索朱熹理学精微。他成人后,无意科举功名、恣情山水,以诗文自娱。江西桐城钱饮光、宁都魏永叔、福建宁化李元仲对他的才学咸推重之。魏永叔称赞他“其诗甚古,奇崛不驯之气,皆出之卒然,自是古人佳处”。清康熙八年(1669年),他云游全国各地。在京城,
[] (16141693)
余重谟
  余重谟(生卒不详),将乐县人,集书、画、诗、棋于一身,为明朝著名艺术家。他的书法尊崇苏轼、朱熹,擅长飞白,大者如盖;楷书亦精,似祝枝山、陈白沙;墨迹流传国内,为人们珍视,争相收藏。他的墨竹画尤其精妙,造诣很深。余还喜欢吟咏,善于弈棋。家虽不富,他却乐于帮助朋友。遇到名士来访,往往旷日陪伴,流连不倦。泰宁江日彩未及第时,十分贫穷,余特意筹资盖房给他居住,并同他一起研习诗文,同窗10载。余享年89岁。
[]
林道飞
  林道飞(生卒不详),字宏中,晚年号含云逸叟,将乐县人,明朝名医。他以医术高超、多行善事而享誉闽中,曾任福建太医。病人服用他开的方剂,药到病除。他晚年热心公益,经常拿出钱粮赈饥济贫,还捐田120亩给含云寺。林享年83岁,著有医书《济世良友》传世。
[]
林钿
  林钿(生卒不详),字良章,将乐县人,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年)考取贡生。他学问渊博,以倡导纲常名教为己任。为使宋儒罗从彦、李侗得到祭祀,他呈请督学熊尚文上疏朝廷,终使两儒从祀庙廷。他请求县令刻印《杨龟山全集》。在编纂《将乐县志》中,他收集资料,竭力求详,文字刻意求精。祖母茹苦守节,他为之上 书,竭诚陈情,得到朝廷表彰。母亲病危,他向老天祈求替代,孝心可鉴。朝廷纳取林钿为生员时,邻里凑集钱财,为他准备路费。他虽家贫如洗,却分毫不受。他一
[]
萧菎
  萧菎(生卒不详),字叔罔,将乐县人,明正德六年(1511年)中举。他曾从蔡虚斋先生学《易经》,对父母兄弟至孝亲善。任浙江淳安县教谕时,他建立正业书院,讲授儒学,被人称为“道南正宗”。因父母去世,他离职回乡服丧。后出任安徽绩溪县教谕,教学更加精进。正德十四年(1519年),肖受广东礼聘,前往讲学。当时正值宁王朱宸濠起兵谋夺王位,社会-,门人竭力劝阻。萧认为国难当头,正待人报效,毅然冒险前行。路经安庆,遇朱军攻城,为巡逻士兵所俘,被押见朱宸
[]
余泰
  余泰(生卒不详),字达夫,将乐县水南人,明成化十六年(1480年)中举。他任广东兴宁知县时,对民间诉诸官府10余年都未了结的积案进行查访、分析、裁决,很快处理完毕。余还考证宋朝兴宁县令颜衮和主簿徐千以身殉职时大节凛然的史实,收录县志,兴建祠堂,亲率百姓祭祀。县学生员薛绪、王天兴受人诬告而入狱。余知情后竭力为他们申辩,终使两人获释。后来,薛绪考取禀生、贡生,王天兴考试获第一名被提升。由于他的教化,当地百姓大多讲求信义。晚年,余泰卸任回故里
[]
黄琛
  黄琛(生卒不详),字廷献,号简庵,为黄伯固七世孙,将乐县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中进士,曾任户部主事、员外郎、郎中、右侍郎和江西左布政使等职。他任户部主事时,到江苏、上海一带征收和存贮公粮,很有声誉。任户部郎中时,他奉诏到淮北赈灾,救济数以万计灾民。任江西参政、左辖时,繁杂纷乱的公务经过他手,便井井有条。他也镇压过朱绍刚起义军。黄任户部右侍郎时,曾奉命巡抚四川。不论大州、小县,他都一一前往,考察官吏,视察民情。不久,卒于任上。他著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