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明市历史人物介绍20
伍宁
  伍宁(1386~1467),泰宁县开善乡人,生于明洪武十九年(1386)。永乐十二年(1414),乡试中第八名举人,第二年入京会试中乙榜。分配到浙江淳安县任教谕。九年任满,升为湖广辰州府学教授。后历任肇庆府、台州府教授。至景泰六年(1455),告老还乡,前后任教职长达四十年之久。他博学多才,潜心教学,培养出很多门生,如淳安的商辂,曾连中“三元”(解元、会元、状元),官至宰辅。商辂为了不忘师恩,特奏请朝廷为建牌坊一座在伍宁的村口(今开善上
[] (13861467)
何道旻
  何道旻(1365~1437),泰宁县城人,生于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明洪武二十四年(1391)以闽中选贡第一名入国子监肄业。二十八年(1395)被任命为大理寺评事。时有强盗“大脚板”疑狱久不决,他顶住明太祖欲治以“受贿”罪的风险而终于白此冤狱。后升任京畿道监察御史,因论朝政得罪权臣,被降为广东按察司佥事。他乃一本初衷,闻宪使罗美贪赃,即力奏而黜之。后历任江西、湖广按察司副使。奉诏考察郡县吏治。他荐贤不避亲,曾荐业师陈斐及贤士在卑位
[] (13651437)
李林
  李林(1915.11.15-1940.4.26),原名李秀若,女,福建龙溪县人。李林幼年侨居荷属爪哇,1929年回国就读集美中学,1933年就读上海爱国女中,积极参加学生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参加革命,参与创建雁北革命根据地,抗击日军。1940年4月26日牺牲于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区,平鲁区为纪念李林烈士,成立“李林中学”。2009年被选为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之一。人物生平十年侨居李林,1915年被生父母弃于福建
100位为新中国成立作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 (19161940)
胡俊山
  胡俊山(1907~1933),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生于建宁县溪口镇。父亲是一个造船(木船)工人,祖籍江西抚州罗林乡,因外出谋生,定居于福建省建宁县溪口镇。他生有二男一女,俊山是他最小的男孩。俊山自小聪明伶俐,父母对他倍加疼爱,虽然家境贫苦,仍然千方百计供他读书。读至高小时,因家庭经济难以支持,只好中途停学,跟着父兄学习造船的手艺,以减轻家庭负担。民国18年(1929)俊山年22岁,在父母的包办下,与一个素不相识的女孩结婚。为了摆脱
(19071933)
黄可英
  黄可英(1909~1934)沙县夏茂镇人。中共党员。历任共青团福州市委领导,中共建瓯县委书记。黄可英曾两度受中共福州市委的派遣,到建瓯加强党的领导工作。1932年7月,他再次到建瓯后,认真总结经验教训,认识到以往仅开展城镇工作是不够的,必须深入农村,发动农民群众起来革命,建立革命武装,抵御 派镇压,造成工农武装割据的局面。他深入到建瓯、政和、松溪三县边界农村,组织农会,置办武器。1932年12月闽北游击队第一支队成立,黄可英任游击队政治
(19091934)
陈有钿
  陈有钿,1938年生于福建省尤溪县坂面乡,家有父、母、兄共4人,靠父亲打短工维持生活。1941年4月,全家流落南平、顺昌一带,后在顺昌埔上乡万全坑定居,时有钿仅10岁。由于家境贫寒,度日艰难,他不得不沿街乞讨帮贴家人生活。1949年,顺昌解放后,有钿一家分得土地,过着安居乐业的生活。他13岁学耕田,18岁到埔上乡砖瓦厂做工,劳动积极,学习带头,被选为生产队长。1959年1月,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2月,他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在
(19381970)
廖国英
  廖国英,乳名观音仔,又名彦信,将乐县高唐乡人。生于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幼时入高唐乡私塾,宣统三年(1911)进南平私立流芳中学,民国4年(1915)考取南京金陵神学院,民国8年毕业,回南平流芳中学任教。民国27年赴美国杜鲁神学院学习,获神学硕士学位。民国29年回国,在福建协和大学道学院任副教授,34年升教授。民国37年为专职牧师,翌年初由基督教会派遣任南平基督教教区负责人。1949年5月中旬,廖国英与南平开明人士一道热烈欢迎中国
(18951990)
陈岩
  陈岩(848~891),字梦臣,出生于黄连镇(今建宁县)。其祖先为避西晋永嘉之难入闽,迁居于绥城(今建宁县)。其曾祖父官至御史中丞,祖父“不干利禄,搜抉胜异,蔚成篇章,有家集20卷。”(《颍川郡陈府君墓志》)其父也未进入仕途。陈岩少小就志向远大,后逢社会-,便思有所作为。唐乾符五年(878),陈岩依据唐政府要全国乡村“置弓刀鼓板”以阻挡农民起义军入境的通令(民国《福建通志·陈岩传》),在黄连镇聚集数千人的队伍,号称“九龙军”,镇守黄连镇
[] (848891)
萧冠槐
  萧冠槐,又名萧明甫,1915年出生于福建省大田县桃源乡兰玉村。他童年时代即富有正义感,人穷志高。1937年,大田县有了党的活动。翌年,共产党员林大蕃介绍萧冠槐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在中国共产党巩固和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的指引下,全国人民同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政策进行了坚决斗争,全国范围的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大田地下党组织也在林大蕃、林鸿图的领导下,决定开展一场反-污吏的合法斗争,扩大党的影响。根据党组织的指示,萧冠槐在桃源发
(19151945)
张聂尔
  女。福建宁化人。中共党员。1966年高中毕业。1968年去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1970年应征入伍,历任战士、宣传干事。1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90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将门男女》、《叶氏父女》,小说集《上流风情》,中篇小说《将军的世界》、《隐秘的角》、《穹苍中的碎片》、《正是江南好风景》、《身陷绝境》等,短篇小说《闽西人》等,长篇纪实文学《中国第一人毛泽东》、《机要秘书的思念》、《风云“九一三”》、《拥抱生命》,随笔集《
黄维中
  黄维中 (1930.8—) 福建尤溪人。擅长漆画、书籍装帧。曾任解放军某军文工团团员,1956年考入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3年毕业到天津工艺美术技校任 教,1973年天津任工艺美术研究所工艺美术师,1985年任天津画院专业画家,一级美术师。漆画《清流》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夕阳》获第七届全国美展铜奖;《山魂》获 第八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山和水》、《翠谷》、《洱海渔归》、《小牛回家》、《桥 》、《雨后》被中国美术馆收藏。作品
刘兴淼
  刘兴淼 (1941.2—)别名刘淼,福建大田人。擅长中国画。1959年 毕业于厦门工艺美专。毕业后在轻工部门任美术设计工作。1982年调入福州画院专业画家,副院长。一级美术师。福州市美术家协会主席。作品有《文缘》、《左海三贤》、《故里乡 亲》,论文《中国人物画问题探解》,出版有《刘兴淼画辑》等。
张思中
  张思中(1932.2— ) 福建尤溪县人。1949年8月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任31军连队文化教员,多次立功受奖。1955年6月复员,7月考进华东师大俄语系。1958年错划为“右派分子”。1959年“摘帽”。是年7月从华东师大毕业。1960年2月至1999年,任华东师大一附中俄语教师。1992年创办张思中教学法研究所,任所长。1993年创办上海市思中业余外语学校,任校长、董事长。该校于1994年、1996年被评为上海市社会力量办学先
游火旺
  游火旺(1954—)号半空,出生于福建清流县。早年毕业于福建工艺美院绘画专业,后考入中央美院研究生课程班主修中国画理论与创作。曾在高校担任中国画和美术史教学多年,曾任《中国美术家》副主编、《中国青年报·大美术》学术主持。八十年代中以来,作品在全省、全国的正规展中频频获金牌、铜牌、一等奖、优秀奖。八十年代活跃于福建美术界、九十年代有声于中国画坛。二十年来约一百余件作品被国内外人士、机构收藏。现为: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美术副研究员、市政府津
吴载文
  吴载文(1914~1941),原名吴金伙。福建省宁化县禾口区凤山乡吴坡头人。烈士。民国19年(1930年)3月参加革命,任禾口区苏维埃政府文书。次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参加中国工农红军。主力红军长征后,随所在部队留闽西南坚持游击战争,先后任闽西南军政委员会第一作战区第一支队第一大队政治指导员、红七支队政治处主任。民国27年,闽西、闽南、闽中等游击队改编为新四军二支队,他任支队政治部总务科长。不久,随军北上,开辟苏皖抗日根据地,先后任二
(19141941)
童寿珠
   游源娘子军带头人  童寿珠,泰宁县龙湖乡龙湖村人,1929年出生在贫苦的农民家庭。她父母因家境极端困难,将她送给游源溪背村一家贫苦农民做童养媳。童寿珠到吴家后,也是半饥半饱,破衣烂裳裹体。6岁时,每天上山拣柴,下地采猪菜。1935年7月,红军闽北独立师来泰宁活动,路经游源,住在她家。红军见她家揭不开锅,就救济她家粮食、衣服。年幼的童寿珠记在心里,总是说他们(红军)是好人。童寿珠15岁时,公婆相继去世,生活更艰苦,朝夕盼望“好人”到来。
(19291972)
罗春娣
   妇女耕山队带头人  罗春娣,1924年出生。高小毕业后做家务,18岁务农。 1950年至1953年,罗春娣积极参加土地改革、互助合作运动,任乡妇女代表会主任、互助组副组长、县人民代表、贫农代表。1953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60年,任谢坑生产大队党支部副书记、妇女代表会主任。1963年春,罗春娣遵照毛主席关于“绿化祖国”的号召,带领谢坑妇女耕山队9名妇女冲破重重阻力,到崇山峻岭里安营扎寨。建队初,有的队员没劳动工具,她从家里拿锄头
(19241990)
林友梅
   闽西北妇运领导者  林友梅,大田县人,1923年出生在大田县武陵一个士绅家庭。她14岁小学毕业,以优良成绩考入大田县立初中,经常阅读进步书刊,积极投入抗日救亡宣传活动。1939年,友梅加入中国共产党,是大田县第一个女党员。不久,她回乡任教,担任中共武陵妇女支部书记。先后担任闽中工委大漳边委委员、闽西北特委妇女部副部长。 林友梅开办“妇女识字班”,组织妇女学文化。她利用课堂讲授地下党自编的时事教材,教唱抗日歌曲,激发妇女们的抗日热情;为
(19231945)
惠利夫人莘七娘
  惠利夫人俗名莘七娘,五代时人,落籍明溪,生卒年不详。莘七娘少时知文达理,且通医术,后随丈夫征战,转战至明溪雪峰镇(今城关镇)时,丈夫不幸病亡,她寄居该地,陪伴丈夫亡灵。当时,明溪贫困落后,她为民众治病,死后亦葬在明溪。南宋时,有一位过客在明溪巡检司驿馆借宿,馆边正是七娘葬处,他有感于莘七娘的身世,在墙壁上题诗道:妾身本是良家女,幼习女工及书史;笄年父母常爱怜,遂使良人作鸳侣。五季乱离多寇盗,良人被命事征讨;因随奔逐道途间,忽染山气命丧夭
李春烨
  李春烨(1571-1637)明末天启年间兵部尚书:泰宁城郊际溪村人(一说泰宁城西放坑尾村人)字侯质,号二白。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16岁的李春烨中秀才,36岁时考中举人,明万历四十四年中进士。人物生平春烨登第后,被选任行人司行人,专受皇帝差遣。曾奉诏存问楚王、岷王,再奉节祭葬益藩。任行人四载,不辞辛苦,不负使命,在京官的统一考选中,考绩列为第一,被任为工部给事中。明天启二年(1622年),转任户部给事中。明天启三年调任刑部给事中,
[] 明朝兵部尚书 (15711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