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德市历史人物介绍8
陈琯
  陈琯(生卒年月不详)字谐卿,号东川,宁德县城关人。生于明嘉靖初年,享寿89岁。陈琯由岁贡授江南凤阳府太和县(在今安徽省)训导时,为太和县编纂第一部县志。之后,历官徐州砀山县教谕、代理萧县县令,后任广东琼州府会同县令,均有政绩。海南盛产槟榔,收入颇丰,上官欲按株征收捐税,而槟榔以果定产,产量不稳,以株计征不利百姓。陈琯在任会同县令时,抗议止之,事遂寝,海南百姓赞琯德政。陈琯任内,政通人和。后得病,请求离职。当道惜其才,留他在任调理。此时,
[]
林聪
  林聪(1415~1482年)字季聪,号见庵,宁德七都峬源人。明正统四年(1439年),赴京应试,中进士。八年,拜刑科给事中。林聪秉性刚直,骨鲠诤诤,慨然以天下为己任,上任伊始,林聪就针对明初六大官办银矿之一的宁德宝丰银矿劳动条件恶劣、劳役艰难、课银额重等情况,上了《请免宁德县除办银课外别项差办状》,建议“无图银课之利”,应“将坑冶封闭,银课免办,与民休息”。未被英宗采纳。次年,该矿改由浙-田小业主叶宗留等人经营,福建参政宋彰以“矿盗日炽
[] (14151482)
周斌
  周斌(1331~1394年)字质夫,洋中人。明洪武五年(1372年)举乡试,授建宁教授。任上,一心兴学课徒,培植后秀。他素来健谈,言论风生。与郡有司所论皆政教大计,从不言及私事,彼此非公事不私谒。时值明朝初立,兵革未息,社会不宁,教育弊端颇多。为修废起弊,砥砺学行,他严立教规,督诲门生;勉其振肃士风,励志求学;对贫苦而勤奋的青年奖掖揄扬。周斌颇有知人之明,任建宁教授时,学生杨文敏出身微贱,家道贫寒,见其气质不凡,倾力指授。一日,他对文敏
[] (13311394)
韩信同
  韩信同(生卒年月不详)字伯循,号古遗,又号中村,五都中村涵头人。元初,陈普讲学于石堂山。信同与其友杨琬等执弟子礼受业其门。在陈普指授下,信同对宋代濂学、洛学、关学、闽学诸典籍搜览殆遍,废寝忘食,悉心探究。在此基础上,他又对诸家经典著作重新整理。曾刊刻《落华藻》,贯通周(周敦颐)、程(程灏、程颐)、张(张载)、朱(朱熹)之学,为初学者所珍视。他还对许多古籍重加注释和考订。由于他学识渊博,且深思熟虑,独辟蹊径,发前人所未发。后人称其“发明礼
[]
林仲麟
  林仲麟(生卒年月不详)字景仲,宁德二都梅溪人。少时倜傥有大志。宋绍熙五年(1194年),初试太学第一,自此久居太学,以忠耿称著。绍熙五年,权臣韩侂胄窃权误国,遭到赵汝愚、朱熹、彭龟年等人反对,双方矛盾日益尖锐。庆元元年(1195年),宁宗听信谗言,罢汝愚相位,并将其贬到永州。大臣中有奏请收回汝愚者,也相继遭祸。仲麟素来仰慕汝愚懿德风范,闻其因谗遭逐,遂偕同太学生杨宏中、周端朝、蒋傅、徐范、张衢等冒死-,力驳“汝愚图谋不轨”之说,指出李祥
[] 庆元六君子 (1173~?)
陈成父
  陈成父(生卒年月不详)字玉汝,自幼继承其父陈骏家学。辛弃疾于南宋绍熙三年(1192年)任福建福州安抚使时,慕成父才,罗致宾席,并以女嫁之。成父学问以诚正为本,《近思录》一书,口诵心悟不少辍。安贫守道,心志澹泊,极似其父为人,无愧“理学”名家之称。著有《律历志解》、《和稼轩词》、《默斋集》等。今无存。
[]
黄一府
  黄一府(1082~1166年)虎浿乡黄家村人。自幼敏捷,俭朴勤奋,好学上进,尤爱习武,八岁能诗文。宋哲宗绍圣四年(1097年),年方15岁的黄一府,以其灵巧的手艺,挥刀劈天杉树成薄纸,曲卷片块,再用线缝固定接头处,坚如盆桶,用作蒸食器具,轻便易熟。杉片饭甑的问世,更新了自古用于蒸饭的笨重瓦器。次年,黄一府应试中秀才,因家境贫寒,无法继续读书,在家以天杉树切片制造饭甑度日。到了中年,一府在永泰经商的叔叔回乡探亲,见一府书生魄态,重活劳累,
[] (10821166)
阮大成
  阮大成(生卒年月不详)字希圣,号献斋,宁德五都漳湾人。宋政和二年(1112年)以三舍升国学。宋宣和七年(1125年)十二月,金兵南下,直逼汴京。宋徽宗赵佶仓皇出走。翌年,徽宗禅位其子赵恒。不久,钦宗受投降派李邦彦等人的怂恿,罢免李纲官职。面对奸佞误国、忠良遭斥,大成与陈东等人异常愤慨,遂率太学生至宣武门上 书,力言李纲奋勇卫国,是社稷大臣,应“明纲无罪”,“乞速复用”。痛斥邦彦窃权-,要求“明正其罪”以罢之。他们置个人安危于度外,愤激陈
[]
彭仲修
  彭仲修(622~709年)号北山,出生虎浿熟洋村彭家墩,后定居城关。彭仲修幼时喜爱武艺,其父彭康智送他学武,15岁考上武秀才,23岁考中武魁,并留任武教官。唐贞观二十二年(648年),26岁的彭仲修赴京考上武探花,在兵部任职。永徽元年(650年)唐高宗李治下诏封他为武毅大夫。彭仲修暮年告老还乡,在城关西山半山腰置山场一所,设书院名“西山草堂”,是宁德最早的书院,院边挖水井一口,名“定泉井”,以供村民饮水之用,留存至今。“西山草堂”先后改
[] (622709)
黄元起
  黄元起(1909~1990年),又名黄商予,福建福安穆阳苏堤村人,清宣统元年(1909年)出生,早年在福安读书。民国16年(1927年),进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学习,民国1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积极从事工人运动和-,经常冒着生命危险散发革命传单,张贴革命标语,深入到工人群众中进行社会调查,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民国18年暑假,他和同乡同学缪帮镛在家乡福安以开办暑期补习学校为掩护,秘密宣传革命,帮助青年学习马列主义,并参加中共领导的土地革命
(19091990)
蓝银妹
  蓝银妹,女,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三月生,福安坂中洋坪村人,自幼为邻村白岩下钟灿松童养媳,是江苏吴医(俗称“南京婆”)传人。她以青草药治疗妇科,尤擅长治疗不育症。她在原秘方基础上,融以自己长期临床实践经验,分别炮制出一、二、三号新药剂治疗不育症。对后天性不育症治愈率达70%以上。慕名求医问药者,除福安市和邻近县、市外,还有全国各地以至港、澳同胞。罗源县有一对夫妇,相亲相爱,婚后7年未育,多次进出大医院而未有效果。银妹给她寄去5剂药
(19061990)
黄葆芳
  黄葆芳(1912~1989年),福安穆阳苏堤村人,民国元年(1912年)5月生。民国24年毕业于上海美专。留校任教期间深得刘海粟大师器重,并亲承王个移、诸问韵、诸乐等师长教诲。后又是吴昌硕的再传弟子,其绘画、题词、字体各方面都体现出很深的功力。民国27年,葆芳定居新加坡,从50年代起,任新加坡中华美术研究会正、副会长多年,作品参加国内外画展。曾出版《黄葆芳画集》和文艺丛书《引玉集》,并为新加坡国家博物馆所收藏。从《星洲》、《南洋》时代到
(19121989)
陈荫南
  陈荫南(1901~1984年),字毓霖,号阿八。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福安城关,读10年私塾,即从师学医。行医于福安、宁德、霞浦等县。他学习勤奋,治病认真,善于博采众长,勤于总结临床经验,在中医学术上造诣较深,在社会上享有盛誉,日门诊近百人次。他擅长妇科,能辩证施治,从中医的基础知识,生理、病理到临床各科都有独到的见解,他独创的“尺后脉”,用以了解疾病的发生、发展、预后、进退都有良好的效果。他所著的《中医妇科汇编》,深得同行赞
(19011984)
刘宗璜
  刘宗璜,乳名瑞生,笔名刘依林、白蓬、黄轲、丁秋野。民国4年(1915年)11月生,祖籍福安溪潭磻溪村,后迁居县城韩阳冠后巷(今为中兴街)。民国19年宗璜在福安初中毕业后,赴上海光华大学高中部继续学习。他愤恨国民党政府丧权辱国,激于爱国热情,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曾两度去南京-。民国21年冬,加入“反帝同盟”;民国22年7月,在欧阳弼、聂绀弩的引导下加入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中国左翼作家联盟,不久被推荐为大夏大学“左联”小组负责人。他经常与光华大
(19151983)
陈妹□
  陈妹□,化名杨玉福。福安上白石山头仔村人,清宣统二年(1910年)生在贫农家庭。成年后,以打短工、挑担糊口。民国22年(1933年)妹□参加游击队,次年被编入红军第三兵团。10月,跟随毛泽东参加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爬雪山,过草地,啃树皮,吃草根等常人难以忍受的困苦。一路上处处关照连队病号,不顾自己手脚破裂,有一位战士被冻僵滑倒,右胳膊断折,妹□硬是扶着他登上山巅。在强渡嘉陵江,造船扛木头时,他扛了一趟又一趟,被人喻为“活的薛仁贵”。当部
(19101982)
潘玉球
  潘玉球,乳名九妹,女,福安溪潭乡洋头村人,清光绪十八年(1892年)生。因家贫,未及成年就抱送磻溪刘家作童养媳。玉球生有3男3女。长子刘泽民在她的影响下,参加革命工作。不久,其夫墨林、其子泽民在马立峰、詹如柏、叶飞等革命领导人的引导下先后加入共产党。在当地开展“五抗”斗争,组织农民赤卫队。玉球全力支持他们为革命工作,遇上革命同志到家里开会,她不仅热情招待,主动站岗放哨。还担任秘密交通员,把信缝在衣裳里送往指定地点。磻溪村位于宁德、周宁、
(18921978)
林秋玉
  林秋玉,又名林星。女,清宣统三年(1911年)八月九日生。福安康厝苏坂村人。民国21年(1932年)7月,毕业于福安女子中学,任小教两年后考入福州职业学校护士班,3年后毕业,分配在省立医院当护士,后考取省社会军事干部训练所(以下简称“社训”)受训3个月。民国27年2月,被派回福安任社训总队少尉妇女队长。抗日战争期间,秋玉在中共福安地下组织负责人郭文焕、陈斯克引导下,于民国27年4月经郭文焕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她以其在国民政府任职的
(19111974)
金丽祥
  金丽祥,福安赛岐人,民国11年(1922年)12月出生。民国36年在福建学院法律系读书时加入中国共产党。翌年毕业,学业成绩优异。在校期间,酷爱文学艺术,阅读过许多文学名著,并以金莎风、叶一帆为笔名,在省级文艺副刊上发表散文、杂文、诗歌、小说和文艺理论作品。他的短篇小说《稻草人》,无情地抨击旧社会的黑暗,揭露反动文人、政客的丑恶面目,颇得好评。大学毕业后丽祥一直在师范和中学担任语文教学工作。他备课认真,课讲得生动活泼,深入浅出;上“文选”
(19221966)
许少麟
  许少麟,又名锐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生于福安穆阳。后迁居福安城关,祖上世代业医。少麟16岁秉承祖训始习中医。他聪颖好学,苦研历代医家名著,又善于总结实践经验,故医术上颇有造诣。后在福安城关“隆泰药店”坐堂行医,享有盛名。1953年,少麟作为首批社会名医应聘到福安专区医院为中医师。他工作积极,业务上精益求精,求医者络绎不绝。不久,升任中医科负责人。50年代,胆道蛔虫病是常见的急腹症之一。1958年2月,有一孩童患此病住院,腹痛剧
(19011966)
吴清友
  吴清友(1907~1965年),原名毓梅,笔名白芒、启明、青佑。生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福安城关东凤街人。幼年丧父,寡母孤儿,生活清苦。其叔吴景旺,为抚其成人终身不娶,以替人宰猪、种地所得苦撑其母子生活。民国14年(1925年),清友从霞浦省立第三中学毕业后,考取北平俄文法政专科学校、结识中共创始人李大钊,并经其介绍考入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学政治经济学专业。在班里担任口译和笔译有关教材工作,并加入共产主义青年团。民国19年冬回
(190719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