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历史人物介绍3
章攀桂
  章攀桂字淮树,安徽桐城人。乾隆时曾在甘肃某地任知县,累生至江苏松太兵备道。根据《清史搞艺术传》的说法:“此人有吏才,多术艺,尤精形家言。谓近世型家之书,理当辞显著者,莫如张宗道《地理全书》为之作注,稍辨其误失。大旨本元人《山阳指迷》之说,专注形势。攀桂既仕显,不以方技为也。自喜其术,每为亲戚交友择地,贫者助之财以葬。乾隆数南巡,自镇江到江宁,江行险,每由陆诏改通水道,议凿句容,故破岗渎。攀桂相其地势,日,茅山石地势高,纵成渎,非设闸
[]
柴绍良
  柴绍良,1954年10月出生,安徽太湖人。中共党员,中将军衔,1972年参加工作,国防大学作战指挥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硕士学位。1972年参军。现任十八届中央纪委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人物履历:2003年任总政治部组织部副部长。2008年任总政治部秘书长。2009年任总政治部组织部部长,2011年7月任成都军区政治部主任。2014年12月不再担任成都军区副政委,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总装备部副政委。2004年7月晋升为少将军衔
大乔
  大乔(乔字古作“桥”)(180年-?),庐江郡皖县人(今安徽安庆潜山),中国东汉末三国时期的女性,系乔公之女、孙策之妾、小乔之姊。在中国长篇古典名著《三国演义》也有提及。与小乔并称为“江东二乔”,传说为绝世美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虏获二乔姐妹,孙策自纳大乔为妾。大乔随后同被俘获的袁术家眷和刘勋家眷一起被送回吴郡。然而孙策四个月后就去世。大乔自此沦为了寡妇,无子女,此后不详。姓名二乔的姓本作“桥”,可以称
[三国] 三国十大美女 (180~?)
程小青
  程小青(1893—1976),原名青心,又名辉斋,号茧庐,祖籍安徽安庆,生于上海。自幼家贫而辍学,16岁入上海亨达利钟表店学徒,晚上到附近夜校补习英文,自学成才。早年曾创作言情小说。1914年,他的《灯光人影》在《新闻报》征文竞赛中入选,小说人物“霍森”被误印为“霍桑”,从此他陆续创作“霍桑探案”系列。具有平民身份的霍桑富于正义感,加上扶弱除暴的精神,以及众多生活于社会底层的小民的有血有肉的形象,更加深受读者喜爱。1915年开始翻译《福
(18931976)
蒋雍植
  蒋雍植(1720~1770),字秦树,号待园、渔村,安徽怀宁皖口(今岳西县来榜镇)人。文史学家。汉朝蒋横后裔。祖蒋万浩,父蒋云锡。幼天资聪慧,5岁学诗,被乡人称为“神童”。乾隆十六年(1751)弘历南巡,召试第一,赐举人,;乾隆25年7月授内阁中书。乾隆二十六年辛巳恩科(1761)二甲第一名进士,選庶吉士,授翰林院编修。同年秋,奉命总办《平定准噶尔方略》,书成,计前编54卷,正编85卷,续编33卷,书目载《清史稿·艺文·史部纪事本末类》
[] (17201770)
小乔
  小桥(180年代-?),本姓桥(小乔为后世误传)。中国东汉末年时期的美女,庐江皖县(今安徽潜山)人。桥公的次女,汉末名将周瑜之妾。周瑜风度翩翩的才子形象,与堪称国色的小桥可称天作之合,由此成为后世文艺作品的对象。唐代著名诗人杜牧激发想象,一句“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将小桥与赤壁之战联系起来。而令“”二桥“”闻名于世。人物生平建安四年(公元199年)12月,周瑜随从孙策攻取庐江的皖城。破城后获得了桥公的两个女儿,都是绝色美女。其
三国十大美女
刘源
  刘源(?-1277)潜山野人原(潜山县野人寨)人。南宋末抗元军首领。咸淳元年(1265年)奉旨,依天柱山,建寨设关,以御元师。与据守太湖空山(属安徽岳西县),扼守宿松的宋将张德兴、傅高互为犄角。用宋年号。南宋景炎二年(1277年)四月,大败元兵于樊口(属湖北),复黄州寿昌军,破兴国、德安诸郡。张德兴、傅高败亡后,元兵围天柱山诸寨,刘源出奇兵袭之,斩获甚众。自勒石于山巅纪其事。后因内奸引路,元兵破寨。率众仓促应战,力竭而死。
[] (?~1277)
邓岗
  邓岗(1916-1991)安徽怀宁人。1936年毕业于苏州农业专科学校园艺系。193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新华通讯社和第三野战军总分社副社长、社长。1951年后,历任新华社秘书长、副社长,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书记处书记,中央广播事业局代理局长、局长,新华社副社长、顾问。
(19161991)
王星拱
  王星拱(1887-1950)安徽怀宁人。字抚五。早年毕业于英国伦敦大学帝国科学技术学院。回国后,任北京大学教授。在《新青年》等刊物上发表文章,宣传科学知识,反对宗教迷信。1923年“科学与玄学”论战中,主张“科学万能”。后任武汉大学副校长兼理学院院长、中山大学校长。
(18871950)
柳珣
  柳珣柳升后裔。镇守两广。嘉靖十九年(1540),征安南莫登庸,加封太子太傅。又以讨贼功,加封少保。卒赠太保,谥武襄。
[]
柳升
  柳升(?-1427)怀宁人。袭父职为燕山护卫百户。累升至左军都督佥事。永乐中,历封为安远侯。曾从张辅征交址巡海破倭寇,从北征,出镇宁夏,皆有功,又曾总督京营兵。镇压过唐赛儿起义。还从帝五次出塞远征。仁宗即位,加封太子太傅。为人正直宽大和厚,善抚士卒,勇而寡谋。宣德二年(1427)任总兵官征黎利,至倒马坡中埋伏,死。正统时赠融国公。
[] (?~1427)
李振钧
  李振钧(?-?)安庆府太湖人。少时随亲宦游名山大川,足迹半天下。清道光八年(1828年)乡试中举人。翌年登进士第,殿试状元。历任文渊阁校理、国史馆纂修、功臣馆纂修等。十七年任顺天乡试同考官。诰授奉政大夫。书法上很有造诣,笔法超逸。著述丰富,但已大半散佚。
[]
李振祜
  李振祜(1777—1850)安徽太湖人。嘉庆进士。历任给事中、吏部侍郎兼仓场侍郎、刑部尚书。嘉庆中,先后巡视淮安漕务,密陈山东积弊四事。主持广西、云南、陕甘乡试,督山东学政。屡劾罢不称职官吏。道光三十年卒。
[] (17771850)
王大枢
  王大枢(?-?)安庆府太湖人。少年奋发苦读,筑室司空山下,省吃俭用,购书万卷,朝夕寝馈其中,熟读精思,贯穿古今。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乡试中举人,拣选知县。五十二年,因反对以朝廷名义摊派捐税,得罪权贵,被充军伊犁。历秦陇、出关万里。沿途所见山河美景、风土人情,丰富了他的阅历。在伊犁汇集资料,精详考订,历十三年,编撰出伊犁地区第一部地方志,提供了中俄两国边界的历史依据。嘉庆五年(1800年),大赦,自伊犁归太湖。一生著述甚富。
[]
朱书
  朱书(1654-1707)安庆府宿松人。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以选贡入太学,寻举进士。文章雅健,尤熟知明代遗事。因与桐城派文学大家方苞、戴名世友善,其对桐城派古文的倡导卓有贡献。
[] (16541707)
石良
  石良(1319-1394)安庆路宿松人。元至正间群雄并起,他组织乡兵筑城设寨保卫乡里,民赖以安。朱元璋克九江,他归附,后任统兵元帅。朱元璋与陈友谅鄱阳湖决战,他开沟通江,运军输粮,功绩显著。并夹攻湖广,策应同安、舒城,又建勋劳。明朝建立,明洪武二年(1369年)敕封武德将军。因很多开国功臣被杀,晚年执意致仕,解甲归田,被誉为“田园宰相”。后终老于故里。
[] (13191394)
朱明甫
  朱明甫(1876-1963)安徽桐城人。早年毕业于日本早稻田大学。参加了同盟会。曾任国民参政会参政员。建国后,历任安徽省教育厅厅长,安徽省第一、二届政协副主席。是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
(18761963)
戴均衡
  戴均衡(1814-1855)安庆府桐城人。与方苞、戴名世、姚鼐、方东树等人号称“桐城八家”。少嗜学,有才气。清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中举人。时与曾国藩结交为友,游京师,屡向皇帝条陈当世利病。后归里,锐志为学。曾参加平定太平天国之役。后抑郁得疾,呕血而卒。
[] (18141855)
孙晋
  孙晋(?-1654)桐城人。出身贫寒,聪敏早慧。明天启进士。以疏劾大学士温体仁任用私人、典试乱祖制一案被谪。后复起为给谏。崇祯七年(1634年),被魏忠贤阉党贿吏部妄图翻案,他坚决抵制,使阉党未逞。累迁大理寺卿。并将正直大臣刘宗周、金光宸、黄得功等救出冤狱。荐史可法于吏部。不久以兵部侍郎出督宣(宣府镇,河北宣化县)、大(大月镇,山西大同市),后以疾乞归,节余响银十余万两,丝毫未动。南明立,他至金陵。马士英兴大狱,大肆搜捕党人,被视为-,
[] (?~1654)
方震孺
  方震孺桐城人。移家寿州。万历四十一年(1613)进士。由沙县知县入为御史。熹宗立,逆党魏忠贤内结客氏。震孺疏陈三朝艰危,又陈《拔本塞源论》,直声震朝廷,得罪魏忠贤。因建言辽阳事,命他巡按辽东,监纪军事,有保全山海关功。被魏忠贤党徐大化弹劾,罢官归。忠贤兴大狱,双弹劾他赃私,定为大罪,关押在狱。庄烈帝嗣位,释放还,累升右佥都御史,巡抚广西。福王立南京,即日拜疏勒王。马士英,阮大铖畏惧他,敕还镇,郁郁忧愤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