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历史人物介绍8
杨席清
  杨席清(1907—1938),字靖华,阜阳县黄岗镇(今属阜南县)东杨寨人,爱国志士。杨席清出生于豪门富户,自幼在家就读,习文学武,少年杨席清胸怀报国大志,资助朋友,很讲义气。民国19年(1930),23岁的杨席清离家出走,先后结识了冯玉祥、李济深等爱国人士。民国23年(1934),杨席清协助李济深组建福建省政府,事泄被蒋介石当局捕押在当涂监狱。同年,在李济深谋划下越狱。民国26年(1937)“七·七”事变,日本侵略军发动侵华战争。是年底
(19071938)
冷纯修
  冷纯修(?—1932),字全善,阜阳县双碑乡(今属阜南县)东冷寺人,中-员,革命烈士。冷纯修在民国19年(1930)前为冷寺小学校长,受张耀先影响,积极宣传革命思想,参加革命活动。民国19年,冷纯修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党支部书记。民国20年,因党组织遭受破坏,冷纯修转去鄂豫皖革0据地,参加了红四方面军。民国21年,国民党当局重兵“围剿”鄂豫皖革0据地红军。在红四方面-移途中,与国民党政府军队遭遇,冷纯修在激战中不幸牺牲。建国后被人民政府
丁待聘
  丁待聘(1898—1932),原名丁保珍,又名丁允章,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河寨丁小湾人,中-员,革命烈士。丁待聘自幼读书,后任郜庙小学教员。民国19年(1930),丁待聘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党支部书记,投身于农民革命运动。民国20年春,因受国民党反动当局通缉,经组织安排进入鄂豫皖苏区。以后下落不明,建国后被政府追认为革命烈士。
(18981932)
周洪猷
  周洪猷(1907—1932),字宣甫,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周油坊人,中-员,革命烈士。周洪猷少年时入私塾,继而入冷寺高级小学就读,后考入外地中学,在铰期间接触了进步思想,积极参加-。民国18年(1929),周洪猷返回阜阳县南乡(今阜南县境),以张塘小学校长身份作掩护,开展秘密革命活动。民国19年(1930)秋,在今阜南县东骆寨出席中共阜阳中心县委召开的党员代表会议,周洪猷被任命为中共阜阳南乡区委宣传委员(入党时间不详)。其后,周洪猷
(19071932)
张耀先
  张耀先(1901—1931),原名张进荣,号省三,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冷寺张小庄人,中-员,革命烈士。张耀先民国12年(1923)毕业于上海南洋中学,后考入杭州产业学院,学习两年。民国14年秋入黄埔军校,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是阜南县最早的中-员。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张耀先在张发奎部先后任排长、连长。民国16年,受中-组织派遣,张耀先到安庆做秘密工作,被国民党当局逮捕入狱,后经中-组织营救出狱。翌年,张耀先回到阜阳,参加阜阳“四·
(19011931)
王治国
  王治国(1866—1925),字利用,阜阳县赵集(今属阜南县)会龙乡西王寨人,系军阀幕僚。王治国少时家贫,居其岳父家习文练武。光绪十四年(1888),在颍州考中武秀才。光绪十六年(1890),在南京考中武举人,翌年,又赴京会试中武进士,被选为宫中侍卫官。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王治国护驾逃难西安。同年回京,在袁世凯新军练兵处任统领。后练兵处改为三镇,王治国任三镇统领。辛亥革命后,王冶国应邀任倪嗣冲武卫右军统领。民国2
(18661925)
朱炎昭
  朱炎昭(1835—1921),字鸿升,号飞仙,阜阳县朱寨(今属阜南县)人,著名塾师、画家。朱炎昭出身农家,7岁入私塾,9岁丧父,备尝艰苦,勤奋好学。清咸丰三年(1853)18岁的朱炎昭携母逃难,母亲死于途中,朱炎昭栖身于颍州西湖环翠亭,后流寓太和县,在赵庙当塾师。不久,朱炎昭北上鹿邑,仍当塾师。同治三年(1864),30岁的朱炎昭赴淮阳应童子试,因受当地势力排挤而落榜。其后被鹿邑名儒王祖桐之父收为弟子,下届复考,中秀才。同治六年(186
(18351921)
周作雨
  周作雨(1846—1888),阜阳县柳沟集(今属阜南县)南周小庄人,清朝-。周作雨于清咸丰十年(1860)中武举,同治二年(1863)始任清宫廷侍卫,长达15年。光绪六年(1880)周作雨出任广东军门提督。光绪十四年(1888),周作雨病卒于任所。其遗体由夫人丁氏归葬于故里。1972年,其孙周振芳等将周作雨遗骸葬于小周庄西南河滨。
[] (18461888)
李士林
  李土林,生年无考,卒于1855年,字文峰,阜阳县方集(今属阜南县)人,清末捻军将领,后降清。李土林少孤贫,性刚强,见义勇为,屡遭劣绅殴辱,15岁离乡学艺,结识雉河集张乐行(后为捻军领袖)。25岁李士林归里,以看家护院为名,组织青年乡民学武,为捻军起义作准备,在四方村里甚得拥护。咸丰元年(1851),洪河、淮河流域水旱连灾,饥荒严重,而地主劣绅囤粮,拒绝借济灾民,百姓生活陷于绝境。李士林率众对地主劣绅展开扒粮斗争,救济灾民。地主劣坤勾结官
[] (?~1855)
张大赓
  张大赓(1600—1674),字杨甫,别号实水,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清代画家。张大赓乃张鹤鸣第三子,但与张鹤鸣的人生道路完全不同。张鹤鸣热衷于官场政治,而张大度则热心于工诗绘画。从青年起,张大赓便出游各地,登泰山,走秦陇,跨长江,游湘水,南抵滇黔,饱览祖国壮丽山河,为绘画积累了大量素材。他的画内容很广,花鸟松石,鱼虫竹泉,无不涉猎,其中尤以山水称著,其山水画又以苍健出名。张大赓除擅长绘画之外,还工于诗文,著有诗集一卷。
[] (16001674)
张鹤腾
  张鹤腾(1555—1635),字无翰,号凤达,张鹤鸣之胞弟,明朝-。张鹤腾于明万历二十三年(1595)考中进士,授山东潞城县令,旋调任榆次县令。其时,潞城、榆次两县均发生饥荒,张鹤腾救济灾民,煮粥散发,投药治疗病者,施棺予死者,收弃婴于县衙两庑。令老妇抚养,颇受当地民众称颂。张鹤腾后升任刑部主事,又调任户部广西典事。他清查大仓银库,革除积弊,岁得万金,全数上缴。因绩被提升为郎中,督饷延绥。后张鹤腾以目疾告归,寓居颍州。崇祯八年(1635
[] (15551635)
张鹤鸣
  张鹤鸣(1551—1635),字元平,号达野,颍州(今阜南县柴集区天棚集)人,明朝大臣。张鹤鸣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考中进士,授山东历城知县,不久即擢为南京兵部主事,又调陕西右参政,晋升右金都御史,可谓官运亨通。张鹤鸣在朝为官,效忠明王朝。他在巡抚贵州时,镇压苗民起义,因功于天启元年(1621)官居兵部尚书。其政治野心随官职升高而膨胀,积极参与朝中勾心斗角的权力之争。当时,辽东巡抚王化贞与守将熊廷弼矛盾尖锐,张鹤鸣听从王化贞,使王、
[] (15511635)
陈夷行
  陈夷行(?-844年),字周道,颍川(今属河南)人,唐朝宰相,牛李党争中李-表人物。陈夷行出身于颍川陈氏,进士及第,早年历任侍御史、虞部员外郎、起居郎、史馆修撰、司封员外郎、吏部郎中、翰林学士、谏议大夫、太常少卿等职。开成年间,陈夷行以工部侍郎之职拜相,加授同平章事,又改门下侍郞。他与郑覃同属李党,与牛-表杨嗣复、李珏相对抗,后罢为吏部侍郎,又出为华州刺史。唐武宗继位后,陈夷行再次担任门下侍郎、同平章事。后以使相出镇,担任检校司空、同平
[] 唐朝宰相 (?~844)
卢翰
  卢翰,生卒年份无考,字子羽,号中庵,颍州人·明嘉靖十三年举人,明代著名学者·他专意于治学著述·因其博学广识,名震山东。卢翰,生卒年份无考,字子羽,号中庵,颍州(今安徽阜阳)人 。.明嘉靖十三年(1534)举人,明代著名学者.卢翰先后在山东兖州,腾县,曹县为官,先后甄别兖州府冤案一起、抓获滕县盗匪一伙,在曹县开仓赈灾,全活灾民万余人。.他专意于治学著述.因其博学广识,名震山东,向他拜师求学者不绝于途.,时人称为卢圣人.。正当朝廷任命他代
[]
张子珍
  张子珍(1905-1927年),别名张-,阜阳城人,幼年读私垫。民国10年(1921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参加中国共产党。民国14年(1925年)回阜阳开办“淮颍书局”,参与组建了中共阜阳小组,并担任小组长。民国15年(1926年),他受共产党组织派遣,考入黄埔军官学校,毕业后,分配到以叶剑英为参谋长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教导团任连长,在江西万安县与南昌起义军会师后,转战赣粤,进驻广州,参加了张大雷、苏兆征、叶挺、叶剑英等领导的广州起
(19051927)
乔锦卿
  乔锦卿(1897-1928年),字世荣,阜阳城人。小学毕业后,帮助父亲开药店,乔锦卿采购药材常赴外地,在南京结识了宋日昌等共产党员,并于民国5年(1926年)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投身于革命运动。1927年,乔锦卿在南京被捕,关入国民党南京市“清党委员会”所设的监狱,不久因无证据被释放。同年10年,他受党组织派遣回阜阳,12月与国民党十九军教导团的中-组织建立了联系。1928年2月,中共阜阳临时县委建立,乔任县委副书记,全力准备发动起义。根
(18971928)
周传鼎
  周传鼎(1905-1929年),字延祚,阜阳城人。民国4年(1915)年,入安徽省立第三师范附属小学读书,民国9年(1920年)入南京中英中学读书,民国12年(1923)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在南京创办《新阜阳》杂志。民国13年(1924年),入大厦大学学习,参加了“五卅”运动。回阜阳后,同张子珍等筹建中共阜阳小组,开办“淮颍书局”,宣传马克思主义。民国16年(1927年),被选为中共阜阳县委委员,担任国共合
(19051929)
周传业
  周传业(1907-1929年),字励久,周传鼎的胞弟。民国9年(1920年)赴南京大学附中学习。民国12年(1923年)同兄周传鼎一起参加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翌年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民国12年(1923年),入上海大学,同兄周传鼎一起参加“五卅”运动。民国15年(1926年)他同在上海的3位阜阳籍同学组成“四维社”创办《阜阳青年》(半月刊)。他用“寒沙”笔名发表的《五·四运动后国民应有之觉悟》,提出了“工人阶级是革命的主力军,中产阶段是
(19071929)
王同春
  王同春 字建寅,清末阜阳县西乡(现临泉县)杨桥镇人。祖父王百年,同治年间曾因剿匪有功,被封为建威将军。王同春少年时读书聪慧,文思敏捷。1860年前后,寿、风匪首苗沛霖,纠集众匪在淮南山区一带抢劫淫掠。王同春率3000余众,自带粮秣,前往堵截,在阜阳东乡大败苗匪。清廷命其进京召见,封为建威将军,赏戴双眼花翎。王同春回乡后,看到清廷政治腐败,人民深受疾苦,于是抱病请辞
[]
舒元
  舒元 宋初沈丘(今临泉)县人,少时刻苦好学,精通《左氏》、《毂梁》等传。在郡里做官,因办案认真,为宋太祖器重,升任大理寺丞,总管审理全国各地疑难案件和对各类-的-大案。由于成就卓著,被宋太祖赐进士第。后官居太常博士(为九卿之一),掌宗庙礼仪,兼掌选拔博士之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