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历史人物介绍8
张天麟
  张天麟(1586—1639),封疆大吏。字季昭,号平符。永嘉场三都普门(今龙湾区永中街道普门村)人。万历四十年(1612)乡试夺魁,天启二年(1622)中进士,廷对获二甲第一名(传胪)。历官礼部祠祭司主事、精膳司员外郎。崇祯元年(1628),外任江南苏松参政,旋改广东督学、按察使,历官福建右布政使,湖南布政史,云南巡抚、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任广东督学时力矫文风,褒贤贬劣,奖掖贫寒生员。任布政使时兼管海运盐税,清廉不阿,拒贿惩贪;在湖南严厉
[] (15861639)
张鹤鸣
  张鹤鸣,笔名双羽,浙江乐清大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名誉副会长兼顾问、温州市儿童文学学会会长、原温州市戏剧家协会副会长。全国中小学教师寓言创作大奖赛组委会副主任兼评委、中国“乾有杯”金江寓言文学奖评委兼办公室主任、张鹤鸣戏剧寓言奖评委会名誉主任、“乾有杯”全国中小学生童话寓言大赛评委、“京华杯”全国大学生寓言大奖赛组委会副主任兼评委。主要著作及成就著作有《刚长腿的小蝌蚪》、《醉井》、《喉蛙公主》、《
著名寓言家、编剧
王瑞栴
  王瑞栴明末官吏。字圣木,永嘉(治今浙江温州)人。天启五年(1625)进士。授苏州推官,兼理兑运,调剂得宜,上官为勒石著令。崇祯中,任湖广兵备佥事,驻襄阳。主讨张献忠。献忠复起,具列上官姓名及取贿月日,而题末曰:“不纳我金者,王兵备一人耳。”由是名大著。福王时,用为太仆少卿。清兵尽占闽地,避入山中。有人欲推荐令出仕,便从容自尽。
[]
吴无闻
  吴无闻(1917-1990),女,浙江乐清人,曾任上海文汇报驻北京记者,为中华诗词学会(第一届)顾问。吴无闻是夏承焘先生挚友吴鹭山之妹,解放后曾任《文汇报》驻北京记者,笔下颇有文采。夏承焘晚年迁居北京长期疗养,幸得与吴无闻夫人结合。夏承焘有此贤内助,暮年得到慰藉。吴无闻帮助夏承焘校注了多部著作。
吴无闻 (19171990)
管雄
  管雄(1910~1998) 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家。浙江温州人。长期任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50年代,到江西大学工作,为革命老区培养了一大批人才。70年代,担任南京大学越南留学生进修班教学工作,为扩大中国文化在海外的影响作出了贡献。80年代以来,同病魔作斗争的同时,坚持培养研究生。精于魏晋南北朝和隋唐五代文学的研究,生前曾出版《隋唐诗歌史论》、《魏晋南北朝文学史论》等著作。
(19101998)
季天渊
   季天渊 泰顺人 女 1964年出生,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主任舞台技师,温州市工艺美术大师。 季天渊自幼跟随季桂芳学习木偶雕刻及彩绘技艺,专业从事木偶头雕刻、车木玩具设计与制作,三十年来,先后获得浙江省三雕创作世纪谈金奖,首届国际民间手工艺品展金奖,中国木雕创作大奖赛荣获银奖,浙江省第二届民族民间手工艺展天工奖,温州市十佳青年民间艺术家称号。
高觉敷
  高觉敷(1896—1993),名卓,字觉敷,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16年入北京高等学校英文部学习。1918年由北洋政府遴选,考入香港大学文学院教育系。1923年9月毕业,获学士学位,后在上海暨南学校师范科任教。1926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编译所哲学教育部、主编、主任。1932年任四川大学心理学教授。1933年夏,任广东省立勷勤大学师范学院心理学教授。1940年任湖南蓝田国立师范学院教授。1944年任国立编译馆编纂,翌年兼
(18961993)
沈鍊之
  沈鍊之(1904—1992),别名味荔,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25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1933年获法国里昂大学文科博士学位。历任南京地政学院研究员、暨南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福建省研究院社会科研所所长、温州市立中学校长、杭州大学历史系主任兼法国史研究室主任。同时兼任杭大高级职称评审委员会委员,浙江历史学会会长,《法国研究》顾问,省人大代表,省三、四届政协常委和民盟中央委员等学术职务和社会职务。生平治学严谨,主张唯物史观的运用
(19041992)
马星野
  马星野(1909—1991),原名允伟,读小学时改名伟,笔名星野,平阳人。出身书香门第,幼承家教,早具文学根底。14岁考入浙江省立十中,为教师朱自清所赏识。朱曾引李商隐《宋玉》“何事荆台十万家,独教宋玉擅才华”句在其一篇作文后作评语。1926年,以同等学力考入厦门大学,次年又考入南京中央党务(后改政治)学校。毕业后留校任同学会总干事,不久随教务长罗家伦至清华大学任校长室秘书,曾与陶希圣等《政治与民众》刊物。1931年被派往美国密苏里大学
(19091991)
姜庆湘
  姜庆湘(1918—1990),字蒋莱,瑞安人。青年时期就读于上海大夏大学商学院,曾参加上海文化界救国会、救亡协会,从事抗日救亡活动。1938年9月到皖南,任新四军《抗敌报》,国际新闻社东战场特派记者。1941年到广西,先任《力报》、《柳州日报》总主笔,后任西南商专教师、新中经济研究处专职研究员,从事经济研究工作。1944年初,任中山大学经济系副教授、教授。是年因豫湘桂战起赴重庆,任四川省银行经济研究处专员、重庆大学法学院经济系教授,并参
(19181990)
张怀江
  张怀江(1922—1989),原名隆超,笔名陆草、槐岗、陆郎、江外江,乐清乐成镇人。自幼酷爱绘画,11岁即在上海《儿童世界》发表钢笔画《鹅》。后就读温州师范学校。1938年,从版画家野夫开始学习木刻,次年冬参加浙江战时木刻研究社木刻函授学习。1943年,考入福建国立东南联合大学艺术专修科,次年转入上海美专学习,在校常为《东南日报》创作报楣、题花、插图。1946年,美专毕业后留校为研究生,曾参加“反内战、反饥饿、反破孩”-,并加入中华全国
(19221989)
刘劲持
  刘劲持(1904—1988),出生于青田南田(今属文成)。中学毕业后就读厦门大学,因父病逝辍学。1927年考取国民革命军26军军官团,后又入黄埔军校(六期)、陆军大学(十一期)。毕业后,在国民党军队中历任少尉通报员、上校参谋、少将司长、整编26和57师少将师长、98军少将军长。抗日战争期间,先后参加淞沪战役、南京保卫战、武汉会战。解放战争时期从犹豫徘徊到逐步认清形势,终于在1949年12月在四川省南部县元山场率98军全体官兵起义。此后历
(19041988)
胡景瑊
  胡景瑊(1917—1987),又名东鸣,笔名张亦如,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1935年在温州中学读书时,组织野火读书会,主编校刊《明天》,团结进步同学,宣传抗日救亡。一二·九运动发生后,带领温州学生--,要求拆毁“东洋堂”、烧毁日货,把温州的抗日运动推向0。1936年4月,参加全国学联筹备工作。5月,作为温州学生代表参加全国学联成立大会。次年9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抗战爆发后,参与组织永嘉战时青年服务团,担任团副总干事,领导该团积极开
(19171987)
胡问樵
  胡问樵(1909—1987),又名从椅,字仲协,文成李林乡李山村人。1930年出国,在荷兰做工,一度归国,于1936年又去荷兰。1950年后自开亚洲百货商店,积极从事侨胞的爱国团结活动。1947年与同乡余忠共同发起组织温州籍旅荷华侨瓯海同乡会,被推选为副会长。不久更名瓯海华侨会。1963年扩展为瓯海华侨总会,任会长。次年应邀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5周年国庆典礼,并任旅荷华侨观光团团长,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平时关心家乡建设,多次捐
(19091987)
张淼
  张淼(1908—1987),号亦苗,永嘉永强寺前村(今属瓯海区)人。1925年考取北京大学预科。1928年自费留学法国,入国立图卢兹大学学习政治经济。1931年获经济学硕士。回国后,历任国民政府主计处专员、中央政治学校教授、财政部委员、浙江省直接税局局长、浙闽直接税局局长、南京地政研究所导师兼代所长等职。抗战期间在温州倡办私立建国高级商业学校,被推为董事长。1950年后,任上海商学院教授、副院长,上海财政学院、山东财经学院教授等。
(19081987)
梅仲微
  梅仲微(1907—1987),字子卿,原籍瑞安玉壶(今属文成),20岁迁居平阳鳌江东河。1936年出国。先在马来亚尤运坡做矿工,后去泰国当船员。1940年到荷兰,在阿姆斯特丹做些小买卖。后和同乡胡丛业、胡守忠等合股开设玉壶酒楼。迁居爱尔唐赛城后,独资经营天安酒楼,事业不断发展,扩展到奥地利。1947年,和余忠等发起组织瓯海同乡会,1968年发展为旅荷华侨总会,历任会长、副会长、顾问等职。先后9次回国观光、探亲,参加“五一”和国庆观礼活动
(19071987)
李锐夫
  李锐夫(1903—1987),原名蕃,以字行,平阳项桥乡李家车村(今苍南钱库镇)人,自幼熟读经史,擅长书法。1925年中学毕业后,便立志攻读数学,考入南京东南大学数学系。毕业后获学士学位,在江苏省立常州中学等校任数学教师。1934年起先后任广西大学、山东大学数学系讲师。1937年起任重庆大学数学系教授。1942年调任贵阳师范学校数学系主任、教授。1945年,被派往英国剑桥大学深造,从英国著名数学家李德伍特研究复变函数论,专攻整函数。回国
(19031987)
方介堪
  方介堪(1901—1987),原名文渠,字溥如,后改名岩,字介堪,以字行,永嘉城区(今温州鹿城区)人。先世居泰顺县,祖父养卿进府学,始著籍永嘉。父冠英,精书法,有名于时。因经商失利,家道中落。介堪幼进蒙塾,15岁为鼎源钱庄学徒。两年后依父设摊刻字,心灵手巧,术艺非常。1920年,从金石家谢磊明治印,协助选刻整篇古文辞印章,谢氏家富收藏,5年中得以广览印谱。勤学苦练,识艺大进。1926年,随邑绅吕文起赴沪,师事鄞县赵叔孺,并以邻居关系结识
(19011987)
薛祀光
  薛祀光(1900—1987),字声远,瑞安薛里人。早年留学日本九州帝国大学,获博士学位。1928年回国后,历任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同济大学法学院院长。建国后,任厦门大学教务长、武汉大学和湖北大学教授,连续从事高教事业达45年。专长国际法和民法。解放前曾为教育部的部聘教授,30年代末40年代初,蒋介石、汪精卫分别在庐山召开知名学者座谈会,都借故拒绝赴会。抗日战争胜利后被聘为国际法庭顾问,在审判日本战犯中作出了重大贡献。1947年,以中山大
(19001987)
郑明德
  郑明德(1925—1942),从小受革命熏陶。13岁开始为地下党送信传递情报。1938年春,粟裕率领部队北上抗日,平阳县委号召群众支前,明德走家串户发动群众,赶制了400多双军鞋。同年夏加入游击队,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教歌、演讲、搞义卖、办妇女识字班等都做得很出色。1941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接受党组织的指派,到环境最艰苦、斗争最激烈的平西区工作。7月16日,和十多位同志转移到瑞安公阳地方时,被国民党军队发觉,腿部中弹受伤,鲜血直
(192519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