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历史人物介绍6
金满
  金满(1839—1917),字玉堂,临海县(今临海市)涂下桥穿山人。家贫,10多岁为佣工。清光绪初,佣于桐峙蒋世炳家。光绪五年(1879)八月,蒋世炳仇杀同族一家三口,府、县派兵往捕,蒋命金满集村众拒捕,伤兵勇10余人。清统领李光久率军缉捕,金满出没山野间,劫富济贫,集“十八弟兄”,扩充队伍,名声日盛。光绪六年十二月,在海上截获海门官兵火药船,扩充装备。七年春,入据铜坑立寨,与官府对抗。二月初,清统领李新燕领兵千余围铜坑,率部转战仙居县
(18391917)
周永广
  周永广(1876—1915),字旭宾,天台县南山周家村人。幼年习武。成年后为泥水匠,技艺出众。天台城西麻车王溪岸石磡,屡筑屡崩,自永广砌后,近百年稳固如初,民间传为美谈。因不堪地主、大姓欺凌,聚众反抗。后与仙居县义民武装首领郑万枝取得联系,队伍扩大至数百人,驻上马山。武昌起义胜利后,革命党人谋攻江宁(南京),招募台州先锋兵二营,永广率所部二三百人入伍,在光复南京战役中立有战功。1913年2月,二次革命兴起。黄兴组织讨袁军。永广为浙东讨袁
(18761915)
杨哲商
  杨哲商(1883—1911),名旭东,以字行,临海县城(今临海市)旧仓头人。早年就学三台书院,善图画,能诗歌、治印,兼娴技击。卒业后,曾执教于县学,与王文庆等友善。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王文庆在上海创办启东学校培养革命骨干。哲商闻讯赴沪入学,在校加入光复会。常与秋瑾等联络,奔走沪、杭、绍间。是年七月,秋瑾等组织皖浙起义,委以运输军火粮饷重任。起义失败后,回临海县,在耀梓学堂任图画教师,多方结识青年,秘密宣传革命道理。在城隍庙召开数
[] (18831911)
柯冠时
  柯冠时(1876—1911),字仲达,黄岩县城(今黄岩区)横街人。南洋陆师学堂毕业,任校教官及江苏武备学堂、陕西讲武学堂教官。辛亥革命前夕,任陕西陆军第1师营长。1911年10月武昌起义,各省纷纷响应,冠时任陕西革命军西路招讨使,连克咸阳、醴泉、凤翔、岐山、宝鸡、汉中等10多座县城。清将升允率2个师阻挡柯部,革命军陕西都督坚守潼关,抵抗河南清兵,无力分兵救援,柯部被围困在陇城与凤翔之间。11月4日拂晓,分两路突围,冠时率领右翼向西北,万
[] (18761911)
王彦威
  王彦威(1842—1904),字弢甫,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清同治九年(1870)举人,历任工部衡司主事,营缮司员外郎,军机章京,江南道监察御史,太常少卿。光绪十二年(1886),为军机汉官领班章京。清代自道光中期始,对外交涉日益增多,光绪朝更是颇繁。但外交文件从未系统刊行,依靠外籍转译,失实颇多,政治、军事、外交十分被动。彦威先从“十库”抄录道光、咸丰、同治三朝钦定未刊的《筹办洋务始末记》,以及光绪元年及十二年外交案卷,再从十二年起
[] (18421904)
王棻
  王棻(1826—1899),字子庄,号轩,黄岩县(今黄岩区)城东柔桥村人。清同治六年(1867)举人。后不复试,一意执教、著述。光绪二十四年(1898),以学行受赏内阁中书衔。深于经学,于文字学、训诂学、音韵学治之尤力。为文不事雕琢,而持论明通,援证详确。究心于乡邦文献,晚年成《台学统》100卷,集录乡先哲自晋迄于近代凡330余人事迹,分为6类,而重于气节、躬行。咸丰二年(1852)始,先后在处州莲城书院,黄岩县九峰书院,温州中山、东山
[] (18261899)
赵云龙
  赵云龙(1805—1881),字廷海,号兰亭,天台县城人。初承父业,创办赵永昌丝店。清道光八年(1828),幼子患天花夭折,在挚友曹抡选出重金支持下,去湖北学习,4次往返,掌握牛痘苗防治天花医术。道光末年,行医杭州,名声大噪,求医者接踵而来。20年中引种者达10万余人次。同治五年(1866),为宁波知府爱子接种,获准设牛痘局于府衙之旁,定期施种。并将临床经验辑成方诀,初为《引痘新书》,又改《增补牛痘三要》。后又广搜秘方,以重金购得太平县
[] (18051881)
林正阳
  林正阳(1800—1858),字振运,号昼堂,玉环县城关西青街人。少有志,能骑射,武艺精湛,且有谋略。清道光初年投军,历任守备、游击、参将、副将、总兵。长期驻守定海、黄岩、玉环、瑞安、镇海、乍浦等海防要地。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定海一度沦陷,不久收复,正阳时署定海营守备,建议筑土城以固防御,为总兵葛云飞采纳。次年,城刚筑成,英舰即大举再犯,正阳随葛云飞等率守军5000人英勇抗击。由于土城进可以攻,退可以守,英军一时难以攻入,
[] (18001858)
李诚
  李诚(1778—1844),字师林,号静轩,黄岩县(今黄岩区)石曲人。少时师从泽国戚学标与其父李秉钧学习经学、训诂。清嘉庆十八年(1813)二等拔贡,初任云南姚州通判、同知,后任新平、顺宁知县。两县贫穷,土豪横行,历任知县难以治理。执法无私,严惩豪绅;引种贵州橡树,栽桑育蚕;劝士绅置田设“义役法”,减民负担;筑桂香书院,修成《新平县志》8卷。去任时,士民攀辕不绝。精经学、地理、历算、医学,长期任职州县,深感地理之书不足,说:“记水之书,
[] (17781844)
方絜
  方絜(1800—1838),字矩平,号治庵,黄岩县城(今黄岩区)人。工诗善画,尤擅刻竹,有“方竹”之称。为嘉兴张廷济刻《清仪阁图》及肖像,山水人物皆精绝,见者惊为绝技。传世作品有《苏武牧羊》臂搁,画面不刻一羊,构图简洁含蓄,苏武姿态自若,气度浩然,颇能表现其坚贞不屈精神。上刻五言诗:“朔雪满天山,飞鸿入汉关。麒麟高阁在,何幸得生还!”字迹富有书法艺术情趣。此佳作刻于清道光十年(1830),现藏上海博物馆,列为国家级文物。长期客游,以艺为
[] (18001838)
戚学标
  戚学标(1742—1824),字翰芳,号鹤泉,太平县泽国(今温岭市泽国镇)人。清乾隆三十年(1765)拔贡。四十二年,掌教县城鹤鸣书院。次年,应曲阜孔继涵邀聘,至孔府任教。四十六年中进士。五十九年,任河南涉县知县,一度兼理林县,捐俸钱疏浚境内任公渠。在任13年,体察民情,治有政声。因得罪学使鲍某罢官。嘉庆十八年(1813),出任宁波府学教授,后历任杭州紫阳、崇文诸书院讲席。博通经史,尤精声韵训诂之学,著作丰富。《汉学谐声》24卷,集30
[] (17421824)
王世芳
  王世芳(1669—1808),字徽德,一字芝圃,临海县(今临海市)桐峙岭根人。清康熙四十七年(1708),40岁时中秀才;乾隆十三年(1748)80岁为贡生;二十九年96岁官遂昌训导。任满,乾隆接见特赏六品衔。乾隆二十六年,为皇太后70寿,设“九老会”,召世芳赴会。二十七年,赐“序耆颐”匾额。三十三年,世芳百岁,赐建“升平人瑞”牌坊于岭根村口。三十五年,授国子监司丞衔。在世时,有子4人,孙11人,曾孙5人,玄孙7人,来孙8人,七世孙1人
[] (16691808)
齐召南
  齐召南(1703—1768),字次风,号琼台,晚号息园,天台县城龙门坦人。自幼颖敏,博学强记,尤精舆地之学。清雍正七年(1729)举为副榜。十一年,以博学鸿词荐。应征北上时,宿某邑宰署中,见架上有异书8册,请求借阅。次日登程,主人命持书去。召南称:“昨晚已阅迄矣!”主人不信,抽一、二册询问。顺口而出,丝毫不错。主人大为惊异。乾隆元年(1736),为翰林院庶吉士,授检讨。次年参修《大清一统志》。四年充武英殿校勘经史官。又充《明鉴纲目》纂修
[] (17031768)
齐周华
  齐周华(1698—1768),字漆若,号巨山,又自号孤踱仙,天台县城龙门坦人。少年时即能诗文,议论宏深。清雍正八年(1730)十二月,朝廷将石门已故学者吕留良锉尸,其子吕葆中斩决,尽焚遗作,谓其有叛逆内容。为此撰《救晚村(留良)先生悖逆凶悍疏》,赞其著作“能阐发圣贤精蕴,尊为理学者有之”,指出朝廷对此案处置不妥。此疏被县、省阻挠,周华徒步上京投于刑部。刑部将疏退浙江抚台处理,被拘至杭,在狱受尽酷刑,始终坚持己见。有人劝其认疯免难,却“坚
[] (16981768)
戴宪宗
  戴宪宗(1653—1728),字良高,号云峰,乐清县竹冈(今玉环县田马乡东西岙村)人。幼习文,稍长,喜读兵书,好驰马剑击,有戍边卫国之志。年18,辍业从军。清康熙十六年(1677),随总兵蒋茂勋破八仙、虎眼、九连等盗匪据点,赏守备职。二十二年,施琅为水师提督,进兵台湾。献策军门,多次获胜。因功勋卓著,授左都督。三十一年,任汀州镇(今福建省三明市以西地区)中军游击,两次兼理总兵职务。时汀属永定饥民成群逃荒,拥入广东贩盐活命,当地官吏以为0
[] (16531728)
冯甦
  冯甦(1628—1692),字再来,号蒿庵,临海县(今临海市)涌泉人。清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授永昌推官。历徵江、楚雄知府。不避权贵,严惩吴三桂王府为非作歹家奴。知吴三桂必反,请求奉母归养,未准,乃遣家属护送0还乡,途中被吴三桂兵截回。康熙十二年(1673),吴三桂举兵反清,并授甦为广东巡抚。母亲忧死,密书通报清简亲王,以明心迹。康熙十六年六月,查清有“协谋归正”行动,清廷授广东巡抚。十七年为刑部右侍郎,次年改左侍郎。任内,清理积
[] (16281692)
柯夏卿
  柯夏卿(1610—1681),号玉砚,黄岩县(今黄岩区)城横街人。明崇祯十年(1637)进士,任刑部主事、兵部职方郎中、天津兵备道参政。十三年,河东三府饥荒,饥民万众聚集教台村,震动京城。设计擒首领,余皆不究。十六年,以母老辞官归家。清顺治二年(1645),明亡。六月,与临海陈函辉、东阳张国维、鄞县张煌言等,在台州奉表请鲁王朱以海监国。任佥都御史。次年,出使福建,联络唐王朱聿键,修好两王关系,唐王授为兵部尚书。后浙闽联合抗清在马士英等破
[] (16101681)
吴执御
  吴执御(1590—1638),字朗公,黄岩县城(今黄岩区)西桥人。明天启二年(1622)进士,任济南府推官,洁躬执法,人称“吴靖街”。时宦官魏忠贤篡权,党徒在德州建生祠,府县官吏俱往祝贺,唯执御拒绝。崇祯二年(1629),魏伏法,帝亲书“清介第一”赐执御。次年,升刑科给事中。九月,周延儒任首辅,执御劾其擅权、壅敝、徇私,被帝所责,仍再三弹劾。四年,奏请取消“掣签法”,免畿辅额外赋税,缓和民心,被帝斥为“沽名市德”。又弹劾吏部尚书王永光受
[] (15901638)
王士琦
  王士琦(1551—1618),字圭叔,号丰舆,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王宗沐次子。明万历十一年(1583)进士。历任南京工部主事、兵部郎中、福州知府、重庆知府、四川按察副使等职。二十六年任山东参政时,与总兵刘綖领兵2万援助朝鲜抗倭。时倭寇据东西中三路,气焰十分嚣张,有人震恐,劝士琦暂归全州。士琦极力主战,曰:“强敌在前,只有进死无退生。”亲领陆军进至栗林,围倭十余日。倭求救于头目平义智,士琦令水师伺于海,亲率陆军急夺险地,斩首数百,乘胜
[] (15511618)
王宗沐
  王宗沐(1524—1592),字新甫,号敬所,临海县城(今临海市)人。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为诗文交。继由员外郎迁广西按察佥事,督学政。任内修宣成书院,建崇迪堂。嘉靖三十二年,任广东参议,分守惠州、潮州。三十五年,任江西提学副使。修王阳明祠,建正学、怀玉书院,于白鹿洞聚集诸生,亲自答疑、讲学。三十八年,任江西参政。次年,任按察使。辑成《江西大志》。四十年,升山西右布政使。时山西连岁灾荒,因入觐,上
[] (152415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