绍兴历史人物介绍10
商景徽
  商景徽,生卒年不详,字嗣音,明末清初浙江会稽人。明吏部尚书商周祚次女,商景兰妹,上虞徐咸清妻。有国色,博学工诗,诗逼盛唐,讲究格律,居然名家。清兵入关后,与夫偕隐,年逾八十犹吟诗读书不辍,其子女如徐昭华皆承母训,多才华,名重一时。著有《咏鵻堂诗草》(一作《承堂集》)。与夫合著《小学》一书,自一画至多画,正形声,明训义,名曰《资治文字》。
[]
商景兰
  商景兰(1605~1676),字媚生,会稽(今浙江绍兴)人。明兵部尚书商周祚长女,抗清名臣祁彪佳妻。明末清初诗人,德才兼备,能书善画。其妹商景徽亦工诗。万历四十八年(1620)适同邑祁彪佳(祁忠敏公)为妻,伉俪相敬,琴瑟和谐,时人以金童玉女相称。清顺治二年(1645),清兵攻下南京,彪佳投水自尽,以身殉国。景兰深明大义,挑起教子重任。二子理孙、班孙,女德琼、德渊、德宦,儿媳张德蕙(字楚纕)、朱德蓉(字赵璧),俱以诗名。每暇日登临,令媳女
[] 清初女词人 (16051676)
商为正
  商为正,字尚德,号燕阳,明绍兴会稽人,父商廷试。隆庆五年(1571年)辛未科张元忭榜进士,试政都察院,选刑部贵州司主事。有子商周祚,孙女为清初女词人商景兰。适朝议改诸部主事为御史,遂任江西道监察御史,奉命巡按山东。寻兴疏浚胶莱河之役,六万民兵渍卤泥淖,积数日,虫生股胫,怨詈环噪,将倡乱。为正疾驰前往抚慰,事遂安定。后巡按福建,协助巡抚庞尚鹏推行“一条鞭”法,巨室弗悦,百姓称便。民歌有云:“庞公父,商公母,增我田畴省门户,隶不下乡,民不见
[]
商周祚
  商周祚:字明兼,号等轩,明绍兴会稽人。燕阳公(即商为正)之长孙,景亳公之冢子(编者按:即嫡长子)也。万历二十五年(1597年)举人,万历二十九年(1601年)辛丑科张以诚榜进士,授邵武县令5载,廉洁如冰,因赔贴而致家产殆尽。入京,累官太仆寺少卿,四十八年擢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不征民间一钱,擒斩剧盗,抗击倭寇侵扰,故离任之日,闽人为之立祠。天启五年(1625年)再起兵部右侍郎,总督两广。翌年升兵部尚书,以母年老,请告归养,里居10
[]
徐逸樵
  徐逸樵(1898—1989),原名颂薪,诸暨化泉乡黄坂阳村人。父徐尚书,举人出身,治学谨严,对逸樵影响很深。6岁进贞惠小学,12岁赴杭州就读商科、农科学校,17岁毕业于诸暨中学。1918年,赴日本东京高等师范留学。1924年春回国,先后在浙江省立法政专门学校、上海法政大学、浙江省立严州中学任教。1933年,应教育部长王世杰邀,任教育部社会教育司第二科科长。1936年,到英、法、德、意、苏联等国考察教育。1937年后,任国民党二十集团军秘
(18981989)
周振强
  周振强(1904—1988),诸暨安华乡(今安华镇)丰江周村人。1923年,任孙中山大元帅府卫士。次年人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留校任第二期步兵科第二队区队长。1926年7月,参加北伐战争,任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二师第五团营长。9月,在攻打武昌的战斗中负重伤。后任蒋介石侍从参谋、侍从副官。1935年,任教导总队副总队长并为教导总队复兴社支部负责人之一。1937年11月5日,在淞沪抗战中,率步兵一、三团等共7000余人开赴上海,在八字桥与日军
(19041988)
陈兼善
  陈兼善(1898—1988),字达夫,诸暨市店口镇人。1912年考入杭州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并把赖以为生的几亩地作抵押,筹措学费,到北京高等学校求学。毕业后,历任上海中国公学校务主任、商务印书馆、上虞春晖中学校长及广东第一中山大学教授。1921年加入柳亚子、陈去病等人创办的南社。1928年4月间,去西沙群岛调查生物资源,从此开始研究鱼类,次年出版了《广东鳗鱼研究》一书。1931年,到法国巴黎自然博物馆的鱼类研究所进行深造。1934年,又到
(18981988)
朱仲华
  朱仲华(1897—1988),名承洵,字钟华,绍兴人。父经营绸业,家中小有资财。幼时在绍进私塾,熟读经史,打下国学基础。1920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文学系,积极参加五四爱国-,担任复旦大学学生自治会会长、上海学-会计兼总干事、全国学联评议员。曾以学联代表身份两次晋谒孙中山先生,得到慰勉,孙中山手书“天下为公”条幅相赠。大学毕业后回绍,初任绍兴县政府秘书,后任绍兴农民银行经理,为时均不长。此后合股经营钱庄等企业。长期从事地方公益事业和教育事
(18971988)
杨柳青
  杨柳青(1937—1987),新昌镜岭镇大古年村人。196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化学系,并考取中科院化学研究所研究生。曾先后任四机部877厂技术科副科长,陕西咸阳市彩电显像管厂厂长、副总工程师,并去日本、新加坡考察。1987年7月,由其具体负责的彩色显像管生产线技术改造项目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
(19371987)
潘国贤
  潘国贤(1905—1987),新昌大明市乡(今大明市镇)丁家园村人。出身中医世家,父松泉、兄国钧均为名医。1930年肄业于上海国医学院。曾受到章太炎、陆渊雷等名家指点。1935年起,任苏州国医学院讲师、四川高等国医学院教授、中央国医馆教务主任、佛教中医院院长等职。建国后任浙江中医学院教研室主任。在中医肿瘤防治方面起步较早,成效卓著。著有《药物学讲义》、《中医内科手册》。
(19051987)
梁鋆立
  梁鋆立(1903~1979),乳名善尧,今回山镇樟花村人。出身书香门第,其父、叔父均为清末举人。初就读于县城南明小学,再就读于上海南洋大学,并于上海曙光大学夜间部补习法文,先后就任上海中华书局英文及商务印书馆法律与文学书籍,1926年卒业于上海东吴大学法科。先后担任武汉国民政府外交部秘书、南京国民政府司法部秘书及上海市第一特区临时法院推事。1929年5月,梁鋆立被派任驻美华盛顿公使馆秘书,出席第十届国际联盟及国际法编纂会议,任中国代表团
一代国际法大师 (19051987)
陈公亮
  陈公亮(1912—1984),名铮,小名铁生,字公亮,绍兴人。1928年,人私立华北大学。1933年,人东京法政大学。1937年归国后,历任湖北省政府专员、浙江省政府五区税务处长。1940年,升任贸委会驻第三战区代表及闽、浙、皖、湘等五省总视察。1943年起,任财政部处长、局长,中央印刷厂总经理。1949年去台湾,任“财政”、“经济”两部顾问,中国航运公司常务董事。
(19121984)
徐学禹
  徐学禹(1903—1984),绍兴人。毕业于德国柏林工业大学电机科,历任德国西门子电机厂工程师,国民政府交通部技正兼上海电话局局长,浙江省公路局局长,福建省政府委员兼建设厅厅长,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交通处处长,上海市招商局总经理、董事长,中国航联保险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等职。解放前夕去台湾,为“国大”代表。
(19031984)
金宝善
  金宝善(1893—1984),绍兴人。17岁考入南京水师学堂,后转入杭州医科专门学校学习。清宣统三年(1911)赴日本留学,先在千叶医学院攻内科,毕业后又入东京帝大传染病研究所。1919年回国,在北京医学专门学校、军医学校任教。后赴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公共卫生学院进修,获硕士学位。1927年回国,历任杭州市卫生局长,卫生部保健司司长,中华医学会会长,卫生署副署长、署长,卫生部次长等职。1948年,赴美国任联合国善后救济总署儿童急救基金
(18931984)
范寿康
  范寿康(1896—1983),字允臧,上虞丰惠镇人。1913年赴日本留学,毕业于东京帝国大学,获教育、哲学硕士学位。1923年回国,在上海商务编译所任哲学教育,主编《中国教育大辞书》和《学艺》杂志,曾任学艺大学教务长、中山大学教授兼秘书长、上虞春晖中学校长、安徽大学教授兼文学院院长、武汉大学教授、文学院教育哲学系主任等教职。抗日战争时期,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三厅副厅长兼第七处处长,负责对日宣传工作,《日寇暴行录》等揭露敌伪罪行的资料。抗
(18961983)
高镜郎
  高镜郎(1892—1983),上虞章镇镇人。出身教师家庭,6岁丧母,在舅父家放牛5年。后经族人资助,入桐乡文艺学堂、嘉兴秀州书院、杭州之江大学、金陵大学、山东齐鲁大学,几经转折,1921年在湖南湘雅医校毕业,留校任内科助教。1925年,受聘为绍兴福康医院儿科主任医师。1928年,留学美国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校,并先后到纽约肺病研究所、法国巴黎巴斯德研究院、法国杜式道夫传染病院、德国柏林医科大学儿科医院、奥地利维也纳儿童结核病院、瑞士苏黎州
(18921983)
胡子婴
  胡子婴(1907—1982),女,笔名宋霖,上虞丰惠镇人。浙江省立女子师范学校毕业。后进上海美专学习。1927年,参加上海工人武装起义。四一二-政变后,回乡避难。九一八事变后,发起组织上海妇女救国会并任全国各界救国联合会总干事。1945年,与黄炎培等发起成立中国民主建国会。1948年,应邀到解放区参加新政协筹备工作。新中国成立后,被任命为政务院中央财经委员会副秘书长,受毛泽东委派到沪参加统一财经、平定物价工作,担任上海市工商联秘书长。1
(19071982)
宋希尚
  宋希尚(1896—1982),字达庵,嵊县(今嵊州)城关镇人。1911年入上海英华书馆。从小目睹剡溪为患的惨状,立志学水利。1917年毕业于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1919年赴美留学,入麻省理工学院,继入布朗大学,1924年获工学硕士学位。后去德国、荷兰、比利时、英国、法国、瑞士等国考察水利建设。返国后,历任南通保坍会经理、浙江省道局主任工程师、江南水利局总工程师。1928年,任交通部扬子江水道整理委员会委员兼工程处长,同时兼任中央大学教
(18961982)
章廷谦
  章廷谦(1901—1981),字矛尘,笔名川岛,上虞道墟镇人。父亲做过教员、记者、幕僚。15岁随父去太原人第一中学求读,后入山西大学哲学系。1919年,转入北京大学哲学系。在校时,经常在北京《晨报副刊》、《语丝》杂志发表文章。1922年北大毕业,留校任校长办公室外交秘书,兼哲学系助教。曾参与发起和《语丝》,与鲁迅来往甚密。1926年在北京中俄大学、厦门大学任教;次年,在国民党浙江省党部宣传部工作,任《民国日报》;8月,到浙江大学农学院、
(19011981)
金兆均
  金兆均(1891—1981),诸暨阮市镇金家站人。1921年,毕业于国立南京高等师范体育科,1934年至1936年,留学美国依阿华大学和斯坦福大学,获学士、硕士学位。历任中华全国体育总会委员、体总上海分会副主席、上海体育学院副院长、中国田径协会副主席及上海市政协委员等职。是国家级田径裁判。多次在国内重大田径比赛中担任总裁判长。著有《体育行政》、《个人与团体之竞技运动》、《早操与课间操》、《实用按摩与改正体操》、《实用按摩术》和《德国新体
(1891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