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通历史人物介绍20
林莉
  林莉,中国第一个游泳世界冠军,也是第一位同时既夺奥运会金牌又创世界纪录的中国运动员,也是第一个在奥运会上打破世界纪录的中国选手。 林莉曾参加1988、1992和1996年奥运会,是唯一连续参加三届奥运会的中国游泳选手。获奖记录1985年 获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 获国际级运动健将称号;1988年 当选为全国游泳十名最佳运动员;1990年 当选为全国十名最佳运动员之一;1990年 被全国妇联授予全国“三八”红旗手;1990年获海峡两岸“
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冠军
沙玉沼
  沙玉沼(1845~1927),字鉴渠。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生于启东久隆镇北洪贞仓(现启东市合作乡得胜村)。18岁时,赴京捐得清兵部车驾司,一年后还乡,被海门厅委为小安沙沙总。自幼喜爱书法。其书承王羲之父子、赵孟 、董其昌诸家之长,草书得王氏父子遗韵,行书颇似康熙,稳健遒媚,造诣较深。出名于崇启海沪苏一带。 民国元年(1912年)春,沙玉沼去苏州游玩,听说玄妙观正在招人题匾,就信步前去观看。那天,观主请了当地几个书家
(18451927)
吴志骞
  吴志骞(1904~1939),原名嘉隆。江苏南通人。民国19年(1930年)毕业于上海大夏大学。民国20年,创办上海女子中学,校址在南市文庙路学前街19号。聘请蔡元培等人为校董,吴志骞为校长。开学伊始,分高中、初中、幼稚师范及成人补习班4部。秋季师范班人数特多,分为甲、乙2组,故又租老西门梦花街“佳庐”为校舍,兼作宿舍。翌年,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师生纷纷离散,学校一度陷入因境。吴在南市制造局路找到新校舍,恢复高中部,并设普通、职业
(19041939)
顾南群
  顾南群(1892~1964年) 字泽民。江苏启东人。毕业于日本爱知医学专门学校。民国6年(1917年)回国,次年创南洋医院与南洋医科专门学校,任院长和校长。民国27年6月,迁尚贤堂(今金陵西路淡水路口),并创建南洋高级护土职业学校。抗战初,率员为大世界收容所难民免费施诊近万人次,于第八伤兵医院为抗日将士服务。治院严谨,礼聘沪上名医,并多方筹措资金,兴建医疗用房,增添新式医疗设备,初建时仅有病床10张,后为150张,其中
(18921964)
周浚明
  周浚明(1915~1968),江苏海门人,中-员,煤化工高级工程师。上海交通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煤焦油分离、产品提纯和深度加工的研究工作。1958年任上海焦化厂副厂长、总工程师。他设计的从煤中提取酚、苯、萘等类产品的工艺路线,被同行公认是煤化工领域的重大突破。酚回收分馏装置生产出的间对甲酚含量达到90~95%,超过日本的水平。提苯装置以英国和苏联的工艺路线为基础,设计从城市煤气中提取苯,再进一步提取精苯的新工艺和新装置,先后被上海杨浦煤气
(19151968)
王范
  王范(1905~1967),原名张庭谱,字贤谱,江苏如东人。民国15年(1926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并在家乡进行革命斗争。民国20年11月任上海四马路巡捕房党支部书记。由于叛徒出卖,关押在南京陆军监狱。民国26年8月经八路军南京办事处与国民党当局交涉而获释。同年10月赴延安。1949年初为中共中央、毛泽东进驻北平做好准备工作。4月毛泽东等中央领导进入北平,王范乘坐第一辆汽车开道,完成保卫任务。渡江战役开始,负责进入上海后的安全保卫
(19051967)
黄晓萍
  黄晓萍 女,演员。江苏南通人,1964年出生。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78年进南通市越剧团艺训班学戏,工小生,宗徐(玉兰)派。学习勤奋,艺事日进,结业后成为南通市越剧团主要演员,曾扮演《红楼梦》中的贾宝玉、《贞娘恨》中的秋生、《三看御妹》中的封加进、《盘夫索夫》中的曾荣等主要角色。曾当选为全国第十三届团代会代表,赴京出席大会,受到-主席的接见。
吴惠国
  吴惠国 男,二级舞美设计师。江苏海门人,1953年9月出生。1977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舞台美术系,同年分配进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工场。1997年起任院舞美工场主任。设计的剧目有越剧《桃李梅》、《春江曲》、《陆文龙》、《乔少爷造桥》、《疯人院之恋》、《花中君子》、《曹植与甄洛》、《吴汉杀妻》、《红楼梦》、《两代怨梦》和越剧电视连续剧《辽宫花溅泪》、沪剧《星星草》、锡剧《巾帼英雄》等。
朱柳庄
  朱柳庄 男,二级灯光设计。江苏省海门人,1943年出生于上海。中国舞台美术学会会员。1960年考入上海越剧院舞台美术班,得到颜文梁、郑慕康、苏石风等诸多名师的亲授,在绘画和舞美设计上具有扎实的功底。1966年,借调到上海市舞蹈学校和上海歌舞团参加舞剧《白毛女》的灯光工作。1988年回上海越剧院。曾为歌舞剧《长征组舞》、《金舞银饰》、《草原儿女》、《舞俑与武士》和越剧《玉镯记》、《风雨大观园》、《莲花女》等剧目担任灯光及舞美设计。还为广
薛允璜
  薛允璜 男,一级编剧。笔名有秋实、秋之初等。江苏省启东人,1938年11月7日出生。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上海戏剧家协会理事、上海戏剧文学学会理事。1961年7月从上海戏剧学院戏文系毕业,分配到上海越剧院任编剧。1985年任创作室主任,1988年11月起任副院长。演出、发表的第一个作品是1963年的越剧独幕剧《一包工资》。30年来共创作(含合作)越剧大小剧目20多部。其中代表性剧目有:《忠魂曲》、《唐伯虎》、《神医奇传
陆锦娟
  陆锦娟 女,演员。江苏启东人,1932年7月出生于上海。1941年入陶叶剧团学戏,不久因病离开。1947年入上海金龙女子越剧团(科班)习艺,工小生。她刻苦自砺,打下全面扎实的基本功。出科后曾在光明、合众、天明等越剧团演出。因扮相俊秀、台风高雅、唱腔优美而崭露头角,成为剧团里的头肩小生。1953年为首组建飞鸣越剧团,任团长和主要演员。1979年在重组的虹口越剧团任主要演员。在30余年的舞台生涯中演出了近200个剧目,较有影响的有《啼笑因
陈少春
  陈少春 女,一级演员。原名陈美英。江苏启东人,1930年3月26日出生于上海。中国戏剧家协会会员。1944年进少少越剧团学艺,为马潮水入室弟子,工小生。武戏师傅为吴桂海、周五宝等。曾学演过《投军别窑》(饰薛平贵)、《虹霓关》(饰王伯党)、《三岔口》(饰任堂惠)。1946年春,随剧团赴无锡、常州等地演出,初露头角挑大梁。相继演出了《倭袍》中的《毛龙吊孝》、全本《玉蜻蜓》、《珍珠塔》等戏。1948年,学戏满师后和白牡丹合演,组成丹春越剧团
沈根荣
  沈根荣 艺名阿林,男,二级演奏员,江苏海门人,1928年1月26日出生。著名越剧鼓师。浙派乐队创始人之一。幼年时在上海受其戏曲世家熏陶,开始熟悉戏曲场上各式技艺。12岁先习京剧二花面,后习司鼓。16岁出科后参加上海大新公司游艺场月芳剧团(科班制)任司鼓兼教武戏。1950年进南京市文联民间艺术部地方艺员学习班学习,同年为南京市第一届文联委员。1951年到浙江参加浙江省越剧实验剧团。全省文工团整编后编入男女合演的浙江省越剧二团任乐队指挥、
王鸿寿
   王鸿寿(1850~1925),祖籍安徽,生于通州(今南通市区)。近代徽、京剧表演艺术家。16岁至“小福寿班”拜师学京戏,艺名“三麻子”。其父为清水道粮运官,驻通州,被诬陷,家庭遭灭门之祸。他幸由戏班掩护,藏身衣箱之中,逃出虎口。从此隐姓埋名,以卖艺为生。同治九年(1870年)在天津紫竹林兴华园演出关公戏《古城会》、《水淹七军》,别开生面,台下掌声不绝,誉满北国京剧舞台。以后他长期在上海献艺,汲取众家之长,融会贯通,特别善于红生戏中关
(18501925)
李素伯
   李素伯(1908~1937),原名文达,字素伯、质庵,号梦秋、梦秋子,笔名所北。海门县(今海门市)人。民国17年(1928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于南通中学师范班。历任南通实验小学、南通乡村师范国文教员。民国22年,回到师范教授国文。李素伯是20世纪30年代颇有成就的青年作家,创作旧体诗词数百首,发表于《艺风》、《爝火》杂志的有《思往事八解》、《春之夜》、《信》、《偶感》、《挽庄弟》、《重来濠上》、《次韵谢怡师赠言》等诗作。他还在诗
(19081937)
王尘无
   王尘无(1911~1938),原名王承谟。清宣统三年(1911年)出生于海门县(今海门市)。“左联”负责人之一。民国16年(1927年),考入无锡国学专修馆攻读文学,毕业后进入上海持志大学。求学期间,结识共产党人和进步人士,思想觉悟提高很快,民国1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次年,大学毕业后回海门家乡从事革命活动,不久,任中共启海县委秘书。民国21年春,王尘无为躲避当地国民党保安队捕捉,只身潜往上海,与上海文艺界、电影戏剧界的进步作家和地下
(19111938)
李芸晖
   李芸晖(1827~1900),字伯香,学者称草堂先生。清诗人,道光七年(1827年)生于通州静海乡,世居吕四场。同治十二年(1873年)李芸晖举拔贡生入北京。他看到官场士大夫庸庸碌碌,不愿做官,旋即回乡。李芸晖主要兴趣是写诗,抒发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对景物的真情实感。晚清文学家范当世(通州人)称赞他有“李白、杜甫之胸襟”。一生创作诗歌2000首,编成《草堂诗》4卷(已佚)。他为人正直,不喜欢议论人家过失。亲手创办吕四鹤城书院,规定课
[] (18271900)
刘旦诞
   刘旦诞(1826~1914),名炜,字云程、一飞。海门(今海门市)常乐镇人。种田能手。因出生时辰在农历春节清晨,取名旦诞。成年后,刘旦诞潜心农业,辛勤耕作,培养出许多优质高产品种,屡获官府奖励。一天,张謇和厅同知王宾路过刘宅稍憩时,见宅内外果树成林,竹木参天,备加赞赏。清宣统二年(1910),在江宁府(今南京市)召开的南洋劝业会上,刘旦诞因耕作有方,成绩显著,获“孝悌力田”匾额一方。不久,南京又举行农产品展览会,刘旦诞培育的大红袍赤豆
(18261914)
陈实功
   陈实功(1555~1636),字毓仁,号若虚。明代崇川(今南通市区)人。陈少时体弱多病,始萌发学医的念头,遂勤奋攻读《内经》、《难经》诸书,后正式业医。在长期的实践中,他悟出“内之症,或不及其外,外之症必根于其内”,主张内治法与外治法并重。尤其对脓肿等痛症,他主张应尽早开刀,以免单用保守疗法而贻误病情,最终形成“内外并重”,“消、托、补相结合”的“正宗派”的学术思想。他治外症,也重辨证论治,“四诊”、“八纲”辩审证候,而后立法,拟定
[] (15551636)
王胪卿
   王胪卿(1850~1930),南通县(今南通市)人。清道光三十年(1850年)生。著名中医,儒医世家十七代传人。清末,将祖传九世之“王氏保赤丸”秘方由庆和-号精制出售,后王氏保赤丸由庆和春堂药号炮制出售。1926年,王胪卿任南通市中医研究会会长。1930年去世,享年80岁。新中国成立后,经王氏嫡孙王绵之亲授制法,王氏保赤丸由南通制药厂组织生产,远销海内外,享有盛名。
(18501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