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历史人物介绍11
杨世桢
  杨世桢(1857~1919),字维周。清咸丰七年(1857年)生。清末铜山县城东郊人。7岁入学,苦读10年,屡试不第,自20岁起开始讲学。清末废科举兴学堂,杨世桢邀集张砥庵、虞绍中等人筹集资金,于宣统元年(1909年)创办四维小学堂,自任堂长。后任铜山县视学,并兼任铜山县劝学所总董。民国元年(1912年)2月,铜山县城(今徐州市)光复,杨世桢被举为铜山县大彭市总董。在任期间,举办团练,保卫治安;筹集资金,整修街渠;并于四关设立施医局,筹
(18571919)
陈兴芝
  陈兴芝(1881~1911),清光绪七年(1881年)生。睢宁县城北潘村人,出身于地主商绅家庭。祖籍镇江,清光绪初其祖父经商徙入睢宁,在城外开设一爿义兴隆钱庄。数年经营,颇有积蓄,于是,在睢宁购置房产土地,农商兼营,家业兴旺。光绪三十一年,兴芝考入徐州中学堂,随后赴日留学,回国后,考入上海交通大学,光绪三十四年秋回家定居。宣统三年(1911年),辛亥革命兴起,驻清江的清军十三协士兵携械哗变,一部分人路过睢宁。兴芝闻知,跑至城外迎接,将队
(18811911)
李长庆
  李长庆(生卒年不详),清代沛(今江苏沛县)人。任湖北武昌正卫守备、江西十三帮总催,洞悉漕河诸水利,议论侃侃,为时推重。著有《治漕左卷》。总漕周天爵、杨以增多就询利弊。夏镇部城大仓,为沛、萧、丰、砀兑米之所,船役踢斛淋尖,胥吏收一索十,为疡农民。长庆为言各当道力去之,民皆称颂。
阎圻
  阎圻(生卒年不详),字坤掌。阎尔梅之孙。今江苏沛县人。康熙戊子(1708年)举人,己丑联捷入翰林,以编修身份,参与编写三朝国史。雍正元年(1723年),纂修明史,书成,授工科给事中。翌年任会试同考官,复掌管礼、吏、刑三科印务。
张斗
  张斗(生卒年不详),字紫垣。明代沛(今江苏沛县)人。元朝将军张泉11世孙,明万历四年(1576年)举人,万历十四年进士。初仕江山县令,兴利除弊,得上司器重。不久,改任山东省茌平县令。到任当天便询问民间疾苦。百姓都说:“我县被一恶僧害苦了。这恶僧寺众500余人,-剽夺,无恶不作,无人敢过问。按老规矩,新县令到任,必须穿朝服拜见他,还必须行朝拜礼。”下属们也屡催张斗朝拜恶僧,张斗不肯。后来,张斗看到这和尚作恶愈甚,便命人拿自己的名帖去召他。
韩准
  韩准(生卒年不详),字公衡。元代沛(今江苏沛县)人。少沉重好学。延祐五年(1318年)进士,授承事郎,同治孟州事,擢河南儒学副提学,屡转江西、湖南道佥事,南康路总管,进本道廉访使,江西行省参知政事,-行省左丞。后改任福建廉访使,复为福建侍御史。任职期间,赈救饥疫,修堤治水,人被感化。为文简古,工书画,不尚藻饰,有《小学阙疑》、《水利通编》传世。
李二
  李二(?~1352),邳州人。元末红巾军首领。遇灾荒,以家藏芝麻一仓赈济灾民,人称“芝麻李”。至正十一年(1351年)秋,与赵均用、彭大等8人聚众在萧县起义,响应刘福通,攻打徐州。义军8人于夜间佯称“河工”赚开徐州城门,引大军夺取州城。翌日晨,霸王楼上竖起大旗,上 书“虎贲三千,直抵幽燕之地;龙飞九五,重开大宋之天”。义军以徐州为基地,分兵四出,头裹红巾,杀官吏,开粮仓,释囚犯,深得民心。北起山东滕县,南至安徽寿县、临淮等地,群起响应,
元末北方红巾军首领
匡才
  匡才(1188~1252),南宋淳熙十五年(1188年)生,下邳匡家镇(今睢宁县庆安乡匡桥)人。蒙古武将,汉丞相匡衡的后裔。他雄勇多智,好读兵书。金国南下时,出任金武略将军。金国灭亡后,他率部归蒙古。在收复潼郡、孟山、宿迁、桃园、濉口等五城后,被授为沂邳东河监军。蒙古太宗八年(1236年),又攻取邳地、晋州,为沂邳东河监战兵马使。太宗十年,徐州守将张名叛变,匡才迅速攻破,又晋升为沂邳东河元帅兼建武军节度副使。宪宗二年(1252年),宋兵
(11881252)
刘行本
  刘行本(生卒年不详),隋代沛(今江苏沛县)人。自幼刻苦读书,及壮,在梁为官。性情刚烈,归周后被引荐为中外府记室,转任御正中士兼起居注,后迁升掌朝下大夫。周宣帝宇文赟即位,朝廷紊乱,刘行本因切谏得罪朝廷,被外放为河内太守。在河内太守任内,因抵御尉迟迥作乱有功,拜仪同,赐爵文安县子。隋文帝杨坚即位,拜为谏议大夫兼检校治书御史,不久升任黄门侍郎。后被杨坚拜为太子左庶子,认真对太子调护。旋复任黄门侍郎。权贵们畏惧刘行本的刚直不阿,没有敢上门行贿
到沆
  到沆(476~506),字茂瀣。南朝梁武原(今邳州市西北部)人。曾祖彦之,宋文帝时任中领军,封为“公”爵;祖父仲度为骠骑从事中郎;父伪,宋明帝时任太子洗马,齐武帝时任御史中丞。沆幼聪敏,5岁时,父于屏风上抄写古诗,教读一遍背诵无遗。擅长写作,工于篆隶。天监初年任征虏主簿,后任太子洗马。沆以京师高才被召入文德殿学士省。武帝萧衍在光华殿设宴,命群臣赋诗,独令沆作200字,二刻内即成,且文辞妙绝,遂令管东宫书记散骑。天监三年(504年),以文
(476506)
朱龄石
  朱龄石(生卒年不详),字伯儿,东晋沛(今江苏沛县)人。少好武事。武帝克京城,被封为建武参军。继为镇军参军、武康令。后为徐州主簿、高祖参军。后平卢循有功,迁西阳太守。东晋义熙九年(413年)进益州刺史。旋伐蜀有功,封丰城县侯。孝武帝还彭城,朱龄石迁为相国右司马,桂阳公。
毋将隆
  毋将隆(生卒年不详),字君房。西汉时睢陵(今睢宁县)人。汉成帝时为谏议大夫。哀帝即位后,迁升为执金吾。当时,侍中董贤开始显贵,并受到皇上的宠信。皇上送库藏兵器给董贤,毋将隆认为这对-极不利,是不能允许的事。于是奏请皇上说:武库兵器为国家所有,据《春秋》之义,私人不准藏兵器,董贤是乖巧谄媚之人,不能将兵器给他,否则他会以此向四方显示。皇上听了很不高兴,就贬迁他为南郡太守。时王莽想和他交往,而毋将隆不附莽,王莽专权后被免官。
蔡千秋
  蔡千秋(生卒年不详),字少君。西汉沛(今江苏沛县)人。颖悟好学。幼拜大学者鲁荣广学习《穀梁春秋》,以成绩突出被朝廷拜为郎官。皇帝召其与《公羊》学者论辩,倍受赏识,擢蔡千秋为谏议大夫、给事中。后因过被贬为平陵令。皇帝复召集学者研讨《穀梁》,发现均未达到蔡千秋的造诣,遂将蔡千秋提为郎中护将,选10名郎官随蔡千秋学习,形成蔡千秋学派。
褚少孙
  褚少孙(生卒年不详),西汉颖川(今河南禹县)人,寓居沛(今沛县)。精通儒家经典。曾拜当时著名学者王式学习。王式问褚少孙几篇典籍,褚少孙谈了自己的独特见解。王式对褚少孙说:“您学得已经很好了,自己钻研吧,我是不敢称你的老师的。”后褚少孙应朝廷博士选,在答辩中,对答严谨深刻,考官皆惊,遂与王式同被荐为博士。著有为《史记》缺文补写的《史记·滑稽列传》等。
施雠
  施雠(生卒年不详),字长卿。西汉沛(今沛县)人。幼从砀山田王孙学习《易经》。以成绩优秀被朝廷拜为博士。学识渊博,授徒颇多,时学术界公认的张彭学派的代表人物张禹、彭宣均出自施雠门下。
李锡佑
  李锡佑(1917~1949),沛县人。烈士。民国26年(1937年)5月,东渡日本求学。因“七七”事变、“八一三”事变相继发生,留日学生纷纷回国,他于9月折回,借读河南大学。这期间,接触了一批进步同学,于是经常参加抗日救亡活动。11月,洛阳受到日军威胁,李锡佑便与10多个同乡回沛县组成沛县旅外学生抗日宣传队,在家乡大力宣传和鼓动抗日。12月,他决定去陕北上抗日军政大学,因受阻于西安,便参加了西安青年抗日训练班,后并入国民党中央军校七分校
(19171949)
宋振中
  宋振中(1941~1949),乳名森森。民国30年3月15日出生于西安。民国30年9月8日,宋绮云被诱捕。入狱后,敌人许以高官厚禄,妄图加以收买。他正言厉色向敌人宣布:“本人抗日无罪,除非无条件释放,别无可言。”敌人又逮捕了徐林侠和年龄只有8个月的森森。同年12月,被送押重庆“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的白公馆监狱。宋绮云夫妇及他们的幼子虽都被关在“白公馆”。但由于严格隔离,双方都不知道亲人就在“毗邻”。中美合作所关押着罗世文、车耀先、许晓轩
小萝卜头 (19411949)
张伯英
  张伯英(1871~1949),谱名启讓,字勺圃,一字少溥,号云龙山民,又号东涯老人。铜山县三堡榆庄人。近代书法家,金石鉴赏家,诗人。光绪十四年(1888年)中举。尔后,为了家庭生计,先后在彭城、南京、萧县等地开馆授业。民国3年(1914年),当年同窗好友、北洋军阀政府的陆军部次长徐树铮推荐其为秘书。第二次直奉战争后,又受徐之荐就职于段祺瑞执政府秘书厅,任副秘书长。民国15年,段祺瑞制造“三一八”惨案,被国民军赶下台。张伯英引退,从此再未
徐州八大家 (18711949)
沙培琛
  沙培琛(1926~1948),邳县(今邳州市)红旗乡窦场村人。烈士。出身于佃农家庭,幼年随父母乞讨为生。民国33年(1944年)被伪军刘斐然部抓去当兵。民国34年10月3日,刘部被摧垮,沙培琛参加八路军,编入鲁南八师二三团一营七连七班当战士。原伪军王继尧部3000余人盘踞枣庄城,常常挑衅制造磨擦。鲁南八师奉命消灭该部,攻至枣庄外围阵地,他率爆破小组,爆破敌外围工事;攻城部队冲过敌人电网,将敌兵压缩在中兴煤炭公司6号大楼内。敌人居高临下,
(19261948)
夏慕尧
  夏慕尧(1885~1948),原名绍禹。邳县(今邳州市)议堂乡夏庄人。出身于农民家庭,性格倔强,夙怀反清“光复”之志。青年时,目睹清廷腐败,外侮频仍,便积极投身反清活动,参与领导了邳县“五河口”农民-。-失败后,离家出走,入苏州混成旅第二十三协十六标二营充正目(班长),后入苏州武备学堂,参加光复会和同盟会,追随孙中山致力于民主革命。辛亥革命爆发,同盟会上海总部组织浙沪联军,夏慕尧应征入江苏军,在“光复”南京战役中有战功。中华民国成立,他
(18851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