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历史人物介绍20
李爱锐
  李爱锐(1902—1945)原名为埃里克.利迪尔。苏格兰人。1902年出生在中国天津。1907年,李爱锐随父母回国,接受初、中等教育。他在爱丁堡大学读书时,是爱丁堡大学的橄榄球运动员,也是球队中最有魅力和实力的队员之一,后来加入了苏格兰国家队。1927年7月,李爱锐参加第八届奥运会。在200决赛中以21秒9的成绩获得一枚铜牌,后又以47秒6的成绩打破了男子400米的奥运会纪录。 李爱锐是这次奥运会上的风云人物,从此成了民族英雄。但是,不
(19021945)
汉纳根
  汉纳根 Von Hanneken(1855-1925),德国人。陆军大尉,中国海关税务司德璀琳长婿。1879年由德国军队退伍,由中国驻柏林公使馆聘请来华,在天津任军事教官兼充李鸿章副官,并负责设计和建造旅顺口、大连湾、威海卫炮台。1891年回国,1894年再次来华,7月23日由大沽口搭乘运送清军的英国商船“高升”号往朝鲜。25日,“高升”号在丰岛附近海面被日军舰击沉,汉纳根根泅水得免于难。不久,应李鸿章之聘以花翎总兵衔入北洋水师充总教习
(18551925)
德璀琳
  德璀琳(Detring Gustav von 1842-1913),德国人,同治三年(1864年)进中国海关为四等帮办,后累升至税务司职。光绪四年(1878年),北洋大臣李鸿章向总署举荐时任天津海关税务司的德璀琳,协助英国人赫德(Robert Hart)兴办华洋书信局(管理海关、各使馆邮件,兼收民信),并在天津、北京、上海、牛庄、登州等地试行,此为近代中国邮政事业的肇始。六年(1880年),李鸿章为北洋水师修造大沽船坞,委派德璀琳为总办
(18421913)
利玛窦
  利玛窦(1552年10月6日年-1610年5月11日),号西泰,又号清泰、西江。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明朝万历年间来到中国传教。其原名中文直译为玛提欧·利奇,利玛窦是他的中文名字,王应麟所撰《利子碑记》上说:“万历庚辰有泰西儒士利玛窦,号西泰,友辈数人,航海九万里,观光中国。”利玛窦是天主教在中国传教的最早开拓者之一,也是第一位阅读中国文学并对中国典籍进行钻研的西方学者。他通过“西方僧侣”的身份,“汉语著述“的方式传播天主教
意大利的天主教耶稣会传教士、学者 (15521610)
阿道夫·冯·贝耶尔
  阿道夫·冯·贝耶尔(Adolf Von Baeyer,1835—1917年)德国有机化学家,1835年10月31日生于柏林。由于合成靛蓝,对有机染料和芳香族化合物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获得1905年诺贝尔化学奖。出生1835年10月31日,当东方刚刚透射出一道微弱的晨曦时,在柏林的约翰·佐柯白中将的家中,突然传出一阵阵婴儿啼泣的声音。约翰望着这个刚诞生的小生命,脸上堆满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婴儿名叫阿道夫·冯·贝耶尔,他后来成为世界著名的有机
诺贝尔化学奖 (18351917)
威廉·拉姆齐
  威廉·拉姆齐,英国化学家。1852年10月2日生于格拉斯哥,1916年7月23日卒于白金汉郡海威科姆。1866年入格拉斯哥大学,1869年始攻读化学,1870年毕业后留学德国。1872年在蒂宾根大学因研究-甲酸获哲学博士学位。1880~1887年,任布里斯托尔大学化学教授,1887~1913年,任伦敦大学化学教授。1888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拉姆齐最初研究有机化学,后来研究物理化学。在1874~1880年,主要从事吡啶及其衍生物的
诺贝尔化学奖 (18521916)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 (Svante August Arrhenius)瑞典物理化学家,1859年2月19日生于瑞乌普萨拉附近的维克城堡。电离理论的创立者。学术成果,解释溶液中的元素是如何被电解分离的现象,研究过温度对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得出著名的阿伦尼乌斯公式。还提出了等氢离子现象理论、分子活化理论和盐的水解理论。对宇宙化学、天体物理学和生物化学等也有研究。获得1903年诺贝尔化学奖。个人经历斯万特·奥古斯特·阿伦尼乌斯18
诺贝尔化学奖 (18591927)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
  雅各布斯·亨里克斯·范托夫(荷兰语:Jacobus Henricus van t Hoff,1852年8月30日-1911年3月11日),生于荷兰鹿特丹,逝于德国柏林,荷兰化学家,1901年由于“发现了溶液中的化学动力学法则和渗透压规律以及对立体化学和化学平衡理论作出的贡献”,成为第一位得诺贝尔化学奖的获得者。1852年8月30日出生于荷兰鹿特丹。父亲是医学博士,范托夫从小聪明过人。中学时期,对化学实验有浓厚兴趣。经常在放学以后偷偷地溜
诺贝尔化学奖 (18521911)
托马斯·林达尔
  托马斯·林达尔(Tomas Robert Lindahl)1938年1月28日出生,瑞典医学家,专门从事癌症研究,挪威科学和文学研究院的成员。2015年获得诺贝尔化学奖。个人经历2010年,他因对RNA修复的研究被授予英国皇家学会皇家勋章,2007年获科普利奖章。他在1967年获得博士学位,1970年从斯德哥尔摩卡罗琳斯卡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学位,随后去普林斯顿大学和洛克菲勒大学做博士后研究。移居英国后,他于1981年加入了帝国癌症研究基金
瑞典医学家
埃米尔·费雪
  赫尔曼·埃米尔·费雪(德语:Hermann Emil Fischer,1852年10月9日-1919年7月15日)德国有机化学家。他合成了苯肼,引入肼类作为研究糖类结构的有力手段,并合成了多种糖类,在理论上搞清了葡萄糖的结构,总结阐述了糖类普遍具有的立体异构现象,用费歇尔投影式描述之。他确定了咖啡因、茶碱、尿酸等物质都是嘌呤的衍生物,合成了嘌呤。他开拓了对蛋白质的研究,确定了氨基酸通过肽键形成多肽,并成功合成了多肽。1902年他费歇尔因
德国有机化学家 (18521919)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
  约瑟夫·普里斯特利J.Joseph Priestley (1733~1804),发现氧气的伟大英国化学家。1733年 3月13日生于利兹城附近的菲尔德黑德,1804年2月6日卒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诺森伯兰。1765年获爱丁堡大学法学博士学位。他的职业是牧师,化学只是他的业余爱好。1766年当选为英国皇家学会会员。1782年当选为巴黎皇家科学院的外国院士。重大贡献普利斯特里的重大贡献是发现氧和其他气体。1772年发现了二氧化氮;1773年发
发现氧气的伟大英国化学家 (17331804)
霍金
  史蒂芬·威廉·霍金,英国剑桥大学应用数学及理论物理学系教授,当代最重要的广义相对论和宇宙论家,是当今享有国际盛誉的伟人之一,被称为在世的最伟大的科学家,还被称为“宇宙之王”。2012年1月8日霍金预言,地球将在千年内面临核战之类的大灾难,人类只有在火星或太阳系其他星球殖民,才能避免灭绝。斯蒂芬·威廉·霍金 英文名: Stephen William Hawking 籍贯: 牛津 性别: 男 血型: A 国籍: 英国 出生年月: 1942年
著名物理学家 (19422018)
薛定谔
  埃尔温·薛定谔(Erwin Schrodinger),奥地利理论物理学家,概率波动力学的创始人,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被称为量子物理学之父。在固体的比热、统计热力学、分子生物学等方面也做了大量的工作。最重要的成就是创立了波动力学,提出着名的薛定谔方程。埃尔温·薛定谔 英文名: Erwin Schrodinger 别名: 薛定谔 籍贯: 奥地利 出生地: 奥地利维也纳 性别: 男 民族: 奥地利 国籍: 奥地利 出生年月: 1887年8月
(18871961)
伏特
  伏特,意大利物理学家,因在1800年发明伏达电堆而著名。后来他受封为伯爵。为了纪念他,人们将电动势单位取名伏特。 亚历山德罗·朱塞佩·安东尼奥·安纳塔西欧·伏特 英文名: Count Alessandro Giuseppe Antonio Anastasio Volta 别名: 伏特 籍贯: 意大利 出生地: 意大利科莫 性别: 男 国籍: 意大利 出生年月: 1745年2月18日 星座: 水瓶座 去世年月: 1827年3月5日 职业:
意大利物理学家 (17451927)
赫兹
  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Heinrich Rudolf Hertz),德国物理学家,于1888年首先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对电磁学有很大的贡献,故频率的国际单位制单位赫兹以他的名字命名。海因里希·鲁道夫·赫兹 英文名: Heinrich Rudolf Hertz 别名: Hertz 性别: 男 民族: 犹太人 国籍: 德国 出生年月: 1857年2月22日 去世年月: 1894年1月1日 职业: 科学 物理学家 代表作品: 《论动电效应
德国物理学家 (18571894)
安德烈·马丽·安培
  安德烈·马丽·安培,法国物理学家、电动力学的创始人与奠基者。量度电流的单位就以他的姓命名。国际单位制中的电流强度单位,即每秒钟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为一库仑时,其电流强度为一安培。 安培 外文名: André-MarieAmpère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里昂 出生日期: 1775年(乙未年)1月22日 逝世日期: 1836年(丙申年)6月10日 职业: 物理学家 主要成就: 首先推导出了电动力学的基本公式建立了电动力学的基本理论安
(17751836)
巴甫洛夫
  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Иван Петрович Павлов)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医师、高级神经活动学说的创始人,高级神经活动生理学的奠基人。条件反射理论的建构者,也是传统心理学领域之外而对心理学发展影响最大的人物之一,曾荣获诺贝尔奖。大事年表1849年9月26日,巴甫洛夫·伊凡·彼德罗维奇出生在俄国的梁赞市。1869年,毕业于梁赞神学院。1870年——1875年,就读于圣彼得堡大学。1876年——1880年,在军事医学院习
俄国生理学家、心理学家 (18491936)
焦耳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James Prescott Joule),英国物理学家,焦耳提出能量守恒与转化定律,奠定了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不灭原理)之基础。由于他在热学、热力学和电方面的贡献,英国皇家学会授予他最高荣誉的科普利奖章。后人为了纪念他,把能量或功的单位命名为“焦耳”,并用焦耳姓氏的第一个字母“J”来标记热量。 詹姆斯·普雷斯科特·焦耳 英文名: JamesPrescottJoule 别名: 焦耳 籍贯: 曼彻斯特 性别: 男
英国物理学家 (18181889)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
  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Louis Victor de Broglie),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波动力学的创始人,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量子力学的奠基人之一。1929年获诺贝尔物理学奖。路易·维克多·德布罗意 别名: Louis Victor de Broglie 国籍: 法国 出生地: 法国迪耶普 出生日期: 1892年8月15日 逝世日期: 1987年3月19日 职业: 物理学家 毕业院校: 巴黎大学 主要成就: 物质波理论的创立者1
法国著名理论物理学家,波动力学的创始人 (18921987)
波恩哈德·黎曼
  波恩哈德·黎曼,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对数学分析和微分几何做出了重要贡献,其中一些为广义相对论的发展铺平了道路。他的名字出现在黎曼ζ函数,黎曼积分,黎曼几何,黎曼引理,黎曼流形,黎曼映照定理,黎曼-希尔伯特问题,黎曼思路回环矩阵和黎曼曲面中。他初次登台作了题为“论作为几何基础的假设”的演讲,开创了黎曼几何,并为爱因斯坦的广义相对论提供了数学基础。他在1857年升为格丁根大学的编外教授,并在1859年狄利克雷去世后成为正教授。 1826年
德国数学家、物理学家 (182618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