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周县名人录
秦邦彦
  秦邦彦(1524—1583年),字美,号兰坡。曲周县里岳乡马兰村人。生于明嘉靖三年(1524年)七月二十三日,卒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闰二月二十六日,享年60岁。其父秦瀛去世时,他还不到15岁,其弟弟善士、吉士、国士与三个妹妹都还小,邦彦奋然代母亲掌管家政,并经与母亲商议后决定:自己与三弟吉士读书,二弟善士、四弟国士务农,勤俭持家,认真读书。于明嘉靖四十三年(1564年)中了举人,时年40岁。王一鹗在墓志中说他:“兰坡在人们面前充满正直之气,稍有不合之处,就把正义之气表明在脸色上,我把他做为直友而与之交好。早年在一起读书、写作,他对我直言规谏,使我受益很多。”邑侯毛公对他很器重,把他当做
[] (15241583)
秦廷奏
  秦廷奏(1600—1640年),字进思,号圣俞,曲周县安寨镇南马店村人。先祖由洪洞迁入,耕读起家,后人中秦昇以明经致仕,任保安令。六世族人秦邦彦嘉靖举人,初仕磁州,终员外郎。秦吉士嘉靖进士,历任知县、吏部主事、员外郎、郎中、湖广参政、按察山西等职。秦廷奏父名秦允若,生员,以子贵封文林郎、辉县知县。秦廷奏,极为聪明,13岁为生员,21岁中举人,28岁进士及第。初仕河南辉县,戡匪平乱,劝课农桑,注重民生,善政多多;后调至颍上、汝中为官,任内浚隍筑城、弭盗救灾、捐俸聚粮、礼贤下士,政绩显著,有口皆碑。癸酉年选调河南主持试闱,选贤任能,所提拔之士,多为名人。因成绩卓异,受到皇帝召见,钦授御史之职,清查
[] (16001640)
路振飞
   路振飞(1590—1647),字见白,号皓月,明末直隶曲周(今河北省曲周县)人,天 路振飞半身像[1]启五年(1625)中进士,历任泾阳知县、都察院监察御史、福建巡按御史、河南按察司检校、上林丞、光禄寺少卿、右佥都御史等职。  路振飞是明末清初著名的抗清人士之一。崇祯帝亡后,时任都御史巡抚淮扬的路振飞曾致书南京兵部尚书史可法,谓“伦序当在福王,宜早定社稷主”。福王(即南明弘光帝)被俘后,唐王朱聿键(即南明隆武帝)自立于福州,先后封路振飞为左都御史、太子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兼吏部尚书等职。官爵累至左柱国、光禄大夫、太子太师、吏部尚书兼兵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后卒于粤中,谥文贞。  有言路振飞生
[] (15901647)
张还吾
  张还吾(1914—1999年),曾用名张光复、张震川,曲周县南里岳乡起镇村人。永年第十三中学毕业,1938年6月参加工作,193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历任曲周县战委会宣传部干事、锄奸部部长;曲周县二区(安寨区)、五区(香城固区,今属邱县)、六区(潘店区,今属威县枣园乡)区长;企之县三区区长、县武装科长;冀南一地委武委会政工部部长。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北京市南苑区区长兼区委书记,海淀区委第一书记,市农委副书记、市农办副主任,市政协一至六届常务委员。“文革”复出后任北京市海淀区委第一书记、革委会主任、人大常委会主任。1988年离休,1999年10月24日因喉癌病逝于北京市海淀区知春里家中。1939年
(19141999)
李若水
  李若水(一○九三~一一二七),原名若冰,系钦宗所改,字清卿,广平曲周(今属河北)人。由上舍登第。徽宗宣和四年(一一二二),为元城尉(《睽车志》卷二),调平阳府司录,济南府教授,除太学博士。钦宗靖康元年(一一二六),为太常博士。既而使金,迁著作佐郎。使还,擢尚书吏部侍郎兼权开封府尹。二年,从钦宗至金营,金人背约,逼钦宗易服,若水敌不屈残杀,时年三十五。高宗建炎初赠观文殿学士,谥忠愍。有《忠愍集》,《直斋书录解题》著录十二卷,《宋史·艺文志》作十卷,已佚。清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为三卷,其中诗二卷。《宋史》卷四四六有传。李若水,字清卿,曲周县水德堡村人。《宋史》及多种史书籍有传,通过历史小说《说
[] (10931127)
赵天秀
  赵天秀(1925—1993),祖籍肥乡县小移庄村。中国共产党党员,1939年参加八路军,在部队先后任护士、护士长、军医。1952年转业到曲周县,仍从事医务工作,曾工作于候村诊所、县卫生院(县医院前身),任外科主任、妇产科主任至1986年离休,1993年病逝。赵天秀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家境贫寒,因此,从小立志跟着共产党,成为解救劳苦大众的一员,抱就早日解放全中国的志愿,14岁就参加了八路军。在部队从护士到护士长勤奋工作,严于律己、刻苦钻研医疗技术,努力提高业务水平,成为了一名军医。在战场上既是医务人员又是战斗员,出生入死、勇往直前。在孟良崮战役和解放永年县城的战斗中曾多次受伤,头部弹片伴随其终生
(19251993)
冀汇川
  冀汇川(1907—2003年),又名冀良俊、冀吉臣曲周县曲周镇冀庄村人,1928年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中共曲周县特别支部创建人之一。历任曲周县特支书记、县一区战委会主任、县参议会参议长、县救国会主任;肥乡县救国会主任;冀南区委土改工作队组长;河北省委研究室研究员;华北局农村工作部农场处副处长;天津市农村工作部农场处副处长;天津市拖拉机站站长;天津市畜牧局办公室主任、副局长;天津市农林局副局长。冀汇川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7岁在褚庄小学学习,后到曲周城内高级小学读书。1924年在山西省太谷县铭贤中学读书。1925年暑假后,转入曲周中学读书。1926年回家务农。1928年2月,在槐桥冀老梦杂货
(19072003)
李国光
  李国光(1930—1999年),曲周镇前河东村人。13岁时赴临清市当店员。1952年在曲周县百货公司参加工作,历任工会主席、副经理、党支部书记,工作期间经营有方,把县百货公司建成为全国先进单位。“文革”中受破孩。1971年调到县文化馆任馆长兼支部书记,历时25年。任内勇于进取,广揽人才,扩建馆舍,开展了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把县文化馆建成为“河北省文明单位”和“先进单位”。1988年被评为副研究员,当选为省政协委员,省政府授予“河北省劳动模范”,国家文化部授予“全国农村文化艺术先进工作者”称号。李国光热爱摄影艺术,1959年开始在报刊发表作品,1965年两幅作品入选“全国第九届摄影艺术展览”
(19301999)
武竹三
  武竹三(1920—2000年),曲周县南里岳乡武宋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曲周师范原副校长,1983年12月离休,2000年5月27日因病逝世。1935年2月在曲周城内简易师范学习,1936年2月就读于直隶保定师范,1938年8月在曲周抗日军政干部训练班学习,之后在本县从事革命工作,先后任宣传干部、粮秣助理、抗小教员、校长等,新中国成立后继续从事教育工作,任城内高小校长,1952年调邯郸地区教育局工作,1972年5月调曲周县文教局教研室工作,任副主任,1979年5月参加筹建曲周师范并任副校长。武竹三是曲周县乃至邯郸一带教育系统的前辈,是曲周师范教育最早的领导人之一,他追求真理,热爱祖国,为
(19202000)
冀克一
  冀克一(1928—2001年),曲周县白寨乡白疃店村人,出身于教师家庭。1939年上抗日高级小学时,积极宣传抗日。1946年考入大名台臣中学,1947年密秘加入共产党并参加革命工作,任磁县第一完小教导主任等职,组建和发展了青年团。1949年1月调成安县委工作,任办公室主任和县委宣传部副部长等职。1954年调邯郸地委党校,任组教科长、教研室副主任。1955—1956年先后三次赴河北省委党校和中共中央高级党校深造,并受到毛泽东、朱德、邓小平等领导人接见。1957年整风运动中被错划为“右派”,开除了党籍,撤销了职务,由行政十六级降为二十一级,下放水库工地劳动。“文革”时被批斗折磨,下放到农村插队当农
(19282001)
李岁寒
  李岁寒(1940—2003年),曲周县曲周镇湾东李庄村人,中国共产党党员,高级讲师。李岁寒出身贫寒,生母为1938年中共党员,村妇救会主任,胞兄胞姐早年参加革命、后均为党政领导干部。因幼年时家庭极为困难,抱养于湾东李庄李姓,由养父母养育成人。1958年考入曲周中学上学,肄业后在东关南庙小学、农中任教,后回村务农,历任会计、大队长之职。70年代在县文化馆从事文艺创作,80年代落实政策后,定编为曲周一中正式教师,后调到邯郸师院曲周分院任教,因为有专长,教学有方,被聘为高级讲师,相当于副教授职称。不幸于2003年3月因车祸罹难。李岁寒生性质朴无伪,敢讲真话实话,为此曾受到过不当的批评,但他无怨无悔,
(19402003)
张青彬
  张青彬,男,汉族,1965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河北省曲周县四疃镇李西头村村民。开出租车10年,张青彬先后营救车祸130起,救伤者280人,帮助公安机关抓捕犯罪嫌疑人20人,参与救火17次,把见义勇为这一美德,做成了自己热爱的事业。张青彬印象最深的一次救人,发生在2005年6月23日。那天,张青彬拉着乘客行驶在路上,发现一辆拖拉机侧翻在路旁,车下压着一个人,浑身是血,奄奄一息。张青彬一边招呼围观群众下来帮忙,一边全力以赴冲在最前,就在他弯下腰抬伤员时,拖拉机斗突然又翻了下来,正好砸到他的左胸,他忍着巨疼,坚持开车把伤者送到医院进行抢救,一检查,才知道自己折了三根肋骨,前后住院两个多月,被救
李志新
  李志新(1915—1997年),邱县李省庄村人。出身于农民家庭。童年在本村上小学,后到曲周县初中上学。1929年回村务农,其间曾当过佃户。1939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任县委党校宣传干事。1941—1948年期间历任广平县二区、邱县四区、邱县二区、邱县三区区委书记,积极参加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1948年调到临清市任一区区委书记,后任临清市手工业推进社主任。1952年2月—1958年8月先后任邯郸建筑公司经理、中共成安县委书记、地委工业部副部长,邯郸地委常委、工业部长。1958年8月—1964年11月任曲周县委书记,(其间鸡泽、邱县、广平、肥乡并入曲周)。1964年任四清总团第二分团政委、指
(19151997)
韦野
  韦野 (1930~2008)笔名未也。河北曲周人。中共党员。毕业于冀南艺术学校戏剧专业。1948年参加革命工作。历任文工团员,《河北文艺》杂志,《河北日报》记者、文艺部、主任,《杂文报》总,河北省文化厅副厅长,高级。河北省作协主席团委员,省杂文学会常务副会长、诗词学会副会长,中国群众文化学会理事。1950年开始发表作品。196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散文集《春影集》、《酒花集》、《雪桃集》、《韦野海外散文》,杂文集《文林漫议》、《韦野杂文选》,诗集《故乡的月季》,长篇儿童叙事诗《滏阳河钟声》,电视连续剧《郭隆真》,话剧《五月榴花》等。散文《酒花的喜剧》获河北省四化建设文艺奖,《名楼赋》获19
(19302008)
郭化一
  郭化一(1917—1992年),曾用名郭庆芳、化名赵玉生。曲周县大河道乡贾庄村人。郭化一出身贫寒,自幼务农,1937年“七七”事变后参加抗日工作,1938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先后任一、三区区委书记兼抗联主任,从事于抗日救亡运动,多次遭日伪围追堵截,曾为救护战友,肩膀中弹受伤。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县委委员、县委常委、县社主任,安寨工委书记等职。工作中以身作则,不谋私利,1962年带头将全家老小由吃商品粮的市民转为农民。在任县防汛指挥部副主任时,奋不顾身地战斗在抗洪救灾第一线,以致两脚肿胀,腿关节发炎,留下痼疾,事迹感人。“文革”期间遭受破孩摧残,他仍实事求是,坚持真理,光明磊落,襟怀坦白,表现
(19171992)
马杰三
  马杰三,1924年9月生,河北曲周人。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0年3月参加革命,任曲周县大队通讯员、文书。1941年入延安抗日军政大学3分校学习,后在1大队航空工程队工作,任交通工厂修理组组长。1945年2月任延安机场参谋。1945年10月赴东北参加老航校创建工作并学习飞行。1948年9月毕业于该校飞行1期乙班,任东北老航校飞行员。1949年9月调北平南苑飞行队参加北平地区防空作战的战斗值班。1950年任空军混成第4旅大队长。1953年任航空兵5师15团团长。1955年任航空兵5师副师长。1956年任航空兵5师师长。1960年任广州军区空军汕头指挥所副主任、空7军副军长。1965年
(19242015)
黎莲湘
  黎莲湘,(1925—2007年),曲周县白寨乡永安村人。曲周县原县委副书记、县人大主任、县委顾问。1945年4月参加工作,是年10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任曲周县政府财政科科员,1949年5月任曲周县第一区公所副区长,1954年3月任曲周县委农工部副部长,1962年3月任曲周县南里岳公社党委书记,1970年5月任曲周县塔寺桥公社党委书记,1975年1月任曲周县人民法院院长,1979年3月任中共曲周县委副书记,1981年4月兼任曲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1983年11月任县委顾问,1985年11月离休,享受地市级待遇。黎莲湘一生政治立场坚定,党性观念强,有组织领导能力和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群众基础好。“文
(19252007)
韩春山
  韩春山(1903—1968年),曲周县南里岳乡刘大寨村人。县高级小学毕业,出身于六代祖传中医世家,自幼随祖父学习中医,擅长妇科,在经、带、胎、产等妇科病症诊治方面经验丰富,医术高明,在曲周周边的邱县、馆陶、广平、肥乡、永年、鸡泽、平乡等县享有名医声誉。韩春山先生医德高尚,热心传艺授徒,其弟韩春生,侄子韩东初、韩玉福及学生申玉玺、张永勤、韩治安、安廷训、韩尊儒、张朝庆、王治新、胡金昌、王凤岐等皆出身于他的门下,不少人成为县、乡医院的领导或骨干医师,为曲周县医疗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韩春山先生,思想进步,新中国成立前,即响应党的号召,办起了联合诊所“同信社”,1950年出任南里岳区卫生所所长,195
(19031968)
杨振卿
  杨振卿(1875—1960年),又名杨老振,曲周县曲周镇小河道村人。出身于书香门第,其祖父杨璞为清道光年间直隶第四名举人。杨振卿聪明好学,15岁时便考中生员。17岁时由清王朝选派公费赴日本东京文学院数理科留学,学成回国后,见清王朝腐败,无心作官,以教学业。新中国成立后,在邯郸专区地委干部文化补习班任教,1952年在河北威县师范任教,1953年已是79岁高龄,由曲周中学返聘任教,1960年3月病故,享年86岁。杨振卿历经光绪,宣统,中华民国和新中国成立四个时代,他始终洁身自好,清白做人,以教书为业,桃李满天下,有不少党政高级干部是他的学生。杨老先生学贯中西,知识渊博,既精通“五经”、“四书”等古
(18751960)
全部曲周县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