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中市历史人物介绍14
胡正
   胡正,1924年11月21日生于灵石县常青村。1938年9月参加晋南吕梁抗战剧社。1940年秋到延安鲁迅艺术文学院部队艺术干部训练班学习,后转入部队艺术学校。 1943年任晋西北静乐县二区抗联文化部长。1946年任《晋绥日报》副刊。1949年任重庆《新华日报》副刊组副组长。1950年到北京中央文学研究所学习。1956年后历任山西省文联秘书长、副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第四届理事、第五届名誉委员,山西省政协第四、五届委员
(19242011)
何怡贞
  何怡贞,灵石县两渡村人,1910年出生在北京,1930年夏,南京金陵女子大学毕业后赴美留学,先后在蒙特霍育克学院、密歇根大学学习,获化学硕士学位、物理、哲学博士学位;在美期间,从事光谱学研究,最早标定钇的光谱线从可见光到紫外线。新中国成立后,同丈夫葛庭燧(物理学家)一起回到祖国。之后,先后在沈阳创建中科院金属研究所,在合肥创建中科院固体物理研究所,为我国的科技事业做出突出的贡献。1990年11月4日,在庆祝何怡贞80寿辰座谈会上,有位学
何泽涌
  何泽涌,灵石县两渡村人,1919年出生于苏州,1937年就读浙江大学化工系,1939年赴日本庆应大学医学部学医,1944年回国后,先后任山西女子医学校教员、山西川至医专副教授、山西医学院教授,1989年退休,1992年,经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1981年起,任解放军第四军医大学兼职教授,1985年起,任南京铁道医院顾问教授。何泽涌毕生从事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教学与研究。著有《组织学与胚胎学》、《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人体发
何泽瑛
  何泽瑛,灵石县两渡村人,1923年出生在苏州,1948年毕业于东吴大学生物系,经东吴大学生物系主任的推荐,报考了台湾大学研究院,后因时局发生变化,便匆忙返回大陆。先进入协和医学院生物系学习,后进入中科院上海生物研究所工作,之后,又转入中科院南京植物研究所从事种子学、植物形态学方面的研究;其间,即使在丈夫刘浩章(农学家)被错划为右派之后,也从不放弃专业研究,以至成为我国植物学领域颇有成就的学者。
李德亮
   李德亮 男,1939年生,山西灵石县人。毕业于辽宁煤矿师院中文系和中国书画函大太原分校书法系,师从戴尧天、王留螯。在硬笔书法和篆刻方面,卓有成效。其榜书庄严古朴、尊崇正统。多次在国内外参展并获奖,荣获“中华当代艺术家”、“国际书画艺术名人”称号。书论有独到见地,被多家报刊杂志刊发、评介。生平传略和作品入编《中国书法家大辞典》、《全国书法大赛作品集》、《中外(世界)书画篆刻家名人大观》、《中国书画艺术人才名录》等50余部。作品被多家艺
何琏
   何琏 男,汉族,1939年生,山西省灵石县人。1962年毕业于清华学电机制造系,分配到哈尔滨电工学院工作。历任哈尔滨电工学院讲师、教授、科研处处长、院长等职。曾兼任中国电工技术学会第二、三届常务理事、黑龙江电工技术学会副会长、黑龙江省电工行业协会副理事长、黑龙江科技经济顾问委员会委员、哈尔滨市政府专家顾问委员会委员、黑龙江省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现任省八届政协常委。主要从事电机CAD、电力系统数值模拟等领域的研究。主持中波合作项目
张友渔
  张友渔 (1899-1992) 著名法学家、政治学家;灵石县城内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国立法政大学法律系毕业,曾留学日本,九一八事变后回国,历任《世界日报》总主笔, 北平大学法商学院、燕京大学、中国大学等院校教授,中共山东联络局、豫鲁联络局书记,新华日报社社长,中共中央华北局秘书长等职。 建国后,历任北京市副市长、中科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副主任兼法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顾问, 中国法学会、中国政治学会会长等职。当选为第一至
(18991992)
张彝鼎
  张彝鼎(1902-1992)灵石县城内人,著名法学家。1928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后赴美国留学,专攻法政,1933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此后历任国民政府-总政治部主任、-战略顾问等职。1949年赴台供职,1962年应聘执教于-立政治大学、国防研究院、法律研究所等院校与科研 单位。有《常设国际法院所适用之证据规则》、条约之司法解释》、国际公法讲义》、国际-文集》中外-思想之比较》等专著,曾主编《龙旗》杂志,宣传一个中国思想。力主
(19021992)
李可
  李可(1933—2013年),山西省灵石县城内人。1947年,毕业于西北艺专文学部。1948-1952年,在中国人民解放军一野三军九师政治部任随军记者。1953年,退伍后在甘肃省庆阳地区-担任秘书。1955年,开始自学中医。1962-1979年,先后在灵石县石膏山林场、水头农工保健站、灵石县手工业管理局任中医,研究出中医速效解毒等办法,积累了丰富的中医治疗危重病经验,成为中医师。1980年,在灵石县人民医院任中医科医师。1984年,任灵
(19332013)
石生泉
   石生泉(1906-1991),字润德,号悦书,城内人。自幼读书,博闻强记,受祖父影响,尤嗜古籍。因家境贫寒,十五六岁时在城内协顺隆百货店当店员。后随同乡刘某到汉口住帐局。25岁成家后,与其父在家以务农兼开面粉房为生。从此开始收藏古书古字画,积累了丰富的书画知识和经验。 新中国成立初到文革前,在县文史研究馆和文化馆义务参予了平遥古城文献和文化的研究整理工作。为搜集整理古城文化,多次到梁官村元代都督梁瑛墓地搜集资料。途中,于野外发
[] (19061991)
刘长义
   刘长义(1907-1990),南良庄人。民国32年(1943),在抗日民主根据地建立的晋东南贸易公司任交易员、保管员。民国37年(1948),回村任村政权副主席兼生产主任。 南良庄位于汾河中游北岸。从清光绪十八年(1892)筑永济堰以来,南良庄为西北渠受益第一村,水程一直掌握在南良庄豪绅手中。后南良庄豪绅因与阎长头村不和,宁把水放入荒滩浪费掉,也不让阎长头村浇地。 新中国成立初,县政府召集永济堰各受益村水利干部,实行按地形
[] (19071990)
宋克强
  宋克强(1909-1985),又名成良,段村人。幼年在本村读书,高小毕业后外出谋生。当过太原法院看守所帮写、正太铁路局转输处职员。民国21年(1932)返乡,先后任段村小学教员、村公所书记员等职。抗战爆发前夕,满怀爱国热情,积极投身救亡运动。民国25年(1936),加入山西牺盟会,后成为段村牺盟会负责人。民国27年(1938)春,八路军115师685团进驻段村,在团长王海廷支持下,宋动员段村附近各村100余名青年, 组成八路军遥独立游击
[] (19091985)
侯俊岩
  侯俊岩(1910-1981),又名石岩、兆麟,西王智村人。父亲侯福昌为清末拔贡,兄侯外庐为著名历史学家。初在本县第一高小读书。考入太谷铭贤中学后,参加学生会,阅读《新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民国16年(1927),经学校中-组织领导人张维琛介绍,加入中国共产党。后政治形势恶化,多数党员撤离学校。只留其与郝德青、许金章3个党员,他们组成党小组,仍领导学生会坚持斗争。民国19年(1930)春,因领导酝酿一次大-,被校方开除。同年,考入北
[] (19101981)
刘康
  刘康(1912-1994),黎基村人。早年在本县小学、私立励志中学、县立中学读书,民国18年(1929)夏在本村小学任教。民国25年(1936)6月,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次年6月毕业,获理学士学位。 抗战爆发后,在太谷铭贤中学任化学教员。同年12月经郝德青介绍,参加抗日工作,后在决死二纵队五总队政治部任-科科长,后任奋勇大队政治主任,参加了灵石曹家园沟伏击战,生俘日军后藤德治。民国28年(1939 )7月,经余平若介绍加入中国
(19121994)
王瑶
  王瑶(1914.5.7-1989.12.13) 字昭琛,山西平遥人,著名文学史家。 1914年5月7日生于山西省平遥县。早年在本校读小学,1928年入太原进山中学,1931年入天津南开中学,1932年因学费昂贵由南开中学转入进山中学。1933年7月离开太原到张家口,考入军政人员短期训练班,不久考入张家口察哈尔第一中学高三年级。1934年中学毕业,考入清华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开始发表文章,并参加北平“左联”活动,曾任《清华
著名文学史家 (19141989)
阎守庆
  阎守庆(1920-1996),南常村人。民国26年(1937) 加入山西省牺牲救国同盟会。同年参加八路军。民国28年(1939)加入中国共产党。后升为连政治指导员,参加了百团大战、太岳地区反扫荡和苏堡、青浮等战斗。解放战争期间,历任营政治教导员、副团长等职,参加了上党、吕梁、晋南、淮海等战役,并在淮海战役中被评为二级战斗英雄。后又参加了渡江、粤桂边、滇桂黔、滇南等战役。新中国成立后,历任师参谋长、副师长兼参谋长、师长、军长、成都军区副司
(19201996)
郭振山
   郭振山(1920-1993),原名师孟,南石渠村人。出身贫寒,父亲务农、贩毡供其读书。民国27年(1938),投身抗日救亡运动。同年6月,任本村青年抗日救国会主任,8月任村牺盟会秘书,11月考入牺盟会训练班,后分配到平遥县四区青救会工作。民国28年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以小学教师、小买卖人等身份为掩护,先后任三区、八区、二区区委书记。后任中共平遥县委委员兼秘书长、中共平遥县委宣传部长。 新中国建立后,郭振山任介休县委书记,在土改运
(19201993)
刘攀栋
  刘攀栋(1931-1977),沿村堡人。出身贫寒,12岁丧父。为生活给地主割过草,在太原蹬过三轮车。1953年,回村带头参加互助组。从初级社到人民公社期间,历任生产队副队长、队长、大队贫协委员,多次被评为模范干部。1958年和1960年,先后两次出席县劳模大会。 1965年,积极进行农具改革,利用废旧零件研制脱粒机、脱壳机、切草机等多种农机。还经常利用休息时间修理电焊机、电动机等,为集体节省资金4000余元。 1977年8月
(19311977)
任桂仙
   任桂仙(1936-1982),女,常堡村人。1951年参加工作,先后担任过银行会计、出纳员、储蓄员。在工作中处处严格要求自己,坚持热情、积极、主动、周到的工作作风,并对自己约法四章:上班不迟到一分钟;不早退一分钟;不少干一分钟;尽量让顾客少等一分钟。1979年,调往榆次市战备路储蓄所(今猫儿岭储蓄所)任副主任兼会计。工作勤勤恳恳,任劳任怨,3年超勤57天。1982年3月23日上午10时,一名歹徒闯入储蓄所内,时值桂仙与一出纳员值班。
(19361982)
邱金兰
  邱金兰(1937-1982),女,乳名巧兰,沿村堡乡沿村铺人。出身贫寒,幼年丧父,以至一度与母亲乞讨为生。15岁时拜秧歌名艺人文明丑为师,以其圆润的嗓音,甜美的唱腔,逼真的表演,在舞台上崭露头角。金兰天生口吃,登台演唱时却字正腔圆,故尤为观众所喜爱,后得艺名盖平遥。1955年,入榆次秧歌剧团为主要演员,是当时秧歌剧团中的唯一女演员。1958年,在山西省文艺调演中,主演《偷南瓜》荣获特等奖。次年,被吸收为省戏剧协会会员。由其主演的传统秧歌
(19371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