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烦县历史人物介绍2
高明
  高明(1917─1991),原名阎玉善,河杨树底乡岩头村人。民国28年(1939)参加革命工作,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年12月在晋西事变中,他参加了摧毁静乐县旧政权的斗争。民国31年(1942)初,水峪事件发生后,高明调任阳曲县武工队队长职务,后任区长、区委书记等职。当时高明率武工队经常活动于阳曲、北小店一带,运用游击战术给日本侵略军以沉重的打击,有北老虎之称。抗日战争胜利后,高明调任阳曲县司法科科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高明调太原钢
(19171991)
李荫厚
  李荫厚(1903─1995),南峪村人。8岁进私塾读书,16岁考入山西农专。民国12年(1923)毕业后返乡从事教育工作,先后在静乐县第三高级小学、第四高级小学、第二高级小学担任教员、校长等职。民国26年(1937),静乐县国民政府招考乡村干部时,他被录用为西川(今罗家岔乡一带)大编村村长,下辖14个村庄。在任期间,正值抗日战争爆发,李荫厚为挽救民族危亡,以村长职务之便,积极为八路军等抗日部队筹集粮草,宣传发动群众,为八路军部队扩充兵员
(19031995)
李润仁
  李润仁(1922─1996),本县三元村人,出生于耕读世家。民国28年(1939)毕业于山西省立宁武县第五中学,次年参加革命工作,先后在工卫旅、一二0师后勤修械所任职。民国30年(1941)在抗大七分校学习3年,期满后分配到延安军事工业局。民国35年(1946),调陕甘宁边区工业局,民国37年(1948),担任陕北实业公司供销科科长。1949年调回西安,历任陕西省工业厅财务处处长、党组成员,陕西省物价委员会副主任等职,文革时期,受静乐清
(19221996)
白重赞
  白重赞(909--970),五代末宪州楼烦(今西娄烦县)人,其祖先为沙陀部族,重赞年少即从军,作战勇猛,武艺高强。后汉初年(947),由散员都虞侯三次升迁,官至护圣都指挥使。乾佑年间,节度使李守贞据河中叛乱,隐帝刘承佑任命重赞为平叛大军行营先锋都指挥使。河中叛乱平息后,重赞以军功被提拔为端州刺史。后周初,重赞转任护圣左厢都指挥使。不久,出朝为郑州防御使,又改使相州留后。广顺年间,升任义成军节度使。期间,黄河曾屡次决口,他亲自率领治河民壮
[] (909970)
李述孔
  李述孔(?--1649),又名李叔孔,河家家人。祖居三元村,后移住河家庄,出生书香门第,自幼苦读,中秀才后因官场腐败,连考数次不能得志。练就一身武功绝技,且力大惊人,年轻时,曾将四五百斤重的井辘石架,由三元村背负到七八里远的河家庄。明末崇祯初年,山西、陕西连年大旱,饥荒遍地,李述孔在家开仓放粮,赈济难民。楼烦巡检衙门以李述孔聚众作乱为由将其抓往静乐县城监狱待斩。述孔好友刘让星夜骑马上归化(今包头),搬来绿林军500余人,袭击县城救出述孔
[] (?~1649)
王希曾
  王希曾(1320—1399),字唯贤,号开一。希曾自幼聪慧,七岁入学,十四岁就学于寿阳县王克己门下,与祁县吕子成、平定叶兼山、榆次苏洪九为同窗学友,熟读经史,当时号称东西南北王吕叶苏四才子。明洪武二十年(1387),王希曾中举,次年赴南京会方式,榜立第七名进士,后来官至都察院右副都御史。明建文元年(1399)年,燕王朱棣起兵“靖难”,兵锋指向南京。期间王希曾不屈遇难。后人赞王希曾曰:“不扶永乐,死节建文,经国有要,秉直不回”。永乐二年(
[] (13201399)
姚士林
  姚士林(生卒不详),姚罗村人。生于耕读之家,自幼聪慧苦读。清雍正甲辰年(1724)中举,乾隆丙辰年(1736)考中进士,被朝迁派往江苏新阳县任知县。他在任数年中,辛勤从政,体贴百姓,重视道德教养,积极兴办学校,大量培养人才,注重发展农业,很受百姓爱戴。因性情耿直,不喜欢对上司阿谀奉承,未能升迁。后来辞官返乡,因为上任时接收了前任知县的钱粮亏损旧账,任期同未能还清,回乡后变卖了祖一遗产,去原任职地偿还了旧债。新阳县父老深感其诚实厚道,赠银
[]
李怀仁
  李怀仁(生卒不详),字寿山,娄烦庄村人。约生活在清代道光、咸丰、同治年间,自幼聪颖好学,赴忻州考取生员时,曾名列榜首。清道光二十年(1840),鸦片战争爆发,李怀仁与李光裕、关子贵、郝朝栋、冯尚高、王嘉宾、韩计泰、刘光余、潘文斗、赵泰明等十余名有声誉的拔贡生员,组织十九个村成立了抗英救国联保团,动员娄烦地区男女老少参加禁烟团体,村村订出禁烟的村规民约。李怀仁起草撰写禁烟碑文,立碑于娄烦镇三教寺、大夫庄伽兰庙、三元村、娄家庄及汾河川、西南
[]
高君宇
  高君宇(1896——1925),山西省静乐县(今属娄烦县)峰岭底村人。原名尚德,字锡三,号君宇。行二。其父高佩天,1906年参加中国同盟会,早年以教书为生,后辞教回家经营家业兼行医治病;母赵氏,是一个普通家庭妇女。高君宇出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时代。他耳闻目睹帝国主义列强和腐败的清政府给中国人民带来重重灾难,也亲身经历了义和团运动和辛亥革命等巨大变革。使他从童年和少年时大起就受到了爱国主义和民主主义思想的启蒙教育。1912年高君宇
早期著名的政治活动家理论家 (189619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