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历史人物介绍
林耀
  林耀(1911—1944),广东省鹤山市址山镇昆华人。出生于澳门,后在香港华人书院读书。1935年春,为抗日救国,毅然放弃即将出洋留学的机会,回广州考入广东航空学校学习。1936年夏,进入中央航空学校第七期继续深造。1938年3月毕业后,被分配到空军驱逐机队服役。1939年5月3日,日空军45架轰炸机向重庆进犯,驾机升空拦截,一举击毁两架日机,自己座机也被敌机击中,左手臂受伤,被迫跳伞落在重庆铜锣峡亚细亚站旁的山峰,幸被抢救生还。伤愈后
革命烈士 (19111944)
黄新瑞
  黄新瑞(1914——1941年)生于1914年3月15日,广东台山人,美国华侨,9岁移民到美国与父亲团聚。曾先后从美国罗省其利希航校和广东航校军官班第一期毕业,曾在中国空军中任中队长及五大队大队长等职,最高军衔为少校三级。曾创个人一次空战中击落3架敌机的良好记录。被空军同仁誉为“虎将”,个人战果8.5~10架,曾获三星奖章两枚。黄新瑞在空战中两次受伤,1941年3月14日在成都双流机场附近空战中阵亡,后被追晋为中校。荣誉称号2020年9
(19141941)
宋尔卫
  宋尔卫,临床肿瘤学家。男,1970年4月生,广东鹤山人。1995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临床医学七年制),2000年获中山医科大学博士学位。2019年增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现任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院长、中山大学中山医学院院长。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在国内早期开展乳腺癌保留乳房根治术,并发现保乳术保留的肿瘤微环境组织对后续抗肿瘤免疫治疗具有重要价值。因此,他围绕肿瘤微环境和免疫治疗开展系统、深入的研究,发现了微环境中多种具有促癌功能的免疫
余文炎
  余文炎,广东台山人,1937年出生,1989年3月去世。1959年从吉林大学物理系毕业。在中国科学院长春光机所和上海光机所长期从事光学和激光研究,是国内第一台法布里-珀- 涉仪和调Q红宝石激光器的研制者。1965年开始,和邓锡铭教授一起在国内最早开拓高功率激光和激光聚变领域,持续研究24年之久,作出了重要贡献。曾负责研制万兆瓦激光装置,并首先获得聚变中子。“激光核聚变”项目曾获得全国科学大会奖。在“6路激光装置”的研究中,又成功地实现了
麦中强
  麦中强(1908-1970),又名文雄,箕铮,广东省台山县都伏乡下莘村人,出身华侨家庭,其父在美经商。民国19年,毕业于上海东南医学院,获医学学士学位,旋赴德国宝隆医院学习3年,民国26年春回国,进广州博爱医院当医师。同年8月,应江西省卫生处招聘来赣,历任省立助产学校教师,南昌卫生院医防主任,安义县卫生院院长。抗日战争期间,避居吉安市李家巷,开设诊所。抗战胜利后,赴沪自办诊所。民国36年6月,应聘任国民政府第十一后方医院中校军医组长。上
(19081970)
郑钦尧
  郑钦尧(又名沈其东)男,1918年10月出生于恩平市君堂镇君堂村。1937年秋毕业于广东省立襄勤大学高中师范。1938年5月赴延安参加革命(改名为沈其东)1949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先后在延安任中央军委后勤兵站部政治文化教员、政治处干事、后勤系统生产委员会秘书;1945年赴陇东分区镇原县从事教育工作解放战争时期,任中共华池县委秘书等。1949年任中共平凉地委机关报《新平凉报》编委会主任兼主编。1950年1月后先后任人民体育出版社编委,编
郑鼎诺
  郑鼎诺,男,1915年出生于恩平市君堂村,大学文化程度。厅级。193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任中共恩平县委委员;抗日战争时期,被派往中山、广州等敌后从事党的地下工作,至解放战争时期,调回粤中参加武装斗争。1949年2月起,分别任中共恩平县委书记兼恩平县长、中国人民解放军粤中纵队第二支队第五团政委;同年10月,恩平全境解放,出任中共恩平县委书记、恩平县人民政府首任县长、恩平县军事管制委员会主任。1952年6月,在恩平“松仔岭事件”中,遭
君堂镇君堂村
郑玛
  郑玛(又名郑杏多)男,1932年出生于恩平市君堂镇塘口村。文化程度大学。副军级。1938年参加中国青年抗日先锋队,1939年参加恩平旅港回乡服务团,同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42年3月,任中共恩平三区委书记,1945年3月,任中共恩平工委书记。1946年6月,随东江纵队北撤山东,入华东军政大学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第三野战军两广纵队卫生处任政治协理员,后勤部政治处代主任。参加过豫东战役、济南战役、淮海战役。随大军南下广东后,任珠江军分区后
禤荣
  禤荣(1894—1986年),又名禤全光,恩平县人。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曾任县农民自卫军团团长、恩平旅港回乡服务团长,上海福民交通站交通站负责人。建国后历任华南区海员工会副主席兼组织部长等职。为恩平市革命先烈“三大元老”。
(18941986)
梁赞
  梁赞(1825-1894)广东省鹤山市人。出生于佛山清正堂街家中。其父在佛山筷子大街市场内开设赞生堂药材店,精通岐黄医术。丧父后,开始在店中行医,深得病家称道。人们惯称他为“佛山赞先生”。梁少年时便喜爱习武。父亲生时,曾广聘名师传授武功。继承父业后更求深造,得友人梁佳介绍先后礼聘咏春拳术传人黄华宝及其师弟梁二娣来佛山传技多年。两位前辈深喜梁英年勤奋,认为是可造之材,尽将咏春拳术奥秘及少林六点半棍法悉心教授。黄华宝辞别之日告知梁赞,谓他本
咏春师祖 (18251894)
邓铁涛
  邓铁涛同志,广东开平人,1937年毕业于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51年起在广东中医药专科学校(广州中医药大学前身)任教,1956年后在广东中医药大学任教。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常务理事,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广东省第四、五届委员会委员,原卫生部第一届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曾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一等奖、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1962年、1978年两次获得“广东省名老中医”称号,1990年被评为首批享受“国务院
(19152019)
黄宇
  黄宇(1915——1994),原名吕良、吕梁,广东鹤山人。13岁时因家贫辍学,翌年赴越南谋生,做印刷工人。1930年在越南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任越南堤岸(今胡志明市)侨共印刷支部书记、华侨特委职工部长、侨共临时支部书记等职,从事党的工作和工人运动。1931年至1937年间,在越南带领进德书报社、海燕读书社、印刷工会等群众团体开展抗日救亡斗争,并多次领导工人罢工。1937年被越南法国当局逮捕并驱逐出境,遂赴香港投身到华南抗日斗争。历任中共
(19151994)
黄高阳
  黄高阳(1918——1946),又名黄炳增,广东台山人。1937年秋赴延安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派返广东,任中共东莞中心县委武装干事。1939年1月任东宝惠边人民抗日游击大队中共总支书记;同年4月任第四战区东江游击指挥所第四游击纵队直辖第二大队中共总支书记兼第一中队政治指导员。1940年9月任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第五大队政训室主任,为开辟东宝惠边抗日游击基地和宝安阳台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作出了贡献。1941年12月香
(19181946)
李冠南
  李冠南(1902-1931年),乳名新盛,字仍华,广东新会沙堆区马趸村人。出生于加拿大,少年时随父回国归乡定居,在乡间教会办的育英学校读书,后往广州读中学。1923年暑假,李从广州回会城,结识进步青年陈日光,参加陈创办的“新会协作主义同志研究会”,得以阅读该会设立的阅书报社的进步书刊。不久,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和广东新学生社新会分社,投身革命活动。1924年春,李转为中国共产党党员。7月被派往广州参加第一届农民讲习所学习。毕业后,被委
(19021931)
李锦裳
  李锦裳,1862年出生于广东新会,广东省珠海南水镇人,商人,“李锦记”招牌创始人。1922年12月在澳门逝世。李锦裳幼丧父,与母蔡民靠农耕为生。孤儿寡母受尽村中豪强欺凌,不得已从新会七堡迁至南水墟定居。初靠开设小食店谋生。母亲逝世后,李锦裳听从村人劝告,白天向蚝民收蚝,晚上熬制蚝油出售。南水历来以产蚝出名。蚝油是调味佳品。是南水有好几户人家靠熬制蚝油出售为生。李锦裳的蚝油煎熬火候得当,浓度适中,加之他为人热情豪爽,人缘极好,故前来购买者
[] “李锦记”品牌创始人 (18621922)
张其光
  张其光(1831-1895),又名信千,字奎垣,广东新会双水区豪山乡人。青年时,适清廷招募水兵,以抵御席卷大江南北的太平军。他决心效忠清廷,以平民身份招集一批壮丁,结队投军,而且卖去家产充作经费。他带的壮丁被编入左宗棠统率的水军,调到浙江参加与太平军作战。官至浙江提督,先后驻防浙江、福建、台湾。同治七年张其光钦赐“振勇巴图鲁”名号是唯一广东籍巴图鲁,光绪元年被皇帝授赏黄马褂,1893年两次被皇太后召见赐克食恩礼。在浙江期间深受浙人拥戴,
[] 晚清明将 (18311895)
易焕兰
  易焕兰(1912-2014),女,汉族,1912年2月出生,广东省鹤山县人。1938年11月参加革命游击队,从事一线卫生、情报工作,曾在广东人民抗日游击队、东江纵队司令部江南指挥部任卫生队长。1941年4月加入中国共产党,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佛山市卫生局局长等职,其事迹被收入2007年8月中国工人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开国将士风云录》一书中。
(19122014)
李淑桓
  李淑桓,(1894—1941),原名壶娴,广东省鹤山市古劳维塾乡人。人物经历婚后在广州开设“时修”女塾,亲自执教。因丈夫姓郭,人们习惯称她为“郭太”。“9.18”事变发生后,李淑桓义愤填膺地在《哀国难》的文章中写道:“今日为我国最悲痛之日也。最悲痛之日即吾人0雪耻之时。”其时“时修”女塾已迁到香港,她以此文教育学生,并积极参加-活动。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即让长子显承奔赴陕北公学,投身抗日救国。在后来的一年半时间里,郭太先后送三子显绪
(18941941)
吴振刚
  吴振刚,1916年5月出生,广东省开平县长沙镇东升乡五社村人。原名武振刚。1932年参加革命,193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一)吴振刚先是在本乡读小学,1930年夏考入广州中山大学附中,念了四年书。在校与同学马剑之、丘晨波等人出壁报《火花》,参加中大抗日剧社当演员,参加新兴社会科学读书会、左翼戏剧作家联盟广州分盟、苏维埃之友会,担任宣传和印刷工作。1934年5月,吴振刚因同学被捕逃往香港;7月到上海,参加了飞行-;同年暑假考入暨南大学高中
开国大校 (19162009)
邓金鍌
  邓金鍌,儿科专家,对小儿液体疗法的钻研具有独到之处。著有《体液平衡与输液》专论。他的教学经验丰富,讲课生动活泼,重点突出,深受听众欢迎。他为人正直,平易近人,素以“善与人交”见称。邓金鍌,1908年7月10日生于广州开平县小海乡护龙村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曾到美国西部做工。他9岁时父亲去世。其兄先在澳门做工,后做生意,自己节衣缩食,负担全家生活。邓金鍌925年毕业于广州培正中学,后考入上海沪江大学附属高中,1928年毕业后考入燕京大学物理
(190819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