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门市历史人物介绍17
陈乐素
  陈乐素(1902~1990),原名博,自号乐素,广东省新会县人。民国7年(1918年),陈东渡日本,在明治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同时搜集有关宗教史的资料。民国12年回到广州,先后在广州的南武、大光、培英等中学教语文和历史。民国31年,担任浙江大学文学院史地系教授,旋兼史地研究所导师。建国后1952年,任浙江师范学院历史系教授兼图书馆馆长。1979年,回广州任暨南大学历史系教授,兼宋史研究室主任。1980年,当选为中国宋史研究会副会长。19
(19021990)
谭沃心
  谭沃心牧师(1889~1986)是广东省台山县人。他的一生,都与基督教活动有关,是一位知名的宗教活动家。谭沃心的父亲谭文拔,是一位美国华侨商人。1910年谭沃心赴美国留学,先在加州大学获教育硕士衔,后又到芝加哥大学攻读神学,取得神学士学位,即获得牧师的资格。谭沃心姊妹八人均先后移居美国或加拿大。谭父曾希望他在美国继承父业。但他心怀祖国,于1921年回到广州,受聘为广州协和神学院社会学教授。同时,由美国华侨教徒创立的华国纲纪慎传道会亦聘请
(18891986)
黄景棠
  黄景棠(1870~1915年前后),字诏平,广东新宁(今台山市)人,是近代有民主思想、有远见的爱国企业家。他父亲黄福,是位侨商,故他的青少年时期在新加坡、马来亚(今马来西亚)度过。民间流传着一段关于黄景棠的传说:当时统治马来亚的殖民主义者,经常挑起排华活动。大概黄景棠十四五岁时,殖民警察又追捕华人,景棠也被追捕。他慌不择路,走进小巷避入一户人家的园中。这家只有两位老人,老人见他是一位少年,便把他留住,避过了追捕。景棠不忘老人救援之恩,经
[] (18701915)
谭毓秀
  清光绪七年(1881),广东新会人谭毓秀,运用农村脚踏水车的原理,设计了用人力踏动的航进器。他把与广州河南永兴街勤合铁铺老板一起研制的脚踏器装于渡船尾部,同时又与梁合船厂老板将桅杆渡改为车渡,把车头和车叶安装在船尾舱,将船身中部改造为上下两层,既可以搭客又可以载货。经过多次改进后,制成第一艘车船,命名为“福安车渡”,行驶于广州、大良间。此车渡因由3家“合”字号的厂铺共同研制而成,故时人又称之为“三合渡”。车渡上的水车车头转轴伸向两边,人
[]
陈伯坛
  陈伯坛(1863~1938),字英畦,广东省新会县人。少时博览经史,尤精《周易》。21岁中秀才,光绪二十年(1884)考取广东第七名举人。在书院就读时,曾在同窗学友处得阅张仲景《伤寒论》,深为书中精辟医学理论所吸引,叹为“天书”,由此潜心医学。22岁即在广州书坊街设馆行医,不少疑难重症,经他施治,多转危为安,因此医名远播,门庭若市,成为广州的一代名医。民国19年(1930)因医馆所在地开辟马路须拆迁,乃举家迁往香港,继续行医济世,并经常
(18631938)
肖丽章
  20世纪30年代,广东粤剧界出了一位名演员肖丽章,他原名古锦文,又名京章,是广东鹤山市古劳龙溪乡村心坊三多里人。幼年家贫,依赖其母针线、织麻所得为活。肖生得英俊敏慧,孔武有力,读学塾两年,粗通写算。为家计早出为佣,于古劳圩码头做挑夫。当时古劳圩经济繁荣,商贾云集,人口众多,粮食须由外地运来供应,圩上米店多有专用“米艇”(运粮船),艇上一般雇有固定运粮工(是待遇低既苦又累的差使)。于众多挑夫中,某店老板看重京章力大能负重,为人谨慎老成,让
李文茂
  李文茂(?~1858),广东鹤山县人,太平天国时期广东天地会起义主要领袖人物之一。原为粤剧名艺人,饮誉广州、佛山等地舞台。天地会,又称三合会,是清代一个组织规模宏大的会党。嘉庆、道光、咸丰年间,广东为其活动的中心地带。以“反清复明”为号召。咸丰四年(1854)七月,李文茂在广州北郊举义,联合于鸦湖起义的甘先,在佛岭市(今广州北郊新市之东)建立大营,又在石井、江村等地设立营盘,广聚人马。升平社学义勇亦起而响应,参加义军。天地会自称“洪门”
[] 清朝广东天地会首领 (?~1858)
邝磐石
  邝磐石(1872~1965),字青年,号德荣,广东省开平县人。7 岁时曾入私塾,后因家贫无力继续求学,离家外出做工。他曾在当铺当杂工。当时当铺有一位管帐的师爷懂得中医,他很喜欢这位勤奋好学的年轻人,于是有空便教邝磐石读书写字,还教他学习中医知识。邝磐石一边工作一边刻苦学习。几年后他自学中医已颇有心得,能给人看病开方了,于是萌发了改行当医生的念头。1909 年,他在光华医学专门学校当旁听生,一边工作,一边学习,后通过考试合格,转为正式学生
(18721965)
李嘉人
  李嘉人(1914~1979),广东台山县人。青年时代在广州读书。30 年代初期,就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影响下,积极投身于左翼文化运动。民国22 年(1933),在广州参加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社会科学家联盟广州分盟,与何干之等开展抗日救亡运动,坚决反对国民党反动派的文化围剿。1935 年东渡日本,在东京大学读书,参加了中国留学生“社联”的进步活动,团结进步学生,反对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1937 年抗日战争爆发,李嘉人回到祖国,在广州等地
(19141979)
黄高扬
  黄高扬,又名炳增,1918年生于广东省台山县西村乡高龙里村的一个华侨家庭。父亲在美洲谋生,高扬在母亲身边长大。1925年,黄高扬进入本乡的绍宪小学读书,13岁小学毕业。1931年秋到广州念中学,正值九一八事变,黄高扬立志要学好本领,拯救国家。他奋发读书,追求革命真理,利用假期练枪习武。1937年七七事变,正值黄高扬高中毕业。他毅然奔赴延安,进入抗日军政大学学习,并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黄高扬由延安返回广州,受中共广东省委派遣,任
(19181945)
谭文瑞
  谭文瑞 (1922~2014.7.29)笔名池北偶。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45年毕业于燕京大学新闻系。从事新闻工作近50年,历任天津、北平及香港《大公报》、记者,《人民日报》、国际部副主任、副总、总。中华新闻工作者协会副主席,中共十三大代表,中国太平洋学会副会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学术委员。1978年作为黄华外长的顾问出席联合国第一届裁军特别会议,后作为顾问、特别助理随同邓小平副总理等中央
(19222014)
谭旭东
  谭旭东 (1969~)湖南安仁人。1994年毕业于淮北煤炭师范学院外语系,2006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获文学博士学位。高中时代开始发表作品。200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诗集《将你想象》、《母亲与孩子的歌》和理论批评集《当代新诗观察》、《寻找批评的空间》、《当代儿童文学的重镇》等十几部,主编《中外儿童诗精品阅读》、《经典幼儿朗诵诗301首》、《感动孩子的100首童诗》、《爱心童话读本》、《世界经典美德童话》、《2004年中国最
谭学良
  谭学良 (1940~1985)笔名谭日超。广东台山人。中共党员。1959年毕业于新会学校。历任东莞县农业局、东莞县县委干部,全国青年文学创作积极分子第一次代表大会代表,广东省文学院副主任,深圳市文联副主席,市作协会长,广东省作协文学院专业作家。中国作协广东分会理事,广东省文联委员。1959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爱的复苏》,诗集《大沙田放歌》、《望香港》,中篇小说《爱的誓言》等。
(19401985)
司徒杰
  司徒杰 (1955~)笔名白帆、花雨。广东开平人。1982年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历任广州教育学院中文系讲师,《广州文艺》杂志副主编,《鹰报》总,副编审。广州鹏达集团副总经理。省写作学会文学评论委员会委员,市文联委员,市作协理事。1980年开始发表作品。199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长篇小说《新红楼梦》,小说集《现代聊斋》,诗集《白帆诗选》、《除却巫山》、《情困西湖》,散文集《纸鹰》,专著《广州与华侨文化》、《诗歌创作入门》、《诗
陈晓敏
  陈晓敏,女,1977年2月7日出生,广东鹤山人,中国女子举重运动员。1989年起练习举重,1991年进入广东省举重队,1992年进入国家队。2000年9月19日,陈晓敏获第27届悉尼奥运会举重女子63公斤级比赛金牌。她曾先后获得9枚世锦赛金牌,11次打破世界纪录。获奖记录1993年 七运会女子举重54公斤级冠军并先后6次超该级别抓举、挺举和总成绩3项亚洲纪录。1993年 第7届世界女子举重锦标赛上获女子54公斤级抓举、挺举和总成绩三项冠
2000年悉尼奥运会冠军
刘思慕
  刘思慕 (1904~1985)原名刘燧元,笔名刘穆。广东新会人。民盟成员。1923年肄业于广州岭南大学文科。早年参与创立广州文学研究会、《文学周刊》,先后在莫斯科中山大学、德国法兰克福科学院、维也纳大学学习,1936年去日本从事著译工作,1937年在香港国际新闻社、世界知识出版社、印尼天声日报社、昆明美国新闻社从事宣传工作,1946年任香港《华商报》、《文汇报》总,并在达德学院、新闻学院任教。1949年后历任上海新闻日报社总、社长,上海
(19041985)
韩明
  韩明 (1929-) 湖南省政协副主席。外科专家。广东省新会县人,1929年4月21日生于英属南美特立尼达岛,获英国国籍。先后在特立尼达教会学校上小学、初中、高中。1945年考入美国密执安州安德鲁斯大学医学预科,3年后毕业。由教会出面介绍,1948年9月回国,进入湘雅医学院攻读医疗系。1952年大学毕业,参加卫生部举办的第二届外科高级班进修一年。1953年分配到湘雅医学院任助教。他决心为祖国效力,1954年加入中国国籍。1957年晋升
刘军
  刘军 (1926~2012.10.8)原名刘沃钧。笔名微言。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50年毕业于南方大学。历任南方日报社、记者,羊城晚报社记者,“文革”中受冲击下放五七干校。1972年调回南方日报社任主任记者。广东省第五、六届政协委员、文史研究委员,省文化学会常务理事,省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委员。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2007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数十年来在《人民日报》、《求是》、《新观察》、香港《文汇报》等报刊发表过大量新闻、特写、
(19262012)
林焕平
  林焕平 (1911~2000)笔名木亘、方东旭。广东台山人。中共党员,民盟成员。1930年参加左联,1933年赴日留学,任左联东京支盟书记,1937年后历任广州美专、广东国民大学香港分校、广西大学、大夏大学教授,香港南方学院院长,广西师范大学教授、中文系主任,外国语言文学研究所名誉所长,湖南女子职业大学名誉校长,广西文联名誉主席,中国作协广西分会名誉主席,美国传记研究所名誉顾问。1928年开始发表作品。1956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
(19112000)
林文山
  林文山 (1928~2004)笔名牧惠。广东新会人。中共党员。1948年肄业于中山大学中文系。1947年参加中共外围组织地下学联。历任武工队队长,中共新会县委宣传部干事,粤西区党委理论教育科副科长,广东省委讲师团政治经济学教研室负责人,《上游》杂志,广东《学术研究》主编,《红旗》杂志、文艺部副主任、文教部主任,编审。广东作协理事。1942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专著《中国小说艺术浅探》、《水浒简评》、《西厢六论》
(1928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