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市历史人物介绍11
陈世盛
  陈世盛,字智新,号月亭,澄海县下外人。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赴贵州,借补开州知府。贵州人原不懂养蚕织绢,世盛招募浙江的技工传授缫丝织绢方法,发展地方经济。他还革除陈旧陋俗,设立书院,供给学士读书费用,从而使该地科举考试取录人数渐多。因具真才实干,调任代理贵阳知府。
[]
陈时谦
   陈时谦,字葵之,号益斋,澄海县下外人。清乾隆二十年(1 755),官授江西广信府同知。他宽仁对待人民.,严厉打击盗贼,博得人民赞扬,也深得上级器重。乾隆三十年代理瑞州知府,以清廉自持,严厉整饬弊政。历任广信、南康二府代理知府,政绩卓著。时谦在京时捐银千余两在前门外延寿寺街建新会馆,供潮州七县举子赴京考试时歇宿。回乡后,倡导修孔庙,并筑堤岸,造福人民。
[]
谢元汴
  谢元汴,字梁也,澄海县蓬洲(今汕头市郊)人。奋发读书,1 0多岁便成为当地的名士。明崇祯十五年(1642)中举人,翌年中进士。因母亲年迈迟迟不能为官,至福王在南京时,才前往归附。御前考试时,作《朋党策》洋洋数千言,忠义激烈。福王很赏识他,授予兵科给事中,元汴欣然应任,恳切剖论当时弊政。福王败后,他到肇庆依附桂王,曾到平远招兵御清,后到丰顺执教。明亡,元汴拒任清官。著作有《谏垣草》、《疏草》、《放言》、《烬言》、《和陶》、《霜吟》等。
[]
吴阿蟹
  吴阿蟹(1914—1 935),澄海县上华镇岛门村人。民国22年(1933)参加共青团并加入隆澄游击队。民国24年(1 935)3月21日,隆澄游击队停泊在韩江的交通船(载重两吨左右的木船)被土劣告密,潮安侦缉大队长李映高率一个中队乘汽船至洪渡头,协同澄饶两县驻防军和警卫队“围剿”交通船。由于情况突然,交通船来不及转移,船上许尚稳、林钦福、赵世荣、陈两全、吴阿蟹5人沉着应战。当两船相靠时,游击队员一齐开火,李映高首先毙命,敌军失去指挥’
(19141935)
杨鲁
  杨鲁(1875一1936),字守愚,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清光绪举人。曾执教于汕头岭东同文学堂,与丘逢甲共事。提倡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后出任黑龙江省大赉厅通判、呼兰县知事、巴彦州知州。辛亥革命后,曾任广西省政府秘书长。晚年闲居北京,与李大钊等革命人士多有接触,思想倾向革命,赋诗歌颂“十月革命”,拥护孙中山的“三大政策”。著作已刊行者有《开滦煤矿及收归国有问题》一书,未刊者有诗集、日记、文集等。
(18751936)
徐子青
  徐子青(1 865一1 937),澄海县东里镇人。民族资本家、慈善家。民国初年曾任汕头市0副会长、会长。子青热心社会福利和慈善侉业,曾参与筹办东里毓英学校、汕头国萃小学和时中中学、东里顺天善堂。民国11年(1 922)“八·二”风灾,澄海遭受特大台风和海潮袭击,子青积极倡议、主持筹建汕头孤儿院和贫民院,收容孤儿和贫民。还参与修建樟东路、汕樟公路、中山公园、韩祠等。凡有利于社会之善举,他都乐于参与,有“慈善家”美称。
(18651937)
许泽藻
  许泽藻(1907—1 940),化名许依华(曦和),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1907年出生于泰国,10岁随父回乡梓读书,后考进汕头礐光中学。民国15年(1926)春,许泽藻在汕头参加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并成为共产党员,调回澄海搞农运,负责一区农会工作。民国16年4月和9月,先后参加了中共澄海县部委发动的二次农民武装起义,攻占了澄海县城,建立三天红色政权,许泽藻任副县长。此后,许泽藻调往福建闽南地区工作,化名许依华、许侠夫。民国19年5月,
(19071940)
林灿
  林灿(1 905一l 942),又名林建楠,澄海县盐鸿镇鸿沟村人。民国14年(1925)在澄海中学读书,被选为学生会主席、澄海县学联主席,积极进行反帝反封建、支援-工人斗争的宣传活动。民国1 4年(1925)夏,林灿毕业后留校当图书管理员,在汕头新学生社帮助下,组织澄海县新学生社。民国15年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任澄海县农民协会筹备处负责人,后任县农民协会常务执委。同年3月,任中共澄海县支部书记,5月任中共澄海县特别支部书记。11月。任中
(19051942)
周之柏
  周之柏(1 870一1943),字石如,澄海县澄城镇港口村人。清末中举人。因不满清政府腐败,虽曾以举人奉派广西为县知事,但辞不赴任。终身从事教育,绝意仕途。之柏精于书法,融化各家之精萃而有自己的风格,结构严实而不呆滞,运笔偏锋、中锋兼施,道劲而隽逸,尤以匾额大字更显得雄健而有气魄。澄海县博物馆“碑廊”保存有他写的“风灾纪念碑”石刻。
(18701943)
林万丰
  林万丰(1 889—1 944),澄海县溪南镇北社村人。1910年因生活所迫,到泰国谋生,靠自身学到的潮剧演奏技艺过活。他有两手绝技:一是打鼓的鼓点变化无穷,素有潮州第二鼓师之称;二是吹唢呐;声音婉转悠扬,变幻莫测,能侧身、正身、俯身吹,甚至能用鼻吹。在表演中,擅吹倒吊唢呐,吹唢呐花,曾在周身摆了8个“碗花”,连唢呐尾也挂“碗花”。常以奇特的吹奏倾倒观众。他经常应邀参与三正顺、老正顺、老赛桃源等潮剧戏班在泰国演出。国民29年(1940)
(18891944)
郑寄云
   郑寄云,澄海县上华镇冠山村人,泰国潮州会馆第三届主席。以为人忠厚、有排难解纷才干驰誉侨社.同侨尊称他为合兴爷、“和事佬”。民国30年(1 941)日军侵占泰国时,他临难出任潮州会馆第三届主席,热心帮助安置泰国内地各府被排斥的难侨,妥善地做好京、吞两府救灾工作,深为侨胞们所敬仰。
高振之
  高振之(1 862一1946),又名高翥,澄海县上华镇上窖村人,潮汕名画家。振之在家乡建有“可楼”画阁,善画墨竹、鹌鹑。他的风竹、霜竹、雨竹、露竹、晴竹等画,-多姿,各具神韵。振之又有“画活鹌鹑”之美誉。汕头永和街黄史庭裱面店专为他设国内外求画站,每只鹌鹑画费大洋5元。他的作品有不少被选进国内外一些博物馆珍藏。
(18621946)
江秀卿
  江秀卿(1926—1 948).女,又名江秀辉,澄海县溪南镇梅州村人。秀卿出身贫苦,聪明好学,性格倔强。民国34年(1 945)春参加革命.任游击队交通员,同年11月,参加中国共产党,从事秘密联络工作。民国36年底上山参加武装队伍。民国37年2月l0日.队伍住宿潮安棕尾店时,突遭饶平县保警第四中队林追光部包围,秀卿在突围中因脚扭伤掉队.寡不敌众而被捕。秀卿被捕后,国民党军队威胁利诱,严刑迫供,企图从她身上获得游击队情报,但她坚贞不屈,义
(19261948)
郑映梅
  郑映梅(1 88l—l 946),原名郑华声,字映梅。澄海县莲下镇程洋冈村人,民间音乐家。映梅早师沈步目.后拜潮乐大师洪沛臣为师,得南派古筝演奏技艺真传,以音调古旷宏亮、铿锵大度见长。民国1 3年(1 924)后在家乡致力培养古筝新辈。出名学生有杨广泉、蔡远涛等。著有《养竹山房潮乐谱》、《养竹山房三弦、琵琶、秦筝乐谱》、《养竹山房外江乐谱》。
(18811946)
林国英
  林国英(1878--1951),字伟侯,澄海县隆都镇鹊巷村人。早年留学日本,结识了孙中山,并参加同盟会。1907年受孙中山派遣,到汕与许雪秋等人联系,策划黄冈丁未起义,担任后方指挥工作。丁未革命失败后,在广州继续从事革命活动。辛亥革命后,任广东省参议员。孙中山曾赠他“博爱”手书一幅。抗日军兴,他积极从事抗日救亡工作,为群众赠送医药,并卖掉在安南谷仓赈济难民。国英撰写的《丁未潮州黄冈举义记》之碑文现仍存饶平县黄冈镇。
(18781951)
蔡柏青
  蔡柏青(1 867一1952),澄海县澄城镇西门人。早年任景韩、凤山学校校长。自学中医,考取省中医选拔,获证书后在汕头开业执医,并自办“新国医传习所”,教授门生,学成毕业者百余人。从医30多年中,编著有《妇科学》、《儿科学》、《伤寒易解》及《蔡氏临床医案》等7种医书。曾担任汕头中医生主考。
(18671952)
黄勖吾
   黄勖吾(1905--?),澄海县东里镇樟林人。早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文学系。曾任南京历史博物馆指导员,国立中山大学师范学院教授,文学院教授兼办公厅主任,南华学院教务主任,汕头海滨中学校长等职。著有《艺术与人生》、《文哲论丛》、《大学国文选》、《白云红树馆诗词草》、《白云红树馆杂记》等书。晚年为新加坡南洋大学教授。
蔡秋农
  蔡秋农(1883—1 954),原名蔡鸳云,澄海县澄城镇西门人。早年投身反清革命活动,为同盟会会员。曾参加北伐和东征。民国9年(1920)和国民15年,先后任文昌县和饶平县县长。在任期间,.整肃政治,深为当地人民拥戴。民国1 2年,在广州参加创建广东大学(中山大学前身),民国21年重返中大,任文学院中文系教授,对诸子等学素有研究。
(18831954)
杜国畴
  杜国畴,澄海县莲阳人。1 6岁时赴泰谋生.曾任泰国澄海同乡会第三届理事长及同熙社理事长。民国1 3年(1 924)发起创办《华侨书报》社。民国I 7年与友人创办《晨钟日报》社。民国33年独资创办华侨学校第二分校。抗日战争时期组织救国后援会,秘密募款救国。抗战胜利后,潮汕粮荒严重,他任暹罗救荒理事,筹募巨款购米15批运至祖国救济。
李慕周
   李慕周(1888一1954),澄海县莲上镇竹林村人。澄海戏剧界知名人士。平生酷爱汉剧,拜汉剧科班著名黑净谢文为师,专心苦学,厉3年而得其真传。能演传统剧目三四十出,尤以《三打王英》、《五台会弟》更是其拿手好戏。其剧作有《杨志卖刀》、《九更夫》等。曾应德国兴登堡唱片公司之聘到汕为其灌片。
(188819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