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州市历史人物介绍11
魏岸觉
  魏岸觉(1904-1952),又名亚标,横陂镇超群村人。“五四”运动后,就读国立北京美术学院国画系。思想进步,曾遭段祺瑞政府逮捕,后经亲友营救,才幸免于难。1928年,北京美专毕业后,先后任教广西省立一中和岭南中学,并曾举办过二次个人画展。1934年,他筹备成立广西省美术会,被称为“广西美术史上的奠基人之一”,与徐悲鸿合作过不少画作。其中岸觉画紫藤花、悲鸿补狸于其下并题字的原作,至今保存完整,是珍贵名画之一,其影印稿刊入1991年版《五
(19041952)
曾月根
  曾月根(1872-1931),周江镇峎头村人。早年喜习中医,善治内科疾病,对伤寒、温毒和中风痹症,尤有独到之处。清末开设“信孚药店”,1920年改称“通泰庄药店”。1929年《全国名医验案汇编》先后发表其医案四则,刊行全国。曾月根为人谦逊,从不贪富贱贫,对贫者慷慨解囊。兴宁水口钟伯运母病危,无钱取药,他就赠医赠药治好其顽疾。他不辞辛苦,不分路途远近,有求必到。1928年春,曾受中山大学曾聘珍之邀到广州治病。时值晚年,仍虚心好学,拜访名医
(18721931)
宋志英
  宋志英(1890-1981),张我权夫人,号真,生于美国檀香山,于十多岁时回广东番禺乡下,就读师范班。师范毕业后,被邓坚创办的广东体育学校委任为首任校长,与宋庆龄、何香凝诸人交往日繁,且常假体校作大本营商量革命事宜。1913年与张我权结婚,生有二子一女。宋志英婚后即退出公务活动,专理家务,相夫教子。张我权死后,曾回五华鲤鱼江老家居住过一段时间,后又离开五华,先后在广州创办育婴堂,收养孤儿难童甚众。后又主持两广军人伤残院工作。抗日战争爆发
(18901981)
古宜权
  古宜权(1904-1932),字克灵、健愚,梅林镇优河村人。1924年考取黄埔军校第三期。同时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10月,参加东征。北伐战争时,任第三路第三军团部党代表。1927年回到五华,在县农军教导队任教官,后任队长。1928年初,古宜权随古大存奔赴八乡山根据地。1929年,古宜权出席了中共五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6月,中共东江特委成立红军四十六团,古宜权曾任团长,屡立战功。1930年,东江第一次工农兵代表大会,宣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
(19041932)
张剑珍
  张剑珍(1911-1931),女,双华镇大陂村人。出身地主兼工商业家庭。1926年,15岁的张剑珍向往革命,毅然加入了农会,并担任乡农民协会的宣传员。她能结合当地斗争情况,自编自唱,出口成章。1928年秋,被吸收为中共党员。1929年2月,中共五华县第一次代表大会,她当选为县妇女委员。同年底,她被选为五华县苏维埃政府委员。她踏遍八乡山区的村村寨寨,串联发动妇女起来参加革命。1930年5月1日,张剑珍任东江工农红军第十一军军部任宣传员。1
(19111931)
古公鲁
  古公鲁(1884-1931),字韩伯,号涵伯,梅林镇优河村人。1909年广东法政专门学校毕业后远渡南洋,到巴城谋生,遂参加中国同盟会,投身于民族民主革命运动。1910年,返回广州,投入黄花岗起义准备工作。翌年被任命为西路大将军,失败后于8月返回五华家乡。辛亥革命爆发后,立即组织和带领300多民军组成长乐营直抵潮州,配合潮州民军会党,投入围攻潮州城的战斗。古公鲁组成敢死队,叠结人梯,爬越城墙,乘夜出击,光复潮州,活捉了潮州知府陈兆棠。接着
(18841931)
黄国梁
  黄国梁(1894-1927),字胜亚,号彩莲,郭田镇龙潭村人。少年在家乡诚正小学、梅州中学读书。1920年秋考取广东省第一甲种工业学校染织科学习。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成为五华县第一个中共党员。黄国梁于1924年任广州工团军军需主任,继在中共广东区委负责财经工作,并在省港罢工委员会办事处和广州码头工会兼任职务。“四•一二”事变,黄国梁临危不惧,千方百计保护党内文件、经费,帮助中共广东区委安全撤往香港。同年5月,中共广东区
(18941927)
魏凤
  魏凤,字邦祥。横陂镇华阁村人。明弘治八年(1495)廪贡。嗣后出任江西赣州卫经历,再后入南京宗人府任职。宗人府就是管理宗室内部诸事、职掌收发文件、登记黄册红册、圈禁罪犯及教育宗室子弟的机构。魏凤负责教育皇家宗室子弟,故能较常接近皇室。魏凤身在京师,却关心桑梓,惦记百姓疾苦。一日闻故乡旱讯,整天愁眉不展,翘望南天,嗟叹不已。此事恰好为皇帝所闻,因而动问原委。魏凤据实禀告,因而感动皇帝,下旨由京师督办,在魏凤故里兴修水利,造圳灌田。不久,凿
[]
李槐
  李槐,明隆庆年间人,今水寨镇玉茶人。年少笃志好学,及冠设馆授徒。隆庆年间,贼众作乱,李槐聚集民众数百人保卫其乡,贼人-长乐七十余处村落,但不敢扰犯玉茶。后来随副使王化转战南北,屡立战功,被授予千长。因追击匪首苏继春到泉砂铺,孤军深入,后援不至,贼人围困数重。李槐在手刃数敌后英勇牺牲。相传其战旗飞至玉茶山岗上,后称彩旗岭。400多年来,乡民拜谒奉祀。
[]
周瑄
  周瑄(1440-1507),字仲英,今河东镇下坝人。例受征仕郎(从七品)。因感于下坝、沙渴等地常干旱减产失收,于明成化二十二年(1486),从油田万华村洋漫輋连下坝筑陂,开圳30多华里至水寨下二渡伦塘龙颈,引万华河水灌溉油田、太和、沙渴、下坝等地农田3000多亩。捐白银千两,凿山开圳,历时三年,明弘治元年(1488)完工,使农田解除旱患,收益年丰。此举为当时长乐县最大水利工程,获弘治皇帝御赐“旨旌赞化”和潮惠道张副使特旌为“一方赞化”匾
[] (14401507)
温克刚
  温克刚(1896~1957),字一如,号潜庵,百侯镇白罗村人。清宣统三年(1911)上半年,克刚在潮州中学堂(后为金山中学)读书时参加同盟会,为革命军秘密运输0弹药。11月13日革命军进攻潮州府城,19日发动总攻。克刚时任学生军小队长,参加攻打北门楼及节孝祠,并首先冲入府衙,消灭部分清兵,缴获枪械若干,在战斗中立了功。民国4年(1915),克刚在武昌陆军第二预备学校肄业。民国5年升入保定陆军军官学校第六期炮科,民国8年毕业。民国8~14
(18961957)
温建刚
  温建刚(1900~1934),字天剑,百侯镇白罗村人。他17岁赴南洋谋生,18岁返国,在云南讲武堂学习,毕业后在广州黄埔军校第一、二期任军事教官兼学生区队长。北伐军成立后,他在北伐军总司令部任代副官长(陆军中将)。北伐军开至江西南昌时,他任南浔铁路警备司令,嗣后,担任山东烟台警备司令、南京公安厅厅长等职。他曾赴日本士官学校攻读过军事专业。温建刚卒于民国23年(1934),时年34岁。
(19001934)
温仰春
  温仰春(1904—1981),家名阳春,大东乡进滩村人。民国13年(1924)夏在潮州金山中学读书,民国1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其后历任大埔埔东区革命委员会主席、中共闽粤边工委(临委)组织部长、饶和埔游击支队党代表、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第四十八团政治委员。民国16年至民国19年,他在广东饶平、大埔和福建平和、诏安四县边境地区,建立交通站,负责护理转移南昌起义军和游击队的伤病员,创建工农武装,开展游击战争,打击地方国民党军势力,推翻国民党区
(19041981)
曾广鑫
  曾广鑫(1901~1992),字晃星,茶阳镇广陵村魏沙人。他9岁失父,依靠母卢氏教养成人。13岁在汕头市回澜中学读书,毕业后考入广东省立工专仅就读半年。时值黄埔军校第五期招生,他应考入炮科,民国16年(1927)毕业,奉派第四军二十五师教导团任排长。部队由武昌开赴赣州,继回师广东,教导团改编为七十三团,他任上尉连长;次年秋,调任二十四师七十一团连长;民国18年夏,二十四师改编为六十师,他晋升为第五团少校营长。民国21年“一·二八”淞沪战
(19011992)
曾卓元
  曾卓元(1903~1951),原名文越,别号天立,古野镇三洲村人。卓元幼年读私塾,9岁丧父,11岁丧母,家庭生活陷于困难境地。他16岁在乡间设私塾从事教学活动,乡间人们都以“小先生”称呼他,没人叫他的名字。民国15年(1926),眼看国事纷繁,他毅然离开家乡到上海东南大学经济系读书,毕业后为罗卓英所器重,吸收他到营部军需处工作。民国25年罗卓英升任六十七师师长时,卓元被提拔任师部军需主任,并被保送到北平军需学校第四期特别学员班受训,原定
(19031951)
蓝来许
  蓝来许(1870~1946),字炳昭,湖寮镇下沥村人。他17岁往星洲启发号打金店当学徒,经20多年苦心经营,克勤克俭,增开3间金饰店,又加设3间钻石店,遂成星洲有名气的商贾。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来许由星洲同盟会骨干徐统雄(三河人)介绍加入同盟会。不久又由徐统雄介绍加入中国国民党,并被选为新加坡支部执委。在此期间,他曾与徐随孙中山四处奔走,筹集革命资金。来许还典卖7间店铺财产赞助3万元给孙中山为革命之需。孙中山在星洲驻足期间曾多次
(18701946)
蓝锦生
  蓝锦生(1876~1943),名揆芳,号荫南,湖寮镇龙岗村人。其少时家境清贫,事亲孝,曾自己饔飧不继,但奉亲之甘旨无缺。其读书仅数月便失学,及长投身军旅,仍读书不辍,故卒有成。民国元年(1912),其出任潮梅警卫军统领。时潮汕一带,盗贼遍地,其奉命剿抚,旋因功授陆军第一师第二旅旅长,授少将衔。民国6年,其出任饶平县知事;民国12年退隐香港,以营商自遣,而笃信道教。民国32年,蓝锦生病逝于香港,享年67岁。
(18761943)
蓝寿麟
  蓝寿麟(1891~1955),号燮明,又号蓝蔚,湖寮镇古城村人。南京讲武堂毕业后,他支持孙中山辛亥革命。民国期间,历任粤军第一军第二师警备司令,国民革命军第四十六军、四十八军参谋,渤海舰队参谋,民国25年(1936)3月授少将衔。之后,他相继任茂名县县长、汕头警备司令、长江江防司令部航警处少将处长、国民党军事委员会军风纪巡察团中将团员等职。民国35年7月,寿麟退役,1949年去台湾,1955年卒,享年64岁。
(18911955)
蓝裕业
  蓝裕业(1902—1928),原名蓝钦彝,又名李仁杰、陈兴仁,湖寮镇古城村人。民国6年(1917)7月至民国10年7月,在潮安县金山中学读书。喜爱文学,善写文章。民国10年(1921)7月,考进广东高等师范学校。此后,他受进步报刊影响,思想觉悟不断提高。他曾写一信给陈独秀,提出自己对社会及时局的见解,受到陈的称赞。民国11年5月,加入社会主义青年团。民国1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6月中旬,广州成立“广东新学生社”,他为该社创始人之一。
(19021928)
蓝逊
  蓝逊(1903~1983),又名箓干,字师尹,湖寮镇高道村人,出生于马来亚槟城,幼年回原籍受教育。及长负笈北平,晋朝阳大学,攻政治经济系,毕业后,民国19年(1930)起任福建晋江、江西广丰县县长。民国26年12月至民国28年5月,先后任广东惠阳、五华县县长。民国28年秋,蓝逊追随罗卓英,任中国驻印度军队总指挥部经理处长。民国31年,任中国远征军司令长官部经理处长、远征军第一路军军需分监。民国32年6月,被授陆军少将衔。民国33年,任军
(19031983)